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原理知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下面就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反应的定义。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的。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边,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关系,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关系。

3. 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四种类型。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替换;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交换。

4.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

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也可以通过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5. 反应热效应。

反应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的现象。

在化学反应中,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温度升高;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反应热效应可以通过热量变化来表示,也可以通过焓变化来表示。

6.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保持不变,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平衡位置来表示。

7.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3)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降低;但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 化能同等程度地降低,生成物的总能量和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变,对反应 热无影响。
返回目录 24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答案 (1)放热 需要 E2-E1 (2)409.0 kJ·mol-1 (3)降低 无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 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
返回目录 6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探究Ⅰ: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影响因素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比较
结论
在试管壁外侧贴“+”
字标签,向两支试管中先
浓度
后滴加指定浓度的
反应物浓度增
后者出现浑浊
Na2S2O3 和 H2SO4 溶液, 的时间短
返回目录 2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3.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 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 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返回目录 22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的。
返回目录 16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温度的影响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同理,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反应速率__减__小__。
返回目录 17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3)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改 _活_变 _化_反 _能_应 __的 _→历提程高,_降 __活低 __化反 __分应 __子的 ___百分

2023年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2023年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

2.速率常数(k):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为v=k[A]^m[B]^n,其中m和n为反应物的反应级数,k为速率常数。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二、反应机理1.反应机理:反应过程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的具体过程。

2.反应中间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短暂存在的中间物质。

3.反应活化能:反应物转化为反应产物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三、反应平衡常数1.反应平衡常数(K):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平衡时的浓度比。

2.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K=[C]^c[D]^d/[A]^a[B]^b,其中a、b、c、d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3.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等。

四、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式:K=产品浓度之积/反应物浓度之积。

3.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使化学平衡向产物或反应物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反应快慢的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量变化。

速率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计算公式为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为XXX)。

影响速率的因素包括决定因素(反应物的性质)和条件因素(反应所处的条件)。

对于固体和液体参与的反应,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惰性气体对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反应体系的恒温恒容或恒温恒体状态。

在恒温恒容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会使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不变。

在恒温恒体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会使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平衡是指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逆、等、动、定、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规律和机理的一组基本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结合或断裂,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可能被吸收或释放。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中吸收了外界热量,使反应物的能量增加;放热反应是指反应中释放了热量,使反应物的能量减少。

根据能量变化,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2. 化学平衡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形成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的原理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表示。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确定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反应的平衡位置和移动方向。

3. 反应速率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根据反应速率原理,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如通过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

4. 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中间生成物和反应路径。

了解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键的断裂与生成等基本过程,为合理设计反应条件和改进反应方法提供依据。

总之,化学反应原理是描述化学反应规律和机理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反应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2. 反应前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的变化。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主要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情况。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了热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量或生成物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温度升高、浓度增大、压力增大和催化剂的加入都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四、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乘积的比值,它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

五、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置换反应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六、化学反应的应用。

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工业生产中的合成反应、生活中的发酵反应、农业中的化肥利用等。

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总结,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能量变化、速率和影响因素、平衡常数、反应类型以及应用等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

它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化学实验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首先,化学反应的原理是指化学反应发生的基本原因和规律。

化学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反应物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的重新排列等。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的重新排列,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这一过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化学反应的原理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数量,它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它受到Le Chatelier定律的影响。

另外,化学反应的原理还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和得到电子的过程,它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类型之一。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中和的反应,它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后,生成的产物不溶于溶液而析出的反应,它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总之,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因和规律,包括反应物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的重新排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指描述化学反应发生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理论体系。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原有的化学键被打断,新的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发生电子的转移。

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是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的。

置换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一个离子或原子从一个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并代替另一个离子或原子进入另一个化合物中。

在置换反应中,置换反应的进行与离子或原子的活动性有关。

活动性较高的离子或原子可以在化学反应中置换活动性较低的离子或原子。

加成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两个或多个物质之间的共有键(σ键)断裂,然后新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到断裂的原子上形
成新的化学键。

加成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尤为常见,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类型。

除了上述几种反应类型,化学反应还有其他类型,如水解反应、分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每种类型的化学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化学反应原理,这些原理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基本
规律。

通过了解化学反应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基本反应基础理论
1.Pd/Al 2O 3催化H 2还原CO 2
的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H 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B .①→②,CO 2发生加成反应
C .④中,CO 被氧化为CH 4
D .生成CH 4的总反应方程式是CO 2+4H 2Pd/Al2O3CH 4+2H 2O
2.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利用双催化剂Cu 和Cu 2O ,在水溶液中用H 原子将CO 2
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 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
B.催化剂Cu 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 2O 结合含碳微粒
C .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
D.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
3.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 与O 2在羟基磷灰石(HAP )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 2、H 2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
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P 能提高HCHO 与O 2的反应速率
B .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
C —H 键发生断裂
C .根据图示信息,CO 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 2
D .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 +O 2HAP CO 2+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