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需要积累的,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氢气实验室制法:Zn + H2SO4 == ZnSO4 + H2↑工业制法:3Fe+4H2O(g) =(高温)= Fe3O4+4H2 或 C+H2O(g) =高温= CO+H2氧气实验室制法: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MnO2,△== 2KCl +_3O2↑工业制法: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是物理方法氯气实验室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l2 MnO2+4HCl=Cl2↑+MnCl2+2H2O工业2NaCl+2H2O=通电= H2↑+Cl2↑+2NaOH甲烷实验室用无水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加热和氧化钙(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的CH3COONa+NaOH=加热=CH4+Na2CO3工业甲烷来自于天然气(主),沼气或石油裂解,煤干馏等乙烯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工业制法:石油裂解制乙烯:高碳烷烃低碳烷烃+低碳烯烃:C4H10→高温→ C2H6+C2H4 ;C8H18 →高温→C6H14+C2H46.氨气(1)工业制法化合反应:合成氨工业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可逆反应)(2)实验室制法①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受热制备氨气:2NH4Cl+Ca(OH)2=加热= CaCl2+2NH3 ↑+2H2O②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烧碱或碱石灰)表面快速产生氨气。

二氧化硫(1)工业制法①高温煅烧硫铁矿得到二氧化硫:4FeS2+11O2 =高温=2Fe2O3+8SO2 ②火法炼铜得到副产物二氧化硫:Cu2S+O2=高温= 2Cu+SO2③燃烧硫磺得到二氧化硫:S+O2=点燃= SO2(2)实验室制法①在加热条件下铜还原浓硫酸:Cu+2H2SO4(浓)=加热= CuSO4+SO2↑+2H2O②亚硫酸钠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Na2SO3+ H2SO4=Na2SO4+H2O+SO2 ↑高中需要掌握的实验室制备气体制H2: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CO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O2: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Cl2: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NH3:加热铵盐与碱;加热浓氨水;将浓氨水滴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上;制SO2: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制NO2: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铜与稀硝酸反应其他还有制备H2S、HCl、CO、甲烷、乙烯、乙炔等全部整理就在这里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常见18种气体的制备方法一、氢气实验室制法: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和氢气。

工业制法: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者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二、一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甲酸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工业制法: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工业制法: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四、甲烷实验室制法: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

五、乙烯实验室制法: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工业制法:石油裂解或烷基化反应,生成乙烯。

六、乙炔实验室制法: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

七、氮气实验室制法: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或者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铜和氮气。

工业制法:液化空气再蒸馏,先蒸出氮气。

八、氨气实验室制法: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高温高压。

工业制法:氮气和氢气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九、一氧化氮实验室制法: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工业制法: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催化剂存在。

十、二氧化氮实验室制法: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工业制法: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十一、氧气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高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或者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和水。

工业制法:液化空气再蒸馏,蒸出氧气。

十二、SO2的制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Na2SO3和浓度不低于70%的H2SO4反应来制得SO2,反应产物为Na2SO4、SO2和H2O。

而在工业上,可以将4FeS2和11O2反应,得到2Fe2O3和8SO2.另外,还有一种点燃硫和氧气反应的方法,可以得到SO2.十三、H2S的制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FeS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得H2S,反应产物为FeCl2和H2S。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氧气氢气氯气氮气氯化氢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⑴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制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⑷硫化氢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⑸二氧化硫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⑹二氧化碳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⑺氨气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⑻氯化氢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④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⑼二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⑤收集——向上排气法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⑩一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⑤收集-—排水法⑾一氧化碳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⑿甲烷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⒀乙烯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④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⒁乙炔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化学实验室制法大全

化学实验室制法大全

化学实验室制法大全(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工业制硫酸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条件:高温)2SO2+O2=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作用下)SO3+H20=H2SO4(反应条件:常温)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内完成2、工业制硝酸4NH3+5O2=4NO+6H2O(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2NO+O2=2NO23NO2+O2=2HNO3+NO3、工业制盐酸H2+Cl2=2HCl(反应条件:点燃)然后用水吸收在合成塔内完成4、工业制烧碱2NaCl+2H2O=H2+Cl2+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5、工业制纯碱(侯氏)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NH4HCO3结晶析出)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条件:加热)6、工业制氨气3H2+N2=2NH3(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注:催化剂为铁触媒7、工业制金属铝2Al2O3=4Al+3O2(反应条件:电解,催化剂为熔融的冰晶石)注: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⑴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2SO4===H2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⑷硫化氢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⑸二氧化硫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⑹二氧化碳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⑺氨气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⑻氯化氢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⑤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⑥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⑦收集——向上排气法⑼二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③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⑤收集——向上排气法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10一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③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④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⑤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⑤收集——排水法⑾一氧化碳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③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⑤收集——排水法⑿甲烷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CH4↑+Na2CO3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⒀乙烯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③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⒁乙炔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制取氯化氢是利用食盐和浓硫酸在不加热或稍微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高二化学课件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高二化学课件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领悟] 教师备课园地
[拓展·发现] 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 及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 类型
固、固加 热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干燥②
O2、NH3 等
试管口略低于试 管底③加热时先 均匀加热再固定
加强热
反应装 置类型 固、液 加热型 或液、 液加热
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
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 放的物质是K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 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解题指导] 选 C 甲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可以用锌粒和 稀硫酸反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溶于水, 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故A项正确.乙 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在乙装置p导气管口处放 置一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由于放热会导致乙装置带支管的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可 将q管口插入水面以下进行验证,故B项正确.丙中外管Y受 热充分,KHCO3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而内管X中,无气体产生,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以有二, 可能是K2CO3的热稳定性好,不分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吹气法
升高装置中气体 缩小装置中气体 增大或减小装置
原理 的温度,使气体 的体积,增大压 中气体的物质的
膨胀


图例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一:氯气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二:二氧化碳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三:氧气实验室方法: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四:氨气实验室方法:Ca(OH)2+2NH4Cl=====2NH3↑+CaCl2+2H2O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工业制法: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五:氮气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六:二氧化氮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4NH3+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2NO + O2= 2NO2七:一氧化碳实验室方法:HCOOH===H2O+C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八:二氧化硫实验室方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九:氢气实验室制法: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工业制法:水煤气法 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有机中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一:乙炔实验室方法:CaC2+2H2O→Ca(OH)2+CH≡CH↑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净化方法:因电石(CaC2)中含有CaS,与水反应会生成H2S,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溶液将其除去。

完整版十五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完整版十五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完整版十五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十五种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1、氢气:① Zn+H 2SO4===ZnSO4+H 2↑②Zn+ 2HCl ===ZnCl 2+ H 2↑2、一氧化碳:① HCOOH浓硫酸CO↑+ H2O加热② H2C2O4浓硫酸CO↑+ CO2↑+ H 2O加热3、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 2+ CO2↑+ H2O4、甲烷: CH 3COONa + NaOH CaO CH4↑+ Na2CO3加热5、乙烯: CH3CH 2OH浓硫酸CH2=CH 2↑+ H2O170℃6、乙炔: CaC 2+ 2H2O Ca(OH) 2+C2H 2↑7、氮气: NH 4Cl+ NaNO2加热2↑+ NaCl +2N2H O8、氨气:① 2NH 4Cl + Ca(OH) 2△CaCl 2+ 2NH 3↑+ 2H 2O②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混杂,利用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批的热,且增添OH -浓度,促使均衡朝生成氨的方向挪动来制备氨气。

③NH 3·H 2O+ CaO===NH 3↑+ Ca(OH) 29、一氧化氮:3Cu+ 8HNO 3===3Cu(NO 3)2+ 2NO ↑+ 4H2O10、二氧化氮:Cu+ 4HNO 3===Cu(NO 3)2+ 2NO 2↑+ 2H 2O11、氧气:① 2H 2O2MnO 22H2O+ O2↑② 2KClOMnO 2+ 3O2↑32KCl△△③2KMnO 4K 2MnO 4+ MnO 2+ O2↑④2Na2 O2+ 2H2 O===4NaOH + O2↑12、硫化氢:① FeS+ H 2SO4===FeSO4+ H 2S↑②FeS+ 2HCl ===FeCl2+ H 2S↑13、二氧化硫:Na2SO3+ H2SO4===Na2SO4+ SO2↑+H2O △15、氯化氢:① 2NaCl + H2SO4△Na2SO4+ 2HCl ↑② NaCl + H2SO4△NaHSO 4+HCl ↑③浓硫酸与浓盐酸混杂: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批的热,使氯化氢挥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氧气氢气氯气氮气氯化氢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IO3= 2KCI+3O2 T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Q === H2SOHF2 T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I(浓)MnCI2+CI2T +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I),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I 2+2NaOH=== NaCI+NaCIO+O
⑷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I=== FeCI2+H2S T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I),再通入固体CaC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 2S+2NaOH=== N2S+啟O或H2S+NaOH=== NaHS+H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 2SC B+H2S(4=== Na2S(4+SQ T +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Q(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SO B+H2O
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I=CaC2+CO T +H2O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溶液(除HCI),再通入浓H2S@(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CI=CaCI2+NH T +2F2O
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⑻氯化氢
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CI+H2S@=Na2SO+2HClT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检验--通入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沉淀不溶
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⑼二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4HNO===Cu(NO)2+2NO T +2F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气法
⑥尾气处理--3NO2+F2O===2HN3+NO
NO+N2+2NaOH===2NaNmO
⑩一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8HNO(稀)===3Cu(NO)2+2NOT +4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11)一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一HCOOH=T +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
(12)甲烷
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d+Ns2CQ
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3)乙烯
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H3CT0H CH=CH T +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④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Q,C0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
(14)乙炔
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 T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
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