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公选课 第一章至第四章

合集下载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第一讲 ppt课件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第一讲  ppt课件

ppt课件
2
教材:谷振诣、刘壮虎 著,《批判性思维教程》,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ppt课件
3
考核方式: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50%)=出勤(20%)+课堂讨论(30%)
ppt课件
4
参考书:
(1) 陈慕泽、余俊伟 著,《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ppt课件
15
第一讲 绪论
ppt课件
16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逻辑 (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三)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四)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简史*
ppt课件
17
(一)什么是逻辑
1.“逻辑”的词源 “逻辑”,英文logic,古希腊词源λόγος(logos,逻各斯,
ppt课件
29
答案:8和D。
对比: (1)如果牌的正面是偶数,那么其反面就不是辅音字
母。 (2)如果牌的正面不是奇数,那么其反面就不是辅音
字母。 (3)如果你没有驾照,那么你就不能开车。 (4)如果你是未成年人,那么你就没有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
ppt课件
30
6.逻辑研究的方法 区分影响推理正确性和不影响推理正确性的因素,前者
28
沃森选择任务
(1) 有四张特制的扑克牌:牌的正面是数字,反面是字 母。
(2) 现在,四张牌可见的面分别写有3,8,A和D(如 下图所示):
(3) 有一个牌上字母和数字之间关系的规则,称为规则 R。这条规则说的是:如果牌的正面是偶数,那么其反 面就是元音字母。
问:要验证这四张牌是否符合规则R,最少需要翻看哪 一(几)张牌?

批判性思维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第一章

Important skills in critical thinking
These are all cases that best illustrates how reason can take the day off once we let our emotions, our prejudices, or a bad idea get the upper hand. Human beings are clever and intelligent, but our remarkable intellectual accomplishments stand side by side with our bad judgments and our foolishness. But everybody makes errors of judgment from time to time. The wise person is the one who wishes to keep such errors to a minimum and who knows how to do it.
■ correctly and precisely use evidence to defend the argument; 精准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 ■ logically and cohesively organize the argument; 符合逻辑地组织复杂的论证 ■ avoid extraneous elements in an argument’s development; 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 present evidence in an order that contributes to apersuasive argument? 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

批判性思维课件

批判性思维课件

获益最大化
双方利益的合理分配
信息寻求
需求信息
获得或提供信息
交换信息
商议 困境或实践选择 共同确定目标和行动 决定最佳行动路线
争吵
个人冲突 在言辞上猛烈打击对方 揭露冲突的深层基础
论证的定义
Argument 在英语的通俗用法中,往往指两个人之间的、常常会伴随着紧张 气氛和情绪的争论或争吵。汉语中,论证一词则无此否定性含义。
只有具有理性讨论公共利益能力的人,才适合成为公民。人必须经过自 我塑造才能担当起公民的角色。
充分发扬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求。民主要求公民具备思想 开放的批判性思维气质。
问题解决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能引发新的或更好的解决问题 方法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对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检测,以 保证其有效力的思维方式。
句子层面上的言语行为是基础的言语行为,而论证是复合的言语行为。论
证的言语行为功能最好从语篇而不是句子的层面上加以理解。 首先,陈述、请求、许诺等言语行为,用一个单句可能就够了,但论证需
要一个以上的话语来完成。 其次,形成论证的话语有局部的和总体的交际功能。组成论证的每一话语
单句有自身的交际功能,而所有话语组合起来又具有论证的交际功能。例如, 论证中的某一话语或许是陈述,疑问或建议(在实践论证或建议性论证中), 但不管何种论证,其总体交际功能或意图,都是消疑或说服。
研究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者区分可靠的和不可靠的理由,并权衡证据,判断什么是 合理的,进而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提出证据或理由支持一个观点或信 念,就产生一个论证。分析该信念是否真的被证据或理由所支持的活动就 是辨识论证、澄清论证和评估论证。所以,论证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有几乎 相同的词汇。论证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讲授的核心是,最一般地帮助学生发 展有助于他们理解论证和非论证的交流技能,以使他们成为能够辨别伪装 的好论证的理性消费者。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谷振诣:男,1962年8月生,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哲学硕士简历:1980—1984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4—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7—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主要著作:1.《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

2.《GRE、GMAT、LSAT逻辑论证与分析推理》,东方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1. 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2.《墨经》的“援”式类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3. 论《墨经》的“类”概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4. 论《墨经》的“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5.“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求是学刊》2000.6)6.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讲授课程:1.《普通逻辑》1987.9——2000.72.《批判性思维课程》2000.9——至今3.《思维方法论》1988.9——至今主要奖项:1. 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0.12)2. 在“我爱我师”评比中连续两届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之一(2000;2002)3. 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4. 专著《论证与分析》获2002年度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

5. 论文《“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获2000年度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教学大纲总纲一、课程性质批判性思维是一门以对论证的理解、重构和评估为核心而展开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它是北美高校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基础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中的实际推理或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学习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Critical questions)以及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论证性(Soundness)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学课件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学课件
4
(2)清晰性意味思考问题有条理
日常思维中,人们很容易把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情感 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等混杂在一起,而没有很好地区 分开来。 例如,某家庭的一则日常对话: 妻子: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孩子4岁多),我有急 事要去学校。 丈夫:不行呀,我答应学生7点去为他们指导辩论。 妻子(不悦):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丈夫(也不悦):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妻子(更不悦):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说明你更喜欢 学生,干脆你跟他们去过好了!
——《礼记·中庸》
使思维成为批判性思维,有两个首要的成分:一是 需要对思维进行思考,尤其是对思维的要素进行思考; 二是要满足高质量的思维标准。 我们可以把批判性思维的标准看作是一组屏风或过 滤器,对我们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筛出那 些不清晰、不准确、不相关、不重要、不一致的信息。
—— [美] Gerald M. Nosich
再如,一个父亲和他12岁孩子的对话:
父亲:你要去哪里? 父亲:你要去做什么? 孩子:出去。 孩子:什么都不做。
6
2、如何做到思维的清晰性
(1)清晰性依赖于背景 如果听众、学科、思维阶段不同,则清晰性标准也不同。 A.听众。我们给5岁孩子解释“恐怖主义者”和给成年听众 解释“恐怖主义者”,运用的语言往往是不同的。
我们怎样知道它是真的/正确的?
你能描述得更全面、更准确些吗?
14
1、准确性的涵义
准确性就是指思维和语言描述了事物现象的实际情况。 (1)准确性意味着真实、客观、全面的描述
人们在论证时,为了特定目的往往会有选择性地运用数 据、理论和事实。准确性要求,分析和评估叙述和论证时要 注意理由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中写: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 林32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占全 部造林面积的65.4%。全民义务植树23.1亿株。截至2008年 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 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 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要素,如问题分析、逻辑推理、证据评估等。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识别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进行有效解决。

3. 学生能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特点,提高跨学科思考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认识到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级,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概述”2.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证据评估、论证构建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批判性思维的要素”3. 批判性思维技巧:如何识别和分析问题、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如何评估证据的有效性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批判性思维技巧”4. 批判性思维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结合教材案例,介绍不同学科领域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及实践。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

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批判性思维与世界观的关系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经验层面追根溯源层面逻辑层面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1、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二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正确的态度思考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原则性知识批判性准则: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的准则三、勤奋的实践1、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目标:打破规范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范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三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讲批判性思维优秀课件

第一讲批判性思维优秀课件

• 2000年,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乳制品市场转变成一个很大市场, 且因巨大消费群体,更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为了调节大 陆市场供应与需求,除了从海外的日本、新西兰等国进口将近30万吨乳 制品以应付高中消费层次外,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 ,还是以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为主。
2:张冠李戴:他说的有可能是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和住宅的价值 是不同,商业地产有的地方确实是寸土寸金,就算东京银座有50万美 元一平方米的商业地产,也不能用来证明中国的房价低,中国的住宅
价格还要涨。
• 所以,专家经常说外行话!!!
我们知道,中国要真正进入现代文明,必须培养理性的公民,而不是没有主见 的人云亦云
11
第三步:请你批判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你是否同意开 征房产税?
我们现在买房 是否合适?
地板黄色好还是 褐色好看?
她(他)为什么 不再爱我了?
12
第四步:你得学会自我批判

将批判性思维用于所有观点,包括强迫自
这是对的! 己批判已有的错误信念,我们就能够避免 自我欺骗,就能避免对别人的盲从!
×
这是错的! 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美德,而是利用批判 性思维抵制和消灭与你观点不同的人!
毒奶粉事件和批判性法律思维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 至
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
而且人们发现两个月来,中国多省已相继有类似事件发生。中国卫生部高度 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 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层面



此问题为思维谬误——“恶性循环”或“循环论 证”。 例:“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 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 能了解别人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要了解自己也 的确十分困难,因为不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 怎么能做到自我了解呢?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 我的一面镜子。” 分析:前面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 后面又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用 A证明B,反过来又用B证明A。A:鸡生蛋,B:蛋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 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 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 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 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 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 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好奇心 为什么? 安全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胡适
答案解析
B. 9号文件柜放基层单位材料 由已知条件推出,1号、10号放处级材料, 4号放本局,5号放上级材料,由放本局材料 连号推出3号放本局材料,基层材料与本局材 料不连号推出2号放处级材料,故6、7、8、 9号放基层材料。


2014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 第115题
世界 &人生
问题
疑问

追根溯源层面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为不恰当问 题。 原因:在此层面上此问题有两个假设前提, 蛋是由鸡生的 鸡是由蛋孵的

根据生物进化论常识,无论是鸡还是蛋,都是从非鸡非蛋 的其他物种遗传、变异而来。即在此层面上,“鸡和蛋谁先谁 后”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出来,因此为 不恰当问题。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 担保
一个人相信什么需要讲理由。比如,你相 信有人偷了你的钱包,你必须拿出证据来。 在我们的信念系统里,有许多不可靠的信念, 最典型的是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 例如,有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 验。 比如,猜出已经封好的信
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案例:丈夫与妻子的一段对话(背景:妻子是中学班主
任,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妻子责任重大;一天近晚上7点 钟,学生在饭店打架要求她到场;丈夫大学教师,已经约定晚上7点给学生指导 辩论。)




妻: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小孩四岁多),我有 谁看孩子 急事要去学校。 夫:不行啊,我答应学生七点钟为他们指导辩论。 妻(不悦):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夫: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谁重要 妻(更不悦):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那么喜欢他 们,干脆跟他们去过好了! 喜欢谁
世界观的作用

世界观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最普通而直 接的工具,当一个人认为他所感知和确认的 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他就会以此来指导 自己的行动。 这 网络新名词: “毁三观”
才 是 真 正 的 《 狮 子 王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 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 心理

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1984年,布什与奎尔搭档竞选美国总统。 当时有人攻击奎尔,说他的家族曾帮他挤进 印第安纳州的国民卫队,以逃避去越南服兵 役。对此,布什反驳说:“奎尔曾在国民卫 队服役,是因为他的分队当时尚有空缺;现 在,他却受到了爱国派们尖刻的攻击。…… 诚然,他没去越南,但他的分队也没有被派 往那里。有些事实谁也不能抹杀:他没有逃 往加拿大,他没有烧掉应征卡,他也肯定没 有烧过美国国旗!”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了解事物的原因 不只是为了满足好 奇心和消除恐惧感, 而是要引导我们的 行动,知道要做些 什么、什么时候去 做以及如何去做, 并为我们做决定提 出门带伞,天寒添衣。 供依据。

不 坚 实 的 信 念
所有儿童 都喜欢吃冰淇淋
素食有益于 身体健康 宇宙中 存在外星人
信念是否坚实取决于:为它担保的理由是 否是强有力的。 如果理由是真实可信的,根据理由对信念 支持程度的强弱来决定对信念的确信程度, 这是正当的。 如果我们对信念的确信度超出了手中所掌 握的证据的担保能力,这种对信念的确信就 是不正当的。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运用理智创造并 形成一种与世界打 交道的方式,并注 定要在这种交往的 处境中生活,就如 同为适应生存而进 化出完美体形和结 构的海豹一样,只 有大海才能为它们 提供称心如意的生 活环境。
人类擅长推理, 这意味着我们只有 在能够运用推理能 力的场合下,才会 心安、满足,如果 人类发现自身处在 无法推理的处境, 就会像游泳池里的 猴子、树上的海豹 一样尴尬、无所适 从。
试验表明:

一些学生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难以置信地拒绝改 变,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做出解释的两个假设是: 其一,相信超感应能力的信念显示了严重的认知偏 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没看到魔术师之前就相 信精神感应能力。个人的特定信念一旦形成,通常不会改 变,即使相反的证据摆在眼前还是固执己见。偏见在相信什 么的问题上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二,学生过于 信赖“眼见为实”的经验和直觉,缺乏批判性反应 能力。学生确信超感应能力的存在,并没有得到可 靠证据的支持。可靠的证据是在不受人为因素和不恰当的

案例
件中的内容、梦到某件事 后来果然发生了、用意念 的力量让骰子滚动等。
两位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

在第一种情形中,教师把身穿紫色长袍、 留着长发和大胡子的魔术师,作为不折不扣 的超能力者介绍给学生,用简单的魔术技巧 作为使人相信精神感应能力的证据,结果有 77%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 在第二种情形中,教师告诉学生站在我们面 前的是一位魔术师,不具有超感应能力,他 的演示不过是一些障眼法和娴熟的技巧罢了, 结果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的学生虽 然大幅度下降,仍然有58%的学生相信魔术 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
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 所谓“写作思维动力”,其实就是“写作动力”,它主 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写作动力更 是写作主体广博的写作心灵背景和思维空间的拓展而产生的 一种“场”性的心灵和思维能量。 心灵、思维空间的拓展之所以会产生写作思维动力、能 量,这是因为,它为写作思维的运行提供了一种空间背景、 环境、前提、条件、信息,总之,一种心灵背景“场”。— ———对已给定义的解释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任何系统的背景、环境为系统本身进 行着某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流,正是这种交流,对系统 产生了系统运行的动力。————对已给定义的论证 对于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来讲,这种“背景性”、“信息 性”、“场性”的写作动力比以前讲的那种“价值性”、 “功利性”写作动力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对已给 定义的评价
测量方法干扰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观察者面前能重复得到同样 结论的实验结果。在此实验中并没有得到这样可靠的
证据,甚至当人们被告知他所相信的超能力只是一 种技巧和手法,这种技巧和手法用简单的科学道理 就能解释,仍然不能消除对方确信超感应能力的观 念。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坚 实 的 信 念
“地心引力存在。” “没有水 生命就会死亡。” “雾霾引发 呼吸道疾病。”

1、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 决定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1、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 误的决定
在相信什么与做什么的问题上,不一致 的信念和行动是应当避免的,因为它会导致 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案例: 一位讲授“艺术鉴赏”课的教师说想在考 试形式方面有所创新,认为原来课下写论文 的形式过于单一,应变为学生以唱歌、跳舞、 演奏乐器等形式并由教师现场打分通过考试。 这种创新的考试方法合理吗?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自相矛盾的主张必有一个是不能成立的。 案例: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面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 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诸神。他申辩时,说自己不明白第三项指 控的意思。 苏格拉底: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请指控官澄清一下。 指控官:此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苏格拉底:既然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是不能成立的。 指控官:……
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 是情感心理
诉诸情感是政治家惯用的逃避问题的计策, 上例中,布什在煽动人们的爱国心,试图赢 得人们对爱国者的尊敬,从而希望人们对逃 避服兵役问题忽略不计。这种计策常常能够 奏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难 以切断感情的纠葛。 情——理 (矛盾体)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思考
问题
问题
问题
人生
问题
问题 深层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 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狭义)
思考态度 思维品质 思维技能
理智的怀疑、反思
批 判 性 思 维
开端 基础
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 正常性、预见性
做出合理决定
核心
教材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
经验层面
追根溯源 层面
逻辑层面
经验层面

就某一个鸡蛋所孵化出的小鸡而言,当然 是先有蛋,后有鸡;就这只小鸡长大后所生 的蛋而言,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 在经验层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 问题是在混淆概念。 原因: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 的鸡所生的蛋,两者辈分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