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基本不等式-高考数学复习

2 +2.
2 +2,当且仅当 x
(2)已知正实数 a , b 满足 a +4 b =1,则 ab 的最大值为
1
16
.
1
1
+4 2
1
正实数 a , b 满足 a +4 b =1,则 ab = × a ·4 b ≤ ×
= ,当且
4
4
2
16
1
1
仅当 a = , b = 时等号成立.
2
8
方法总结
配凑法求最值的实质及关键点
∵ a >0, b >0,4 a +3 b =6,
1
1 3++3
∴ a ( a +3 b )= ·3 a ( a +3 b )≤
3
3
2
2
1
6 2
= ×
=3,当且仅当3
3
2
2
a = a +3 b ,即 a =1, b = 时, a ( a +3 b )的最大值是3.
3
2.
8
(2024·山西忻州模拟)已知 a >2,则2 a +
(200-1.5 y )2+ y 2+(200-1.5 y ) y =1.75 y 2-400 y +40 000=1.75 ቀ −
800 2
120 000
400
ቁ +
0 < <
,
7
7
3
800
200 21
200
当y=
时, PQ 有最小值
,此时 x =
.
7
7
7
200
800
即 AP 长为
米, AQ 长为
∴2 x + y =(2 x + y )
2
(完整版)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巧用一.基本不等式1.(1)若R b a ∈,,则ab b a 222≥+ (2)若R b a ∈,,则2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2. (1)若*,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4.若R b a ∈,,则2)2(222b a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3x 2+12x 2 (2)y =x +1x解:(1)y =3x 2+12x2 ≥23x 2·12x2 =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2x ·1x=2; 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值域为(-∞,-2]∪[2,+∞)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汇总不等式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一种工具。
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不等式性质,还包括不等式的求解、图像表示以及应用等方面。
下面将对高考中常见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 < b,且b < c,则有a < c。
传递性是不等式推导中常用的重要性质。
2. 不等式的加减性:若a < b,则有a±c < b±c,其中c为实数。
加减性运算是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成立的性质。
3. 不等式的倍乘性: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
倍乘性是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或负数时成立的性质。
二、不等式的求解1. 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c 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采用移项和分段讨论等方法。
2. 一元二次不等式:例如ax^2 + bx + c < 0或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利用函数图像、判别式、因式分解等方法来进行求解。
3. 绝对值不等式:例如|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求解绝对值不等式时,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复合不等式进行求解。
三、不等式的图像表示1. 不等式的区间表示:例如a < x < b或a ≤ x ≤ b,其中a、b为已知实数,x为未知数。
不等式的区间表示可以通过画数轴,标示出解集所在的区间。
2. 不等式的图像表示:例如y < ax + b或y > ax + b,其中a、b 为已知实数,x、y为未知数。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基本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值大小关系,是各种不等式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基本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证明方法、应用以及一些例题分析等方面。
1.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基本不等式也称为“平均数不等式”,它是数学中一个基本但又重要的不等式。
对于任意的正数 a1、a2、…、an,有以下不等式成立:(a1 + a2 + … + an) / n ≥ (a1 * a2 * … * an)1/n其中n表示正整数。
基本不等式描述了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几何平均数,且当且仅当所有数相等时等号成立。
2.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一种简单易懂的证明方法。
首先,对于所有正数x,y,由均值不等式可得:(x + y) / 2 ≥ √(xy)⇒ x + y ≥ 2√(xy)接着,考虑一个序列a1,a2,……,an,它们的乘积为p。
对于每一对(aj,ak),有:aj + ak ≥ 2√(ajak)即:a1 + a2 ≥ 2√(a1a2)a1 + a2 + a3 ≥ 3√(a1a2a3)a1 + a2 + … + an ≥ n√(a1a2…an)我们可以将上述不等式相乘,得到:(a1 + a2) * (a3 + a4) * … * (an-1 + an) ≥ 2n/2* √(a1a2) * 2n/2 * √(a3a4) * … * 2n/2 * √(an-1an) 即:(a1 + a2 + … + an) / n ≥ (a1 * a2 * … * an)1/n故基本不等式得证。
3.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基本不等式在数学中应用广泛,以下列举几个经典的例子。
(1)一种常见的问题是,给定一个定值的周长,什么形状的图形可以使面积最大。
答案是正方形,因为在所有形状中,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之比最大,这个比值为4π。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下面是对高考数学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完整总结:一、基本概念和性质1.不等关系:对于实数a和b,如果a=b,则称a等于b;如果a≠b,则称a不等于b。
当a不等于b时,可以断定a大于b(记作a>b),或者a小于b(记作a<b)。
2.不等式:不等式是由不等关系得到的等式,包括大于等于不等式(a≥b)和小于等于不等式(a≤b)。
3.基本性质:(1)若a>b且b>c,则a>c;(2) 若a>b且c>0,则ac>bc;(3) 若a>b且c<0,则ac<bc;(4)若a>b且c≥0,则a+c>b+c;(5)若a>b且c≤0,则a+c>b+c。
4.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类似,解不等式是指寻找满足不等式的解的过程。
5.不等式的性质: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同号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异号的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x的取值范围。
在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减法、乘除法保持不等式不变。
2.不等式组: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方程组,称为不等式组。
求解不等式组的关键是确定每个不等式的集合和并集。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不等式的根及开口方向。
可以根据系数的正负、零点的位置和变号法等来确定解的范围。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四、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对于绝对值不等式,可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将其拆分为多个实数的不等式。
2.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
将绝对值不等式中的绝对值拆分出来,分别讨论绝对值内外的情况,从而得到解的范围。
2023年高考_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

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11.不等式的定义:a-bb, a-b=0a=b, a-b0a①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它是__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悉的知识背景,来认识作差法比大小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断差的符号,需要分解因式,以便使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2.不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1) abb(2) acac (传递性)(3) ab+c (cR)(4) c0时,abcc0时,abac3.运算性质有:(1) ada+cb+d。
(2) a0, c0acbd。
(3) a0anbn (nN, n1)。
(4) a0N, 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
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
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4. 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2023年基本不等式知识点高考数学2基本不等式是不等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
它的应用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的章节,高考命题的重点是大小判断、求最值、求范围等.大多为填空题,试题的难度不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不少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2】心理学家研究某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若这位学生刚学完的知识存留量为1,则x 天后的存留量y?1=4x+4;若在t(t0)天时进行第一次复习,则此时这似乎存留量比未复习情况下增加一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其后存留量y?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恰好为直线的一部分,其斜率为a(t+4)?2(?a(1) 若a=-1,t=5,求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2) 若出现了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求a的取值范围。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b等价于b<a。
②传递性:a>b。
b>c则a>c。
③可加性:a>b等价于a+c>b+c,其中c为任意实数。
同向可加性:a>b,c>d,则a+c>b+d。
异向可减性:a>b,cb-d。
④可积性:a>b,c>0则ac>bc,a>b,c<0则ac<bc。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a>b>0,c>d>0则ac>bd。
异向正数可除性:a>b>0,0bc。
a>b>0,则a^n>b^n,其中n为正整数且n>1.⑦开方法则:a>b>0,则√a>√b。
⑧倒数法则:a>b>0,则1/a<1/b。
2、几个重要不等式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不等式:a/b+b/a>=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2+b^2+c^2>=ab+bc+ca,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b/c+c/a>=3,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a-c|+|c-b|,对任意实数a,b,c成立。
3、几个著名不等式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不等式:a-b|<=√(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1)√(b^2+1),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ab+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b,对任意正实数a,b成立。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在代数中应用广泛。
基本的不等式知识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以及高次不等式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基本不等式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形如ax+b>0或ax+b<0,其中a、b均为已知常数,x为未知变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是将其转化为等价的简单形式。
具体解法如下:1.当a>0时,将不等式转化为x>-b/a或x<-b/a,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令x=-b/a,即x=b/a为关键点,将实数轴分成两个半区间,选取其中一个半区间,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当a<0时,将不等式转化为x<-b/a或x>-b/a,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同样令x=-b/a,即x=b/a为关键点,将实数轴分成两个半区间,选取其中一个半区间,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变量的一次方程,形如ax+by>c或ax+by<c,其中a、b、c均为已知常数,x、y为未知变量。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具体解法如下:1. 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简单形式,即将不等式化为一个以上的不等式。
例如,对于ax+by>c,可以根据a、b的正负情况,分别得到x>c/a、x<c/a、y>c/b和y<c/b四个不等式。
2.根据得到的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根据不等式的关系,将x、y的解集分别标在坐标平面上,其中各个解集的交集即为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三、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形如,ax+b,>c或,ax+b,<c,其中a、b、c均为已知常数,x为未知变量。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绝对值不等式的情况,然后将其转化为简单的不等式。
具体解法如下:1. 当a>0时,原绝对值不等式可以转化为ax+b>c或ax+b<c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