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鉴赏

合集下载

《狼图腾》精彩片段赏析

《狼图腾》精彩片段赏析

《狼图腾》精彩片段赏析
●狼珍视自由也珍爱生命,狼被俘之后照吃照睡,不仅不绝食,反而没命地吃、敞开肚皮地吃,吃饱睡足以后,便伺机逃跑,以争取新的生命和自由。

可以想见,它对这个民族产生了何等难以估量的影响。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图腾的精神力量远高于榜样,它处在神的位置上
●狼是草原上最有耐心寻找和等待机会的战神,每抓住一次机会,就非得狠狠把它榨干、榨成渣不可
●老人说:打仗,狼比人聪明。

我们蒙古人打猎,打围,打仗都是跟狼学的。

你们汉人地界没有大狼群,打仗就不成。

打仗,光靠地广人多没用,打仗的输赢,全看你是狼,还是羊
●狼是智慧的: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

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

牺牲自己,保全群体。

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

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

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

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

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

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所著的一本关于草原文化、狼群之间生存斗争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的小说。

该小说以狼为象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曾五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本文将对《狼图腾》进行赏析,并探讨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狼图腾》以狼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和谐共生关系。

小说中的曾五在草原上观察和学习狼群的生活,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狼在作者笔下成为了草原上的守护者,它们的存在保护着生态平衡,人类与狼之间的相互关系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紧密关联。

作者以狼来表达了个体在群体之中的意义,呼吁人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草原文化的表达《狼图腾》是一部描写中国草原文化的作品,通过对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生活、狼群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品中融入了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如放牧、赛马等,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广袤和原始之美。

同时,小说中对于蒙古族特有的信仰和草原上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活力的草原世界。

三、人类与狼群的生存斗争《狼图腾》中,作者以狼为主线,讲述了人类与狼群的生存斗争。

曾五作为一个农民,深知狼对于他们的生活的重要性,他积极参与到对抗恶劣天气以及狼群袭击的背后。

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曾五与同伴们在草原上与狼展开格斗的场景,生死之间的搏杀令人紧张激动。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传达了对于生存斗争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强调了人与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狼图腾》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还表达了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曾五所在的村庄面临着草原退化和狼群侵袭的双重威胁,而人类的活动和生产方式则被揭示为对自然环境的侵蚀。

小说中所描绘的草原生态受到了人类盲目开垦和过度放牧的破坏,狼群也因此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

《狼图腾》影评

《狼图腾》影评

《狼图腾》影评
《狼图腾》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它不仅令人震撼,更让人深思。

影片以中国内蒙古的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狼与人的故事,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影片的摄影和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大草原的壮丽景色和狼群的狂野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草原的原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影片中人与狼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主人公与狼群之间的关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在与狼群相处的过程中,主人公不仅学会了生存的智慧,更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优美的音乐配合着草原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世界之中。

音乐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氛围感,更让人感受到了草原的深邃之美。

总的来说,《狼图腾》是一部深刻而震撼的电影,它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让人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震撼,更在精神上给人以启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捧着这本厚重的《狼图腾》,我的思绪飘至了19世纪60年代的蒙古草原。

广袤的天底下,空气纯净,青绿葱葱,芳香扑鼻。

斑斓起伏的山峰,推着青绿赭褐蓝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远方泛去,与蔚蓝的天际云海相汇。

被蒙古的守护神腾格里修剪过的整齐草毯,毛茸茸,绿油油,镶嵌着一条条一片片蓝色、白色、黄色、粉色的山花图案,色条之间散点着其他各色野花,将大片大片色块色条,衔接过度得浑然天成。

一条蒙古草原小河,从山谷里潺潺流出,蜿蜒曲折,闪动着银光,宛若一个个银耳环、银手镯、银项圈串起来的银嫁妆,又像是远嫁到草原的姑娘,一路嬉戏玩耍,绕行出一条曼妙的采花路线,洒下一路欢歌。

一片瓦蓝瓦蓝的湖水上,如梦境一般,十几只白得耀眼的天鹅幽幽滑行,享受着世外天国的宁静和安乐,四周成百上千的水鸟盘旋欢叫,余音袅袅。

瞧,那绿毯上骤然间盛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黄菊花,既而又连成片,又仿佛在游动。

不,那是成群结队的黄羊,在自由地休憩奔跑。

好一幅巧夺天工的画卷,好一个人间仙境!这也许是中国北部边境最后一处原始美景了,不由得令我心驰神往。

那么,草原狼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愈加清晰高大神圣起来。

狼侦察布阵、奇袭伏击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有爱亲情;狼与天下万物的和谐共存、休戚相关。

无不使我的心灵强烈地震撼而陷入深深的思索。

草原繁衍和维持着一个庞大的生物链,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没有狼的保护与捍卫,何来草原的生态平衡与美丽和谐?没有狼的生存与竞争,何来蒙古马蒙古犬的勇猛与健硕?正是狼的狡黠和智慧、不屈的性格和军事才能训导了游牧民族,使之不断地强大,在神秘的草原顽强生息。

也正是这种狼的性格,开创了几代的卓越帝国,要是没有狼这个军师和教官,就真没有成吉思汗和黄金家族,没有大智大勇的蒙古骑兵了。

他们民族的卓越才能,来源于草原民族与草原狼群长期残酷和从不间断的生存斗争。

所以,在这斗争中也包含着保护人类生存基础的深刻文明,形成了千百年来蒙古民族对于狼的至尊崇拜。

狼图腾的优美句子和赏析

狼图腾的优美句子和赏析

狼图腾的优美句⼦和赏析1. 狼图腾中的经典语句赏析狼图腾代表的是天----'腾格⾥'。

在⽂化⼤⾰命以前,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就是⽤把⼫体供给狼吃的⽅法下葬的,这是他们对腾格⾥,对天的崇拜。

现在这种传统在内蒙和蒙古已很少见了。

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看来“百害”和“母亲”可以并存,关键在于“百害的母亲”是否养育了这个民族,并⽀撑了这个民族的⽣存和发展。

把狼视为“东⽅民族的⾃由神”,图腾(totem)是原始⼈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类历史上最早的⼀种⽂化现象。

图腾就是原始⼈迷信某种动物或⾃然物同⽒族有⾎缘关系,因⽽⽤来做本⽒族的徽号或标志。

⼀个群体的象征。

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来)。

⽽⼈和狼⼜是草原上最⾼级两种⽣物,他们相互学习、⽃智⽃勇⼜相互敬畏,并控制着对⽅的数量。

使得蒙古民族对狼的⾄尊崇拜,并以狼为图腾。

它教会蒙古骑兵横扫欧亚⼤陆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版图最⼤的蒙古帝国。

他们既是敌⼈,⼜是朋友。

作者对于蒙古。

草原,和狼。

极⼒的推崇,也许正如书名《狼图腾》这样,近乎于⼀种宗教式的崇拜。

2. 《狼图腾》精彩句⼦赏析1. 要熟悉⾃⼰的⼯作环境只有像狼⼀样熟悉草原,熟悉草原的声⾳,才能因势利导地运⽤各种战术来捕获⾃⼰的猎物,躲避敌⼈的攻击。

狼能利⽤⼤雪窝围捕黄⽺群,能借⽩⽑风的势全歼军马群,能利⽤地形给⼩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这些⽆不是建⽴在它们对草原环境极其熟悉的基础上。

毕利格⽼⼈指挥的对狼的反击战更是经典的利⽤环境的战例。

⽼⼈说:“光凭⽿朵还不成,还得靠记性,要听马蹄踩的是什么地,雪底下是草是沙还是碎⽯头,我就知道马⾛到哪块地界了。

……有时啥味也没有,就凭⽿朵和记性,再⿊的天,你阿爸也认识。

”试想如果没有对环境的绝对熟悉,他怎么可能在⿊夜将队伍带到准确的地点设伏,也就不可能取得平时“⼗围五空”胜算极少的打围战的胜利。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

谢谢观赏
By;王晓萌
竞争的平衡
贪婪 毁灭 制约 共 存
心得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狼图腾》 中的狼,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 它强悍、智慧、温情以及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狼 图腾》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 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狼图腾》带给读者 的强烈震撼还在于它的文化学术价值。在所有的狼故事 或者与狼有关的故事中,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草原文明与 农耕文明的优劣比较。作者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以 “狼图腾“为精神线索,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进行了 全新的梳理,提出中华民族信奉的“龙图腾“极有可能 源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的惊世骇俗之说,认为正是 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 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且从未中断。中国真正需要的一
如果你让一只狼变成了狗
那就是剥夺了狼的尊严
人性
善良与丑陋 真情与假意源自在影片中,人性的冲突从来没有终止过 善良与丑陋 真情与假意 传承与腐朽 整个剧情贯穿对丑陋腐朽的抨击,对真善美的歌颂
碰撞
人与狼
狼与黄羊 牧民与草原
平 衡
动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界万物,都存在这一种动态平衡 一旦某一个链条被打破
意味着我们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
结束语
我第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这 句话,为了钱他们可以打狼、剥狼皮,为了满足食欲, 他们可以把忠心勇猛的蒙古狗杀掉吃肉,甚至不顾后 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草原或许真要变成回忆,被拔 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草原狼虽然消失,但它们 那高贵的天性、超常的智慧、不屈的灵魂将永远留在人 们心中。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 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狼, 并学习它们所有的优点,腾格里让草原狼的品格永远流 传。影片中描述得好“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 由刚毅之魂。”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千万年来自由独立、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小说家姜戎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描写中国北方草原上一支蒙古牧民家族的兴衰为主线,以狼为象征,通过讲述狼的生态习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意识。

《狼图腾》通过狼的形象塑造展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狼是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它们追逐着羚羊、马群等动物群体,只选择其中弱势或疾病的个体进行捕食,保证了草原动植物的种群平衡。

这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生态平衡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果某个物种或环节过于繁荣或者过于萧条,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正如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当蒙古牧民屠杀狼群、过度猎杀羚羊和马群时,导致了草原上的生态失衡,造成了水源枯竭、动植物种群减少的现象。

《狼图腾》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小说中的蒙古牧民依靠草原的资源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而当外来的文明势力介入后,蒙古牧民被迫放弃了传统的牧畜生活,转而从事煤矿开采等破坏环境的活动,导致了草原生态的恶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无视环境保护的现状,通过小说,姜戎传递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先辈智慧的重要信息。

《狼图腾》中还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人类是动物的一部分,人与动物之间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生命链中的一环。

小说中,蒙古牧民尊重狼,崇拜狼,甚至崇拜成了与神一样的存在。

这种对狼的尊重也让他们与狼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共同守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

这种尊重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引发人们对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以及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问题。

人类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保护其他动物,与它们和谐共生。

《狼图腾》通过狼的形象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等生态意识。

这些意识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体现,引发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的思考,对于提升人类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影评:狼图腾

影评:狼图腾

影评:狼图腾《狼图腾》:一部唤醒内心共鸣的电影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有幸观看了近期上映的电影《狼图腾》,这是一部让人深受感动的作品。

从多个方面来看,这部电影不仅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还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首先,电影的画面美得令人惊叹。

导演以壮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将草原的壮丽与狼群的狂野完美结合。

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种极致的美感不仅让观众陶醉其中,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其次,电影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影片讲述了一个城市少年在草原上与狼群相遇、相知、相守的故事。

通过与狼群的接触,他逐渐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对其的依赖。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我深深反思现代社会中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与无视。

电影中的狼群以其智慧和团结力量展现了自然界的秩序与美好,令人感叹不已。

此外,电影还通过讲述狼的生存智慧,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

狼群以其团结和互助的精神生活在草原上,这种团结力量不仅令人震撼,更引发了我对人类社会中的团结与互助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集体的利益,而狼群的生活方式则给人们一种启示,让我们反思并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

最后,电影中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

主演们的精湛演技让人信服,尤其是年轻演员在与狼群的互动中展现出的真实情感令人动容。

他们的表演让观众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了电影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电影《狼图腾》通过其美丽的画面、深刻的故事情节、人生哲理的传达以及出色的表演,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电影,更是一部唤醒内心共鸣的作品。

我相信,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们也会被它所传递的情感所打动,思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图腾有感
土木二班李毅雄1314410211
在家闲来无事,于是乎去新开的电影院看电影,正值电影《狼图腾》上榜,想起曾经初中在某个寒假中读完了这本书,心中难免有些猎奇,抱着这种心理看完这部由一本颇受争议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老实说,这部电影并没有把《狼图腾》的精神表达出来,比平庸好些,但又算不上好看。

观影过程中一直期待能多点什么,可惜到结束都没有。

该深挖的位置都被点到即止,角色之间的情感又不够流畅,加上导演在情节改编上的取舍不当,最后成品过于琐碎化和平面化。

于是乎对于电影的失败,转换为对小说的再次观看。

《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

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

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书中几十个狼的故事有机连贯,一气呵成。

情节曲折紧张,场面宏大而神奇。

有大青马勇敢镇定地独闯狼阵,狼口脱险;有蒙古女人和九岁小孩与狼徒手搏斗,生擒恶狼;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渔翁得利;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惊人推断;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同归于尽;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

最后作者道出了对小狼的忏悔,对蒙古老人的忏悔,对草原的忏悔。

震撼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轻意感动的灵魂,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无尽地思索。

读罢《狼图腾》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在那个充满血腥的年代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然仅用区区十几万骑兵就能横扫欧亚?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呢?答案就是千万年来,游牧的草原人和草原狼,在腾格里这方神气的热土上时魂归时,怎样来到的草原,去时草原还是怎样。

能摧毁几十个国家巨大城墙城堡和城市的草原勇士的生命,在草原上却轻于鸿毛。

最后完全回归于大自然的。

他们彼此缺一不可,当肉体的生命消失后,终于与草原完全融为一体。

主人公陈阵和他的来自于北京的青年朋友,因为狼的缘故和牧民融为一片。

但是,他们无法阻挡来自于农耕文化和文革时期的错误政策对草原生态的破坏。

他们首先用现代武器杀狼,将仅存的狼驱赶到边境外。

进而,大片的开垦草原土地。

几年以后,草原上鼠害横行,大片的草原沙化。

有意思的是在作品的最后,也就小说的尾声,来自于蒙古草原的沙尘暴已经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尘甚至飘过大海,在日本和韩国的天空游荡……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人类失去的不仅是草原不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失去的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