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 答案分析版

合集下载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第一次作业(第1-4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的是()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是()。

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操作者3、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扮演着()种角色。

A、3种B、5种C、9种D、10种4、认为管理者应该具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学者是()。

A、亨利·明茨伯格B、卢森斯C、卡兹D、法约尔5、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应该拥有更多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关系技能6、任何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指()。

A、人本规律B、权变规律C、循环规律D、择优规律7、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是()。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8、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9、人性的两套系统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是由()提出的。

A、泰罗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0、《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作者是()。

A、孔茨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

A、安索夫B、孔茨C、彼得·圣吉D、亚当·斯密12、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西蒙B、马克斯·韦伯C、卡兹D、法约尔13、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的应该是()。

A、汉穆拉比法典B、胡夫金字塔C、罗马天主教会D、古代印度孔雀王朝14、企业流程再造一般分为()过程。

A、3B、4C、5D、515、目标管理的最早提出者是()。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教科书普遍认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

浙大 电路原理作业一(第一次作业) 答案

浙大   电路原理作业一(第一次作业)  答案

第一章 作业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解:以电压源为参考方向,I=-1A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a R=(10-4)/2=3Ωb U=10+2×2=14Vc U=14V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解:a 吸收功率b 发出功率U s题图1-3 I I U U a b=?4V 2Ω10V Ωa b c 题图1-2 题图1-11-4. 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0/i U U ,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

解:00iL I i L IL U U I R k I R k R R==-=-⋅ 0L I i U R k U R=- 电源i U 发出的功率i i i P U I =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0000I i I i P U I U k I k U I ==-=-2LIi i R k U I R=1-5. 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 I A =,电阻11R =Ω,22R =Ω,33R =Ω,46R =Ω,求电流0I 。

解:R 总=R 1R 2/(R 1+R 2)+R 3R 4/(R 3+R 4)=8/3。

I 0=1A1-6. 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 I 发出功率为4W ,试求电阻R 的值。

题图1-5解:(2+R)×4/(4+2+R) + 2=4 R=2Ω1-7. 题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1E =6V ,2E =8V ,R=7Ω,试求电流I 。

解:1214U E E V =+= 1427U I A R===1-8. 在题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1S I =2A ,2S I =1A ,R=5Ω,1R =1Ω,2R =2Ω,试求电流I 、电压U 为多少?解:节点电流法得知:I S1=I -I S2 即I=2+1=3A U=RI=5×3=15V题图1-72Ω4ΩRI S =1A 题图1-6 题图1-81-9. 题图1-9所示电路中,电流源S I 及其内阻0R 为定值,改变负载电阻R ,求R 为何值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解:Is=I+I 1,I 1=IR/R 0,得I=IsR 0/(R+R 0),P=I 2R=当R=R o ,功率最大P=1-10. 题图1-10电路中,1S I =0.5A ,S I =1A ,控制系数r=10,电阻R=50Ω。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或世界政府,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

2.安全困境:又叫“安全两难”,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

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

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

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不安全。

3.集体安全:又称集体安全保障。

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

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在这个体系中,所有成员国将共同行动,反对破坏和平的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行军事制裁。

4.国际机制:即在国际关系的一定领域中汇聚了行为者期望的一组明确或含蓄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

二、简答1、民主和平论答:民主和平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受到关注,是冷战结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

民主和评论的中心论点是民主国家间无战争。

它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民主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利益冲突,但毫无疑问,民主国家认为,战争不是解决它们之间纠纷的合适方法。

民主和评论的基点实际上是国内因素决定论,即认为,民主国家的国内政治体制,会决定其国际交往的行为模式。

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主的标准问题;二是无法解释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一样好战。

2、霸权稳定论答: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秩序不是权力均衡的产物,而是权力垄断的结果,这些人的理论就是所谓的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1)认为国际霸权体系与国际秩序稳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一个强大并且具有霸权实力的行为体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公益的实现,相反,在不存在霸权国的情况下,国际秩序将会是混乱无序的和不稳定的。

西南大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一)分析哲学由于它重在方法,不考虑哲学思想体系问题,这样必然使方法分析有时陷于困境,不仅无法回答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甚至对一些教育概念和术语也很难分析清楚。

比如“教育”这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哲学观与教育观就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教育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由于认识上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打开教育史,对于教育的定义可以找到千百个。

在近现代只就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木位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来看,对于教育就有重在社会作用和重在个人发展的各种不同理解。

再如师生关系,虽然分析哲学家,对于“教”与“学”曾作过多方面的剖析,但以当代的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两派的主张来看,对于师生关系就有着迥然不同的规定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构成教学中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对于这些问题仅是分析什么是教和什么是学,什么是教的必要条件和什么是充足条件,是无法说明它们之间的分歧和在教学中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和作用的。

(二)分析哲学不仅反对建立本体论、认识论的体系,而且反对回答人生观、伦埋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因而价值问题和道德问题在分析哲学中是没有地位的。

他们强调只有在价值观上保持“中立”,才能在教育理论上避免对一些问题争论不休,才有可能对问题有广泛的认同,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理论。

实际上这是一种天真的愿望,是从来没有实现的幻想。

道德和价值问题,恰恰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但涉及到受教育者的情操和行为规范等问题,更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方向问题,分析教育哲学排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或者虽然提到过但不予重视,这是违反教育哲学所承担的任务的。

(三)由于分析哲学只重视对问题进行逻辑的和语言的分析,其结果常常是走向支离破碎或咬文嚼字,成为烦琐哲学的一种形式。

方法和体系、形式和内容,经常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思想体系的方法和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无穷地推演下去,常常会成为走向形式主义的烦琐哲学。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尊重理性,强调个性自由。

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的价值。为此,他设计了如下赔偿方案:两位旅客各写下一个 2 到 100 数字(整数),以表 示他们认为被打碎古董的价值。记两位旅客写下的数字分别为������1和������2,若������1 = ������2,两位旅 客均得到������1元的赔偿;若������1 > ������2,则认为旅客 2 说实话,而旅客 1 在说谎,因此旅客 1 获 得������2 − 2,而旅客 2 获得������2 + 2;反之,若������1 < ������2,则旅客 1 获得������1 + 2,旅客 2 获得������1 − 2。
乙: 6������ + (1 − ������) = ������ + 6(1 − ������) 得到������ = 0.5
因此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0.5, 0.5)
3.(Hotelling 模型)假定有一个城市,用一条长度为 1 的线段表示,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这 个线段上,消费者的总测度为 1。厂商 1 和厂商 2 分别处于线段的 ������ 和 1 − ������ 点,其中 ������ + ������ ≤ 1。厂商的边际成本为 ������。每个消费者有一单位的产品需求,从消费者的位置移动到 厂商需要耗费的成本为二次的,即距离 ������ 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效用为 ������������2。求解这个模型的 纳什均衡。
2
������ − ������
������ − ������
������1 = ������ + ������(1 − ������ − ������) (1 + 3 ) ������2 = ������ + ������(1 − ������ − ������) (1 + 3 )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解答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解答

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 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

这说明了()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机会成本的概念D.最优化的概念答案:C分析: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X而放弃的Y的数量就是X的机会成本,所以为了修建大坝而放弃的高速公路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2.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E.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定而后悔答案:B分析:经济理性主义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的对各种可能的抉择进行比较,以便找到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所谓最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的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最大。

总之,力求获得最大利益,最大限度满足。

3. 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A.橘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答案:A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而微观经济学则研究均衡价格的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所以A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 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A.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C.效率比平等更重要D.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E.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答案:BDE分析:A是规范表述,强调治理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认为政府更应该重视通货膨胀,这就属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B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是客观的描述了一个现象,说明了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涉及到应该提高还是降低利率的问题。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甲忘带家门钥匙,邻居乙建议甲从自家阳台攀爬到甲家,并提供绳索以备不测,丙、丁在场协助固定绳索。

甲在攀越时绳索断裂,从三楼坠地致重伤。

各方当事人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甲诉至法院。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11题)A.法院可以酌情让乙承担部分赔偿责任B.损害后果应由甲自行承担C.应由乙承担主要责任,丙、丁承担补充责任D.应由乙、丙、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答案及解析】A。

本题的考点主要是一般侵权行为、过错责任。

丙、丁二人在主观上对于绳索断裂导致甲坠地受伤并无故意或过失,故选项C、D可排除。

而乙因建议甲攀越自家阳台并提供绳索,应认为对于损害的发生有一定过失,因此应承担一定责任,但主要过错在甲本人,故A选项说法正确。

2、李某与黄某未婚同居生子,取名黄小某。

后李某和黄某分手,分别建立了家庭。

黄小某长大后,进入演艺界,成为一名当红歌星。

星星报社专职记者吴某(工作关系在报社)探知这一消息后,撰写文章将黄小某系私生子的事实公开报道,给黄小某造成极大痛苦。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该报道侵害了黄小某的隐私权B.该报道侵害了黄小某的荣誉权C.吴某应对黄小某承担侵权责任D.星星报社应对黄小某承担侵权责任【答案及解析】AD。

侵害名誉权、荣誉权与侵害隐私权的最大区别是,前者需要捏造事实进行侮辱诽谤,后者只需要未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披露就行了。

通俗地说,侵害隐私不但不需要捏造事实,恰恰要求披露的是真实的事实。

本题中,吴某(工作关系在报社)将黄小某的私人信息公开报道,属于事实,没有进行捏造,所以不构成侵犯名誉权、荣誊权,但确实侵害了黄小某的隐私权,故A项正确。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1款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高中化学 第1次作业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 第1次作业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参考答案

第1次作业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参考答案1.③ 2.①③⑤⑦ 3.②4.②③⑤ 5(1)Cl2+H2O===HCl+HClO (2)+1(3)浅黄绿色、Cl2、白色沉淀、Cl-、氯水中有盐酸所以变红又因为有次氯酸所以褪色(4)取少量水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矿泉水或纯净水是用自来水假冒的6.6.02×1023,0.5, 14g。

7.11:16,11:16,11:16,16:11。

8.16:9。

9.③10.0.8mol/L,0.32g, 0.08mol/L。

11.(1)27.2(2)⑤④②⑥②⑦⑧⑨(3)①计算②量取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4)①B ②C ③B ④B 12.(1)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2)吸收气体A中的水(3)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3.(1)CaCO3+2HCl=CaCl2+H2O+CO2↑(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 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3)2Na2O3+2CO2=2Na2CO3+O2(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F的管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14.②④⑤15.( 1)不大银白色固体(常温下)(2)①4K+O2===2K2O;②K+O2K O2;③2K+2H2O===2KOH+H2↑(4)观察、类比预测、实验验证(5)观察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16.解:表面已部分氧化的钠与水发生的反应有: 2Na + 2H2O=NaOH + H2↑、Na2O + H2O=2NaOH (1)2Na + 2H2O = 2 NaOH + H2↑2 mol 22400 mL(0.02 mol) 224 mLm(Na)= 0.02 mol×23 g / mol = 0.46 g(2)m(Na2O)= 0.77 g — 0.46 g = 0.31 g n(Na2O)= 0.31 g ÷62 g / mol = 0.005 mol n(NaOH)= n(Na) + 2 n(Na2O)= 0.02 mol+2×0.005 mol = 0.03 molC(NaOH)= n(NaOH)/V= 0.03 mol/L答:(1)该金属钠样品中含金属钠0.46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请通过查阅相关审计准则解决)
A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甲公司提供鉴证服务。

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在确定鉴证业务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还是直接报告业务时,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 b )。

A.提供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
B.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C.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方式还是消极方式
D.提出鉴证报告的形式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
第二章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
第七条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如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该财务报表可为预期报表使用者获取,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这种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如在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从管理层(责任方)获取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责任方认定),或虽然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该报告,但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取该报告,注册会计师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鉴证报告,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该鉴证报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鉴证对象信息)。

这种业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2.在确定鉴证业务是否符合承接条件时,A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业务特征是( a )。

A.使用的标准是否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
B.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识别使用鉴证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
C.鉴证业务是否可以变更为非鉴证业务
D.签证业务是否盯以由合理保证酌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第三章业务承接
第十条在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后,只有认为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且拟承接的业务具备下列所有特征,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鉴证业务予以承接:(一)鉴证对象适当;
(二)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
(三)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
(四)注册会计师的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相适应;
(五)该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

如果鉴证业务的工作范围受到重大限制,或委托人试图将注册会计师的名字和鉴证对象不适当地联系在一起,则该业务可能不具有合理的目的。

3.在下列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标准的方式中,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是( b )。

A.由预期使用者向责任方申请取得
B.由注册会计师在鉴证报告中以明确的方式表述
C.由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形成评价和计量标准并提供给预期使用者
D.由预期使用者根据判断自行形成标准
第六章标准
第二十七条标准应当能够为预期使用者获取,以使预期使用者了解鉴证对象的评价或计量过程。

标准可以通过下列方式供预期使用者获取:
(一)公开发布;
(二)在陈述鉴证对象信息时以明确的方式表述;
(三)在鉴证报告中以明确的方式表述;
(四)常识理解,如计量时间的标准是小时或分钟。

如果确定的标准仅能为特定的预期使用者获取,或仅与特定目的相关,鉴证报告的使用也应限于这些特定的预期使用者或特定目的。

4.在合理保证的直接报告业务中,A注册会计师认为提出鉴证结论的正确方式是( d )。

A.明确提及责任方和标准,如“我们认为,责任方作出的…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这一认定是公允的"
B.明确提及责任方,如“我们认为,责任方作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这一认定是公允的"
C.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如“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D.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如“我们认为,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第八章鉴证报告
第五十一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的鉴证结论可以采用下列两种表述形式:
(一)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如“我们认为,责任方作出的…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这一认定是公允的”。

(二)直接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如“我们认为,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

5.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认为合理的理由是( d )。

A.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完整和令人满意的信息
B.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甲公司提出大幅度削减审计费用
D.甲公司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第四章审计业务的变更
第十一条下列原因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要求变更业务:
(一)情况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二)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三)审计范围存在限制。

6.如果认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具有合理理由,并且截至变更日已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变更后的审阅业务相关,在出具审阅报告时,A注册会计师正确的
做法是( d )。

A.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工作
B.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
C.在审阅报告中说明业务变更的合理理由
D.在审阅报告中不提及原审计业务的任何情况
第四章审计业务的变更
第十三条如果认为变更业务具有合理的理由,并且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已实施的审计工作也适用于变更后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修改后的业务约定条款出具报告。

为避免引起报告使用者的误解,报告不应提及下列内容:
(一)原审计业务;
(二)在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程序。

只有将审计业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注册会计师才可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