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陶瓷产业集群调研.doc

合集下载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醴陵陶瓷产业作为中国陶瓷之乡,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和丰富的陶瓷资源,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本文将对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醴陵陶瓷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醴陵陶瓷企业加大了对陶瓷工艺和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了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传统陶瓷产品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设计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出口到国际市场,为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醴陵陶瓷产业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醴陵陶瓷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了对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醴陵陶瓷产业还加强了与国际知名陶瓷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拓展了国际市场,使得醴陵陶瓷产品走出国门,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醴陵陶瓷产业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醴陵陶瓷产业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醴陵陶瓷企业加大了对原材料开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同时,醴陵陶瓷产业还加强了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为整个陶瓷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醴陵陶瓷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醴陵陶瓷企业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和品牌文化建设,推动了醴陵陶瓷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参加国内外陶瓷展览和展销活动,醴陵陶瓷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为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醴陵陶瓷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醴陵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醴陵陶瓷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8年醴陵陶瓷专业实习报告-实用word文档 (10页)

2018年醴陵陶瓷专业实习报告-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醴陵陶瓷专业实习报告篇一:陶瓷工厂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整理巩固以前学过的工艺学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同样为自己以后走出学校走入企业打下基础。

3.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设计和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实习单位湖南华联瓷业总部以及下辖各分厂,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圣樊莎瓷业有限公司,群力瓷厂红官窑现代馆。

三、实习安排四、实习内容及过程本次实习为期五天,时间虽不长,但实习的部门着实不少,下面按照参观顺序开始报告:(一)湖南华联瓷业总部及四、六分厂介绍一下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66年,1994年与马来西亚新华联集团合资组建华瓷。

十五年来,华瓷以小搏大,以色釉炻瓷为拳头产品,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工艺,发展关联产业,以高成长性的良好态势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

华瓷现拥有6个生产分公司、1个贸易总公司、1个省级瓷业研究所、一个世界级的陶瓷设计中心,共有员工6500余名,其中科研人员300余名,年生产能力逾1亿件,日用陶瓷出口销量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第一,是当今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日用陶瓷企业。

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正不断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多材质、多品种、多规格的陶瓷产业链;同时,夯实国际贸易平台,全力开拓国内市场,打造终端陶瓷品牌,朝着成为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高科技、文化型的世界知名企业的宏伟目标前进。

首先,我们来到华联总部的展厅,展厅中不仅陈列着各种产品,我认为这里也同样承载着企业塑造的文化,“以土塑造未来,以土美化生活”,刚进入大门,横幅上的大字就吸引了大家目光。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湖南醴陵作为中国传统的陶瓷产区,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和丰富的陶瓷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湖南醴陵陶瓷产业也迅速崛起,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陶瓷产业集群。

然而,目前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2. 现状问题分析2.1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湖南醴陵陶瓷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陶瓷产品的种类和风格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这使得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产品价格无法有效提升,陶瓷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受到影响。

2.2 制造工艺水平有待提高与其他陶瓷产业集群相比,湖南醴陵陶瓷的制造工艺水平相对较低,产品的加工精度、表面处理等方面有待提升。

随着陶瓷市场的竞争加剧,制造工艺水平的不足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空间。

2.3 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湖南醴陵陶瓷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OEM生产阶段,品牌认知度低,缺乏品牌溢价能力。

品牌建设不只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需要行业协会、政府和商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2.4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不足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缺乏高素质的陶瓷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也较弱,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有限,影响了产业的长期发展。

3. 对策研究3.1 拓展产品多样性和创新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需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同时,加强与设计师、艺术家的合作,注重产品文化内涵的打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3.2 提升制造工艺水平醴陵陶瓷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能力。

3.3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醴陵陶瓷企业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积极参加各类陶瓷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走访醴陵社会实践报告

走访醴陵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陶瓷文化,感受醴陵陶瓷的独特魅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XX 月XX日来到了湖南省醴陵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陶瓷艺术家交流、参观陶瓷博物馆等方式,深入了解醴陵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

二、实践背景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被誉为“中国瓷都”。

醴陵陶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原始陶瓷。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醴陵陶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被誉为“中国红瓷”的代表。

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产业。

三、实践内容(一)实地考察1. 陶瓷生产基地参观:我们首先参观了醴陵市某大型陶瓷生产企业,了解了陶瓷从原料选取、制作、烧制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在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陶瓷生产线,感受到了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推动作用。

2. 陶瓷艺术园区考察:随后,我们来到了醴陵市陶瓷艺术园区,参观了众多陶瓷艺术家的工作室。

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并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让我们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与当地陶瓷艺术家交流我们邀请了几位当地著名的陶瓷艺术家进行座谈,了解了他们的创作理念、艺术追求以及面临的挑战。

艺术家们表示,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发扬醴陵陶瓷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醴陵陶瓷。

(三)参观陶瓷博物馆在醴陵陶瓷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大量的陶瓷文物和现代陶瓷作品。

博物馆里的藏品丰富多样,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明清时期的瓷器,再到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醴陵陶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实践成果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醴陵陶瓷文化:通过实地考察、与艺术家交流、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我们对醴陵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提高审美能力:在参观陶瓷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醴陵陶瓷产业

醴陵陶瓷产业

摘要醴陵市作为中国陶瓷名城,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化。

它拥有丰富的陶瓷矿产资源,醴陵是湘东陶瓷经济中心.陶瓷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并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国和国外著名的产品和技术。

但现在,整个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陶瓷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我认为缺乏陶瓷产业集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据醴陵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全市有300多家陶瓷企业,但遍布全市各乡镇,各产业群不是相对集中。

本文分析了醴陵陶瓷产业集聚意义上的企业聚集的企业能获得的经济之外,并证明政府推动的陶瓷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指出,工业陶瓷产业集群的必然结果,是促进组织创新,扩大企业规模,以获得公司的内部经济,并提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纵向联合运行。

ABSTRACTLiling city, as Chinese ceramics, a long history and created a splendid ceramic culture. It has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 ceramics, Liling is the economic center of eastern Hunan ceramics. Ceramics production has a glorious history, and has a number of well-known Chinese and foreign well-known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But now, the industry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ceramic enterprises are small, low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lack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veness. Many causes of the problem, I think the lack of ceramic industry cluster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Liling City of Industry, the city has more than 300 ceramics enterprises, but all over the city the township, the industry group is not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enterprise companies gathered outside Liling ceramics industry gathering sense to get and prove the necess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ceramic industry cluster. Pointed out that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industrial ceramics industry cluster is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expand business scal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mpany's internal economy and rais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enterprises vertically integrated oper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绪论 (7)选题背景 (5)选题意义 (6)研究目的 (6)研究方法 (6)第一章产业竞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SWOT”模型的醴陵陶瓷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SWOT”模型的醴陵陶瓷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醴陵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醴陵陶瓷产业于2003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十大标志性产业。

1、醴陵陶瓷简介醴陵制陶业始于东汉,1907年发明釉下五彩瓷,先后获1910年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1910年南洋劝业会一等金质奖,1911年意大利都郎博览会最优奖,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1]。

醴陵釉下五彩瓷被选定为毛泽东等几代国家领导人特制生活用瓷,为国宾礼品瓷,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特制瓷、中博会礼品瓷。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醴陵陶瓷产业的SWOT分析2.1优势(St r e n g t hs)2.1.1发展历史悠久,专业人才较多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造就了众多熟练技工和科技、管理人才。

尤其是以邓文科和黄小玲为代表的两辈醴陵本土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为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1.2产业规模较大,多种企业共存醴陵有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私营和中外合资等多类型陶瓷企业479家[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

产业日用瓷产量居全国第三,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工业总产出的37.8%,对醴陵GD P贡献率达22.5%。

2.1.3陶瓷种类丰富,新型产品较多按制作工艺,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等;按新产品,有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等一批新产品。

2.1.4产品特色显著,异质竞争凸显醴陵釉下五彩瓷采用“三烧”法:即第一次用800℃-900℃将泥坯烧成素坯,尔后作画上釉(故称釉下),再入窑用1380℃-1400℃第二次烧成,经校型、洁面第三次入窑高温炼出。

其釉面晶莹、色彩丰富(故谓之五彩),且耐磨损、耐酸碱,不含有害微量元素。

醴陵釉下五彩瓷特色显著,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2.2劣势(W e a kn e s s)2.2.1管理水平低下,龙头企业偏少醴陵陶瓷产业中多为民营企业,缺乏现代化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低下。

2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汇报醴陵市经委2010年7月15日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紧邻长株潭金三角经济区,素有“陶瓷花炮名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

2009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争一进百、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极其不易的发展成效。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1亿元,增长16.1%;完成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增长20.0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6.8亿元,增长5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8亿元,增长22.2%;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1亿美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168元、7757元,增长12.1%、14.5%。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经济强县”第5位,位于全国中部百强县(市)第19位。

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来势较好、后劲很足。

1—4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8亿元,增长17.2%;完成财政收入5.37亿元,增长4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增长8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6836元、3720元,增长12.7%、16.4%。

完成工业总产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25.2%。

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2.3亿元,增长46.3%;完成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32.3%;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增长45.8%。

一、醴陵陶瓷产业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一)具备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基础设施完善。

醴陵境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铁路有浙赣线横贯东西,醴(陵)茶(陵)线连通南北,正在建设的杭长高速铁路将在醴设站;公路有106国道、320国道、沪昆高速和在建的岳汝高速交汇于市区,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90公里。

讨论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

讨论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

试论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摘要:素有“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之称的醴陵,其陶瓷生产已经将近两千年的历史。

由于历史名人及醴陵陶瓷辉煌的历史扩大了醴陵陶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而醴陵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优厚的物资所吸纳的丰富的劳动力为醴陵陶瓷的兴衰打下了基础。

频繁的对方交往以及科技和教育的引导更进一步推动了醴陵陶瓷业的兴盛。

面对当世陶瓷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醴陵陶瓷业即要借鉴和利用醴陵陶瓷业兴盛过程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走一条具有醴陵特色的陶瓷发展之路,即走品牌、节能清洁、人才以及龙头企业领导之路。

本文从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入手,以此对今后醴陵陶瓷业的发展之路做了规划,以期为醴陵陶瓷业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醴陵陶瓷兴盛原因发展方向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

醴陵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

学术界对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研究颇多。

如:张家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设计振兴研究》中通过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现状,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醴陵釉下五彩瓷振兴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振兴应拓宽销售市场,树立具有醴陵特色的品牌。

同时在《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特征探析》中通过对湖南醴陵和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论述,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表现手法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历史传承等方面的论述,找出醴陵釉下五彩瓷在装饰题材、装饰构图、装饰色彩三个方面独特的装饰表现手法。

周益军、宁丹华在《论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的绘画性和工艺》与周益军《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特点》从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和绘画上进行论述。

罗湛英《浅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起源》论述醴陵釉下五彩瓷兴起的条件以及醴陵釉下五彩瓷几经兴衰的历程。

同时学术界还不乏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历史、特点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

而对于醴陵陶瓷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学术界也有所研究。

如:黎赔肆、邹树梁、刘春等在《醴陵市陶瓷产业集聚分析》中分析了醴陵市陶瓷产业集聚的意义,并论证了陶瓷产业集聚政府推动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醴陵陶瓷已有多年的历史。

陶瓷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陶瓷产业集群,是国内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年,湖南省将醴陵陶瓷产业确定为湖南省标志性产业。

目前,全市拥有陶瓷企业家,产品品种发展到日用陶瓷、艺术瓷、电瓷、工业瓷、建筑瓷五大系列、多个品种,年产值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家、万元以上的企业家、过亿元的企业家;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家、万美元的企业家。

年陶瓷总产值达到亿元,占醴陵工业总产值的,创造税收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外贸出口亿件。

醴陵独特的釉下五彩陶瓷生产工艺是陶瓷行业的一朵奇葩,年获得巴拿马XXXX博览会金质奖,醴陵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生产的日用瓷器,有“红官窑”之称。

醴陵瓷还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的礼品,赠送给多个国家的元首,因此享有“国瓷”的美誉。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和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大林、孙家湾、嘉树、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大约为平方公里。

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瓷产区,以XX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浦口电瓷厂、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XX陶瓷工业产业带。

年,醴陵为促进陶瓷产业提质升级,打造陶瓷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XX了醴陵陶瓷产业园区。

并在同年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园区控规面积平方公里,详规面积平方公里,是依托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陶瓷产业的示范区,将突出电瓷发展方向,加强陶瓷产业聚集,主要吸引投资额在万元以上的企业入园,形成规模企业群。

致力到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计划达到亿元,建为中国陶瓷科技XX基地和国际陶瓷制造基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

园区自年月动工建设到年月止,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开发余亩。

目前入园企业共达家,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XX 溢百利等家企业已投产,到年月底止累计完成工业产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上缴国地两税万元,安排劳动力余人。

二、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一)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有着近两千年的陶瓷生产历史。

年醴陵发明的釉下五彩瓷,多次荣获国际金奖,使醴陵陶瓷蜚声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以国光瓷厂为主的一批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被确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活用瓷和国家礼品瓷。

改革开放以后,炻瓷产品系列的开发,又成为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年,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增加到了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目前,醴陵陶瓷占全省总量的,占全国陶瓷总量的,占世界日用陶瓷产量的%。

醴陵市陶瓷产业拥有一批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如湖南XX瓷业公司、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醴陵火炬电瓷电器公司、华鑫电瓷电器公司、阳东电瓷厂、泰鑫瓷业公司、港鹏实业公司等,它们的资产和销售收入都超过了万元。

祖祖辈辈的传承,省陶瓷研究所、省陶瓷轻工技校的教育培养,为醴陵市造就了一批陶瓷科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数万熟练技术工人,其中产生了邓文科、陈扬龙、李人中、刘自强、李朝晖、贺燮炎等数十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年,醴陵市又有位陶瓷艺术家被授予“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名艺术家被授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品种丰富,市场覆盖面广醴陵陶瓷产业能够经久不衰,关键在于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的不断改进XX。

自主发明的釉下彩瓷,生产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近年来,一批脱颖而出、具有自主XX能力的XX陶瓷企业,如炻瓷龙头企业XX瓷业有限公司就自主开发了大系列多个品种,多种釉色的炻瓷产品,其色釉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温瓷龙头企业国光瓷业集团公司近年来不断开发出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等新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其研制开发的成型微波干燥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使干燥效率提高了倍;XX的民营企业安沙尼公司开发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轻质陶瓷填料被联合国授予“科技XX之星”称号;浦口高压电瓷电器有限公司研发的千伏六氟化硫套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星火科技项目;湖电特种陶瓷厂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生产的耐磨瓷,其生产工艺技术特别是粘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依托陶瓷文化底蕴而发展起来的艺术陶瓷正在做大做精,各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艺术陶瓷精品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畅销国内外。

目前,全市陶瓷产品已涵盖日用陶瓷、艺术瓷、电瓷、工业瓷、建筑瓷五大系列,品种达到多个。

(三)外向度高,产品遍布世界醴陵市的经济外向度主要表现在陶瓷产业上。

在全市家能够直接进行对外贸易的企业中,陶瓷企业就有家。

年,全市出口日用陶瓷亿件。

陶瓷产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和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省出口产品中名列第七位。

日用陶瓷以上出口,特别是炻瓷产品以上出口,年出口额过亿美元,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四)引气入醴,产业快速升级年月,天然气进入醴陵并成功点火,月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已全面完成。

目前,全市已有多家企业完成了“油改气”窑炉改造,家企业已正式使用了天然气。

每年可为工业企业节约能源成本亿元,产品合格率普遍提高个百分点。

醴陵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后,燃料成本普遍下降,生产成本将降低以上;产品合格率提高以上;环境污染大幅度减小。

引气入醴加快了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陶瓷产品品位,推动了陶瓷产业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

(五)政策扶持,实现产业集聚多年来醴陵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国有、集体陶瓷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调整陶瓷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向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构建陶瓷产业集群。

使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由年的亿元迅速增加到年的亿元,醴陵市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和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大林、孙家湾、嘉树、泗汾等乡镇。

多年来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业区;形成了以XX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业区;形成了以浦口电瓷厂、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大林电瓷产区;形成了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业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业区等几个XX明显的陶瓷工业集聚区,基本呈现出“XX产业块状经济”格局。

醴陵陶瓷产业内部自然分工协作关系初步形成,陶瓷产业链中的原材料供应、运输销售、瓷泥加工、彩印包装、陶瓷市场、技术开发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已建立起来。

陶瓷颜料、包装、机械等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到多家,产业上下游物资供应网络比较健全,基本可以实现区域内采购,醴陵陶瓷产业集聚的势头越来越明显。

三、醴陵市陶瓷产业存在的不足(一)管理水平低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醴陵陶瓷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大部分还是家族式管理。

管理人员多为亲属、亲戚、朋友,素质普遍不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醴陵大部分陶瓷企业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

员工大部分来自农村甚至云南、贵州等省份偏远山区,未经培训就上岗,生产技术和经验不足,造成企业生产效率比较低。

醴陵陶瓷企业产品合格率普遍较低。

日用瓷企业上半年(雨季潮湿)产品合格率普遍只有-,下半年产品合格率(旱季干燥)-,达到的很少;电瓷企业上半年产品合格率普遍低于,有的不到,下半年一般为-,超过的很少。

低产品合格率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升高。

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几乎都是中小企业。

年陶瓷企业资产和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家。

(二)营销能力较弱,自主品牌打造困难醴陵的陶瓷企业受限于资金、技术、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只能追求短期效益,习惯于跟风生产,市场上什么畅销就模仿生产什么,频繁转产,生产随意性很大。

一中小企业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去开展XX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开发,始终无法形成有自身XX的产品。

醴陵大部分陶瓷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不舍得花钱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

已有的知名产品缺乏专利保护,对仿冒行为没有去积极压制、打击。

结果,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都不高,有一定名气的品牌又被仿冒,使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受挫。

如陶瓷研究所生产的五彩扁豆双禽图瓶(即“巴拿马瓶”),群力艺术陶瓷公司、红官窑生产的“毛瓷”系列产品,金煌瓷艺等企业生产的知名工艺美术大师瓷艺作品等等,都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让一些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有机可乘,肆意模仿、跟风生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上不良做法损害了整个醴陵陶瓷产业和相关企业的品牌XX誉。

醴陵市的政府部门对产业品牌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积极申报区域产业品牌,使作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醴陵陶瓷产业品牌远远落后于许多XX的陶瓷产地。

(三)历史问题突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由于醴陵陶瓷企业基本属于民营中小企业,企业整体资金不足,许多企业主要资产已抵押在金融机构,已不能再次抵押。

还有一大批民营企业从原乡镇企业或国有企业改制衍生过来的,其土地等资产性质仍停留在集体性质,或未进行产权过户,根据银行规定集体土地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到银行进行贷款抵押。

近年来还有相当一批新办企业因违规用地等问题至今还未取得土地使用证,而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地面附着物同样也没有抵押效力,无法获得贷款。

再加上醴陵企业信用差的历史性因素决定了醴陵陶瓷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近年来,醴陵各银行投入到陶瓷企业信贷资金总额在逐步萎缩,这与浏阳市企业能够获得大量的银行贷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醴陵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产业链条过短,缺少专业分工协作醴陵大部分陶瓷企业处于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格局,从制泥到产品设计再到成品出厂,几乎都是企业独立完成。

未形成制泥、成型、烧制等专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配套市场。

包装设计、印制等相关产业也不配套,特别是高档日用瓷、工艺美术瓷需要的精制包装,本地生产不了,到外地订制,因量小、批次多而价格很贵,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

(五)恶性竞争严重,行业协调机构缺失由于陶瓷企业投资起点比较低,开办容易,只要从事过陶瓷营销、管理,拥有一定资金、技术或客户订单的人员纷纷独立建厂生产,使醴陵陶瓷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新成立的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不断的挖技术、挖人才,并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形成了行业内无序竞争的局面。

如日用细瓷畅销时,很多企业就一哄而上建厂生产日用细瓷,挖国光、群力、永胜等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低价抢夺市场,致使两败俱伤。

近几年来,由于炻瓷、电瓷走俏,各路人马又纷纷建厂或转产生产炻瓷、电瓷,致使炻瓷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电瓷在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无法提升。

由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中缺少较为强势的行业协会等协调机构,目前难以扭转集群内部的恶性竞争,影响了醴陵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

(六)政策引导乏力,缺少落实执行机制醴陵陶瓷产业缺乏长期整体规划,对产业如何布局、配套,如何鼓励产业集聚,如何实施人才培养与科技兴瓷,如何塑造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如何实施行业有效管理等等,没有制定出既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又切合醴陵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划与措施,导致醴陵陶瓷企业分布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多,市场秩序混乱,没有完全发挥出产业集群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