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知识培训试题
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试题(知识问答)(附答案)150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150题(附答案)第一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135则1.新冠病毒感染饮食营养专家建议: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平时的基础上适量加量。
这种说法正确吗() 请选择:答案: A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请选择:答案: C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请选择:答案: D4.2020年1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会议强调, 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
要按照的“()、()、()、()”原则, 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
【来源:学习强国】(多选)请选择:答案: ABCD5.从一般规律来看, 不管在30度还是比较低的冬天的气温里, 新型冠状病毒都会慢慢(), 所以消毒比提升室温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
请选择:答案: A6.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当手部有可见脏污, 应当如何如理()请选择:答案: C7、下列情況不属于密切接触者:【出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学习强国】请选择:A.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的人员B.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答案;B8、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是谣言, 原因是什么?(多选)请选择:B.吸烟时, 手反复触碰口鼻, 病毒反而可能因此进入身体不能带口罩, 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保护答案: ABC9、预计接触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 应佩戴(), 必要时需佩戴两层。
请选择:答案:B10、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 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 说法正确吗?请选择:答案: A1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请选择:答案: A12.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疫情防控知识点试题总结

一、疫情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疫情?
2. 疫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3. 疫情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二、疫情的常见症状
1. 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2. 如何识别和区分新冠病毒与普通感冒的症状?
3. 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监测和自我保护?
三、预防疫情的措施
1.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2. 如何正确洗手?
3. 如何做到生活社交的安全防护?
四、疫情防控知识
1. 疫情期间如何进行居家隔离?
2. 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社交距离?
3. 接触过疫情患者后应该如何应对?
五、疫苗接种与免疫知识
1. 疫苗接种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2.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程序是怎样的?
3. 疫苗接种后应该注意什么?
六、疫情信息的辨别
1. 如何辨别疫情期间的谣言和假消息?
2. 如何正确获取疫情信息?
3. 如何对疫情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
1. 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2.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3. 如何帮助他人应对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
八、疫情应急处理
1. 发现疫情症状后应该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2. 在疫情期间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3. 发现疫情迹象如何及时报告和求助?
以上为疫情防控知识点试题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202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试题1-30题为单选题,31-50题为多选题,共50道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70分及以上为及格1、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A、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B、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C、41种,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正确答案)D、42种,甲类2种,乙类29种,丙类11种2、()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6B、10C、14(正确答案)D、183、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为()A、首诊医生(正确答案)B、采血人员C、开单人员D、检验人员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时限是?()A、1小时B、2小时(正确答案)C、6小时D、48小时5、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正确答案)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7、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甲类、甲类B 乙类、乙类(正确答案)C 乙类、甲类D 丙类、丙类8、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
A、蚊子叮咬(正确答案)B、吸入飞沫C、苍蝇污染食物D、性传播9、我院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为(),期间其他门诊不得接诊腹泻病病人。
A 1月1日至12月31日B 4月1日至10月31日C 5月1日至10月31日(正确答案)D 6月1日至10月31日10、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 AFP 病例。
A 6岁B 12岁C 15岁(正确答案)D 18岁11、根据炭疽杆菌感染部位,分为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及败血症型炭疽,其中()占炭疽的 95%以上。
A 肺炭疽B 肠炭疽C 败血症型炭疽D 皮肤炭疽(正确答案)12、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经()传播。
(新版)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后附答案)

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后附答案)姓名: 时间: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1、关于疫情飞沫传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一定距离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B、医用类口罩不能阻挡飞沫传播C、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2、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措施有效的是?()A、淡盐水漱口B、戴口罩C、桑拿、汗蒸D、饮酒3、疫情期间,杜绝带病上岗。
有发热()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A、37℃B、37. 1℃C、37. 2℃D、37. 3℃4、如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身边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应该如何应对()。
A、积极转发扩散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I)、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5、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就诊有何注意事项,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oA、不戴口罩赶紧就医B、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就医C、就医排队等候时前后彼此距离1米距离6、下列关于密切接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oA、与病例共同居住B、与病例共同学习C、与病例共同生活在一个县区7、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口罩。
A、纱布口罩B、一次性医用口罩C、医用防护口罩8、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中不包括以下哪种?()A、接触传播B、飞沫传播C、土壤传播D、气溶胶传播9、下面哪种动物不是冠状病毒常见的宿主()。
A、果子狸B、蝙蝠C、竹鼠D、蚊子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如确需前往集中观察点内公共区域活动的,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彼此间保持()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
A、1B、2C、3D、411、以下哪个不是外出回家后正确的消毒方式()。
A、口罩摘掉外折扎紧放入垃圾桶B、用流动水洗手C、坚持关闭门窗D、购物袋表面用75%的酒精消毒12、防护装备指用于保护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下列不属于呼吸及眼防护具类的是()。
新型冠状肺炎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新型冠状肺炎培训考核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B )内传染性较强。
A.7天B.5天C.14天D.10天2、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RNA病毒B.目前发生了5种变异病毒值得关注C.对氯已定敏感D.有5个必须基因。
3、确诊病例应在发病后( A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A.2B.8C.12D.244、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 )A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B 较密闭场所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C 接触患者物品 D 以上都是5、对于紧急入院、核酸结果未明确者,应该安置在( C )A.普通病房B.抢救室C.过渡病房D.隔离留观室6、新冠病毒在( D )水中可以灭活A.50°CB.75°CC.55°CD.56°C7、诊断新冠肺炎的标准是( A )A核酸检测结果 B新冠抗原 C新冠抗体 D影像学8、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表现是( C )A白细胞升高或正常 B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淋巴计数升高; C白细胞降低或正常;淋巴计数降低;D白细胞降低或正常;淋巴计数升高9、成人新冠肺炎加重的预警指标有( D )A氧合指标恶化,乳酸增高 B淋巴计数进行性降低;C C反应蛋白进行性上升 D以上都是10、目前流行的主要病株为( C )A德尔塔 B未变异毒株 C奥密克戎1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A )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 每日B 每周 C每月 D 每季度12.新冠肺炎属于( C )类传染病,按( C )进行管理A 甲,甲B 乙,乙C 乙,甲D 甲,乙13.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主要为( C )A儿童。
青少年 B 老年人 C 人群普遍易感 D 孕产妇14.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坚持( A )同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情防控A 人.物.环境B 人环境地C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D 时间人群地点二.填空题1.新型冠状肺炎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防疫相关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疫相关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接触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措施?A. 保持社交距离B. 佩戴口罩C. 频繁触摸公共物品D. 勤洗手答案:C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发热B. 持续干咳C. 呼吸急促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口罩佩戴方式?A. 口罩上下颠倒佩戴B. 口罩内外颠倒佩戴C. 口罩遮住口鼻,调整鼻夹以贴合面部D. 口罩佩戴在下巴上答案:C5.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治疗已感染的患者B. 提供短期的病毒防护C. 获得终身免疫D. 预防感染和减轻病情答案:D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A. 避免人群聚集B. 定期消毒常用物品C. 忽视疫情信息D.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答案:A, B, D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哪些?A. 乏力B. 肌肉或关节疼痛C. 失去嗅觉或味觉D. 喉咙痛答案:A, B, C, D8. 在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推荐的?A.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B. 储备大量防疫物资C. 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D. 忽视个人防护答案:A, C三、判断题9. 佩戴多层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播。
()答案:错误。
佩戴多层口罩并不会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可能影响口罩的密合性,正确的做法是佩戴合格的单层口罩。
10. 只要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就不需要再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答案:错误。
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感染风险和减轻病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感染,因此仍需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四、简答题11. 描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其预防措施。
答: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 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疫情防控培训试题库

疫情防控培训试题库(C)A、识别B、评估C、干预2、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应于发现后:(D)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以内E、24小时3、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属于:(A)A、政府的职责B、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C、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4、关于传染病防治,以下不正确的是:(A)A、预防得当,传染病可以消灭B、环境改变、各种药物使用促使传染病变异、抗药C、新老传染病往往共同登场5、患者最科学有效的隔离方式为:(C)A、家庭隔离B、单位隔离C、住院隔离D、学校隔离E、其他隔离6、《传染病防治法》2022年主要修正内容中,明确了解除采取()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A)A、甲类B、乙类C、丙类7、以下哪一项疾病发病最急:(C)A、职业病B、寄生虫病C、传染病1、传染病信息报告中规定的甲、乙、丙类及重点监测的传染病报告时限分别是(C)A、2小时、6小时、24小时B、2小时、12小时、24小时C、2小时、24小时、24小时D、12小时、24小时、24小时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D)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3、医疗机构发现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当转诊至(C)接受规范治疗A、当地乡镇(街道)卫生院(医务室)B、县级及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C、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D、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的那些信息对就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D)A、流行病学史B、职业史C、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D、以上全对5、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C)A、非典、艾滋病、人感染禽流感B、狂犬病、非典、肺炭疽C、非典、肺炭疽D、非典、脊髓灰质炎6、脊柱侧弯的基本检查包括(D)A、在观察正位片时,应注意到Cobb角B、Rier征C、椎体旋转D、以上均正确7、根据Derveau某的研究,下列对于没有合并脊柱侧弯的漏斗胸患儿肺功能描述错误的是:(D)A、术前肺功能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B、术前肺功能均值明显低于正常预计值C、术后肺功能绝对值有改善D、术后肺功能没有任何改善8、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支具保守治疗的侧凸角度范围是:(B)A、1-20°B、20-40°C、30-50°D、40-60°9、脊柱侧凸患儿与家属需求最高的健康教育方式是:BA、壁报、宣传栏B、医护人员个别交谈指导C、观看录像与幻灯方式D、集体宣教10、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象的特点是: CA、长期患病,对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水平高B、长期治疗效果欠佳,对手术缺乏信心C、患者年龄小,需要兼顾患者及家属D、围手术期训练配合能力强,健康教育需求水平低11、关于脊柱侧凸手术前牵引训练的目的正确的是:CA、纠正侧凸畸形角度B、确认术中神经过牵角度C、松动椎骨间韧带和小关节D、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内容包括:DA、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B、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C、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D、以上均是2、关于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说法正确的是:DA、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范填写分诊记录、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某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B、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C、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D、以上均是3、法定报告传染病共(A)种A、39B、36C、32D、344、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B)内报告A、12B、24C、32D、365、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包括:D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C、流行病学调查D、以上均是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 DA、高温中暑事件B、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件C、医源性感染事件D、以上均是2、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处理正确的是:DA、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B、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C、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D、以上均对3、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B)小时内报告A、12B、24C、36D、724、发现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内报告: CA、4小时B、1小时C、2小时D、3小时5、发现哪些情况,应立即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网络直报DA、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B、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C、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寨、街道、集体单位(学校、幼儿园、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D、以上均是1、不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D)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有扩散趋势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有扩散趋势C、发生烈性病菌株丢失事件D、肺鼠疫在小县城发生E、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C)级A、2B、3C、4D、5E、63、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是(E)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E、事故灾难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严重影响(B)的事件A、社会治安B、公众健康C、经济发展D、政治稳定E、安全生产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出由县级以上(B)部门组建本级应急队伍。
疫情防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疫情防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什么?A. 冠状病毒B. 流感病毒C. 埃博拉病毒D. 艾滋病病毒答案:A2.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A. 经常洗手B. 吃生肉C. 吸烟D. 酗酒答案:A3.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飞沫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A. 发热B. 咳嗽C. 呼吸困难D. 食欲增加答案:D5. 以下哪种口罩不适合作为防护新冠肺炎使用?A. 医用外科口罩B. N95口罩C.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D. 棉布口罩答案:D二、判断题1.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眼睛传播。
(对)2.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唯一方法。
(错)3. 新冠肺炎康复者不会再次感染。
(错)4. 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
(对)5.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不需要隔离。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个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答:个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的地方;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或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住。
2. 请列举至少三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措施。
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措施包括:减少外出,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有疑似症状或确诊的家庭成员。
结束语: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知识竞赛,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恢复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传染病分为、、。
3、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为主,常备不解的方针。
4、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5、医院感染病例由报告入于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科,报告人必须是
6、HIV感染者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检测才能确诊。
7、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流行性感冒
C、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淋病
2、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
A:2、6、24小时 B、6、12、24小时 C、12、24、48小时
3、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
B、早治疗
C、早隔离
D、早报告
4、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伤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
A、食物中毒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传染病事件
5、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起病缓慢
B、高热
C、头痛、乏力、全身酸痛
6、甲类传染病有(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禽流感、霍乱
7、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时,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
A、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不填写家长姓名
B、报告未痰检(肺结核)时,用临床诊断来报
C、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
8、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幾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质炎、高致病性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1
B、2
C、3
9、医疗卫生机构反《拥毒管理办法》中的第四、五、六、七、八、九条规定,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 )元的罚款
A、1000~3000以下
B、3000~5000
C、5000~20000
10、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A、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病传染病监测信息外,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不得泄漏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B、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如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应按有关规定时限内报告,并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记录,保存期限3年。
C、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不必进行订正报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