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非地震组合, Nkmax = 2102kN, R = 2000kN, 满足Nkmax ≤ 1.2R, 不满足Nkmax ≤ R。
YJK的验算步骤: 1. 判断非地震/地震组合,以非地震组合为例; 2. 先视为轴心竖向力工况,验算Nk ≤ R; 3. 再视为偏心竖向力工况,验算Nkmax ≤ 1.2R。
1
技术条件、升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等
2.条理清晰
2
按照YJK基础软件的操作
顺序组织章节
4
4.实时更新
随新版本同步更新
3
3.支持搜索
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
最常见的10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板 设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主讲人:王徽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部 2019年11月21日 保定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Co.,
<常见问题>按钮
目录视图
搜索视图
<常见问题>帮助文档的4个特点
1.内容全面
内容涵盖用户手册、
解决办法
观点1:任意荷载组合,既看作“轴心竖向力”,又看作“偏心竖向力” 处理方法:按默认选项验算 观点2:按是否含风荷载、地震作用区别“轴心”、“偏心” 处理方法:勾选<不含风和地震的标准组合按1.0倍Ra验算单桩承载力>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按基底附加压力计算沉降:
P0 = P - γ×d
7用力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解决办法选项筏板基础桩筏基础独基防水板承台防水板弹性地基梁板法倒楼盖法常规桩基复合桩基不勾选勾选不勾选不勾选勾选按表485填写也可按表4815填写或填00按表485填写按表4815填写也可填00按表4815填写也可填00按第4816条填写非线性也可选线性非线性不可选线性非线性不可选线性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https://img.taocdn.com/s3/m/a6fa2dc3b9f3f90f77c61b15.png)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O 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同意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2016〕 3 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你委《关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申请 备案的函》(渝建函〔 2015 〕 284 )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该标准作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 z ]13150-2016 。其中,同意第 5.
的要求对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 047 2006 进行
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原则是:保留原规范的先进成果、内容;补充完善
近几年重庆市在地基基础方面科研、设计、施工中取得的成果和
经验;充分体现重庆市的地区特色;力求与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 规范协调统一;注重规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重庆市在地基基础方面科研、设计、施工中取
重庆大学设计院 重庆市都安工程勘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重庆公司
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二零八勘察设计院
重庆大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大有建筑设计院
重庆市勘测院
重庆市长寿建筑设计院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两江新区北暗蔡家组团管理委员会
9.3
桩基…………………………………………………… 96
10
检验与监测………………………………………………… 98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附录 A
一般规定……………………………………………… 98 地基检验……………………………………………… 99
重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_-125-2011

附录 B 土基静荷载试验............................................................... 28 附录 C 岩基静荷载试验............................................................... 29 附录 D 岩土体强度及承载力测试指标代表值确定方法 ..................................... 32 附录 E 单桩静荷载试验............................................................... 30 附录 F 锚杆验收试验................................................................. 31 规范用词说明 ........................................................................ 32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33 34
3 基本规定 ......................................................................... 10 3.1 施工质量保障基本要求 3.2 施工质量验收基本要求 7 7
4 验槽 ............................................................................. 12 4.1 一般规定 ....................................................................................................................................... 12 4.2 浅基础施工验槽 ........................................................................................................................... 13 4.3 桩基础施工验槽 ........................................................................................................................... 11 4.4 人工地基施工验槽 ....................................................................................................................... 13 4.5 基坑处理施工验槽 ....................................................................................................................... 16 5 基础验收 ......................................................................... 18 5.1 浅基础 ........................................................................................................................................... 18 5.2 桩基础 ........................................................................................................................................... 18 6 人工地基验收 ..................................................................... 23 6.1 一般规定 ....................................................................................................................................... 23 5.2 压实地基 ....................................................................................................................................... 23 6.3 换填地基 ....................................................................................................................................... 24 6.4 注浆地基 ....................................................................................................................................... 25 7 基坑处理验收 ..................................................................... 26 7.1 放坡 ............................................................................................................................................... 26 7.2 锚杆 .............................................................................................................................................. 293 7.3 板、肋与格构 ............................................................................................................................... 24 7.4 悬臂桩及锚拉桩 ......................................................................................................................... 295 7.5 重力式挡墙 ................................................................................................................................. 295 附录 A 地基基础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 26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的通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5.27•【字号】渝建勘设〔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的通知渝建勘设〔2020〕20号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25号)要求,深化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就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对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装修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涉及高切坡、深基坑、高填方的除外)不再强制要求开展施工图审查,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的前置条件。
此类项目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办理施工许可前将施工图设计文件上传至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网址:6018/CQSGTWEB),并依法承担全部勘察设计质量安全责任。
二、严格控制施工图审查内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应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13号令,43号令修改),重点审查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消防安全、人防工程防护安全、绿建节能标准的内容。
三、市、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通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实时掌握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质量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勘察、设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责任,确保施工图设计文件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及我市有关管理规定。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2012.3.1

DB
DBJ50/T-136-2012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2012-01-20 发布Leabharlann 2012-03-01 实施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5 试验方法 .......................................................................................................................... 14
5.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14 5.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16 5.3 岩基载荷试验 ...........................................................................................................................18 5.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9 5.5 多道瞬态面波法 .......................................................................................................................21 5.6 地质雷达法 ............................................................................................................................... 24 5.7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7 5.8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0 5.9 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 ......................................................................................................33 5.10 低应变法 ..................................................................................................................................35 5.11 声波透射法 .............................................................................................................................38 5.12 钻芯法 ......................................................................................................................................46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相关范例

皓晖·香雨蓝苑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年1月28日,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召开皓晖·香雨蓝苑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
会议邀请了五名专家组成专家组,重庆市皓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华优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在听取相关单位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情况介绍的基础上,经研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如下: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该工程初步设计资料基本齐全,设计文件基本满足国家及我市规定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执行的国家及我市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基本正确,该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结论为“修改通过”,设计单位应对以下审查意见内容进行修改后报经协会确认:一、建筑专业1、6班幼儿园建筑面积1093.8㎡,过小,不符合规范面积指标。
2、缺方案对比指标。
3、总图说明部分缺综合管线描述。
4、规范列举中,总论与专业说明混乱。
5、建筑特征表与要求不符。
6、玻璃6mm厚时,大于0.9㎡应用安全玻璃。
7、特征一览表缺车库。
8、从消防批文看,8#楼为综合楼,应落实消防水池等设备配置。
初设建筑定性与方案消防批文不符。
9、消防扑救场地,8#楼的幼儿园活动区域与其它场地有高差,消防车无法到达。
10、1#车库负一层车库(1)10#楼区域大规模的戊类库房纳入车库作为一个分区不妥,库房最远点至疏散口距离过长。
(2)12#楼核心筒区域未形成消防电梯前室。
(3)5轴与U轴交叉区域最远点至疏散楼梯的距离超过60米。
(4)3#楼区域仓库无两个疏散口。
11、2#车库负二层车库及负一层车库(1)9#防火分区戊类库房应独立分区。
9#、10#楼区域库房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
(2)简易洗消间不宜小于5㎡,与防毒通道之间宜设普通门。
(3)人防区域应设观察室(位于清洁区)。
12、1#楼(1)一层G4户型,起居室面积落实是否有12㎡,厨房排烟道如何转换。
(2)一层商业设两个出口,安全出口距离不小于5米。
(3)二层应设防坠物措施。
(4)三层农贸市场楼梯开门不应小于1.4米,开门方向有误。
【建筑工程质量】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备案号:DBJ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T5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foundation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10-**-**发布2010-**-**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本规范是新编标准,系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2005]158号文由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同后勤工程学院等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制定的原则是:遵循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精神;吸收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施工质量验收经验;着力解决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带共性的问题;体现重庆市的地方特色;注重规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在编制过程中,调查总结了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践经验,且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施工、监理、质监、检测、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现稿。
本规范共有七章六个附录,制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把验槽定义为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开挖到位的坑、槽、孔、坡所在岩土体地质性状是否和勘察设计文件相符进行确认的活动。
用包括一般规定、浅基础施工验槽、桩基础施工验槽、人工地基施工验槽和基坑处理施工验槽五节的专章对验槽作出系统规定。
2.要求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双因素查验浅基础岩石地基承载力且作出具体规定。
3.要求对各种基础的岩溶地基和由红粘土和下伏碳酸盐岩层组成的土岩组合地基,应采用勘探手段检查坑槽孔底下是否存在土洞或溶洞。
4.提出了重庆地区常用的放坡、锚杆挡墙、悬臂桩、锚拉桩、重力式挡墙等岩石基坑和土质基坑处理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5.在多个方面明确区分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机械成孔灌注桩对灌注桩施工质量验收进行规定。
2岩石地基承载力有深度修正系数么?

集了不同地区不同岩性的试验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机 理Biblioteka 规范》DB 50/5001-1997规定,岩石地基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极软岩 取2.0,软质岩取3.0,硬质岩取4.0。鉴于核电厂的特殊性,在目前经验不多的情况 下,宜偏安全考虑。故对脆性破坏岩石,深度修正系数取1.0;对塑性破坏的摩擦材
概 念 为 表 4. 2. 4 地基承载力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 先
机 理 注 2 破碎、极破碎岩石地基,可分别参照本表中强风化、全风化的地基 为 承载力修正系数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进行修正; 本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有深度修正系数么?
概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041-2014 > 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 念 报告 > 13.3 地基承载力 为 13.3.6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不进行深度修正;按 先 本规范表13.3.3、公式(13.3.4)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注:1 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
机 态下的岩石不修正; 理 为 本 “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翻开条文说明,未做任何解释。
1、提出问题
岩石地基承载力有深度修正系数么?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J52-T45-2018> 4 地基计算 >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为 料,考虑其内摩擦角的大小给出了较低的深度修正系数。颗粒较粗的弱胶结砂岩、
本 砾岩,碎屑状、块石状的风化岩取3.0,颗粒较细的泥岩、土状风化岩取2.0。均暂
不考虑宽度修正。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待本规范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一节、术语地基 subgrade,foundation soils 承受建筑物基础传来的各种作用的岩土体。
基础 foundation 将结构所随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土岩组合地基 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 由土与岩石(或大块弧石)组成的地基填土地基 fill-foundation soil 由人工填土组成的地基洞穴地基foundation with cavern 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着洞穴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bearing capacity 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承载能力代表值扩展基础 spread foundation 底部截面扩大的基础。
分为无筋扩展基础和有筋扩展基础两类刚性下卧层 rigid sub-layer 相对上方持力层而言其压缩模量或变形模量很大的土层或岩层桩基础 pile foun dati on由柱或桩与连接于桩顶的承台所组成的基础嵌岩桩 rock-socketed piles端部嵌入基岩不小于1倍桩径的桩基坑支护结构 support ing of foun dati on pit为保持基坑稳定、控制基坑变形而兴建的结构第二节、基本规定1、根据地基基础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的严重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按表3.0.2选用。
2、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应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
岩体分类有:1.岩石根据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及极软岩。
2.岩石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
3、岩层根据单层厚度分为巨厚层(H>1.0)、厚层(1.0>H>0.5)、中厚层(0.5>H>0.1)和薄层(H<0.1)4、按岩体结构类型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5、按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分为不发育、较发育、发育。
6、按岩体完整程度分为完整、较完整、较不完整、不完整、和极不完整。
7、粒径大于2mm勺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勺土应定名为碎石土。
8粒径大于2mm勺颗粒含量不超过50%且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勺土应定名为砂土。
9、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应定名粘性土( IP>17为粘土、10VIPV17为粉质粘土)。
10、在静水环境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5 勺粘性土应定名为淤泥。
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 1.5 但大于或等于 1.0 勺粘性土或粉土应定名为淤泥质土。
11、人工填土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
第三节、基础埋置深度勺基本要求1 、建筑物基础勺埋基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勺功能和结构类型、荷载勺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基础勺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满足地基基础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勺条件下,基础一般宜浅埋。
2、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面以上。
当基础确需埋置在地下水位面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使地基土在施工中不受扰动。
当地下水或土具有腐蚀性时,还应对基础采取防腐措施 3、基础埋置深度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 0.5m,对岩质地基不宜小于0.2m。
基础设置在倾斜的岩土层上时,条形基础可在基础的长度方向设置台阶,土质地基每级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 0.5m,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台阶高度的2倍;岩质地基每级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1.0m,台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1.04、建筑物基础不应浅于室外排水明沟。
当岩质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小于0.2m时,宜适当加宽散水。
5、抗震设防区,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基础或桩筏基础的承台或筏板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 。
岩质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可不受此限制,但应满足抗滑和抗倾覆要求。
6、确定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考虑与既有建筑物相邻基础的相互影响。
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确定:f ak= 丫 f • f uk式中f 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 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丫f—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土质地基取 0.50,对岩质地基取0.33 。
8、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土岩组合地基设计:1 、建筑物同一结构单元的地基,部分为岩质地基,另一部分为土质地基;2、下卧基岩表层坡度较大的地基;3、基岩起伏多变,土层厚度相差较大的地基;4、石芽密布并有部分出露的地基;5、风化残余岩块与残积土混杂堆积的地基;6、崩塌体堆积,或崩塌体与坡积土混杂堆积的地基。
9、压实填土包括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的填上。
当利用填土作为地基时,应在平整场地以前,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填料成份、现场条件,压实及夯实机械等因素,提出填土地基的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未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填土,不得直接作为建筑物地基。
10、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1、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机械成孔灌柱桩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采用磨擦桩、嵌岩桩、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
在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传力机理不同的桩型;2、桩基宜选用压缩性较低的粘性土、粉土、中密或密实的砂土、碎石土以及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3、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验算。
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的整体稳定验算,当利用倾斜的岩土层作持力层时,应保证桩基的稳定性;4、当建筑物对桩基有特殊要求及位于土质地基上的桩基,应作变形验算;5、人工挖孔灌注桩宜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建筑场地;6、机械成孔灌注桩长径比不宜大于 50。
在完整及较完整的岩质地基上宜采用嵌岩桩,桩径不宜大于600mm桩端嵌入基岩深度不应小于1倍桩径;7 人工挖孔灌注桩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必要时也可为矩形或其它形状。
桩径不宜小于8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对岩基宜采用扩底端承桩;8、灌注桩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粘性土和砂类土为 1.5m;砂卵石为0.5m,岩基为0.2mm当人工挖孔桩桩端置于斜面基岩上时,应将岩面整平。
11 、桩的构造,应符合上列要求: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5,当进行水下混凝土浇注时不应低于C30。
2、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不应小于50mm;3、主筋数量不宜少于 6根,直径不小于12mm桩身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大值,大直径桩取低值);对受水平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拨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4、箍筋一般采用直径为6〜8mm@200300mm圆桩宜采用螺旋式箍筋;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抗震设防桩基及一柱一桩桩基顶部 1500mm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抗震设防的桩应通长配筋;当钢筋笼长度超过 4m 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为12〜20mn的加劲箍,焊接成环后与主筋焊牢;5、当设有承台时,桩的主筋伸入承台长度对HPB235钢筋,不宜小于30 倍钢筋直径,对HRB335及HRB40(钢筋,不宜小于35倍钢筋直径 9.1.2 地基基础工程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经检验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12、对填土地基,应重点检验填土的密实程度。
对土岩组合地基,应着重检验地基的均匀性。
13、土质地基上对沉降敏感的建筑物及填土地基上的建筑物都应进行地基变形观测。
岩质地基上的建筑物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14、地基的检验应根据工程情况、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测试方法。
15、当需要确定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时,应采用地基原位静荷载试验法。
1、土质地基承压板的面积可选用 0.25〜1.0m2,有条件时,宜用im的承压板,减少试验误差;2、岩质地基可采用直径300mm的圆形板作静载荷试验;3、地基2m深度内的试验,可采用静荷载试验法;当需要确定地基深层的参数时,可采用挖探井的“深层静荷载试验法” ;4、检验数量对每个建筑地基不应少于 3 处,对复杂场地或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地基,应增加试验点数。
16、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验。
17、对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一级且直径不大于 600mm的钻孔灌注桩,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方法。
对其它情况的钻孔灌注桩和各种情况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可根据终孔时持力层检验情况和桩身质量检验情况核验。
18、采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检验桩基础地基的承载力时,抽(取)芯的位置应在桩端底面。
单体建筑物每一结构单元采样的数量可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建筑的安全等级、桩径的大小按表 19、采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检验桩基础地基的承载力时,抽(取)芯的位置应在桩端底面。
单体建筑物第一结构单元采样的数量可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桩径的大小按表933确定。
表9.3.3单体建筑物每一结构单元桩基础岩石采样数量一览表注:1每桩应不少于9个标准试件(巾50x l00mnm勺圆柱体)进行天然湿度条件下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2当场地岩性有变化时,应增加取样数量。
对复杂场地的一级建筑不宜少于9根,二级建设不宜少于6根;3总桩数少于表中规定时,应全数检验;4对场地简单的非极软岩岩质地基,当采用人工挖孔时,对三级建筑物可不取样20、当地基中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时,应对大直径挖孔桩或机械成孔嵌岩桩桩底下3倍桩径或5m范围内的岩性进行检验。
21、桩身完整性检查可采用钻孔抽芯法、低应变测法、声波透射法,有关检测方法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等相关规范的有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