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肥资源化初步方案
污泥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包括二级河道淤泥、下水道通挖污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还未经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和处置,没有正常的出路,不但成为城市及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污泥的任意排放和堆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泥已经触目惊心,使建成的城市排水、河湖等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充分发挥消除环境污染的功能。
既使建有消化池处理污泥,但未经无害化处置,污染程度虽有所减轻,但仍不符合污泥农用标准而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城市污水污泥会造成污染,但经妥善处理处置后进行综合利用,也能达到污泥资源化。
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避免板结,污泥中丰富的氮、磷、钾等则是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城市污泥营养成分与农家肥的对比见下表所示:污泥肥料类有机份 % 氮 % 磷 % 钾 %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城市污水污泥 55 ~ 69 48 ~53 2.6~5.4 2.4~3.9 1.2~1.5 1.2~3.5 0.28~0.4 0.32~0.43猪厩肥 25.0 0.45 0.083 ——马厩肥 25.0 0.58 0.122 ——牛厩肥 20.0 0.34 0.070 ——羊厩肥 31.8 0.84 1.100 ——除堆肥而外,污水污泥经干燥焚烧后,可利用热值,可发电,还可作为建筑材料而派上用场,因此,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相结合,必将成为城市污水污泥最佳的最终出路。
二、污泥堆肥技术发展动态: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用于农林业)、填埋、焚烧和海洋弃置。
据美国环保署估计,美国1530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年产干固体污泥769万吨,45%的污泥用于农林业,21%进行填埋,30%用于投弃海洋。
焚烧法由于能耗高,所以只占3%。
原西德年产干污泥约200万吨,农田利用占32%,填埋占59%,焚烧占8%。
日本55% 的污泥进行焚烧,35%的污泥进行填埋,约9%的污泥进行农田利用。
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方案

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应增加。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并实施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同时力求降低处理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技术路线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泥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 污泥浓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浓缩,降低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
- 污泥稳定:采用生物稳定、化学稳定等方法,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污泥的臭味和病原菌。
- 污泥资源化:将稳定后的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建筑材料等。
4. 项目实施步骤1. 污泥浓缩:采用机械脱水、气浮、絮凝等方法对新鲜污泥进行浓缩。
2. 污泥稳定:根据污泥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稳定或化学稳定方法进行处理。
3. 污泥资源化:将稳定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发电、制肥、制砖等。
4. 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5. 项目预期效果1. 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
2. 实现污泥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创造经济效益。
3. 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整体效益。
4. 促进我国污泥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6.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项目规模、设备购置、土建工程等因素进行投资估算。
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直接经济效益,如减少处理成本、增加资源利用价值等。
7. 项目风险与对策1. 技术风险: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运行风险:加强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 环保风险: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污泥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生活污泥好氧堆肥技术方案

生活污泥好氧堆肥技术方案总目录前言 21.SACT技术背景 32.技术比选 43. SACT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64.实施方案105.投资与经济分析11前言污水处理伴生的脱水污泥对于环境的威胁由来已久,随着污水处理率提高,污泥产量增加而逐渐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2007-2009年建设部陆续组织制定颁布实施了:《 CJ248-200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 CJ/T 291-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CJ/T 309-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等8项污泥处置标准。2009年2月,环境部、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及污泥总量控制政策也已在酝酿中。随着政策标准的逐步完善,污泥处置将步入快车道。保定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脱水污泥处理设施规模300t/d,污泥堆肥工艺路线作为污泥资源化处理的备选主导路线。本项目建议书本着先进性与可靠性并举的原则,以SACT-HCC污泥堆肥工艺和SACT-F5.110污泥翻堆机为核心,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项目初步经济分析,为项目立项提供参考依据。1.SACT技术背景1956年1980年1986年1995年1997年2001年200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成立。机械科学研究院组建我国最早的环保科研机构——机械科学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机械院环保所在国家攻关计划支持下开始从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中国第一台污泥堆肥翻堆机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堆肥项目——唐山西郊污水厂污泥堆肥项目投入使用,SACT工艺初步形成。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热干化项目——秦皇岛东部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干化项目投入使用。中国运行规模最大的污泥堆肥项目——北京大兴污泥消纳厂投入运行,目前设计处理规模520t/d。SACT技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第一座工业污泥堆肥项目——天津石化供排水厂污泥堆肥项目投入运行。SACT技术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唐山西郊污水二厂污泥堆肥项目投入使用,自动化与除臭系统的完备标志SACT工艺系统走向成熟。中国单期建设规模最大的市政污泥堆肥项目——洛阳廛东污水厂228t/d污泥堆肥项目投入运行。SACT技术获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机科发展公司承担国家环保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第四、七章污泥堆肥部分)编制工作。中国第一台大型国产污泥翻堆机F5.110完成全部设计研制工作。机科发展公司承担《环境保护设备产品分类》《环境保护设备术语》等两部国家标准相关内容起草编制工作,以及《链条式翻堆机》《滚筒式翻堆机》《污泥堆肥翻堆曝气发酵仓》等三部行业标准起草编制工作。2.技术比选2.1污泥处置技术比较选择污泥处置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有:热干化、焚烧、电厂混烧、碱(石灰)稳定、堆肥。下表就上述几种技术结合示范工程运行情况,对各自优点、存在问题、投资、运行成本、成品出路进行横向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污泥堆肥技术作为投资、运行成本最低,成熟可靠的技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置技术。2.2污泥堆肥技术比较选择污泥堆肥技术在市政行业应用主要分为以SACT工艺为代表的动态堆肥仓工艺和静态堆肥仓工艺两个流派,下表针对各自技术经济特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态仓从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上占优,但需要实施者具备较强的机械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3.SACT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制约污泥堆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包括占地面积问题、臭气外排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和操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问题。SACT工艺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SACT工艺流程如下:SACT系统七个特点:节省占地、免干物料、模块化、无人操作、高效除臭、节省投资、节省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堆肥发酵仓模块化,方便远期扩建。(2)堆肥模块物料深度最大可达2.2m:节省占地。(3)堆肥模块之间可以实现翻堆机水平垂直二维转仓:成倍节省占地面积(本项目考虑水平转仓)。(4)堆肥模块内部容积效率高达45%;每个模块自由空间容积仅675m3(传统工艺相同处理能力系统自由空间容积约2000m3);除臭换气量较传统工艺减少60%以上:高效除臭,节省成本。 (5)隧道式发酵仓替代臭气收集管道,且效率提高:节省投资。(6)针对主要臭气源NH3、H2S 、VOC,终端除臭有针对性分段考虑:高效除臭。终端除臭系统除臭原理示意图(7)系统集成与优化改进相结合,使操作员工与污泥彻底隔离:无人操循环水作。注意:物料粘性和含水率不同,对于输送储存设备设施提出苛刻要求,需要大量非标机械设计辅助完成。(8)免干物料,且节省成本。原因如下:●秸杆等干物料来源和价格不稳定;●秸杆等干物料储运占地面积很大,切存在火灾隐患;●秸杆等干物料中C元素多以纤维素等大分子形式存在,调节C/N效果有限;●市政污泥C/N比一般较低,不妨碍好氧发酵过程的展开,多余的N将以NH4+或者NH3形式存在;●动态发酵翻堆次数多,通过机械作用改善物料孔隙结构。4. 实施方案4.1处理量与处理标准●处理量300t/d(含水率80%),实验系统共24个仓。●出料含水率小于40%4.2工艺流程说明300t/d脱水污泥经过与180t/d熟料混和达到不超过65%含水率,由装载机送入发酵仓中,经过14天翻堆机翻倒和仓底曝气系统曝气,使得物料充分发酵,含水率降低到40%以下。熟料在仓尾部由装载机出仓。部分熟料与脱水污泥混和进入下一周期,每天54t左右含水率40%以下的熟料作为成品输出,作为制肥原料。4.3.方案设计4.3.1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占地面积约为5000m2。4.3.2工艺设计好氧堆肥车间按照1个好氧发酵模块设置(预留追加模块接口和布料机、出料系统安装空间)。好氧发酵过程停留14天,曝气系统分段曝(吸)气。发酵仓单体有效宽5米,有效长42米,物料有效深度2米。采用F5翻堆机每天将仓内物料翻抛1次,整体前移动3米,仓内堆肥物料被翻抛、打散,与氧气充分接触,保证好氧堆肥所需要的氧气量,提高充氧率,提高分解率。在好氧发酵车间两端设置进料区和出料区,由装载机负责进出料。工艺参数:系统处理量:300t/d(含水率80%)物料进仓量:480t/d(含水率65%)物料出仓量:81t/d(含水率40%)发酵仓模块平面尺寸:45m*5m(含进出料区)发酵仓物料有效深度:2m4.3.3土建设计发酵仓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料区车间采用轻钢结构,地板采用素砼结构形式,屋面采用轻钢屋面板+FRP采光板。4.3.4电控设计总装机功率约为1400kW。控制采用现场独立PLC控制柜控制。5.投资与经济分析5.1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表注:以上未包含第二部分其它费用和含制肥生产系统费用。5.2经济分析5.2.1运行成本分析计算运行成本,基本数据如下:5.2.1.1污泥处理耗电能、水、车辆用油计算(1)总装机功率约1400KW,电费为0.7元/KW。每日耗电费为1400KW×0.7元/KW×8h /d=7840元/ d电耗费用。核算处理1吨脱水污泥电能成本为26.13元。(2)水费本工艺生产中基本不需要水,只需要生活用水,每天估计需要用水3吨,每吨水估价4元,合计处理1吨脱水污泥用水成本约为0.04元。(3)车辆用油估算每天车辆用油为150升,估价为每天需要750元,合计处理1吨脱水污泥车辆用油成本为2.50元。5.21.2污泥处理人员费用计算需要15人操作生产,每人估计工资、福利等人均每人每天50元,合计处理1吨脱水污泥人员费用为2.50元。5.21.2管理费用计算按照上述费用的10%计算,约合处理1吨污泥管理费用3.10元。5.2.1.3运行成本分析总计(每日处理300吨脱水污泥计算)总计处理1吨脱水污泥(含水80%)运行费用为34.27。(不含折旧) 5.2.2效益分析营养土可以直接作为土壤改良剂用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基肥使用,也可以替代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者作为辅助燃料。该项目通过改善投资环境,避免或减轻因污泥二次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失等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尚无法作出全部的定量计算,但定性地讲,其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对污水处理厂来说,建设污泥堆肥工程,即可以节省污泥外运的人工费、运输费、占地费和排污费,又可以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赢利创收。。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1.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污泥堆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泥的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的量,还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营养。
本文将介绍污泥堆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运营管理。
2.技术原理污泥堆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热量,最终形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该技术通过控制温度、通风和湿度等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3.技术流程污泥堆肥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步骤1:污泥预处理污泥在进入堆肥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粉碎和混合等操作。
通过固液分离可以去除大部分水分,粉碎可以增加污泥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分解。
混合可以将污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提高堆肥效果。
步骤2:堆肥堆建立预处理后的污泥和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堆肥堆。
堆肥堆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通常为长方体或圆锥形。
堆肥堆的底部需要通风和排水设施。
步骤3:微生物分解在堆肥堆中,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需要定期翻动堆肥堆,促进空气的流动和热量的传递。
同时,还需控制堆肥堆的湿度,保持适度的水分含量。
步骤4:堆肥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堆肥中的有机物质逐渐分解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为了判断堆肥的成熟度,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如温度、湿度、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当堆肥的成熟度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包装和销售。
4.运营管理在实际的污泥堆肥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温度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是微生物活动的关键条件,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可以通过增加有机物料的氮碳比、调整翻堆频率等方法控制温度。
水分控制堆肥堆的水分含量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
应通过加水或排水设施进行控制,保持适度的湿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大量污泥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问题,长期堆积会导致空间、土壤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污泥堆肥化处理并用于农业、园林绿化等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和焚烧等,但由于填埋污泥会产生较大污染,焚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
而污泥堆肥化处理则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养分转化为肥料,减轻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资源。
因此,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十分必要。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污泥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研究;对污泥堆肥的质量要求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等。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研究预期成果包括: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污泥堆肥化处理方案;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完成以下进度:阶段一(1个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阶段二(2个月):对污泥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研究;阶段三(2个月):对污泥堆肥的质量要求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阶段四(2个月):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污泥堆肥化处理方案;阶段五(1个月):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处理方案

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大量的污泥产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压力。
因此,对于污泥的妥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泥的处理方法以及资源化处理方案。
污泥的来源污泥是污水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中悬浮的固体、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都会沉淀在污泥中。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污泥可以分为厌氧污泥、好氧污泥、混凝沉淀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堆肥中产生的污泥等。
污泥的处理方法目前,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landfill、焚烧和资源化处理三类。
Landfill 处理Landfill是一种将污泥埋入填埋场进行处理的方法。
将污泥浓缩成较干燥的物料,再将其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即可。
这种方法处理的污泥体积小、易于运输和储存。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填埋释放的温室气体甲烷等对环境造成了威胁,同时土地的利用也受到限制。
焚烧处理焚烧污泥是将污泥经过处理后,以高温氧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处理后的污泥体积更小,成本更高,且焚烧后的废渣可以再次利用,具有环保的效益。
但是对于此种方法,一定的系统运转成本和技术要求比较高,附加的废气和废渣对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
资源化处理资源化处理是一种将污泥中可利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有用产品的方法。
污泥转化后形成的产品可以用于肥料和能源生产,解决了污泥处理和能源、肥料使用之间的耦合问题。
将污泥转化为资源化产品可以减少成本,同时对环境友好。
资源化处理方案目前,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三类。
化学法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处理方案有酸碱法、氧化法和还原法。
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出来,分别加工、利用。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性质对污泥进行分离。
常见的物理法处理方案有离心法、滤板法、挤压法等。
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完整含内容ppt

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线城市污泥填埋比例明显降低。县城和建制镇污泥无害化 那可以选择“文件——另存为”,并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保存幻灯片类型为“PowerPoint放映(*.pps)”。以后在“资源管理器”中双击该文件,PowerPoint就会自动播放该幻灯片,而不是打开它来编辑。如果已经制作完成了幻灯片,以后再用到时只是播放幻灯片,而不用修改它LHJ+FHX。
6
6
《实施方案》的要点解答
1、《实施方案》对污泥处理提出了哪些目标
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
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
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京津冀、
12
12
《实施方案》的全文学习
那可以选择“文件——另存为”,并 在打开 的窗口 中选择 保存幻 灯片类 型为“ Power Point 放映( *.pps )”。 以后在 “资源 管理器 ”中双 击该文 件,PowerP oint就 会自动 播放该 幻灯片 ,而不 是打开 它来编 辑。如 果已经 制作完 成了幻 灯片, 以后再 用到时 只是播 放幻灯 片,而 不用 修改它LHJ+FHX。
那可以选择“文件——另存为”,并 在打开 的窗口 中选择 保存幻 灯片类 型为“ Power Point 放映( *.pps )”。 以后在 “资源 管理器 ”中双 击该文 件,PowerP oint就 会自动 播放该 幻灯片 ,而不 是打开 它来编 辑。如 果已经 制作完 成了幻 灯片, 以后再 用到时 只是播 放幻灯 片,而 不用 修改它LHJ+FHX。
污泥堆肥工艺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中的资源化利用

污泥堆肥工艺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中的资源化利用摘要: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大部分还未经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与处置,污泥堆肥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利用。
在此次探索阶段积累了很多经验,肥料肥性较好,通过合理的设计堆肥工艺和选择恰当的运行方式,可以很好的处置污泥,将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结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污水污泥堆肥资源化一、概述污泥堆肥是在好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的嗜温菌、嗜热菌的作用,将污泥中有机物分解,并杀灭传播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提高污泥成分,产生的肥料可以用于园艺和农业目的,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技术。
污泥堆肥的方法是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融为一体的比较理想的污泥处理方法。
既消纳污泥,又充分利用了污泥中大量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及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并且有利于污泥的大规模处理。
二、堆肥过程一般情况下堆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为三个过程,即发热、高温消毒及腐熟。
堆肥初期为发热过程:在强制通风条件下,对非中有机物开始分解,嗜温菌迅速成长,堆肥温度上升至45℃-55℃;高温消毒过程: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合成新细胞,一部分使堆肥的温度继续上升可达55℃-70℃;此时嗜温菌受到抑制,嗜热菌繁殖,病原菌、寄生虫卵与病毒被杀灭,由于大部分有机物已被氧化分解,需氧量迅速减少,温度开始回落;腐熟过程:温度降至40℃左右,堆肥基本完成。
第一阶段完成后,停止强制通风,采用自然堆放方式,进一步熟化、干燥、成粒。
堆肥成熟的标志是物料呈黑褐色、无臭味、手感松散、颗粒均匀、蚊蝇不繁殖、病原菌与寄生虫卵和病毒以及植物种子均被杀灭,氮、磷、钾等肥效增加且易被作物吸收。
三、堆肥装置及主要技术参数1、堆肥装置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污水处理采用的堆肥处理装置由晾晒仓、堆肥仓两大主要装置组成,脱水后含水率80%-85%的污泥先进入晾晒仓进行晾晒,晾晒后泥的含水率达到65%-70%,符合要求;此时的泥再进入堆肥仓进行堆肥,堆肥仓里设置翻堆机,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翻堆,进入堆肥仓的泥里掺入20%-25%的晾晒好的污泥,从堆肥仓出来的泥运往用于堆垛的一个棚子,再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堆垛,即成熟出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0吨/日污泥堆肥资源化处理工程技术方案江苏菲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X年X月(技术文件扉页)编制:校对:审核:目录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政策与财政支持的作用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
然而,在污水处理时大量产生的污泥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政策的实施。
在经济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各国对污泥处理处置给予巨大投入。
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得以最终实施的保障。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2009)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尚未满足处置要求的,应加快整改、建设,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因此,污泥处置项目的建设是对城镇现有污水处理厂和扩建、改建污水处理厂不可或缺的补充和完善。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再次强调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污泥的处理处置必将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加以落实。
1.2 污泥处理处置原则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要求,参考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
安全环保是污泥处理处置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进行污泥处理处置时,应对所选择的处理处置方式,根据必须达到的污染控制标准,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确保公众健康与环境安全。
循环利用是污泥处理处置时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
污泥的循环利用体现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充分利用污泥中所含有的有机质、各种营养元素和能量。
污泥循环利用,一是土地利用,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补充到土地;二是通过厌氧消化或焚烧等技术回收污泥中的能量。
节能降耗是污泥处理处置应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应避免采用消耗大量的优质清洁能源、物料和土地资源的处理处置技术,以实现污泥低碳处理处置。
鼓励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处理处置的热源。
因地制宜是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比选决策的基本前提。
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及未来的变化、当地的土地资源及特征、可利用的水泥厂或热电厂等工业窑炉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和方案。
稳妥可靠是污泥处理处置贯穿始终的必需条件。
在选择处理处置方案时,应优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对于研发中的新技术,应经过严格的评价、生产性应用以及工程示范,确认可靠后方可采用;在制订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方案时,应根据污泥处理处置阶段性特点,同时考虑应急性、阶段性和永久性三种方案,最终应保证永久性方案的实现;在永久方案完成前,可把充分利用其他行业资源进行污泥处理处置作为阶段性方案,并应具有应急的处理处置方案,防止污泥随意弃置,保证环境安全。
1.3 污泥处置技术污泥处置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的有:热干化、焚烧、电厂混烧、碱(石灰)稳定、堆肥。
下表就上述几种技术结合示范工程运行情况,对各自优点、存在问题、投资、运行成本、成品出路进行横向分析比较:表1 不同污泥处置技术比较热干化焚烧电厂混烧碱(石灰)稳定堆肥优点占地面积节省,自动化程度高。
适用于占地要求苛刻的项目。
占地面积节省,减量化、无害化效果最好。
适用于无害化要求高且用地紧张的项目。
利用原有设备,建设周期短,在不考虑尾气达标前提下投资较节省。
适用于临时处理项目。
工艺简单,无害化效果好,适用于临时应急处理项目。
工艺成熟稳定。
利用生物质能源,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适用于各种规模项目。
问题投资、运行费用高。
需要外加燃料,运行成本存在不可控风险。
存在潜在爆炸风险(殴美已发生多起类似事故)。
投资、运行费用高。
需要外加燃料,运行成本存在不可控风险。
技术存在不成熟因素。
二垩英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污泥与燃料燃点不同,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重金属物质会飘落于周围几公里范围内并持续富积。
“小火电”混烧逃避“关停”存在较大政策风险。
需要消耗大量生石灰资源。
减量化效率低。
产生的物质具有强碱性,销售无市场,处置有难度。
重金属物质制约着堆肥产品的应用推广。
占地面积较大。
臭气污染控制也是推广制约之一。
投资33万元/(吨/日) 55万元/(吨/日) 12万元/(吨/日) 18万元/(吨/日) 15万元/(吨/日)运行成本300元/吨(天然气)270元/吨(煤)150元/吨100元/吨90元/吨成品出路作为大兴堆肥干物料————外运填埋作为基肥销售100-200元/吨示范工程北京清河热干化项目300t/d上海石洞口焚烧项目200t/d常州广源热电混烧项目100t/d(2006年)北京方庄碱稳定项目30t/d(2006年)北京大兴堆肥项目520t/d(2001年)泥处置技术之一。
1.4 污泥好氧堆肥工业化堆肥主要采用污泥高温好氧发酵堆肥技术。
污泥高温好氧发酵堆肥技术是利用生物能,泥中有机物在氧化作用下与好氧菌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使堆肥物料自然产生高温,将污泥彻底熟化降解的高效生化反应过程。
好氧发酵过程不产生甲烷等厌氧气体,产生较小的臭味,由于持续高温,杀死病原体和杂草种子,彻底使污泥无害化。
同时可采用源头控制和特殊添加物使污泥中重金属在碱性介质作用下实现稳定化、无害化。
高温发酵生物过程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由于污泥中富含N、P、K等营养物质,在好氧菌作用下稳定熟化,易于植物和作物吸收。
高温好氧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生物有机肥料,易于深加工,有益于微生物的繁殖,可加工成菌肥,也可与营养素混合制成复混肥及各种土壤改良剂。
本项目采用以土地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污泥好氧发酵技术路线,将脱水污泥、木屑和高温发酵微生物混合好氧发酵后产出优质堆肥的工艺。
利用污泥制肥,既可为农林业提供复合肥产品,同时又实现了污泥的综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有着极大、长远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2.1 项目概况2.1.1 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资源化处理工程2.1.2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700T/d(污泥含水率80%),工程占地亩。
2.1.3 处理工艺好氧堆肥工艺2.1.4 处理标准1、出料含水率≤40%;2、产品卫生指标应符合高温堆肥卫生标准 GB7959-2012。
2.2 编制依据、原则2.2.1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2、主要标准、规范(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2-2010(5)《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2009(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GB/T23484-2009(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2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1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标准》GB4284-1984(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131-2009(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1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1-1996)(24)《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0223-2008)(2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3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3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3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3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3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3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4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2.2编制原则1、依据国家污泥处理的技术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不盲目超前或追求脱离实际的先进工艺,做到技术实用、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