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肠毒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为SA,为临床中感染率较高的致病菌,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具有高发病率,且传播迅速,促使治疗的难度升高。

SA 可以产生生物膜、凝集因子、肠毒素各种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可诱导生成修饰酶,通过将药物的作用靶点进行改正,从而促使细胞壁通透性下降,导致各类结构不同的抗生素产生程度各异的耐药性。

本研究就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致病因素、机制进行综述,具体综述如下:关键词:SA;耐药机制;致病机制;进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SA,为机体脓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体,为导致细菌性肺炎、中毒、脑膜炎等全身感染的菌体[1]。

随着临床中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感染率显著提高,且以SA的耐药性最强,如在临床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分布,且获得了临床中医师、药师的高度关注[2]。

本研究就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致病因素、机制进行综述,具体综述如下:1、SA的耐药机制大量研究表明,当抗生素使用途径或方法不当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菌株增加,还可导致多重耐药细菌的产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下生成耐药性,其染色体及质粒上的基因为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因素,尤其为ermA、ermB、ermC。

有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对菌核糖体进行作用[3],从而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进行抑制、阻断,从而发挥强效的抗菌效果。

然而该类药物的耐药性可于23S rRNA甲基化而导致,促使RN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导致耐药性[4]。

不仅如此,由于核糖体出现突变,其23S的rRNA碱基出现突变,导致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出现较大的耐药性。

1.2 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由于SA的耐药基因为mecA,其β-内酰胺酶作用于SA,SA可产生耐药性,其mecA发挥显著的作用[5]。

PBPs,又称细菌菌体表面合成青霉素结合蛋白,其在促进细菌生长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6]。

26612637_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C、D、E_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6612637_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C、D、E_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生物技术进展2022年第12卷第2期313~317Current BiotechnologyISSN 2095‑2341研究论文Articles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B 、C 、D 、E 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陈威风1,崔丽伟1,常惟丹1,朱龙佼2,许文涛2*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46;2.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北京100083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SEs )是一组结构毒力相似、血清型不同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平均分子质量为26~30kD ,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纯品,首先合成了SEA 、SEB 、SEC 、SED 和SEE 的基因序列,然后构建了5种肠毒素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入BL21(DE3)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

通过SDS -PAGE 和Western blot 验证,5种肠毒素蛋白均被成功表达,并且在较低的诱导温度(16℃)获得一定量的可溶性蛋白。

成功制备了5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可溶性蛋白,为今后更好地解决因SEs 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原核表达载体;可溶性蛋白DOI :10.19586/j.2095‑2341.2021.0136中图分类号:Q939.121,R378.1+1文献标志码:A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Vectors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A,B,C,D and ECHEN Weifeng 1,CUI Liwei 1,CHANG Weidan 1,ZHU Longjiao 2,XU Wentao 2*1.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46,China ;2.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and gastroenteritis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SEs )is a group of soluble small -molecule proteins with similar structural toxicity and different serotypes with the 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26~30kD.To prepare pure products of SEs ,the gene sequence of SEA ,SEB ,SEC ,SED and SEE were synthesized ,then the pror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five enterotoxins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BL21(DE3)cells for expression.SDS -PAGE and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the five enterotoxin proteins were successfully expressed ,and a amount of soluble proteins could be obtained at a lower induction temperature (16℃).In this study ,five soluble proteins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better solving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S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food poison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soluble proteins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之一[1-2]。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与治疗进展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与治疗进展

征,肌痛,胃肠不适以及血清非结合型胆红素浓度的升高。
此外,本药需要经中心静脉给药。
4.6达托霉素达托霉素是一种环脂肽类抗生素,通过导
致细菌细胞膜的去极化而产生杀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是杀菌剂啪J,它被FDA批准用于治疗>18岁患儿的 复杂性皮肤感染和菌血症伴或不伴MRSA心内膜炎的治 疗。31-32]。由于达托霉素的活性可以被肺表面活性物质所 抑制,因而不被推荐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性肺炎"…。除了具 有抗MRSA活性,达托霉素对其他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活 性Ⅲj。一项针对16名接受达托霉素治疗侵袭性革兰阳性
B.内酰胺类
目前为止没有一种p一内酰胺抗生素或
头孢菌素能成功用于MRSA感染的治疗,直到2010年 ceftaroline的问世,它属于第五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革 兰阳性菌(包括抗MRSA)和革兰阴性菌的活性,曾被成功 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但目前尚 未在儿童治疗中评价此药的疗效旧“。 4.3四环素类四环素类药物通过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 30S核糖体亚基的合成而具有抗菌活性,此类药物一直未 广泛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在轻到中度 CA—MRSA感染的治疗中可以考虑选用口服米诺环素或多 西环素。虽然体外研究显示替加环素对分离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撙。,然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于2010年9月1日发布警告:替加环素会增加接受 其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腹腔感染和 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不建议替加环 素用于上述感染的治疗。同时,所有四环素类药物都是抑 菌剂,不应被用于治疗心内膜炎、其他血管内或中枢神经系 统的感染;由于其对牙釉质的危害,四环素类药物也应避免 用于小于8岁的儿童。 4.4利奈唑胺利奈唑胺通过阻止形成70S起始复合物

超抗原及其应用前景

超抗原及其应用前景
维普资讯

超 抗 原 及其 应 用 前景
郑镇 西 综述 ,陈廷 祚 审校 (成都生 物制 品研 究所 ,成都 6l【x】63)
摘 要 :本文对超抗 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作 了概要 的介绍 ,可供有关工 作者参考。 关键词 :超抗 原 ;金黄 色葡萄球菌 肠毒 素 ;应用 中围分类号 :R392.1l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005—5673(2002],一02—0082—04
基 。上百 万个不 同的 T 细胞 有 各种 各 样 的受 体 ,从 (SE、):A—H,TSST一1;链 球 菌肠 毒 素 (SPE):A、B、C
而使 T细胞在 免疫 反应 中具 有 十分 重 要 地位 ,十几 和 ssA,病 毒 性 有 MAM 、MIs 1 0致 于 所 以 称 谓
年前 9 FIeisches和 Schrezmmaeies就指 出 sE是 有 丝 “ 超 ”抗 原 ,正 是 因为 它们 能够 活 化 ≥25%T细胞 而
和辅助 细胞 的结构 上 ,但 至少 比前 者要 高出 1000倍 放细 胞 因子或 细胞 毒 性机 制 而 介导 自家免 疫 紊乱 ;
的浓 度 ,并 且证 明 SE 是功 能 的二价 有丝 分裂 原 ,能 其 次超抗 原 能活 化 自反应 性 H细 胞 ,并 且1 1类 分子 和 TCR J。 能活化 T 细 胞 的超 抗 原 (Supecantigens g),
gens),它是有丝分裂原、其分子量 25—30 kid,高亲水 性 、低 a螺旋 、高 B褶 叠 样 ,很 易受 影 响的 结 构 。其 受体 是在 抗原 呈递 细 胞 MHC ̄I 1分子 的 a一螺 旋 区 、 它与 s 的 N 未 端 区作 用 ,这 样 一 个 复合 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肠毒素分型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肠毒素分型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肠毒素分型研究史红;张鹏;王娟;郑增忍;单虎;王述柏;李玉清;黄秀梅;刘开成;韩艳【摘要】为了解从生鲜乳中分离得到的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肠毒素分布情况,用微量内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进行肠毒素的检测和分型.结果表明,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菌药有7种,药耐药率小于10%的有3种;敏感率大于50%的抗菌药有6种,敏感率小于10%的有5种.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携带率为93.5%,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毒素的菌株占67.7%,有SEA基因的占38.7%,含其他传统的毒素基因类型SEB、SEC、SED和SEE基因的菌株只占40.4%,携带新发现的毒素基因SEG、SHE、SEI和SEJ的菌株占67.7%.说明本次试验中的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6类13种抗菌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生鲜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毒率高,且携带新发现的肠毒素基因较多.【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肠毒素【作者】史红;张鹏;王娟;郑增忍;单虎;王述柏;李玉清;黄秀梅;刘开成;韩艳【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1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发生最普遍、防治最难的奶牛疾病之一。

奶牛乳房炎不仅引起奶牛产乳量的下降和乳品质的改变,严重时还会使奶牛泌乳机能完全丧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还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1]。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肠毒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肠毒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肠毒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胡风庆;彭雪【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是由金黄色萄萄球菌产生的一类典型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与传统抗原不同,超抗原无须经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加工处理,可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 Ⅱ)及T细胞受体Vβ区(Variable pacts of the T cells receptor,TCR Vβ)特异性结合,极低浓度即可刺激大量T细胞增殖,产生大量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如TNF-α、TNF-β、IFN-γ、IL-2等)和抗肿瘤效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超抗原金葡球菌肠毒素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等的进展,针对Trousseau综合征利用超抗原开发新药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SEC2在临床用于骨病治疗的情况.【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6(036)005【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超抗原;肠毒素;恶性肿瘤;Trousseau综合征【作者】胡风庆;彭雪【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是一些细菌的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的产物,是一类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的蛋白分子[1]。

根据来源,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和寄生虫性SAg[2-3];根据与宿主关系,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SAg,外源性SAg是某些细菌毒素,主要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球菌)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内源性SAg如鼠类乳腺肿瘤病毒的MLs-1;根据作用细胞类型,分为T细胞和B细胞SAg。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常常存在于人类的皮肤和鼻腔中。

具有致病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皮肤感染、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是导致肠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其存在与否可以决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能够产生肠毒素。

因此,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是判断其致病性和食品安全的关键之一。

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发展也已成为全球卫生界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样本采集和处理首先需要采集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样本,如食品、环境、医院手术室等,采集的样本需尽量覆盖不同区域和不同来源。

将样本进行初步筛选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污染,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DNA提取和PCR扩增采用常规的DNA提取方法,提取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

利用PCR扩增技术,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同时检测耐药性相关基因,如mecA、blaZ等。

3. 聚合酶链反应和电泳分析将PCR扩增的产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电泳分析,检测是否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

同时,通过PCR扩增得到的产物经测序,进行序列分析,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4. 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收集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比较不同来源和不同区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和耐药性检测结果,研究其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总结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开展可以进一步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结果,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为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方面,已经有许多重要的成果。例如,研究 者们已经成功研发出针对肠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和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金黄 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疾病。此外,还发现了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肠毒素的 产生或作用,为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成果
三、耐甲氧西林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综上所述,奶牛乳腺炎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分子分型和耐甲氧 西林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对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 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原菌的特性和演化过程,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从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挑战
3、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当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治疗方法和 策略主要包括窄谱抗生素、抗生素联合治疗、生物制剂等,但这些方法的效果仍 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因此,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 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耐药基因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生素,有效延缓耐药性 的产生。已经发现多种耐药基因存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如耐甲氧西林基因 mecA、耐万古霉素基因vanA等。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 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些耐药基因。
二、奶牛乳腺炎性金黄色葡萄球 菌分子分型
三、耐甲氧西林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此外,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也需加强对耐药性的监测和管理,开展耐药 性的风险评估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要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寻找更加有效的抗 菌药物,以应对耐药性的挑战。
三、耐甲氧西林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量安全检测 中心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生物制 药、 生物材料、 新食 品及食品质量安全 等领 域 的研 究与 开发 工作 。 曾作 为访 问 学者 , 赴 美 国农 业部 东区研 究 中心 ( 2 0 0 8至 2 0 0 9年 ) 和 日本 东 京 工业 大 学( 2 0 1 2 ) 访 问学 习。先后 主持 国家、 省部级 、 市级和 企 业等课题 3 0余 项 , 荣获各 级 政府 奖励 7 项。国内外发表论文 4 0 余篇 , 参与 出版译著《 生物高分子》 第3 a 卷一部 , 申请发明专利 1 8项, 授权专利 5项 , 转让专利 3项。现任辽宁省微生物学会 常务理事、 辽 宁省预 防 医学会致病微 生物专业委 员会委 员、 辽宁省食品科学技 术学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食用菌产品流通业协会常务理事及 副秘 书长、 国家农药 兽 药残 留及 海 洋生物毒 素检 测重 点 实验 室技 术领 衔 专 家、 铁 岭 出入 境检 验 检 疫局技 术专 家 、 《 沈 阳药科 大学 学报 》 编委 、 《 微 生物 学杂志》 编委 , 省 市经济 与信 息化委 员会 工 业项 目评 审专 家。
c o m p l e x( MH C )c l a s s I I m o l e c u l e s o u t s i d e t h e a n t i g e n - b i n d i n g g r o o v e a n d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a s u n p r o c e s s e d p r o t e i n s t o c e r — t a i n T c e l l s e x p r e s s i n g s p e c i i f c T - c e l l r e c e p t o r s( T C R s )VB g e n e s .V e r y l o w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S A g a r e a b l e t o a c t i v a t e a n a mo u n t o f r e s t i n g T c e l l s ,t h e r e b y i n d u c i n g m a s s i v e c y t o k i n e r e l e a s e ,i n c l u d i n g i n t e r l e u k i n( I L ) - 2 ,i n t e r f e r o n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超 抗 原 肠 毒 素 临床 应 用 研 究进 展
胡 风 庆 ,彭 雪
( 辽 宁大学 轻型产业学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6 )

要 金黄 色葡萄球 菌肠毒 素(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a l e n t e r o t o x i n s ,S E s ) 是 由金 黄 色萄萄球 菌产 生的 一类典型超抗
微 生物学杂志 2 0 1 6 年1 0 月第3 6 卷第5 期 J O U R N A L O F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O c t . 2 0 1 6 V o 1 . 3 6 N 风庆 , 男, 博士, 教 授 。现任 辽 宁大 学轻型 产业 学 院副 院 长、 院 学术委 员会 副主 任 、 辽 宁 大 学农产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7 0 2 1 . 2 0 1 6 . 0 5 . 0 0 1
Pr o g r e s s i n s up e r a nt i g e n s t a p hy l o c o c c a l e nt e r o t o x i n i n c l i ni c
HU F e n g ・ q i n g,PENG Xu e ( C o l l e g e o f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 L i a o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3 6 )
殖, 产生大量有生物 学活性的细胞 因子 ( 如T N F . 、 T N F - p 、 I F N ・ 、 I L 一 2等) 和抗肿瘤 效应。本文 综述 了近年 来
超抗 原金 葡球 菌肠毒 素在 恶性肿 瘤的临床 应用、 存在 问题和解 决策略 等的进展 , 针对 T r o u s s e a u综合征利 用超 抗原开发 新药进行 了展 望 , 并介绍 了 S E C 2在 临床 用于骨病 治疗 的情 况。 关键 词 超抗 原 ; 肠毒素 ; 恶性肿 瘤 ; T r o u s s e a u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Q 9 3 9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5— 7 0 2 1 ( 2 0 1 6 ) 0 5—0 0 0 1— 0 8
原( S u p e r a n t i g e n , S A g ) 。与传统抗原不 同, 超 抗 原 无 须 经 抗 原 提 呈 细胞 ( A n t i g e n p r e s e n t i n g c e l l ,A P C) 加 工 处 理, 可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 I 类分子( Ma j o r h i s t o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c o m p l e x c l a s s I I mo l e c u l e s , MH C I I ) 及T 细胞 受体 VB区 ( V a r i a b l e p a c t s o f t h e T c e l l s r e c e p t o r , T C R V [ 3 ) 特异性结合 , 极 低 浓度 即 可 刺 激 大 量 T 细胞 增
c l a s s o f mo l e c u l e s d e s i g n a t e d a s s u p e r a n t i g e n( S A g ) .U n l i k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a n t i g e n s , t h e y b i n d t o h i s t o c o mp a t i h mt y
Ab s t r a c t T h e n a t u r e o f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a l e n t e r o t o x i n s ( S E s )o n c e l l s o f t h e i m m u n e s y s t e m p u t s t h e m i 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