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一、引言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二、污水生物处理原理1.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污水生物处理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有机酸、氨氮等物质。

厌氧处理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同时,厌氧处理还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沼气,可用作能源利用。

2.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污水生物处理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厌氧处理产生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处理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

同时,好氧处理还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3. 污泥处理污泥处理是污水生物处理的第三步,主要是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利用。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消化等。

浓缩和脱水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减少后续处理的成本。

消化可以进一步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同时产生沼气和肥料等有价值的产物。

4. 监测和控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通过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标。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势1. 成本低廉: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生物处理的设备和运行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

2. 处理效果好:污水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氨氮、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3. 能源回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4. 对环境友好: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无污染。

四、结论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引言概述: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包括生物降解、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等五个部份。

一、生物降解1.1 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它们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

1.2 降解过程: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入生物反应器后,被微生物附着并分解为较小的有机份子。

这些份子随后被微生物吸收并进一步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3 适宜条件:生物降解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

温度普通控制在20-35摄氏度,pH值保持在6-8之间,氧气供应则通过通入空气或者搅拌来实现。

二、好氧处理2.1 好氧生物反应器:好氧处理是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

常用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活性污泥法和浮游生物膜法。

2.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在好氧环境下,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2.3 浮游生物膜法:浮游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浮游生物膜法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更小的体积。

三、厌氧处理3.1 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处理是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

常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和厌氧滤池。

3.2 厌氧池:厌氧池是一种封闭的反应器,通过控制氧气供应来创造缺氧或者无氧环境。

在厌氧环境下,一些特殊的厌氧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实用产物。

3.3 厌氧滤池:厌氧滤池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应器,通过滤料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厌氧滤池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四、生物膜法4.1 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法是一种通过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来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一、概述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处理方法。

它通过生物学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含氮、含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氮气和磷酸盐等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

二、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主要基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有机物质通过好氧或者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微生物利用氧气进行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环境下进行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硫化氢等产物。

污水生物处理的关键是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pH 值、营养物质等条件才干正常生长。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控制这些条件,使微生物能够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三、工艺流程1. 初级处理:将污水经过格栅、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沉积物,以防止对后续工艺设备造成阻塞和损坏。

2. 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反应器,如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等。

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或者固定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3. 深度处理: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存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过滤器、生物膜反应器等。

4. 消毒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以杀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氯消毒等。

四、应用污水生物处理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

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处理方法。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生物处理通常作为主要的处理工艺。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行,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水体回用于农田灌溉、景观水体等。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排放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生物处理工艺。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通过生物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三个方面。

1.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附着在生物膜上,然后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被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无害物质。

2.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通过表面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在细胞表面,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生物吸附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微生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氨氮等无害物质。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完成氮的去除。

生物转化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起到关键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来描述:1. 初级处理:将污水经过格栅、砂池等物理和化学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以减少对后续生物处理的干扰。

2. 生物降解: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通过添加适宜的微生物群落和提供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在生物反应器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氮、磷等污染物,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深度处理主要包括硝化和脱氮、磷的去除等过程,通过添加硝化细菌和脱氮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并将硝酸盐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通过添加磷酸盐沉淀剂,将污水中的磷去除。

4. 二次沉淀: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次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其中,生物处理是一种主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及其相关过程。

二、污水生物处理原理1. 基本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吸收和吸附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处理过程污水生物处理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见的生物处理过程:(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原理是将废水与微生物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该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两个部分。

废水首先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与微生物接触,微生物通过吸附和降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然后,水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沉淀和去除,使水质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池等部分。

废水首先进入曝气池,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然后,水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沉淀和去除,使水质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最后,一部分清水通过回流池回流至曝气池,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动。

(3) 固定化生物膜法固定化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固定载体上生长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固定载体可以是填料、滤材、纤维等,通过提供生物膜生长的支撑和附着环境,促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和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1.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这些有机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源。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物,然后进入生物反应器。

在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生物质。

最后,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清水。

2. 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污水生物处理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处理单元,如进水预处理、生物反应器、沉淀池、过滤器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流程。

(1)进水预处理:进水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淀物,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见的进水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2)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部分,其中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生物质。

常见的生物反应器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床法和浮床法等。

-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促进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

- 固定床法:固定床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固定床上进行处理的方法。

固定床可以是填料、滤料或生物膜等,微生物通过固定床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

- 浮床法:浮床法是一种利用浮床将微生物固定在水面上进行处理的方法。

浮床上的微生物通过吸附和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生物质。

(3)沉淀池:经过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降将悬浮物和生物质分离出来。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氧化还原、沉淀、过滤等多个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1.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首先被微生物吸附,然后通过酶的作用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接着,微生物将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最终,经过处理后的水体符合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进入环境中。

2. 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步骤污水生物处理一般包括以下主要步骤:2.1 水解反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首先经过水解反应,被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和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质会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给微生物,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2 好氧生物降解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通常会通过曝气设备来提供氧气,以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活动。

2.3 厌氧生物降解在厌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降解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产生的产物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厌氧生物降解通常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2.4 沉淀和过滤在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水体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微生物和悬浮物。

为了去除这些物质,常常采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

通过沉淀,微生物和悬浮物会沉积在底部,然后通过过滤,将水体中的固体物质去除,从而得到清澈的水。

3. 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势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3.1 低成本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较低。

主要原因是生物处理过程中主要依赖微生物的作用,无需使用昂贵的化学试剂。

3.2 环保生物处理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以作为肥料或能源进行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引言概述: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正文内容:1.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1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和氧化等方式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1.2 水解与酸化过程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机物首先经过水解过程,被分解为较小的有机分子。

随后,在酸化过程中,这些有机分子被进一步分解为有机酸和氨等物质。

2. 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2.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等工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淀物,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2.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环节,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阶段。

好氧处理利用氧气来促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而厌氧处理则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2.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通过沉淀池、过滤器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提高出水质量。

2.4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氯消毒等。

3. 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势3.1 低成本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相比,污水生物处理的设备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3.2 高效性污水生物处理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质。

3.3 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运营和管理,污水生物处理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污水生物处理的应用领域4.1 城市污水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常见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的生活污水。

4.2 工业废水处理污水生物处理也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可以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

4.3 农村污水处理在农村地区,污水生物处理可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5. 污水生物处理的挑战与发展5.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利用新型载体材料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脱氮与除磷
1. 生物脱氮技术原理 ➢ 氨化与硝化 ✓ 氨化反应:它是硝化反应的预处理,有机氮分解为氨 态氮 ✓ 硝化反应:NH4++2O2→NO3-+H2O+2H+-Q ✓ 硝化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自养型 ✓ 硝化反应正常进行应保持的环境条件 ①好氧条件,DO>1mg/L ②混合液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BOD5/TKN<3 ③高碱度:1g氨态氮完全氧化,需碱度(CaCO3) 7.1g ✓ 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DO、温度、pH值、生物固体 平均停留时间和重金属及有毒物质

(厌氧) 最终产物:N2、H2S、CH4、CO2、H2O及能量
一. 发酵与呼吸
➢ 能量的贮存与转化
ADP H3PO4 30.6kJ ATP ATP ADP H3PO4 30.6kJ
➢ 传氢体与传电子体
(3-2) (3-3)
传氢体:辅酶Ⅰ(NAD)、辅酶Ⅱ (NADP)、 黄酶(FAD、FMN)、辅酶Q等等
合成
2/3
有机物+氧 +微生物 1/3 分解
细胞质 内源代谢 (C5H7NO2)氧+微生物
内源代谢产物+能量
CO2、H2O、NH3
内源代谢残留物
CO2、H2O、NH3、SO42-、PO43-+能量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酵与呼吸 二. 好氧生物处理 三. 厌氧生物处理 四. 脱氮与除磷
三. 厌氧生物处理
氧化塘 土地渗滤 湿地系统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土壤吸附 生物降解、土壤吸附、植物吸附
有机污染物、氮、磷、磷 有机污染物、氮、磷、重金属
厌氧消化池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性有机污染物、
厌氧处 理法
厌氧接触法 厌氧生物滤池 高效厌氧反应 器(UASB 等*)
氧化态无 机污染物(NO3-, SO42-)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脱氢方式
一. 发酵与呼吸
2H 2H 2e
(3-1)

发酵
电子受体:有机物的中间代谢产物
养 型
(厌氧)
最终产物:有机酸、醇、CO2、H2及能量


能 代
呼吸
有氧呼吸 电子受体:O2 (好氧) 最终产物:CO2、H2O及能量 无氧呼吸 电子受体:NO3-、 SO42- 、CO32-
最终电子受体 分子态氧 化合态氧 有机物
产能结果 2817.3kJ 1755.6kJ
92kJ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酵与呼吸 二. 好氧生物处理 三. 厌氧生物处理 四. 脱氮与除磷
二. 好氧生物处理
➢ 污水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 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 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一. 发酵与呼吸
➢ 糖酵解(EMP)
葡萄糖 2H3PO4 2ADP 2乳酸+2ATP+2H2O
➢ 丁酸发酵
2.5葡萄糖 8H3PO4 8ADP 2丁酸+乙酸+5H2 5CO2 8ATP
➢ 丙酸发酵 1.5葡萄糖 2丙酸 乙酸 CO2 6ATP
➢ 乙醇发酵 葡萄糖 2乙醇 2CO2 6ATP
第三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3第. 三环章境净污化水与生污物染处控理制的技基术本概原述理
水的生物处理法
处理方法
利用的主要原理
主要去除对象
好氧处 理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流化床法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性有机污染物、还 原性无机污染物(NH4+等)
生态技 术
传电子体:细胞色素酶系b、c1、c、a、a3等
一. 发酵与呼吸
1. 发酵
➢ 发酵是微生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 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 同的代谢产物。
➢ 发酵是部分氧化代谢。 ➢ 发酵的底物:单糖、双糖、氨基酸等 ➢ 发酵的类型
✓ 丙酸型发酵 ✓ 丁酸型发酵 ✓ 乙醇发酵
➢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氧存在的条件 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 处理方法。
合成
有机物+ 微生物 分解
细胞质 (C5H7NO2)
合成 有机酸、醇、CO2+能量
分解
产酸阶段
细胞质 (C5H7NO2)
CO2、CH4、 +能量 CO32-、H2S
产甲烷阶段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酵与呼吸 二. 好氧生物处理 三. 厌氧生物处理 四. 脱氮与除磷
厌氧-好氧联合工艺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硝化-反 氮(硝化-反硝化)
硝化、生物摄取与排出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第三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发酵与呼吸 二. 好氧生物处理 三. 厌氧生物处理 四. 脱氮与除磷
四. 脱氮与除磷
➢ 反硝化 ✓ 反硝化反应的过程和反硝化菌 ①反硝化:将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废 水中除去的过程。 ②反硝化菌 ✓ 影响反硝化反应的环境因素 ①碳源:BOD5/T-N>3~5。 ②pH值 :6.5~7.5 ③DO :DO<0.5mg/L ④温度:20~40℃ ⑤碱度:还原1g氮,产生3.57g碱度
➢ 同化作用
四. 脱氮与除磷
2. 生物除磷技术
a. 定义 所谓生物除磷技术,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 物,能够过量地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的, 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贮藏 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 废水中除磷的效果。四. 源自氮与除磷b. 生物除磷的原理
✓ 聚磷菌的磷过剩摄取:在好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的 氧 化 分 解 , 生 成 能 量 的 ADP 与 磷 酸 反 应 生 成 ATP (三磷酸腺苷),聚磷菌从体外大量吸收磷酸,除 了合成ATP外,还生成聚磷酸盐。 ADP+H3PO4→ATP+H2O
✓ 聚磷菌的放磷:在厌氧条件(DO≈0,NOX- ≈0)下, 聚磷菌体中的ATP发生水解,生成ADP和磷酸。 ATP+H2O→ADP+H3PO4
一. 发酵与呼吸
2. 呼吸
➢ 呼吸是指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释放的电子通过传电 子体传递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性产物并 释放能量的过程。
➢ 以分子态氧为电子受体的为好氧呼吸。 ➢ 以氧化型化合物(NO3-、 SO42-、CO32- 、S2O32- )作为最终
电子受体为厌氧呼吸。
分解代谢方式 好氧呼吸 厌氧呼吸 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