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内蒙古草原的沙化

合集下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地;退化;沙化;现状;成因;治理对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长期以来,草原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等不利自然因素及人口发展和牲畜超载、滥垦滥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鼠、虫害和毒草滋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1-4]。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近年来退化与沙化越来越严重,草地的利用性能下降、土壤肥料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牧区生态系统[5-6]。

研究锡林郭勒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包括锡林浩特、阿巴嘎、东乌珠穆沁、乌拉盖、镶黄、西乌珠穆沁、苏尼特左、苏尼特右、二连浩特9个纯牧业旗(市、区)和正镶白、正蓝、太仆寺、多伦4个旗县的纯牧业苏木及半农半牧苏木(乡),共21个牧业苏木,564 个嘎查,58 308户牧业户,牧业人口26.56万人。

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北纬41°35′~46°46′,东经111°9′~119°58′,总面积19.14万km2,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17.77万km2,天然草地面积是我国重点牧区中面积最大的。

海拔800~1 400 m;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4.8 ℃,极端最高气温39.9 ℃,极端最低气温-42.4 ℃;无霜期100~136 d,年降水量150~400 mm,而且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日照时数为2 900~3 200 h;年蒸发量,大部分地区在1 500~2 000 mm,西北部可达2 500~3 000 mm;全年平均风速为3.5~5.6 m/s。

名词解释草原沙漠化

名词解释草原沙漠化

名词解释草原沙漠化
草原沙漠化(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是指草原生态系统逐渐丧失生产力、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最后演变成沙漠的过程。

草原沙漠化是一种长期的、渐进的自然环境退化过程,是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

草原沙漠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首先,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和生态条件本来就不利于草原的生态稳定。

再加上过度放牧和掠夺性开采,草原植被和水源的破坏加速了草原沙漠化的进程。

此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不当的人类干预都会对草原沙漠化产生影响。

草原沙漠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草原的少数民族群体和畜牧业生产是受到影响最大的。

草原沙漠化不仅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化和生态失衡,还会引发干旱、沙尘暴和土地侵蚀等自然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会破坏农田、饮用水源和基础设施,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同时,草原沙漠化也对动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结构造成了影响。

为了防止草原沙漠化,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定期进行草原的养护和保护,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采和过度放牧。

2. 投入资金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草原防护林带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和特点,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策略。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广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草原和生态环境。

总之,草原沙漠化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来解决。

通过科学地管理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缓草原沙漠化的发生,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颂绿歌者——记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副主任敖东

颂绿歌者——记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副主任敖东

记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副主任敖东本刊记者马秀梅他高大魁梧,双脚有力;他善于发现,勤于动脑; 他胸怀林业,心系绿色。

三十多年来,他创作了一 篇篇接地气、有灵气、鲜活生动的好文章、好画面,展示了内蒙古林业草原建设的卓著成就。

他就是内 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副主任敖东。

深入基层记录绿色内蒙古基层既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讲好林业故事的主阵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防沙治沙大省,防沙治沙 任务占全国总任务的40%。

为大力宣传在防沙治沙工 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弘扬他们艰苦奋斗、持 之以恒的治沙精神和感人事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敖东先后采访报道了牛二蛋、孙五十四、云 福祥、王玉珊、马海超、唐臣、殷玉珍、鲍永新、李德平、苏和等典型人物,为激发榜样引领、全民 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992—1995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大面积发生光肩星天牛森林病虫害。

为了宣传好内蒙古防治光肩 星天牛的成效,敖东连续三年跟踪报道,刊发了大量新闻稿件,拍摄并制作了《为了大地的绿色》电 视专题片,全面反映内蒙古“光肩星天牛防治攻坚战” 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原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领导的好评。

2000年春季,京津地区连续12次遭受沙尘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鎔基追溯沙源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在黄沙滚滚的浑善达克沙地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并作出“治沙止漠刻不容 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

在此之前,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敖东曾四次深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釆访拍摄,奋战7个昼夜,为朱镐基总理- 行制作了《浑善达克沙地亟待治理》的专题片,用 生动的画面反映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危害和治理可行性。

在工程建设的十多年里,敖东相继摄制完成《绿色的回归》《绿色的交响》等反映京津风沙源治理 成效的电视专题片,受到了内蒙古林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基层调研采访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危险。

有一次,敖东去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大青沟采访,当时交通工具相当短缺,当地林业部门专门 为他抽调了一辆北京吉普。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242011年第47期(总第2391期)25区,由于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地被冲刷流失,牧民生活陷入贫困。

如果不经治理只能靠搬迁异地才能脱贫,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脱贫方式,不能使牧民真正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只有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二)土地沙漠化严重。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严重,全区沙化土地占全国的33%,有2/3来自草原沙漠化。

根据内蒙古草原勘探院调查显示,内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以每年150万亩的速度扩展;2005年,锡林郭勒草原沙化草场已经占可利用草场的74%,锡林郭勒盟西部以及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北部牧区已退化为严重的荒漠、半荒漠草原。

由于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降雨量普遍减少,地表温度出现大幅度的升降变化。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从东到西的降水量为500-300-150毫米,现降为300-200-100毫米。

锡林郭勒盟,20世纪50年代降水为307毫米,60年代减少到269毫米,80年代为243毫米。

根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报告,夏天中午和晚上草地与裸露沙地地表温度相差40 50度。

草原比荒漠化草地夏季低3 5.5度,冬季高6 6.5度,减少对地表的水蚀,利于集云雨的形成。

从这段报告中我们推测到如下结果,地表温度大幅度升降,加剧气候干旱,长时期的干旱进而引起草原沙化,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这种恶性循环,内蒙古越来越多的湖泊干涸,湖泊面积从20世纪50 60年代开始缩小,进入70年代后加速缩小。

这也导致以湖泊为补给、被称为“草原之肾”的草原湿地萎缩,逐渐消失。

(三)自然灾害严重。

草原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根据调研及《四子王旗志》记载,四子王旗境内自然灾害严重,旱灾、“白灾”、“黑灾”、沙尘暴时有发生,有十年九灾之称。

“白灾”又称为雪灾,是指由于大雪埋压牧草使牲畜不得采食,加上“白毛风”急剧降温,家畜往往冻饿而死。

1977年四子王旗全旗遭遇特大雪灾,10月25 29日降特大暴雪,降水量29.7毫米,积雪深度14 30厘米,局部地区60厘米以上,连续积雪120天,牲畜损失21万头(只)。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成因及生态治理分析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成因及生态治理分析

蒸 发 量 是 降水 量 的 5~8倍 , 别 是 19比重 下 降 , 草 量逐 年 下 降 , 优 产
严 重 退化草 场 的产草 量 不足原 来 的 2 % 。 0
年 大水过后 , 已经连续 5a持 续 干旱 , 草 原 的退 化 使
加剧 2 4 不合 理 的开发导 致 草原 沙化 .
m ・ s ‘’

年 以来 的 3 , 被 的覆 盖度 降 低 1% ~2 % , 0a问 植 0 0
草 层高 度下 降 7~l m, 地初 级生 产力 下 降 2 % 5c 草 9

4 % , 劣杂 草 比例 上 升 1% ~ 5 。每 年 的退 8 低 0 4%
化速度 达 到 12 % , . 7 草原 退 化 由人 口密集 区 向 外 扩
l9 8 3~10 93年 , 筑 滨 洲 铁 路 时 , 拉 尔 河 两 修 海
岸 固定沙 地上 的樟 子 松林 被 砍伐 殆尽 , 而形 成 了 从
草 原核心 区域 呈不 规 则 分 布 : 部 沙带 沿 海 拉 尔 河 北
两 岸分 布 , 东起 海 拉 尔 , 到 新左 旗 嵯 岗 牧 场 , 长 两 全
2 3 气 候条件 加剧 草原 沙化 退化 . 沙 质草 原区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2 0~ 5 m, 4 3 0 m 多 集 中在 7~ 9月 份 , 变 化较 大 , 平 均 气 温 l O 且 年 ~3 ℃ 。冬季 干燥 寒 冷 , 季少 雨 多大风 , 季短促 。年 春 夏 大风 F数达 2 4 , 中在 春 秋 两 季 , 5月 份 t O~ 0 d 集 4~ 多两北 风 , O月份 多 西 南 风 。年 平 均 风 速 4~5 9~l
N . ( u o7 ) o 5 S m N .4

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1 0 r, 燥度 1 2~1 5 相 对 湿 度 6 % ~7 % , 成 0rn 干 9 n . ., 0 0 形
模型技 术和数 学分 析 手 段对 草 原 沙 漠 化 的多 个 影 响 因素 的作 用 强 度 进 行 了 定 量 分 析 _ 3 。从 他 们 的研 究 结 果 看 , 同地 理单 元 的生态 经济 系统对 人类 活动 与 自然 因 素 不 的响应 机制 和敏 感 程度 存 在 差 异 。呼 伦 贝尔 草 原 是 我 国
东北 和整个 东北 亚 的重要生 态屏 障 , 是一 个 生态 脆 弱 并且
的地 理单元 。在 对其 近 5 0年来 (9 3—21 ) 15 (4 的人 类 经 济 0
活动 和 自然 因素演化 进行 统计 描述 和指标 合成 的基础 上 ,
定量 分析其 人类 经 济活 动 和 自然 因素 与 草 原 沙漠 化 指 数 之 间的关 系 , 其结 果能 为该 区域开 展社 会经 济活 动 以及 制 定 资源利 用政 策提供 科学 依据 。
近 5 来 呼 伦 贝 尔 草 原 沙 漠 化 O年 主 要影 Ⅱ 向因素的定量分析
陈秋 红 周 尧 治2 辛 晓平 2
(. 1 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 究生院农村发展系 , 京 1( 0 ; . 北 0) 22 中国农业科 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 区划研究所 , - 1 北京 108 ) 00 1
线性 回归分析 与相 关 分 析 、 差 分 析 、 残 系统 动 力 学模 型等
呼伦 贝尔 草 原风 蚀 沙 化地 多 为 沙 质 高 平 原 地 貌 , 地
势 由东 南 向 西北 逐 渐倾 斜 , 南 高 北 低 , 均 海 拔 6 0~ 且 平 0 80‰ 沙 丘 多为 固定 或半 固定蜂 窝 状 和 梁窝 状 沙 丘 , 0 风 蚀地 貌 发 育 明 显 , 呈 带 状 沙 丘 分 布 , 表 物 质 组 成 主 并 地 要为 结 构 疏 松 的第 四纪 河 湖 相 沉 积 砂 层 。该 区 气 候 具 有 半 湿 润 —— 半 干旱 的过 渡 特 点 , 季 严 寒 漫 长 、 季 冬 春 多 风 干旱 。从 近 5 0年 来 的平 均 情况 看 , 因为 地处 纬 度 偏 高 , 年平 均 气温 较 低 , 一2 5 2~01 , 对 最 低 气 温 多 为 .' 1 ' 绝 2 可 达 一4 % , ≥ 1 %积 温 18 0 ~22 0 ; 年 日照 9 年 0 0 % 0 % 多 时 数 为 29 0~32 0h 无 霜 期 9 0 0 , 0~10d 多年 平 均 降 水 0 ; 2 0~4 0 BT一目 多 集 中 于 夏 秋 节 , 蒸 发 量 14 0— 8 0 I . I 年 0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草地退化防治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草地退化防治措施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从古代起,?蒙古族牧民就在这里放牧着牛羊。

近一百多年来,?由于盲目开垦、采伐、过牧等破坏了植被,?结果使草原退化,?出现了大面积沙漠。

解放后,?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草原退化还在继续发展。

六十年代初,?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目前退化面积已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因此,?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缓。

一、?内蒙古草原退化现状国家环保局统计(1999)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377%。

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面积12?亿亩,80?年代下降为18亿亩,90?年代下降为10.37?亿亩。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退化面积达50%左右,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从60?年代占草原面积的15%增加到80年代的49%。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95?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67?亿亩,截至2005?年,草原退化占可利用草场的74%。

据内蒙古草原勘探院调查显示,内蒙古33个典型牧区旗县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现象,截至2002年除极个别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均超过了50%,有的旗县像翁牛特旗、乌审旗、鄂温克自治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特中旗甚至达到了100%,这样的退化速度是令人害怕的。

本来内蒙古有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现如今,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三大草原基本消失,特别是乌兰察布草原成为内蒙古土地沙化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生活最贫困的地区。

二、?内蒙古草原退化原因分析草原退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⑴气候干旱内蒙古草原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00-400毫米之间,?而且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一年中六、七、八三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其七、八两月最多,?冬春雨雪稀少,?春旱经常发生,?如遇夏早,?给草原带来的危害更大。

土地沙漠化的实例

土地沙漠化的实例

土地沙漠化的实例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水分年平均缺乏最小25%,并伴有风蚀、水蚀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为因素的综合结果,导致土地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现象。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关于土地沙漠化的实例。

1. 内蒙古草原土地沙漠化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方辽阔的区域,由于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以及人为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问题,导致内蒙古草原逐年沙化。

沙漠化的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经严重影响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

2. 甘肃沙漠土地沙漠化甘肃省沙漠占该省全土面积的80%,其中包括漫长的半干旱带,降水非常少,气候干燥。

再加上炎热的夏天和强风带来的侵蚀,所以甘肃省的沙漠化问题非常严重。

目前甘肃省已经成为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之一,严重制约了附近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3. 西北干旱区土地沙漠化我国的西北干旱区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等地。

由于气候干燥、降雨量少,间隔时间长,土地不断受到风蚀和水蚀等自然现象的侵蚀,所以导致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

这对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等问题带来严重的影响。

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由于其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同时,人为开垦、过度放牧等问题也使得该地区的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这些问题已经促使黄土高原的土地沙漠化加剧。

总之,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内蒙古草原的沙化
有一年,锡盟降雨量极少,草原干旱。

山东的一位外地朋友远道而来,想在内蒙古的草原寻找敕勒歌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体验一下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听人介绍后去了内蒙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可是,美景没有看到,收获的确是满满的失落。

她给我打电话,问我这是怎么了。

我告诉她。

原因有四,一是《敕勒川》民歌中所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景象在经历了1000多年气候环境的演变后,再来寻找相同的景象,就如同考古发掘一般;二是古代的救勒川,就是今天的土默特川。

这里早已变成米粮川,如今已经是“风吹禾低见人样”了;三是内蒙古今天也有草高的地方,那是在大兴安岭林间草原,也就是林草兼备型的草原上。

那里的草长一人多高,往往“风吹草低见人脸”;四是多年来草原退化沙化比较严重。

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国草原的退化和沙化现象是很严重的。

据统计,我国沙漠化土地约有165.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1%,其中,90%以上分布在草原上。

草原退化、沙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变化、人口增多、乱垦濫牧、草场超载、过度利用等,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致使草原不能休养生息,退化、沙化趋势逐年扩大。

内家古约有10亿亩草原,沙化退化面积达60%,而且,每年还以1000万亩的速度在退化。

产草量也整体退化,平均每公顷草原年均鲜草产量从50年代的912.5公斤,下降到了目前的700公斤左右。

过去曾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内蒙古草原,如今牲畜超载,人口激增,不堪重负,再加上人为破坏,气候干旱等原因,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生态急剧恶化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两大草原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但这里也常常能看到沙带横、草场枯黄、蝗虫飞舞、草原鼠乱窜的景象,让人心痛。

有人做过调查,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一是增了牛羊数减了草牧场。

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率先在全国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牲畜头数连年激增。

但伴流而来的是草场连年大面积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原生态急剧恶化。

全区大草原均已形成了大面积沙地或沙带。

沙尘严重的天气,天昏地暗的沙生暴,强烈的风沙几乎将草场“扒了一层皮”。

牧场上的羊群身上也沾满了沙土,有的靠牧民抖掉身上的沙土才能站起来。

而被沙漠包围的阿拉善荒漠草原上的一些羊只,像人一样春天都需要戴口罩才能度过风沙期,让人不能不慨叹这里做个畜生也都很辛苦!
二是人畜双激增,过度利用。

人畜激增,过度放牧,使
草场得不到嘴息和恢复。

统计资料表明,解放初期,内蒙古牧业人口只有26.3万,而现在已增长10倍多,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干早草原区生态容量指标。

增人就得增畜,草原牲畜数量也由50年代的1191万头(只)激增到目前的上亿头(只),严重超载。

三是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力发展没有很好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草地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于草场退化速度,形成点上建设、面上破坏、边建设边破坏、局部生态环境好转、整体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过去走场放牧,春、夏、秋、冬各有营盘,四季轮牧,使草场各自有休养生息的间隙,科学地保护了草原。

现在,实施“草畜双承包”政策,牧民定居草场划分到户,虽然说牧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步了,但不少地区划区轮牧、围栏封育、舍词育肥等新的生产方式尚没建立起来,畜群常年在一片草场里反复来啃去,不仅草长不起来,草原也没有嘴息的机会,加剧了恶化。

据典型调查,在一地连续原始放牧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度由过去走场放牧的42.1%下降到3.1%,地表沙质土壤几乎完全棵露。

在大草原上,记者发现,但凡牧民定居点附近、水源周围、过去号称水草最丰美的地方,无一不是草场退化、生态严重恶化的地方。

一些草场在草籽没成熟时就打草,使草场种得不到补充,也是草场不断退化的原因之一。

四是增粮增收与滥垦草原矛盾突出。

内蒙古耕地统计面积为1.3亿亩,但卫星测算面积达1.8亿亩。

即便是前移数据,也表明与人口增长同比例,60多年来内蒙古的耕地面积也增长了10倍。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耕地大多是靠开垦草原加的。

北其是区各地実施多期农业条合开发项目,毁了不少草原。

五是气候异常加速了草原沙化和退化。

有的年头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草原地区常时间不降雨,温度却又很高,风力经常会达到7级以上,导致旱灾、蝗灾、鼠灾的发生,造成草场被大面积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