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根手指在太极拳里功用都不同哦!

合集下载

太极推手,却很少手上用劲,为什么?

太极推手,却很少手上用劲,为什么?

太极推手,却很少手上用劲,为什么?太极拳的手,就像交通警察的手势,向哪指,汽车就向哪走。

所谓“形于手指”,手只是个形,他所表明的是心意和劲力。

如果靠手用力,则必力往上走,气往上涌,根力自拔,心意扰乱,受制于人,健康受损不说,关键是八段九节,劲力尽失,牵一发而动全身,陷入全面被动。

所以,手上用劲,就别推手。

为什么太极推手,指哪打哪却不用手呢?因为:1.太极劲是由下往上升的(劲起于脚根,发于腿,主于腰间——武禹襄);2.力是从人借的(被推时,气由两肩下沉,敛入脊骨,注于腰间,鼓命门,垂尾闾,过会阴上翻,汇与丹田,蓄势待发。

此为借力。

)3.气是由脊发的(敛入腰丹之气,由腰丹上升,形於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

此为气由脊发)。

4.与敌周旋时“牵动往来气贴背”(“拔背使气贴于背”)。

综上所述可知:1.闲来无事摸劲之时,气贴于背,往来游走,可升可降。

神主于上。

保持警惕,处于备战状态。

2.发人之力借自于敌,手臂只是两个吸管,相当于老式双筒猎枪的枪筒,用于敌人来为我装填火药。

3.点燃火药的点火器是我的心意。

点燃后发出的火气是由脊背发出来的。

4.催动火气的劲起于我的脚跟,发于双腿。

5.主宰于腰的意思是,腰是瞄准镜,调节枪口的方向,又是扳机,掌握开枪的时机。

到这里就齐活了,没有手什么事儿!两手只是枪口,您别自己把它堵上。

手一使劲,枪口就堵上了,人家的劲就吸不进来了(太极,永远视敌来劲如送礼,照单全收!)您说,手该不该使劲!您会说,人家抓你手,撅你手腕,掰你手指,怎么办啊?这更不能使劲,一使劲,枪管撅折了。

要松柔旋转顺化,把枪调顺,枪口对准他,不就可以开火啦!综合杨班候的“十八在诀”和“八要”来看看掤在两臂,——掤要撑,捋在掌中,——捋要轻,挤在手背,——挤要横,按在腰攻,——按要攻,采在十指,——采要实,挒在两肱,——挒要惊,肘在屈使,——肘要冲,靠在肩胸,——靠要崩。

只有捋挤用手,也只是形,劲在后面。

只有“采”是用十指抓实,也是如树枝上采苹果,腕子手臂先松后紧,突然一下。

开合手的健身医疗作用

开合手的健身医疗作用

开合手的健身医疗作用开合手是孙式太极拳所特有的一手,一般认为,它的作用有二,一是转换衔接作用。

孙式太极拳以开合手作为动作转换衔接的基本方法,每转身换势以开合相接,它像“门户枢”,起着承上启下的连贯作用。

二是技击作用。

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诠真》中说:“开合手,若对方自身后突然抱住我双臂,我即用肘撑住对方双臂,速往下按,并顺势向左转身或向右身。

”(第24页)除这两点以外,我认为还有特殊的健身医疗作用。

从《易经》来看,开合手属中孚卦,下兑上巽,巽为木为风,兑为泽为口,意思为通过吐纳(呼吸)来健身。

中孚卦通过揭顶抽底,可以变成颐卦。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观颐’,观其自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意思是说,通过呼吸的调整来自养其身。

从古代医学来看,练习开合手能增强人的“宗气”。

祖国医学认为“宗气”聚于胸中,支持肺呼吸和心脏血液循环。

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灵枢·客邪篇》日:“五谷人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呼吸焉。

”《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又这样说过:“其病多瘘厥热寒,其治宜引。

”(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开合手其实是一种导引)。

说明了胸中宗气,可以通过“导引”,借呼吸氧气以养之,又须饮食营养以补助之。

“宗气”不但是肺呼吸的纲领,也是全身血液循环之纲领。

当练“开手”“合手”时,要求两手抱球。

合与面宽,开与肩宽,要求松肩坠肘。

两下肢站立之时,略下蹲与肩同宽,就是培养人练习“宗气”。

当开掌与合掌时锻炼了胸大肌,增强了肺活量。

在练习时要求呼吸绵绵,“意守丹田”达到了“腹实胸宽”状态,使呼吸逐渐调节到深、长、细、匀,增强了人体从外界摄取氧气,使之进入循环血流,二氧化碳则从血流转移到肺泡排出体外(这肺呼吸过程叫外呼吸),与此同时又促进了组织内所进行的氧化过程,增强二氧化碳排出以及从血流中吸取氧气(这种呼吸为内呼吸)。

太极拳五个手指的秘密

太极拳五个手指的秘密

太极拳五个手指的秘密
2011-12-07 18:58 来源:不详新民网编辑:转载
太极拳五指的秘密
只知五指为掌,而不知掌中奥妙,不知每根手指的功用。

以下给大家详细讲解每根指头的功用:
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

在练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

食指: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

食指如不放松,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难以松弛;腕不松,前臂难以放松,再接下来给坠肘、松肩等要求带来难度。

所以,食指要完全放松。

中指:起到向前指方向的绝妙作用。

只有顺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远。

有的说:“意到前方无限远,到底多远,也要看练功者的功底而言”。

无名指:无名指起向前、向上的引领作用。

在练拳时,有向前、向上的动作,不要全手掌出劲,由无名指引动,无名指在五指中最笨拙,只要它不出劲,其余四指也不会。

在推手过程中,运用无名指不容易出败招。

小指:小指始终要放松。

凡有从前向后、向下的拳势,应松小指、松肩、坠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后捋。

太极拳手指领劲

太极拳手指领劲

太极拳手指领劲
太极拳手指领劲
凡拳法运动,劲不领则无定向,无定向则路线错乱,如开车前轮之导向作用,故古人立拳明示: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头手足同属于不同层次的梢节,手指又是手之梢节,头有虚领顶劲之要求,乃为了保持躯干的轴向定位,手则以中指尖为领劲,则确保上肢轴向定位准确运动有据。

拳论说:三尖照,手尖为照应之工具,照则全身有准星,不照则身动必会盲目。

练太极拳讲究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等,这个“欲”实际就是领劲,是动作起动前的引动,体现在手指上,便是梢节领劲。

如果肩膀大臂为根节,肘为中节,那么手指便是梢节。

梢节劲还有加速的效果,如多节火箭的末节火箭,也似冲击钻。

这种加速技法运用得好,会打出穿透力。

陈照奎老师讲:“小指领劲大指为顺缠,大指领劲小指开为逆缠。

”如“云手”拳势的上肢动作,承接单鞭,由右勾手变掌,从上向下画弧时,应注小指领劲,这是顺缠丝,右手由下向上画弧时,应注意中指尖领劲。

左手画弧从上向下,要小指领劲。

右手旋转向外画弧时,应注意大拇指领劲。

在手向上穿时,用中指尖领劲,应反复照此练习。

顺缠为:小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进旋转,最终形成手心空,拇指与小指合;逆缠为:大拇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进旋转,最终形成手心空,拇指与小指合。

太极拳的手型介绍

太极拳的手型介绍

太极拳的手型介绍手型是指人们用手做一些事情时手的型样和状态。

例如,电弹吉他的手型,打太极时手型等等。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手型介绍。

太极拳的手型有三种主要手型:拳、掌、勾。

现代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

太极拳的手型1、拳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

拳面齐平,不可僵硬。

[杨式]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压在食指、中指的指骨上。

拳中能容一食指。

[陈式]以四指并拢卷屈,指尖贴于掌心,然后拇指卷屈,贴于食指与中指中节指骨上成拳形,不宜握得过紧。

[吴式]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不可握的太紧,要有虚实的变化,基本与杨式同。

[武式]一种做法是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同杨式。

还有一种传统做法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大拇指第一指节扣在食指的第一指节上,四指尖不触掌心,掌心完全含空,称做半握拳。

[孙式]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并且大拇指够中指第二指节,使拳面略呈螺旋面,微微握紧,但是不可僵硬。

中指尖顶掌心。

太极拳的手型2、掌五指自然伸直、分开,掌心含空,虎口撑圆。

[杨式]五指自然伸直微分,手指向掌心侧微屈不伸直,指肚微向手背撑张,虎口撑圆,掌心内凹,形如荷叶状。

[陈式]大拇指指根向小指指根相合,大拇指尖后仰,并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微分开自然伸直,指尖向后弯曲,五指相错成螺旋型。

[吴式]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分开指尖向前,大拇指与食指分开虎口撑圆,其余四指微分开的距离比杨式的小,指尖向前,四指与拇指似两个部分。

[武式]五指自然平均地分开,手指向掌心侧微屈不完全伸直,大指与小指相对领气,掌心内凹,有的练法要求拇指内扣。

其伸展程度比杨式大,通常要求手指尖朝上。

[孙式]五指自然分开,掌心内凹程度比武式小。

太极拳的手型3、勾屈腕,五指自然内合,指尖捏拢。

勾手又称抓子,也有人叫钩手、钩子、吊手。

徐致一将吴式的勾列人拳型中,他认为勾是在落掌后用手背近腕处击人的一种拳法,应列人拳法中。

六手太极功图解

六手太极功图解

六手太极功图解六手太极功图解(上)第一手托按手[动作过程]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直。

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舌抵上颚,唇齿相合,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表情自然,目平视前方。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两脚平行,脚尖向前,相距与肩同宽,成“开立式”。

(图2)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图3)3(屈腿按掌—亡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同时两掌掌指斜相对,轻轻下按,落于胯前;目略随下按之掌。

(图4)4(翻掌托举上体正直,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翻转成掌心朝上,掌指相对,徐徐向上托起,至脸前再向内旋臂,翻掌成掌心朝上托举头顶,两臂大体伸直,两掌中指相对。

托掌同时随之仰头,目视两手中指。

(图 5 — 7 ,图 8 为高血压患者练法)5(下按旋腕两臂略外旋,两掌掌心朝下,掌指斜相对,徐徐向下按,落于胯前;随即旋至掌指朝下,掌心-6 组。

轻贴大腿侧。

还原“开立式”,目略随下按掌。

(图 9 、 10)2-5 分动为一组,一般每次练 3[规格要点]1(由“预备式”到“左脚开立”这个分动,应先将重心大部移至右腿上,左膝放松,左脚跟先离地,随之脚前掌再离地,轻轻提起全脚向左侧迈出,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为宜。

落脚时也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渐渐踏实。

符合“轻起轻落,点起点落”与“迈步如猫行”的原则,也符合起时“面——点——起”,落时“点——面——实”的方法。

两脚外缘同肩宽,平行向前,不可外撇成八字形。

“预备式”和“开立式”均要做到形松意空,进入练功态。

2(“两臂前举”时,随着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两掌指尖微松,两腕向前舒伸,带点棚劲,意念在两腕。

好像要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避免腕部过于松软而形成“折腕”。

3(“屈腿按掌”时,注意两臂、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意念,如同欲将漂浮于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

太极拳转动规律

太极拳转动规律

太极拳转动规律1. 身体的转动规律太极拳中的身体转动规律是指身体在进行太极拳动作时的转动方式和要领。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身体的转动要求不仅要有起势缓缓的动作,还要有柔软顺滑的感觉。

身体的转动规律要求整个动作要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突兀或僵硬的地方。

通过不断锻炼,可以使身体变得更为柔软,同时也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2. 手部的转动规律太极拳中手部的转动规律是指手臂在进行太极拳动作时的转动方式和要领。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手部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拳术的威力和美感。

手部的转动规律要求动作要有节奏、有力度和韵律感,同时也要有灵活的变化。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使手部的力量和柔韧性得到提高,更加准确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

3. 脚步的转动规律太极拳中,脚步的转动规律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太极拳的脚步转动要求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气韵,脚部的动作要求要与手部和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

脚步的转动规律不仅要在动作中灵活变换,还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健。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使脚步的力量和平衡感得到提高,更加准确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灵活性。

4. 内力的转动规律太极拳中的内力是指气的调和与运用,是太极拳练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内力的转动规律是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内力的调动和运用方式。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内力不仅要通过动作的转动来调和,还要通过呼吸和意念的调动来凝聚。

内力的转动规律要求要有节奏感、有层次感和有韵律感,通过不断的呼吸和精神意念的调动,可以使内力得到更好的储备和发挥。

尽管太极拳的转动规律有着诸多要领和技巧,但其实质上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重身体的放松和呼吸的调整,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舒缓性。

同时也要注重内力的调和和运用,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体悟,来领悟太极拳转动规律的精髓和内涵。

只有在不断地锻炼和实践中,才能真正领会太极拳的转动规律,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任何内家拳种,除养生健身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战技击。

杨氏太极拳更不例外。

杨氏太极拳之所以名誉天下,就是实战打出来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欢迎阅读!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云手势行架中的多种劲别云手运转如轮,轮为园,为太极运行模式,云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云手练好才能掌握更加深层的精髓。

云手势的劲别以右手园为例,手在乾(上)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上横,为棚劲;手在离(右)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外、手指向上,腕部下沉,为按劲。

手在地坤(下)位,手低肘高,手心向上、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下横,为捞劲;手在坎(左)位,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臂有向上横挑滚翻意,为抄劲。

此为乾坤坎离四正劲别。

手由天位按园形轨迹向右外、向右下、朝离位移动,翻腕向外滚动小臂,手心由向内变作向外,手指由朝左变作朝上时,为挒劲;手由离位按园形轨迹向下、向内朝地位移动,翻腕向下手心向外不变,手指由向上变作向右时,为采切劲。

手由地位按园形轨迹向左外、向左上、地朝坎位移动,拧腕带动小臂向左外上方滚翻,手心由向上变作向内,手指朝左,为搬翻劲。

手由坎位按园轨迹向上、向右,朝天位移动,手心手指方向不变,为搬带劲。

此为巽震兑艮四隅劲别。

以上八种方位劲别皆以右手为例,左手亦然,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不作另述。

云手势的多种技击作用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谈云手用法为:“设敌人自前面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由左而上往右翻转云出,至敌腕臂外间,手心向下往右化去,左手同时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右云去,身亦随右手拗转,眼神亦同时看去,右足往右侧挪步,坐实左足亦略有向右移动之意稍虚,则敌之位置自然错乱矣。

”陈微明《太极拳答问》言云手用法曰:“云手本为练腰之要式,两手如轮,所以捋敌之手也。

或敌由后面击来,我转腰以臂接之,翻掌击其肩部。

”笔者愚拙,怎敢在前辈面前张扬煊显。

昔年少候先生尝言,“兵无常势,拳无常法,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每根手指在太极拳里功用都不同哦!
导语:我们身体的运动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骨骼肌产生收缩从而带动骨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直立于世,行走在天地间,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

但是由于这是负力完成的,所以运动受伤的几率又是很大的。

每根手指在太极拳里功用都不同哦!
太极拳是属于整体运动,需要肢体和各大关节密切配合,就连手指也各有不同作用,练习太极拳时手指的摆放姿势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给大家详解每根指头的要求和功用。

1、大拇指
我们知道,每只手有手个手指头,即五指为掌。

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

在练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

大指为调试中正安舒的,不要贪功多管闲事。

2、食指
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

食指如不放松,手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