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

合集下载

必修一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一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一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B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构成,特别是磷脂,它们形成了双层结构,蛋白质则嵌入在脂质双层中,糖类主要存在于细胞膜的外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能量D. 氧气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其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能量,而氧气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必需物质,不是产物。

3. 基因突变是指什么?A. 基因序列的增加B. 基因序列的缺失C. 基因序列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从而可能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4.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A. 机械能B. 化学能C. 热能D. 电能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光能在这个过程中被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分子中。

5. 下列哪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质C. DNAD. 糖类答案:C解析:遗传物质是DNA,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有丝分裂期解析: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有丝分裂期两个阶段。

间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分裂的阶段,有丝分裂期是细胞实际分裂的阶段。

2. 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过程中。

答案:减数分裂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3. 酶是一种______的蛋白质。

答案:生物催化剂解析: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4. 染色体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调节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催化化学反应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4.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细胞体积的增大B. 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细胞功能的专一化5. 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二、填空题6.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7.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8.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的细胞死亡过程。

9.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

10.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_和_______两条链组成。

三、简答题1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简述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1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

13. 阐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机制。

四、论述题14. 论述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15. 分析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在生物体中的生理意义。

五、实验设计题16.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并解释实验原理。

六、案例分析题17. 阅读以下案例:某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七、计算题18. 假设一个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如果该DNA分子复制3次,计算复制后总共含有多少个碱基对。

八、判断题19.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

()20. 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结构。

()九、综合应用题21. 描述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并解释细胞周期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1.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D.生殖作用答案:A。

应激性不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必需特征,而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2.下列细胞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分别是()A.生长、繁殖、分化B.分裂、发育、分化C.分裂、生长、生长D.分裂、摄食、生长答案:B。

细胞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发育和细胞分化。

3.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蕈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来计算,则鹅膏蕈碱的分子量最大约是()A.1024B.898C。

880D.862答案:B。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鹅膏蕈碱的分子量最大约为128×7=896,最接近的答案是B。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器。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病毒没有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都能产生ATP和氢答案:D。

虽然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和外膜,但只有线粒体能产生ATP和氢。

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XXX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A。

在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不会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6.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右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答案:A。

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的过程符合右图中的曲线。

7.许多实验需先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XXX→制片→观察答案:C。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储存遗传信息D. 催化化学反应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染色体D. 高尔基体3.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5. 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是?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2.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3.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是______。

4.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______。

5.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 描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 说明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器。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细胞分化对生物体的意义。

2. 讨论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D5. 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填空题1. 磷脂,蛋白质2. DNA3. 有丝分裂后期4. 组织5. 葡萄糖,氧气三、简答题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包括:具有流动性,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有的选择透过性等。

2.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解凝,核膜重组。

四、实验题1.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首先需要选择分裂活跃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然后进行固定、染色、制片,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进行细胞分裂D. 合成蛋白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细胞壁D. 高尔基体答案:C3.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进行光合作用C. 合成蛋白质D. 储存能量答案:A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A. 随机分布B. 复制后均分C. 保持不变D. 聚集在一起5. 下列哪项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A. 酶B. 激素C. 抗体D. 核酸答案:A6.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脂质B. 蛋白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A7.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储存能量C. 储存遗传信息D. 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8. 细胞质中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D9.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10. 细胞凋亡是由什么控制的?A. 细胞内酶B. 外部刺激C. 细胞膜D. 细胞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蛋白质。

答案:脂质2. 细胞分裂的两个主要类型是________和无丝分裂。

答案:有丝分裂3.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_,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答案:DNA4. 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组成,它为细胞提供支撑。

答案:纤维素5.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因为它能够________。

答案:产生ATP6.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包括________和信号转导。

答案:物质转运7. 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G1期、S期、G2期和________。

答案:M期8.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过程,它对维持组织稳态至关重要。

答案:程序化9. 细胞质中负责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1分子ADP中包括()A.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B.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C.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2个磷酸基团D.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2个磷酸基团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B.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3.将等量且新鲜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的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4.将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再加入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麦芽糖、胃蛋白酶、氨基酸、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5.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D.两者所含酶的种类相同6.图是ATP-ADP的循环图解,其中①②表示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条件下,①过程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在人体细胞内,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与处于平静状态时相比,剧烈运动时①②过程都会加快D.①②过程需要的酶不同,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7.某科研小组将叶绿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使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酸化,然后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加入ADP和Pi,使得叶绿体基质pH迅速提高到8,发现类囊体腔内仍为pH=4.0,测得有ATP出现,随之类囊体腔与叶绿体基质的pH的差别消失。

高一生物必修一练习题(打印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练习题(打印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练习题(打印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练习题(打印版)##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控制物质进出B. 储存遗传物质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3.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站是?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A. 减半B. 倍增B. 保持不变D. 不规律变化5. 细胞周期中,细胞生长和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 二、填空题6. 细胞膜主要由_____和_____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7. 细胞核中的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结构由_____和_____组成。

8. 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是_____分裂和_____分裂,其中_____分裂是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

9.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释放能量供细胞使用。

10.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

##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12. 描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并说明其对遗传物质传递的意义。

13. 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四、实验题14.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表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形态。

- 在载玻片一侧放置吸水纸,另一侧滴加清水。

- 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记录。

- 分析实验现象,解释质壁分离的原因。

15.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液、葡萄糖溶液、试管、滴管、碘液等。

实验步骤:- 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所有细胞都是细胞膜包裹的B.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 细胞是最小的生物体D. 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复杂性是相似的2.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A. 核膜内B. 核仁中C. 内质网上D. 线粒体内3.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细胞器4. 下面哪一项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细胞的形态维持以及细胞内外环境的分隔B. 调控细胞的新陈代谢C.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D. 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储存和传递5. 下列结构与功能的匹配错误的是()A.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 溶酶体-细胞呼吸与能量合成的场所C. 内质网-细胞内物质转运和合成的场所D. 线粒体-细胞产生的能量的场所试题二:遗传与变异1. 下面关于孟德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B. 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的性状变异,提出了遗传定律C. 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存在D. 孟德尔的研究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认可2. 下列关于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环境因素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B. 个体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遗传特征C.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D. 遗传是指通过生殖方式传递给下一代的性状和基因信息3. 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包括()A.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形态特征,但对生物功能无影响B. 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进行改变C. 基因是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D. 基因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4. 下面关于突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突变可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B.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或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C. 突变是细胞分裂产生的D. 突变在短时间内可以导致物种的形态改变5. 以下哪种遗传方式主要用于物种繁殖过程中的基因交流()A. 自交B. 杂交C. 截断改造D. 外源基因导入答案一:1. D2. A3. A4. A5. B答案二:1. C2. D3. C4. C5.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能有丝分裂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3.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主要分布在A.细胞质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中心体4.伴随蛋白质的水解过程,检测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能表现为A.相等 B.氨基多于羧基 C.氨基少于羧基 D.很难预测5.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分开 B.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6.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CO2直接进入2中需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C.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D.1和2都具有遗传相对独立性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流感病毒、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8.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

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实验现象最可能是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上升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再下降9.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的生理功能10.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 /m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

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A.纤维素酶B.10%HCl溶液C.0.5 g/ml蔗糖溶液D.清水1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12.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 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钾离子、氨基酸D.葡萄糖、水13.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14.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应,其原因是A.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B.能使反应物变成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温度等条件的要求D.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1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16.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水解只能产生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17.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 .在缺氧的条件下,线粒体也可以形成ATPC .在叶绿体中形成ATP 需要光能D .在一定条件下,ADP 与ATP 可以相互转化18.科学家用含18O 的葡萄糖来追踪需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A .葡萄糖→丙酮酸→水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19.在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02和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0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CO 2全部来自线粒体 20.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 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02(mg /h)1.00 1.752.50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02(mg /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21.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 和B 分别为何种色素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 .叶黄素、叶绿素aD .叶绿素a 、叶绿素b2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B,C 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水参与C 中的第二阶段B .B 在叶绿体类囊体结构上进行C .A 中产生的氧气参与C 的第二阶段D .X 代表的物质可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23.若白天光照充足,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有利A .昼夜恒温25℃B .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C .昼夜恒温15℃D .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20℃24.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 .CO 2的固定B .叶绿素吸收光能C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 .ATP 的形成25.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2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27.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期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28.与豌豆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的一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29.右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B .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 .抑制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O 2释放量 O 2吸收量 a 10 0b 8 3c 6 4d 7 73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31.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能够观察到的结构是:A.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B.染色体、纺锤体、细胞板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叶绿体、染色体、纺锤体32.右图是下列哪种细胞处于何时期的分裂图①肝细胞②茎形成层细胞③蓝藻④有丝分裂前期⑤有丝分裂后期⑥有丝分裂末期A.①④ B.③⑥ C.②⑤ D.②④3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会使细胞失去活性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设置了对照实验D.在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中,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的结果呈灰绿色3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B.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导致色素逐渐积累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速度减慢35.(11分)下图甲、乙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及其发生的生化反应。

丙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的甲、乙、丙三种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2)图中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是和。

(4)图乙中的[H]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

(5)甲图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6)图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7)能从图丙中b之间通过的物质有:、等。

(8)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静态模型相比,图丙中模型有两处明显不同,它们是:。

36.(8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10 20 30 40 50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清除血渍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时间/min清除油渍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时间/min(1)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