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新进展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指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过敏原与鼻黏膜上的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后,激活了炎症介质,如组胺、白细胞介素等,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随着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该疾病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讲解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新进展。
首先,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首要是避免过敏原。
过敏原可以是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使用空气过滤器、定期进行家庭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过敏原的接触,减少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此外,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过敏者可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尘螨过敏者可注意维持低湿度环境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去鼻塞剂、局部类固醇等,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抗组胺药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去鼻塞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弹性鼻塞,局部类固醇使用时间较长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近年来,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第三代抗组胺药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类新型抗组胺药物,如富马酸西替利嗪(fexofenadine)和香茅酸苯丙胺(desloratadine)等。
这些药物相较于传统的抗组胺药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作用,不易穿过血脑屏障,因此更少出现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另外,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 sodium)是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不仅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还对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免疫治疗,又称为变态反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通过注射过敏原制剂,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患者逐渐耐受过敏原,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诊断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一直是儿科门诊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频繁的鼻痒、喷嚏和鼻塞。
然而,这些症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1. 体格检查儿科医生在面诊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鼻腔和鼻窦区域,寻找鼻腔充血、鼻黏膜水肿等征象,以便帮助诊断。
另外,医生还会检查儿童的耳鼻喉系统,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2. 过敏原检测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过敏原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划痕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
皮肤划痕试验可通过在儿童的皮肤上涂抹过敏原进行反应观察,从而判断过敏原种类和敏感程度。
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则是通过采集儿童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过敏原的敏感性。
3. 鼻内镜检查儿童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状况,进一步确定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此项检查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儿童而言较为安全。
二、治疗1. 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来说,最基本的措施就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家长应引导孩子远离花粉、尘螨等容易引发过敏的物质,并及时清洁被褥、家具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缓解儿童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鼻用类固醇和鼻用抗过敏药物。
抗组胺药物可用于缓解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鼻用类固醇则能有效减轻鼻黏膜水肿和鼻腔充血,改善鼻塞。
而鼻用抗过敏药物则有助于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3. 免疫治疗对于部分较为严重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逐渐注射过敏原提取物,增加患儿对相关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长期治疗的效果。
4. 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

发病原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 中有过敏性疾病 病史
02
环境因素:接触 花粉、尘螨、宠 物毛发等过敏原
03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对过敏 原产生过度反应
04
生活习惯:不良 的生活习惯,如 吸烟、熬夜等
临床表现
01
鼻塞:鼻腔 黏膜肿胀, 导致呼吸困 难
02
流涕:大量 清水样鼻涕, 可能伴有打 喷嚏
新药研发
1
新药研发背景:过 敏性鼻炎发病率逐 年上升,现有治疗
方法存在局限性
2
新药研发目标:研 发安全、有效、副 作用小的新药,药研发进展:已 发现多种具有治疗 潜力的化合物,正 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4
新药研发挑战:需 要克服药物研发过 程中的技术难题, 确保新药的安全性
药物治疗
01
02
抗组胺药: 减轻过敏症 状,如鼻塞、
流涕等
皮质类固醇: 减轻炎症反 应,减轻鼻 塞、流涕等
症状
03
抗白三烯药 物:减轻过 敏反应,减 轻鼻塞、流
涕等症状
04
抗胆碱药物: 减轻鼻塞、 流涕等症状
05
局部用药: 如鼻喷剂、 滴鼻剂等, 减轻鼻塞、 流涕等症状
免疫疗法
01 原理: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 轻过敏反应
03
鼻痒:鼻腔 瘙痒,可能 伴有眼睛痒、 喉咙痒
04
头痛:鼻塞 导致头部供 氧不足,引 起头痛
05
嗅觉减退: 鼻腔黏膜肿 胀,影响嗅 觉功能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过敏史、家族史、生活 环境等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患者鼻塞、流涕、打喷 嚏等症状
鼻腔检查:通过鼻镜检查鼻腔内部情况
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 性IgE检测等方法确定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新趋势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新趋势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会导致鼻腔和鼻窦的黏膜发炎,引起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趋势。
首先,传统的过敏性鼻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组胺药物、类固醇喷雾剂等减轻炎症反应和症状。
免疫疗法则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逐渐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但是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而免疫疗法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且效果因人而异。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逐渐朝着个体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过敏原的种类、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准化治疗则是利用基因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等手段,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物学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一种新的治疗趋势是生物制剂的应用。
生物制剂是指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可以精确干预机体的免疫反应。
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制剂被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
例如,抗IgE抗体是一种可以阻断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的药物,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过敏性鼻炎炎症介质的生物制剂,如抗白细胞介素-5药物,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症状。
另一个新的治疗趋势是光疗法的应用。
光疗法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对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光疗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一种常见的光疗法是低能量激光治疗,通过照射鼻腔和鼻窦的黏膜,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和红外线照射等光疗法也可能对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和光疗法,一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也开始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
例如,电磁波治疗是利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对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以及鼻痒等。
该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中医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一直以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气血不调而引起的,因此,调理气血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核心思想。
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常用的包括中药内服和中药外用。
1.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的选择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确定。
例如,对于鼻塞明显且有黄色鼻涕的患者,可以选用辛温解表的草药,如薄荷、荆芥等;对于症状主要为鼻痒的患者,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草药,如黄芩、连翘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方剂的调配,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2. 中药外用中药外用也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中药外用方法包括鼻腔冲洗、鼻腔滴剂等。
其中,鼻腔冲洗是将中药煎剂或溶液通过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以达到清洁鼻腔、减轻炎症的目的;鼻腔滴剂是将中药煎剂滴入鼻腔,通过局部的药物作用来缓解过敏症状。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西医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采用抗过敏药物、局部鼻腔治疗以及免疫疗法等方法。
1.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是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不同,可以选择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鼻腔用药、鼻腔喷雾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阻断过敏症状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如口干、嗜睡等。
2. 局部鼻腔治疗局部鼻腔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鼻腔冲洗、鼻腔喷雾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清洗鼻腔、滋润鼻黏膜、清除炎症等作用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也是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种重要手段。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新进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群。
其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和鼻痒等,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和哮喘等。
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一直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一些病情严重或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选择。
本文将详细探讨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一、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要了解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首先需要明白其发病机制。
当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进入人体后,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并处理,然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 T 细胞和 B 细胞。
T 细胞中的辅助性T 细胞2(Th2)会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等,促进 B 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IgE)。
IgE 会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会引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二、传统免疫治疗方法传统的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
皮下免疫治疗是将过敏原提取物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起始剂量较小,然后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脱敏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疗效确切,但缺点是需要频繁到医院注射,可能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哮喘发作等。
舌下免疫治疗则是将过敏原提取物置于舌下,让其逐渐被吸收。
相比于皮下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 3-5 年。
三、新型免疫治疗策略1、重组过敏原免疫治疗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过敏原逐渐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重组过敏原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具有明确结构和成分的过敏原蛋白,与天然过敏原相比,具有更高的纯度和一致性。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治新进展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治新进展过敏性疾病是指在特定环境下,机体对特定物质过敏反应的一系列疾病。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全发育、免疫调节功能不健全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各种过敏性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首先,过敏性鼻炎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和局部激素喷雾剂。
然而,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过敏性鼻炎不仅是简单的免疫反应,还涉及到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激活等复杂机制。
因此,针对这些机制的新型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
例如,近年来免疫调节治疗(Immunotherapy)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逐渐给予患儿过敏原,使机体逐渐产生免疫耐受,以减轻过敏反应。
同时,新型抗炎药物的开发也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除了过敏性鼻炎,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还包括哮喘和湿疹。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过去,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是抗炎和扩张用药。
但是,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使得哮喘治疗逐渐朝着个体化和精准医疗方向发展。
例如,根据患儿的哮喘分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既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又可以预防哮喘的复发。
此外,新型生物制剂的应用也为重度哮喘患儿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这些生物制剂可以抑制特定的炎症细胞和介质,从而改善哮喘的症状和预防哮喘的发作。
湿疹是儿童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伴有瘙痒和皮肤干燥。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局部激素霜和保湿剂。
然而,长期使用局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等。
因此,对湿疹的治疗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局部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为湿疹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改善湿疹的症状和减轻瘙痒感。
此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湿疹敷料和光疗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湿疹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尽管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在缓解症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副作用和疗效不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与此同时,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基础1.1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理论解析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内疾病邪气侵袭而导致的。
常见的邪气有风邪、寒邪、湿邪等。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核心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清除病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2 西医对于过敏性鼻炎的现代解释西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对特定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脱敏疗法、局部类固醇等。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增强、药物依赖等问题。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2.1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例如,一项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发现,辨证施治能够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还能够减轻鼻痒、流涕等症状。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础研究除了临床研究外,许多基础研究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
例如,某些中药制剂被证明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此外,中医针灸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其机制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鼻腔通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应用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复发率。
其次,中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并且比较安全。
再次,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新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新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手术新方法治疗。
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7.5% (117/120),显效90.83% (109/120)。
结论: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 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新进展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有发作性鼻痒、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和鼻黏膜肿胀,病情顽固,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比较棘手。
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对在本科确诊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手术新方法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效果满意。
笔者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2~2010.2期间本科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55例,平均年龄42岁,病史6年以内49例(40.83% ),病史6~10年55例(45.83% ), 10年以上16例(13.33% )。
鼻中隔偏曲者53例,男20例,女33例。
患者就诊后,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等,病程长或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甲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
符合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
120例患者都接受口服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免疫脱敏等系统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
1
1.2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关于常年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记分标准: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和/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各记1分,共3分。
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至少有一种为(++)或(++)以上;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并且和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各得2分,共4分。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阳性和/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阳性得1分。
得分6~8分诊断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3~5分为可疑过敏性鼻炎,0~2分可能为非过敏性鼻炎。
1.3疗效评定标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记分方法:(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
1.4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鼻腔黏膜1%丁卡因喷雾表面麻醉,双侧下鼻甲黏膜下1%利多卡因5 ml浸润麻醉, 0°内镜下ENTec等离子体手
术系统ReFlex45型射频电极,操作前设定输出功率于5挡,将位于鼻中隔前上方近鼻背处的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
在内窥镜下,插入肿大的下鼻甲或中鼻甲,每点治疗时间持续10 秒,前、后端共1-2点。
术后不需要鼻腔填塞,用止血棉覆盖进针处,口服抗生素,滴用薄荷油1周。
伴有鼻中隔偏曲53例患者局部麻醉,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切除偏曲较著的软骨、梨骨、部分上颌骨鼻嵴,手术后1周拆除切口缝线,用抗生素治疗1周3。
2结果
对120例患者1周后清理鼻腔,发现肿胀减轻, 鼻分泌物减少,打喷嚏、流清水样涕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1次,根据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 6个月后显效109例,好转8例, 3例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97.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其他不适症,效果显著的109例中包括53例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
3讨论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经研究证明单纯阻断翼管神经或筛前神经均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复发率达63%。
在鼻内窥镜下应用等离子低温消融系统把筛前神经、翼管神经、下鼻甲胆碱能神经联合阻断,以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鼻黏膜血管、神经和腺体的反应性,减少鼻腔阻力,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效果满意。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只需在鼻中隔、下鼻甲前端或后端各刺一个小孔,最大浸透深度为2mm,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粘膜下消融,有效保护了粘膜,避免破坏纤毛粘液毯系统,保持原有的生理屏障功能;热损伤轻微,术后出血少,水肿反应轻,鼻腔无需堵塞,安全舒适无痛苦,一次治疗只需20分钟左右。
因此,术后很少有痂皮、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同时,该治疗系统还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当组织变性时电阻增大到一定程度,系统会自动停止工作,并发出报警声。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维护鼻腔,可以大大减少复发的机率。
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系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几近完美的微创疗法。
经一年多时间对病人的随防观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
4结论
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行筛前神经切断术、下鼻甲打孔消融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可靠, 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
[2] 李春华,周光耀,黄忠华. 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
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9, (10):12--13 .
[3] 范绍翀.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综合治疗[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03) :23--24.
[4]栾子泉,43例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0,(09 ):12--13
[5]赵民生. 哪些药物可治疗过敏性鼻炎[J]. 求医问药, 2010, (0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