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

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一、课标要求:1、加深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2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二、教学、学习过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1、化学平衡常数定义: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

2、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及单位:如对于达到平衡的一般可逆反应:aA + bB pC + qD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表示为C(A) 、 C (B)、C(C) 、C(D)化学平衡常数:K c= c p(C)·c q(D)/c a(A)·c b(B)。

K的单位为(mol·L-1) n[思考与交流] K值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化学平衡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3、K值的大小意义:(1)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2)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4、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或降低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取决于相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情况;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

(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作“1”而不代入公式。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改变反应方向,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及计算1、利用平衡常数解释浓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题1、A 、B、 C、D为四种易溶物质,它们在稀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A+2B+H 2O C+D。

当加水稀释时,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解析:该化学平衡常数K c=[C]·[D]/[A]·[B]2,加水稀释后,A 、B、 C、D四种物质稀释相同的倍数,但Q c=c(C)·c(D)/c(A)·c(B)2>K c,所以加水稀释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平衡思想化学平衡常数KKp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平衡思想化学平衡常数KKp的计算

2x
体的平衡 平衡 35.8 kPa-x 2x
分压
由题意可知35.8 kPa-x+2x+17.9 kPa=63.1 kPa,
解得x=9.4 kPa,p平(N2O4)=
kPa,p平(NO2)=
kPa
4.求Kp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即可求出Kp≈
kPa
变式题 (1)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MoS2和O2,仅发生反
起始物质的量 容器
NO CO Ⅰ 1 mol 3 mol Ⅱ 6 mol 2 mol
起始物质的量 容器
NO CO Ⅰ 1 mol 3 mol Ⅱ 6 mol 2 mol
探究点2 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
1.Kp含义
在化学平衡体系中,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 数,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平衡浓度/(mol·L-1) 0.02 0.01 0.04 0.08
平衡常数K==64;
然后可以根据浓度商与K大小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平衡移动方
向和反应的热效应,判断投料变化是否引起K的变化
变式题 两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及CO气体,发生反
应:2NO(g)+2CO(g) ⇌N2(g)+2CO2(g) ΔH,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实验测得两 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0
②若初始时通入7.0 mol O2,p2为7.0 kPa,则A点平衡常数Kp=
(用气体平衡分
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
(2)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
反应: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突破训练44-课时作业29化学平衡常数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突破训练44-课时作业29化学平衡常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5. (2023·山东淄博二模)某温度下,在金表面发生反应:
2N2 g + O2 g ,其速率方程为 = N2 O
2N2 O g
(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反应过程
中, N2 O 与(催化剂)及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 (半衰期)
(即1.5 mol ⋅ L−1 )所用的时间为20 min,所以半衰期为20 min,D正
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6. (2023·辽宁朝阳一模)氨气去除NO的反应原理为
4NH3 g + 6NO g ⇌ 5N2 g + 6H2 O g Δ < 0,反应速率与浓度之
常数增大,正确。
1
2345源自6789
10
11
12
13
14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3. (2023·江苏南京二模)反应
催化剂
2CO2 g + 6H2 g

CH3 OCH3 g + 3H2 O g Δ < 0可实现CO2
的资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上述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B. 上述反应每消耗1 mol CO2 的同时会形成7 mol 键
,C错误;题给反应中,催
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复习目标]1.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计算的一般方法。

2.了解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1.常用的四个公式公式备注反应物的转化率n 转化n起始×100%=c 转化c起始×100%①平衡量可以是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②某组分的体积分数,也可以是物质的量分数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2.平衡常数的计算步骤(1)写出有关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2)利用“三段式”(见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确定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3)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4)注意单位的统一。

3.压强平衡常数(1)以a A(g)+b B(g)c C(g)+d D(g)为例,K p =p c C ·p d D p a A ·p b B[p (X):X 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总压强]。

(2)计算方法①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②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③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④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例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将1mol N 2和3mol H 2充入压强为p 0的恒压容器中,测得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50%,计算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 p )。

答案163p 20解析N 2(g)+3H 2(g)2NH 3(g)起始/mol 130变化/mol 0.5 1.51平衡/mol0.51.51平衡时p (N 2)=0.53p 0、p (H 2)=1.53p 0、p (NH 3)=13p 0。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夯实基础知识1.一个模式——“三段式”如m A(g)+n B(g)p C(g)+q D(g),令A 、B 肇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1、b mol·L -1,抵达均衡后消耗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 -1。

m A(g)+n B(g)p C(g)+q D(g) c 始/mol·L -1 a b 0 0c 转/mol·L -1 mx nx px qxc 平/mol·L -1 a -mx b -nx px qxK =(px )p ·(qx )q(a -mx )m ·(b -nx )n。

2.明确三个量的干系(1)三个量:即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2)干系①敷衍联合反响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②敷衍联合生成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即是各反响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掌握四个公式(1)反响物的转化率=n (转化)n (肇始)×100%=c (转化)c (肇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均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均衡量均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

深度思考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下列反响: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抵达均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响①的均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溶液中“四大常数”的相关计算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溶液中“四大常数”的相关计算

微专题·大素养○22 溶液中“四大常数”的相关计算【知识基础】1.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关系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α)的关系(以一元弱酸为例)HA ⇌ H + + A -起始: c 酸 0 0 转化: c 酸·α c 酸·α c 酸·α 平衡: c 酸·(1-α) c 酸·α c 酸·αK a =(c 酸·α)2c酸·(1−α)=c 酸·α2(1−α),α很小,可认为(1-α)≈1,则K a =c 酸·α2或α=√Ka c酸。

2.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关系(1)定量关系①对于一元弱酸HA ,K a 与K h 的关系 HA ⇌H ++A-,K a =c (H +)·c (A −)c (HA );A -+H 2O ⇌HA +OH -,K h =c (OH −)·c (HA )c (A −)。

则K a ·K h =c (H +)·c (OH -)=K w ,故K h =K w K a。

常温时K a ·K h =K w =1.0×10-14,K h =1.0×10−14K a。

②对于二元弱酸H 2B ,K a1(H 2B)、K a2(H 2B)与K h (HB -)、K h (B 2-)的关系HB -+H 2O ⇌H 2B +OH -,K h (HB -)=c (OH −)·c (H 2B )c (HB −)=c (H +)·c (OH −)·c (H 2B )c (H +)·c (HB −)=K wK a1(H 2B )。

B 2-+H 2O ⇌HB -+OH -,K h (B 2-)=c (OH −)·c (HB −)c (B 2−)=c (H +)·c (OH −)·c (HB −)c (H +)·c (B 2−)=K wK a2(H 2B )(2)大小关系相同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小,对应的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越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图像复习讲义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图像复习讲义

授课主题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及反应方向的推断教学目的能够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教学重难点推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变更推断;焓变、熵变及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教学内容本节学问点讲解1.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K=(C)(D) (A)(B)p qm nc cc c⋅⋅。

(3)应用①推断反应进行的限度K值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高。

K值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低。

K <10−510−5~105>105反应程度很难进行反应可逆反应可接近完全②推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在随意状态时,浓度商均为Q c=(C)(D) (A)(B)c da bc cc c⋅⋅。

Q c>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Q c=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 c<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③利用平衡常数推断反应的热效应若上升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上升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转化率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 A+b B c C+d D,达到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α(A)=A AA的初始浓度-的平衡浓度的初始浓度×100%=0(A)(A)(A)c cc×100%[c0(A)为起始时A的浓度,c(A)为平衡时A的浓度]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变更推断推断反应物转化率的变更时,不要把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提高等同起来,要视详细状况而定。

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反应类型条件的变更反应物转化率的变更有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同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反应物A、B的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q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m+n<p+q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减小m+n=p+q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不变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 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m<n+p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m=n+p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不变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自发过程1.含义在肯定条件下,不须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高考总复习-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四 化学平衡常数 含解析

高考总复习-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四 化学平衡常数 含解析

聚焦与凝萃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用符号K表示.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错误!3.意义:(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注意:(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平衡时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3)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T)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4)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如正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一样,互为倒数关系。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5)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看视为常数,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6)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7)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4.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反之,则相反。

一般地,K>105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方向:(Q:浓度积)对于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Q=错误!=Q c,Q c错误!(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实基础知识
1.一个模式——“三段式”
如m A(g)+n B(g)p C(g)+q 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 -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1。

m A(g)+n B(g)p C(g)+q D(g)
c始/mol·L-1a b0 0
c转/mol·L-1mx nx px qx
c平/mol·L-1a-mx b-nx px qx
K=(px)p·(qx)q
(a-mx)m·(b-nx)n。

2.明确三个量的关系
(1)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掌握四个公式
(1)反应物的转化率=n (转化)n (起始)×100%=c (转化)c (起始)
×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100%。

(3)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
×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100%。

深度思考
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 mol·L -1,c (HI)=4 mol·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
型题目组
题组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单纯计算
1.(2019·南宁二中月考)在容积为 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

①T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0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于0.36
(2)①大于正反应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②平衡时,c(NO2)=0.002 0 mol·L-1·s-1×10 s×2+0.120 mol·L-1=0.160 mol·L-1
c(N2O4)=0.04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K2=(0.160)2
0.020=1.28
题组二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相结合计算
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K=0.1
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为8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答案C
3.[2019·全国卷Ⅰ,28(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H2S B.CO2C.COS D.N2
答案①2.5 2.8×10-3②>>③B
题组三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另类计算
4.(2019·海南,16)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 s-1,k(逆)=0.002 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 a(正)小于E a(逆),则ΔH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___;温度t1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2,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小于
(2)B 7
3小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5.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C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ΔH =+173 kJ·mol-1,若压强为p kPa,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
答下列问题:
(1)65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t1℃时平衡常数K 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该温度下达平衡后若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气体,则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5%(2)0.5p不Q p=K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