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初任培训大纲

合集下载

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

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

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概要: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是一本面向即将进入公务员职位的新人的培训资料。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本读本,公务员初任者可以了解公务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和技能,为其职业生涯的顺利起步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公务员职责本部分介绍了公务员的基本职责和权力。

公务员职责是指公务员在行使职务时应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

了解和理解这些职责对于公务员初任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且明确自己的职责边界,避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二部分:公务员的要求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公务员是一项高度职业化的工作,因此,对于人员素质和素养有着严格的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公务员初任者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满足这些要求,并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制定合适的规划。

第三部分:公务员的技能本部分介绍了公务员工作所需的一些基本技能。

作为一名公务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公务员初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四部分:公务员行为准则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作为公务员,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必不可少的,能够保障公务员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廉洁奉公。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公务员初任者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做到廉洁自律,赢得社会和公众的信任。

第五部分:公务员宣誓本部分介绍了公务员宣誓的程序和内容。

公务员宣誓是公务员入职的重要环节,通过宣誓,公务员初任者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部分的学习将帮助公务员初任者庄重入职,以正确的态度投身于公务员工作。

结论: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是一本对于即将进入公务员职位的新人至关重要的培训资料。

通过学习这本读本,公务员初任者可以全面了解公务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和技能,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这对于公务员初任者的职业生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其成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务员初任培训方案

公务员初任培训方案

公务员初任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旨在提高新录用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成为合格的公务员。

二、培训对象本年度新录用的公务员。

三、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共X天,具体时间为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

四、培训地点培训地点详细地址五、培训内容(一)政治理论与政策法规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水平。

3、法律法规学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1、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廉洁、服务人民的职业道德。

2、公务员行为规范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机关工作方法与技能1、公文写作与处理学习公文的种类、格式、写作方法和处理程序,提高公文写作和处理能力。

2、办公自动化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办公效率。

3、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学习沟通协调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作协调能力。

(四)公共管理与服务1、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学习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创新的趋势。

2、公共服务能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廉政教育与警示教育1、廉政法规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2、警示教育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六、培训方式(一)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讲座,系统传授知识和经验。

(二)实践教学组织学员到基层单位、先进典型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交流,增强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公务员入职培训内容与安排

公务员入职培训内容与安排

公务员入职培训内容与安排公务员入职培训是为了帮助新任公务员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公务员职位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要求。

下面将介绍公务员入职培训的内容与安排。

一、培训内容1. 法律法规培训: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培训中将深入学习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了解公务员职责、权利和义务。

2. 政策理论学习:培训将重点介绍国家重要政策,如经济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以便公务员能够全面了解国家发展方向,为决策提供支持。

3. 组织纪律教育:作为公务员,必须遵守组织纪律,遵循内部规定和程序。

培训将加强对组织纪律的教育,包括廉政建设、工作纪律、考核评价等内容。

4. 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公务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廉洁自律,服务于人民群众。

培训将加强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培养,引导公务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

5. 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公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培训将强化这些方面的教育,为公务员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实践训练。

6. 知识补充与专业学习:根据公务员所从事的具体职业领域,培训会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

例如,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政策研究学习,执法人员需要进行执法技能培训等。

7. 体能训练与心理调适:公务员工作强度较大,培训中也会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调适,以提高公务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

二、培训安排1. 入职前培训:在公务员正式上岗前,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入职前培训。

这段培训时间较长,通常为几周甚至几个月,以确保公务员对公务员系统、职责和规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在岗培训:公务员入职以后,还会继续进行在岗培训。

在岗培训一般会持续一年左右,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帮助公务员逐步适应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能力。

3. 考核评估:在培训过程中,会进行考核评估,以检验公务员的培训效果和工作能力。

公务员岗前培训计划

公务员岗前培训计划

公务员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公务员岗前培训是对新上岗的公务员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学习和素质提高,使其能够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业务,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培养公务员健全的职业道德、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素质,以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政策法规知识培训新上岗的公务员需要全面了解国家、地方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行政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掌握政策法规背景、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2、法律素养培训对公务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规范行为,强化法治观念,做到依法行政。

3、职业技能培训对新上岗的公务员进行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包括文字处理、办公软件使用、行政文书处理、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技能培训。

4、社会实践培训组织公务员走出办公室,到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广泛实地访问,了解基层情况,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实践能力。

5、领导交流培训邀请各级领导和资深公务员进行交流授课,分享工作经验,传授实践技能和经验,引导新上岗公务员学习领导和前辈的优秀工作经验。

6、心理素质培训加强对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增强公务员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培训方法1、集中培训对新入职公务员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安排专业的培训师进行教学,统一授课内容和进度,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2、自主学习鼓励新入职公务员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和学习活动。

3、现场模拟设置真实工作场景,对新上岗公务员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引导新入职公务员理解政策法规,并能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5、实地调研组织新入职公务员到各类实地调研活动中,让他们了解到实际情况,增强实践能力。

四、评估标准1、学习成绩考核定期对参加培训的公务员进行学习成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员进行评优、排名,激励学习积极性。

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1]

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1]
公务员工作需要多部门、多岗位协同合作,因此,培养团队合作 意识至关重要。
沟通技巧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训练公务员有效沟通、倾听和反 馈的技巧。
团队建设活动
组织拓展训练、团队协作游戏等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互信。
领导力素质模型解读
01
领导力素质模型概 念介绍
阐述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定义、作 用和意义,帮助公务员全面理解 领导力内涵。
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
压力来源分析
深入剖析公务员面临的工 作压力、生活压力等来源 ,明确压力产生的根本原 因。
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压力来源,提供 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时间 管理、情绪调节、沟通技 巧等。
压力管理计划
指导公务员制定个性化的 压力管理计划,合理安排 工作、生活和休闲时间, 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调适方法
熟悉公务员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工作 纪律,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法律法规意识培养
法律法规知识
系统学习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
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
树立法治意识,培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加强廉政建设,了解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自觉抵制腐败现象 。
认知调整
帮助公务员调整不合理认知,建 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
生活。
情绪管理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 想等,帮助公务员有效缓解负面情 绪。
行为改变
引导公务员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 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05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培养
团队合作意识及技巧训练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公务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

全国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主要科目教学指导大纲

全国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主要科目教学指导大纲

全国税务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主要科目教学指导大纲依据《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初任培训实施办法》,本大纲提供了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大部分,政治理论与廉政建设、行政执法知识、综合知识与能力、会计基础知识、税收政策知识和税收业务知识共六个模块主要课程的教学指导。

适用于全国税务系统财税类院校毕业人员(A类)、非财税类院校毕业人员(B类)和军队转业干部及其他(C类)三类人员的初任培训。

其中,公共知识部分为三类人员的必修课程,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专业知识部分可结合三类人员的情况进行选修。

A类人员公共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1,B类和C类人员公共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2。

第一部分——培训目标与总体要求设置“公共知识”,是为了培养和检验税务系统新录用公务员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理论素质、知识和能力,使税务系统新录用公务员树立并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公务员知识、经济理论及公文的有关知识,从而为在税务系统从事实际工作打下思想、理论基础。

一、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培训学习,对政府机关的设置、职能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有一定了解;了解税务机关的组织特质;了解宪法以及行政法的基本程序;熟悉行政机关特别是税务机关的公文写作、公文文种及公文运转程序。

三、通过培训学习,了解公务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正确履行国家公务员职责;了解党的廉政纪律规定,强化公务员廉政、勤政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四、培训时间:政治理论与廉政建设模块20课时,行政执法知识模块60课时,综合知识与能力模块40课时。

——培训内容与基本要点第一单元政治理论与廉政建设模块一、邓小平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科学发展观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廉政建设与预防职务犯罪(一)税务干部遵纪守法教育(二)税务行政执法风险和税务职务犯罪及其防范(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税务干部职业道德六、时事政治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六)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四)税务系统(四)常用行政公文文种——一、学习参考书为税务总局统一编印的税务系统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相关教材。

公务员岗前培训内容

公务员岗前培训内容

公务员岗前培训内容公务员岗前培训是为了帮助新任公务员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公务员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岗前培训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等内容。

下面将就公务员岗前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政治理论是公务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岗前培训中,需要对新任公务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史、国情、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使其能够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其次,法律法规是公务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因此,在岗前培训中,需要对新任公务员进行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使其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能够正确行使公务员职权,依法履行职责,做到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公正廉明。

再次,业务知识是公务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岗位的公务员需要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岗前培训中,需要对新任公务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熟悉本岗位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工作要求等,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本岗位的工作任务。

最后,工作技能是公务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会议组织、公文写作、信息搜集、分析研判、沟通协调、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在岗前培训中,需要对新任公务员进行相关工作技能的培训和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等,能够胜任公务员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

综上所述,公务员岗前培训内容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新任公务员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公务员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公务员培训方案完整版

公务员培训方案完整版

公务员培训方案完整版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增强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意识。

2、提升业务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培养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新入职公务员及需要提升业务能力的在职公务员。

三、培训内容1、政治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2、法律法规系统学习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3、业务知识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公文写作、办公软件操作、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知识。

4、沟通技巧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倾听技巧等,提高与群众、同事和上级的沟通效果。

5、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6、廉政教育开展廉政法规学习和案例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预防腐败行为。

四、培训方式1、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资深公务员进行课堂讲授,系统传授知识和经验。

2、实践操作安排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员自主学习。

4、小组讨论组织学员分组讨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交流与合作。

5、实地考察参观优秀单位和项目,学习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分别安排短期集中培训(3 5 天)和长期分期培训(1 3 个月)。

2、培训地点:选择具备良好教学设施和环境的专业培训机构或政府指定场所。

六、培训师资1、内部讲师:选拔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资深公务员担任内部讲师,分享实际工作经验。

2、外部专家:邀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进行理论知识和前沿动态的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尽快转变角色,快速熟悉机关业务和岗位技能,强化法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对公务员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针对新录用公务员亟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理论和应用的层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问题探究式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既能保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又能注重结合诸多经典案例激发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考试形式及考卷分值比例结业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分为是非、单选和不定项三种,总分120分。

其中,是非题共30题,每题0.5分;单选题共45题,每题1分;不定项题共40题,每题1.5分。

各章分值比例如下表:、、、公务员制度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依据公务员法和配套法规,了解和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我国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涵义以及我国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依据和指导思想、管理原则;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国外公务员制度以及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异同。

内容框架:一、我国公务员制度概述(一)我国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含义(二)我国《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一)明确规定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二)实行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三)建立考试录用制度(四)实行科学考核制度(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六)实行职务任免制度(七)建立严格的职务升降制度(八)实行正规的培训制度(九)实行交流和回避制度(十)建立合理的工资福利保险制度(十一)建立严格的辞职辞退制度(十二)建立正常的退休制度(十三)建立申诉控告制度(十四)建立职位聘任制度(十五)构建科学的法律责任体系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征(一)与国外公务员制度相比较的特点(二)与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较的特点考试范围: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含义P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通过和实施P23.公务员法的立法目的P34.公务员法的立法依据P3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P46.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原则P57.公务员义务的含义P68.公务员权利的含义P79.我国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关系P710.我国公务员义务的主要内容P811.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主要内容P912.职位分类的含义特点及实行职务分类制度的意义P11-P1213.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P1214.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P1315.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P1516.我国公务员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P1717.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P1818.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P2019.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P2220.我国公务员交流和回避制度P242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P2622.我国公务员辞退制度P2723.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P2824.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P2925.我国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P3026.与国外相比公务员制度的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32—3327.我国干部选拔的用人标准P3328.我国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P3429.我国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P3430.我国公务员制度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优秀人才?P34、、、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明确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公共管理活动内容以及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和把握中国公共管理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角色的变化,认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家,公共管理的模式和方式的差异性。

内容框架:、、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学科、、、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及中国公共管理发展、、、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的基础和目标、、、公共管理的客体、、、公共管理的策略、、、中国公共管理发展、、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概述、、、公共政策的设计和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评价和公共政策终结、、公共服务与非政府公共部门、、、公共服务民营化、、、非政府公共部门概述、、、非政府公共部门与政府的关系、、、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公共部门组织的绩效测量与管理、、、公共组织、、、绩效测量及相关概念、、、绩效测量与管理过程、、公共财政管理、、、预算管理、、、审计管理、、、政府会计与会计管理、、、公共财政管理模式考试范围:1.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P37-382.公共物品的特征P383.公共权力的作用P384.公共治理的本质P395.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P396.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区别P407.中国最早的行政管理学研究专著P408.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P419.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P4310.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P4411.政府失灵的几种情况P4512.公共管理的客体包括P4613.宏观调控的概念P4814.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P4815.公共规制的主要内容P4816.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P5217.公共政策的概念P5418.公共政策的功能P5419.影响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主要因素P5520.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原因P5621.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P5822.成本效益分析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5923.政策终结的障碍P6124.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的P6225.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点P6226.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劣势P6327.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P6628.发展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对策P6729.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具体差别P6830.绩效管理的概念P6831.360゜绩效考核法概念P7132.预算的分类P71.7233.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P7234.审计的分类P7435.公共财政管理模式P79、、、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通过学习行政合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类型以及行政合法的构成要件、行政救济的类型等,具备强烈的法律意识,在实践中坚持执政为民,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

内容框架:一、行政法治理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行政合法原则(、)行政适当原则(、)行政公开原则二、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合法要件(、)行政立法行为(、)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行为程序三、行政救济规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考试范围:1.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的关系P832.行政合法原则的内涵与外延P84-853.行政适当原则的含义,如何理解行政适当原则P854.行政公开原则的含义及其表现领域P85-865.行政行为的特征P866.行政行为的法律功能P86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p878.行政立法行为的含义与特征P87-889.行政立法的原则P88-8910.行政立法的主体P8911.行政立法的类型P89-9112.行政许可行为的含义与特征P9113.行政许可的原则P91-9214.行政许可的程序及其具体要求P92-9415.行政许可失效的三种形式P9316.行政处罚行为的含义与特征P9417.行政处罚的原则P94-9518.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P95-9619.行政处罚的程序P9620.行政征收含义与特征P98-9921.行政征税含义及构成要素P9922.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P10023.我国目前税款征收的方式P10124.行政行为程序的含义与特征P10225.行政程序的类型P10226.行政程序法的含义P10327.行政复议的含义、原则和法律关系P106-10728.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P107-10829.行政复议的程序P109-11030.行政诉讼的含义、原则和法律关系P110-11231.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P113-11532.行政诉讼程序P115-11633.行政赔偿的含义与要件P116-11734.行政赔偿的范围P11735.行政赔偿的程序P118、、、机关工作的基本程序与特征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了解机关工作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点;掌握机关行政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了解并掌握机关工作计划的种类,重点掌握机关工作计划的制定的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机关工作的执行的特点;了解机关工作执行的条件;掌握机关工作执行需要经历的阶段。

内容框架:一、机关工作的决策(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功能(二)行政决策的原则(三)行政决策的程序二、行政工作计划(一)机关工作计划的含义(二)机关工作计划的种类(三)机关工作计划的制定三、机关工作执行(一)机关工作执行概述(二)机关工作执行的条件(三)机关工作执行的过程考试范围:1.行政决策的特点P1702.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P1703.行政决策的原则P1714.政府决策的过程P1735.计划的内涵P1746.机关工作计划的种类P1757.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P1758.制定计划的基本过程P1759.机关工作执行的特点P17610.执行的作用P17711.机关工作执行的条件P17712.机关工作执行的过程P17814.机关工作执行前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P178-18015.工作总结的基本方法P181第七章公文写作及处理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了解和掌握公文写作的原则和要求,其中重点掌握公文写作应遵循的原则;掌握请示、通知、报告等几类公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公文收、发的程序;了解公文的立卷方法、流程,以及公文的归档和管理等。

内容框架:、、公文写作要则、、、文风简洁,目的明确、、、政治性与合法性、、、客观性与规范性、、、定向性与针对性、、、公文写作的程序要求、、请示、通知、报告的撰写、、、请示、、、通知、、、报告、、公文处理、、、收文处理程序、、、发文处理程序、、、公文的立卷、、、公文的归档、、、文档管理和文档一体化考试范围:1.公文写作的原则P1842.公文写作的政治性与合法性P1843.公文写作的客观性与规范性P1844.公文的规范格式P1855.公文的主体P1866.公文写作的规范化语言P1877.根据行文传递的方向,公文可以划分的种类P1898.行文方式的分类P1909.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特点P19110.公文写作程序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环节P19211.请示的特点P19612.请示的组成部分P19613.请示的写作要求P19714.通知的特点P19815.通知的组成部分P19916.通知的写作要求P19917.常用的几种通知的特点P20018.报告的特点P20519.报告的组成部分P20620.工作报告和总结报告的写作要求P20621.收文的具体程序P21322.传阅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P21423.发文的具体程序P21524.用印或签署的具体要求P21525.公文立卷的方法和流程P21626.公文归档的范围和公文归档的程序P21727.文档一体化的特点P21828.文档一体化的建设原则P21929.电子档案载体的物理保护措施P22130.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维护手段P222、、、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学习目的:本章要求新录用公务员了解社会调查的含义、目的及意义,掌握社会调查的分类及具体程序(社会调查的具体流程);了解社会调查的分类;能够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掌握主要的定性调查方法;了解定量社会调查分析方法与指标;掌握调查研究中社会测量的尺度;了解定量研究中抽样调查方法;掌握社会调查的数据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