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的检查
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

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万水治;史玉振;童明敏;吴越飞;王中秋【摘要】Objective 3. 0-tesla (3. 0T) MRI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coustic neuroma. This stuff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RI manifestations of acoustic neuroma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3. 0T MRI and histopath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umor.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22 cases of acoustic neuroma confirmed by MRI and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s. The patients underwent 3.0T MRI scanning, the scan sequences mainly including T1 weighted imaging (WI) with FL2D, T2 WI with FSE and diffusion WI (DWI) on unenhanced routine SE sequence and T1 -WI on enhanced MRI. We observed the size, appearance, site, necrosis, cystic change, signal intensity, degree and pattern of the tumors, and compared the MRI findings with histopathologic results, particularly the pathologic basis of solid and cystic masses. Results Among the 22 cases of acoustic neuroma, MRI revealed 15 solid masses (68. 2%), with homogeneous isointensity on T1 and T2 WI, 6 cystic masses (27. 3%), with heterogeneous hypo- or isointensity on T1 WI and heterogeneous iso- or hyperintensity on T2 WI, and 1 hemorrhagicrnmass, with heterogeneous iso- or hyperintensity on T1 WI and heterogeneous iso- or hypointensity on T2 WI. Histopathology showed mainly antoni A spindle cells in the solid mass and chiefly antoni B cells with mucinous degeneration in the cystic mass.Enhanced MRI manifested obvious enhancement on the solid parts but not on the cystic components of the masses, while enhanced T1 WI exhibited ipsilateral auditory nerve thickening and enhancement in all the cases. Conclusion MRI can objectively demonstrate the pathologic features of acoustic neuroma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ts surgical protocol.%目的 3.0T磁共振成像(3.0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0T MRI)可应用于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文中用3.0T MRI对听神经瘤进行诊断,探讨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提高手术前对听神经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MR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患者.使用西门子Magnetom Trio 3.0T磁共振仪,采用扫描方法为MR平扫梯度回波序列(FL2D)的T1加权成像、自旋回波序列(TSE)的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增强后的T1加权成像.对神经瘤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坏死、囊变、信号强度及其增强程度等MRI各种表现分别观察和记录,重点观察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的病理学特点,将MR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听神经瘤中,MRI示实性肿块15例,占68.2%,瘤体在T1WI及T2WI呈等信号,病理表现主要以梭形的Antoni A型细胞为主.囊实性肿块6例,占27.3%,呈T1WI等低、T2WI等高的混杂信号,病理表现为伴黏液变性的Antoni B型细胞为主,并混有Antoni A型细胞.出血性肿块1例,占4.5%,呈T1WI等高、T2WI等低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肿块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22例患侧的听神经均增粗、强化.结论 MRI能客观显示听神经瘤的病理学特点,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3(026)002【总页数】4页(P164-167)【关键词】听神经瘤;磁共振;病理学【作者】万水治;史玉振;童明敏;吴越飞;王中秋【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0 引言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1-3]。
听神经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听神经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很多患者知道听神经瘤,却不知道疾病的症状,自己患病也未能发现异常,直到病情严重后才到医院检查,此时疾病才能确诊,患者在检查时需要做很多项检查,那么听神经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哪些?听神经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典型的听神经瘤具有上述渐进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借助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1.放射学检查(1)颅骨X线片:岩骨平片见内耳道扩大、骨侵蚀或骨质吸收。
(2)CT及MRI扫描:CT表现为瘤体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数呈高密度影像。
肿瘤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位于内听道口区,多伴内听道扩张,增强效应明显。
MRIT1加权像上呈略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第四脑室受压变形,脑干及小脑亦变形移位。
注射造影剂后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2.神经耳科检查由于病人早期仅有耳鸣、耳聋,常在耳科就诊。
常用的是听力检查及前庭神经功能检查。
(1)听力检查:有4种听力检查方法可区别听力障碍是来自传导系统、耳蜗或听神经的障碍听力测验,第Ⅰ型属正常或中耳疾病;第Ⅱ型为耳蜗听力丧失;第Ⅲ、Ⅳ型为听神经病变音衰退阈试验。
如果音调消退超过30dB为听神经障碍,短增强敏感试验积分在60%~100%为耳蜗病变,双耳交替音量平衡试验有增补现象的属耳蜗病变,无增补现象的属中耳或听神经病变。
(2)前庭神经功能检查:听神经瘤多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早期采用冷热水试验几乎都能发现病侧前庭神经功能损害现象、反应完全消失或部分消失。
这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常用方法。
但由于从前庭核发出的纤维经脑桥交叉至对侧时位于较浅部,容易受大型桥脑小脑角肿瘤的压迫,健侧的前庭功能也有10%左右病人可以受损。
3、听神经瘤临床诊断方法听神经瘤多源于第Ⅷ脑神经内耳道段,亦可发自内耳道口神经鞘膜起始处或内耳道底,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一般为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较少。
听神经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听神经瘤的检查项目有两大项,放射学检查和耳部神经检查,患者检查完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等判断疾病,确诊了疾病后再进行正规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大脑的护理、心理疾病的护理等,可辅助治疗疾病。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神经瘤是一类由神经系统组织中的不正常细胞增殖而形成的肿瘤,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瘤可以发生在大脑、脊髓、周围神经、交感神经系统等部位。
在影像学上,根据瘤体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神经瘤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大脑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根据其生长的位置和性质而有所不同。
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常见的神经瘤表现为T1加权像上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这与它们的不同成分有关。
对于小脑神经瘤,其在MRI上的表现在T1加权像上呈现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呈现为高信号,通常伴有水肿及转移性水肿的现象。
而颞、额叶区神经瘤则往往表现为颅内高信号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紧贴脑沟。
这些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脊髓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对脊柱和脊髓进行MRI检查时,常见的脊髓神经瘤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内等T1、T2加权像上呈均匀等或低信号占位,肿瘤的形态则取决于其生长的部位和生长速度。
脊髓神经瘤在MRI图像上的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周围神经神经瘤在神经影像学中也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
常见的周围神经瘤包括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等。
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瘤,在MRI上的表现为颅神经内听道内高信号影,肿瘤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缘清晰锐利。
三叉神经瘤则通常位于三叉神经的近端或远端部位,其在MRI上的表现为神经根区占位,信号均匀且边界清晰。
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医师对周围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神经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医生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听神经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神经瘤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并密切关注影像学表现,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听神经瘤的护理查房(课堂PPT)

①定时巡视病房,观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 体温等变化,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
痫发作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头部伤口引流量24小时内 不超过300ml,或遵医嘱观察并控制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进行处理。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节律及幅度、血氧饱和度。
2020/4/7
胆脂瘤或脑膜 瘤
面神经瘤
面神经瘤位于内耳道的前.上象 限,内耳道前,上壁骨质可见破 坏,形成沟通内耳道-面神经管 迷路段的肿块; 薄层MRI或MR水 成像有助于显示肿瘤在内耳道内 的起源神经。而听神经瘤多向内 耳道口生长,较大时延伸至桥小 脑角区形成内耳道-桥小脑角区 肿块,但不累及面神经管迷路段 。两者在MRI, 上的信号强度及 强化方式无明显差别。
或消失
向前胸,以防止残渣再次侵入气管。
伤口敷料有湿,外耳道 鼻腔有液体漏出
枕上垫无菌垫巾,保持清洁干燥,患者卧床时,床头 抬高15-30度,耳漏患者头偏向患侧,在鼻孔外耳道放 置棉球,湿及换
25
谢 谢观 看
2020/4/7
26
9
五、治疗
3、预防感染 2、立体定向放
射治疗 1、 外科手术治
疗为主
2020/4/7
➢ (1)药物对肿瘤本身无特效。 ➢ (2)纠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20%
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为主药, 必要时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 ➢ (3)注意电解质与体液平衡,术中
补充失血。 ➢ (4)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其静脉回流主要通过岩静脉进 入岩上窦
5
三、临床表现
早期
肿瘤体积小时,出现 一侧耳鸣、听力减退 及眩晕,少数患者时 间稍长后出现耳聋。 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 晕或恶心、呕吐。
听神经瘤的护理查房(课堂PPT)

胆脂瘤或脑膜 瘤
面神经瘤
面神经瘤位于内耳道的前.上象 限,内耳道前,上壁骨质可见破 坏,形成沟通内耳道-面神经管 迷路段的肿块; 薄层MRI或MR水 成像有助于显示肿瘤在内耳道内 的起源神经。而听神经瘤多向内 耳道口生长,较大时延伸至桥小 脑角区形成内耳道-桥小脑角区 肿块,但不累及面神经管迷路段 。两者在MRI, 上的信号强度及 强化方式无明显差别。
体征的变化是关键。尤其是损伤、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发生角
膜溃疡,严重者有造成失明危险。应滴眼药水和药膏、戴眼罩,甚至通
知医生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眼角膜。
(3)三叉神经损伤者面部感觉丧失,进食要防止烫伤。
(4)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者常伴有声音嘶哑、呛咳,故手术后3天暂禁
发热、痰多、血象增高、 鼓励咳嗽排痰,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扣背。不能有效
肺部出现干、湿罗音,肺 排痰者,应给与负压吸引,必要时可
部x线有助于诊断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后组颅神经受损 脑脊液漏
2024/1/17
患者进食易引起吞咽困 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选择不易误吸的糊状食物。
难、呛咳、 嗽反射诚弱 出现呛咳时,患者应腰、颈弯腰,身体前倾,下颌抵
2024/1/17
21
护理计划
2024/1/17
3.自理能力下降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恢复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①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
人交往,了解生活所需,尽最满足病人的要求。 ②耐心指导协助家属帮助病人进食、服药、饮水、排便
翻身、洗漱等。 ③及时给病人整理床单位,更换被褥及衣服。 ④为病人做好口腔,皮肤清洁护理,使病人身心舒畅,
2024/1/17
听神经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听神经瘤患者的护理常规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0%,约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前庭段,少数发生于该神经的耳蜗部。
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一些神经压迫症状。
【病因与病理】(一)病因从解剖角度看,听神经包括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与面神经共同走行于内听道中;听神经颅内部分长17~19mm,从脑干到内听道口无神经鞘膜,仅为神经胶质细胞和软脑膜被覆,至内听道口穿过软脑膜后,由SChWann细胞被覆,故其多发生在内听道内的前庭神经鞘膜,并逐渐向颅内扩展。
前庭神经鞘瘤起源于外胚层,其前庭神经的鞘膜细胞增生瘤变,逐渐形成肿瘤。
(二)病理听神经瘤是一具有完整包膜的良性肿瘤,表面光滑,有时可呈结节状。
肿瘤大多从内听道内开始生长,逐渐突入颅腔。
肿瘤小者局限在内听道内,直径仅数毫米,仅有内听道扩大,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大者可占据整个一侧后颅窝,可向上经小脑幕向幕上、幕下生长达枕骨大孔,内侧可越过脑桥的腹侧达对侧。
相邻的脑神经、小脑和脑干等结构可遭受不同程度的推移,面神经、三叉神经可被压向前方或前上方,向下延伸至颈静脉孔可累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向内可压迫脑干、小脑和第四脑室。
【临床表现】一般听神经瘤病程较长,随着肿瘤的生长,临床症状和体征按一定顺序出现。
1.早期耳部症状肿瘤体积小时,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和平衡障碍。
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95%o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
2.中期面部症状肿瘤继续增大,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时,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及泪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
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为同侧面部麻木、疼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题肌和咀嚼肌肌力差或肌萎缩。
3.晚期脑桥小脑角综合征及后组脑神经症状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脑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盘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通过检查可以确诊患有神经纤维瘤吗?该如何治疗神经纤维瘤呢?

纤瘤康复散科学组合配方,剂型先进,疗效确切,采用中医中药"渗透散结消瘤"三联一体综合疗法,能直达病灶快速溶解,超强渗透,迅速灭菌止痛激活细胞,活化机体组织。
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有较大诊断价值。
以上我们了解了确诊神经纤瘤的检查方法,那么如果确诊为神经纤维瘤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中药“纤瘤康复散”对治疗神经纤维瘤有着显著的疗效,其独有的癌细胞抑制成分可以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直接抑杀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还可以促进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也就是说使癌细胞“改邪归正”,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起到增敏及增效的作用。另外还能迅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小放、化疗造成的毒副作用。
面对发病率日益增长的神经纤维瘤,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如何确诊自己是否患有神经纤维瘤呢?针对这一问题,纤瘤康复散专家做出了以下介绍。
可通过以下检查确诊是否患有神经纤维瘤:
一、染色体检查:常染色体17q、22q异常,基因分析可确定NFⅠ和NFⅡ突变类型。
二、免疫组化:神经纤维瘤根据其主要细胞类型而有不同的抗原表达。S-100蛋白及4型胶原对神经鞘细胞呈阳性表达,表皮膜抗原对神经衣细胞呈阳性表达,vimentin对成纤维细胞和神经鞘细胞呈阳性表达,神经丝和髓磷脂碱性蛋白对轴突和髓磷脂鞘呈阳性表达。
三、X线摄片:可助于了解骨骼受累情况,X线平片可见各种骨骼畸形,骨内的神经纤维瘤在X线片上可显现长的条纹形态,但X线检查经常无阳性发现。
四、椎管造影、CT及MRI等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T有助于了解中枢神经受累情况,良性神经纤维瘤为活跃的Ⅱ期病变,核素扫描无吸收增加,如压迫骨则有中等增加,动脉造影可见轻的新生血管反应,在晚静脉期可见肿瘤内有无血管区,大血管移位表示肿瘤起源于血管神经束部位压迫所致。
《一例听神经瘤术后伴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循证护理查房》

《一例听神经瘤术后伴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循证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内听道内或内耳孔区。
听神经瘤的生长会逐渐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麻木等症状。
手术切除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可能会损伤面神经、三叉神经等周围神经,导致面瘫、吞咽障碍等并发症。
同时,由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听神经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听神经瘤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 2 型(NF2)基因突变有关。
2. 发病机制:听神经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听神经鞘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形成肿瘤。
肿瘤的生长会逐渐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相应的症状。
手术切除肿瘤时,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 听力下降:是听神经瘤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侧听力下降,逐渐加重。
- 耳鸣:常为高音调耳鸣,可与听力下降同时出现或在听力下降前出现。
- 眩晕:部分患者可出现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 面部麻木:肿瘤压迫三叉神经时,可出现面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 其他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脑干、小脑等部位,引起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
2.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会感到食物或水难以通过咽部,甚至会出现呛咳、误吸等症状。
- 口腔分泌物增多: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咽下,会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
- 营养不良:长期吞咽困难会导致患者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
3. 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发热:患者体温升高,可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
- 咳嗽、咳痰:患者咳嗽频繁,痰液增多,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肺部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等。
四、治疗要点1. 听神经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切除肿瘤,解除神经压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神经瘤的检查
*导读:听神经鞘瘤(Acousticneurinoma)占颅内肿瘤的7.79%~10.64%,占颅内神经鞘瘤的93.1%,占桥小脑角
肿瘤的72.2%,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20岁以下者少见。
女略多于男。
绝大多数为单侧,双侧者多为神经纤维瘤病。
……
临床上对有下列病史者需提高警惕:①单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些患者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个别表现为波动性听力下降,后两者常被误诊和漏诊,有报告听神经瘤误诊为突发性听力损失者占10%;②单侧耳鸣也可为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
以耳部症状为主就诊耳科的病人,其排查顺序包括以下方面:
①详细询问病史及耳科检查。
②听力学常规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阻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蜗电、及耳声发射等,其中ABR 测试对早期诊断听神经瘤有重要价值,但ABR 只适用于听阈好
于70~80 dB HL 的病人,且诊断听神经瘤的假阳性率在1%~20%,所以,ABR 只能作为影像学检查之前的一项筛选检查。
对一侧高频听力下降及ABR 检查的波形、峰间潜伏期及波的可重复性有
问题的病人要引起注意,当两耳波Ⅴ潜伏期差(IDL5)≥0.4 ms,Ⅰ~Ⅴ间期 4.5 ms,即为蜗后病变阳性者。
③前庭功能检查,
包括冷热水试验及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听神经瘤的神经起源。
④影像学检查,其增强的MRI 是目前
术前诊断听神经瘤的理想方法。
M R I 检查使得一些小肿瘤( 2mm)也可得以发现,但其价格较高,因此,临床上一般是在根据病史和听力学检查后有怀疑时才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