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思考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中药药剂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中药合剂;2、热原;3、注射用水;4、等渗溶液;5、浓缩丸;6、湿热灭菌;1.7、药物有效期;8、崩解时限;9、HLB值10、栓剂;11剂型:12、药典:13、灭菌14、GMP:15、膜剂:16、置换价17黑膏药二、填空1、栓剂基质的要求是,水溶性基质应,脂溶性基质应。

4、空胶囊有种规格,最小规格为号。

5、阿胶采用的原料是,新阿胶用的原料是。

6、辐射灭菌是指采用和灭菌的方法。

7、眼膏剂常用的基质是8份,液体石蜡和羊毛脂各份。

8、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是和。

9、表面活性剂可按解离情况分类,吐温类属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属表面活性剂。

10、淀粉是片剂常用的辅料,淀粉浆用作剂,干淀粉用作剂。

11、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可用表示,简称。

12、我国最早的药典是,现行药典是。

13、浸出药剂常用煎煮法、浸渍法和渗漉法,浸出新鲜易膨胀药材宜选用法,要制备高浓度制剂宜选用法。

14、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范围应包括化学、和三方面。

15、甘油是常用的药剂辅料,在膜剂起作用,在混悬剂中起作用。

16、常用的浸出溶剂是和。

17、湿热灭菌法可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18、表面活性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9、药物制剂研究要求“三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软膏剂基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透皮吸收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药剂学思考题及部分解答

药剂学思考题及部分解答

药剂学思考题及部分参考解一、问答题1、药物制剂稳定性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简要说明各方面一般所包含的内容。

2、简要说明零级、一级、伪一级及二级反应的特征3、掌握零级、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速率常数、t1/2、t0.9表达式、特征和计算。

4、掌握Arrhenius公式及其计算5、药物稳定性预测,即化学动力学参数(如反应级数、k、E、t1/2)的计算:(1)提供实验数据,必须掌握根据Arrhenius方程以lg k对1/T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E/(2.303R),由此计算出活化能E。

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可求出室温时的速度常数(k25)。

由k25可求出分解10%所需的时间(即t0.9)或室温贮藏若干时间以后残余的药物的浓度。

(2)若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药物的浓度变化,以药物浓度或浓度的其它函数对时间作图,以判断反应级数。

若以lg C对t作图得一直线,则为一级反应。

再由直线斜率求出各温度的速度常数,然后按前述方法求出活化能和t0.9。

6、酯类药物OH-催化水解的简要机理是:在碱性溶液中,由于酯分子中氧的负电性比碳大,故酰基被极化,亲核性试剂OH-易于进攻酰基上的碳原子,而使酰-氧键断裂,生成醇和酸,酸与OH-反应,使反应进行完全。

7、影响药物制剂分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处方因素:pH、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某些辅料等因素)8、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等解决方法(外界因素):9、药物微粒分散系一般包括哪些药物剂型:(微乳剂、脂质体、毫微囊、纳米球等)10、药物微粒分散系作为给药系统有何特点:在体内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缓释延效性、减小毒副作用等特点11、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有何意义?(1)粒径小,可提高药物的溶解速率及溶解度,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有利于药物微利的分散性和稳定性;(3)微粒在体内分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4)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减少剂量和降低副作用改善药物在体内外的稳定性12、影响微粒中药物渗漏的因素有:(1)(2)(3)(4)(5)(6)(7)13、若药物的渗漏速度在初期阶段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药药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中药药剂学习题(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习题(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正确浸出过程是()A、浸润、溶解、过滤、浓缩、干燥B、.浸润、渗透、扩散、置换、乳化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D、浸润,溶解E、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正确答案:E2.下列不属于膜剂处方组成的是A、着色剂、遮光剂B、填充剂C、表面活性剂D、增塑剂E、抗氧化剂正确答案:E3.热压灭菌器使用时要注意()A、锅炉压力B、排尽空气C、安全开启D、检查仪表E、准确计时正确答案:A4.处方中PO表示()A、静脉注射B、口服C、皮下注射D、饭前服E、饭后服正确答案:B5.松片不可能由于()原因造成A、.颗粒中含水过低B、药物细粉过多C、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浓度过低E、颗粒粗细相差悬殊正确答案:A6.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层流技术作用的原理是“稀释原理”B、非层流技术不能用于洁净区空气净化C、用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的气流属于紊流D、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的原理是用净化的空气稀释室内空气E、净化的过程可以使粒子始终处于浮动状态正确答案:D7.用于制作水蜜丸时,其水与蜜的一般比例是()A、炼蜜1份+水1~1.5份B、炼蜜1份+水3.5~4份C、炼蜜1份水2.5~3份D、炼蜜1份+水2~2.5份E、炼蜜1份+水5~5.5份正确答案:C8.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D、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E、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正确答案:A9.水溶性药物与油溶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常用()A、可将药物水溶液直接加入基质中搅匀B、先用少量水溶解,以羊毛脂吸收后再与其它基质混匀C、用基质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却即得D、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研匀E、先用少量液体石蜡溶解再与其它基质混匀正确答案:A10.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湿措施不正确的是()A、采用防湿包装B、调节pHC、制成颗粒D、减少水溶性杂质E、.采用防湿包衣正确答案:B11.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被高温破坏B、具有挥发性C、可被强酸、强碱破坏D、具有水溶性E、易被吸附正确答案:B12.胶剂浓缩至以下哪种程度时加入豆油、冰糖A、相对密度达1.15左右B、浓缩液滴水成珠C、相对密度1.35左右D、浓缩至干E、相对密度1.25左右正确答案:E13.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A、可可豆脂B、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C、羊毛脂D、硬脂酸丙二醇酯E、甘油明胶正确答案:E14.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半衰期A、10%B、50%C、30%D、5%E、90%正确答案:B15.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A、阿拉伯胶B、琼脂C、明胶D、甘油E、聚乙二醇正确答案:C16.根据Fick第一扩散公式,可得知下列叙述错误者为()A、扩散速率与液体粘度成反比B、扩散速度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温度成正比C、扩散系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成反比D、扩散系数与克分子气体常数成正比E、扩散系数与扩散物质分子半径成正比正确答案:E17.山梨醇在膜剂中起的作用为A、矫味剂B、遮光剂C、填充剂D、增塑剂E、着色剂正确答案:D1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乳剂破裂B、发霉、腐败C、散剂吸湿D、浸出制剂出现沉淀E、产生气体正确答案:E19.采用单凝聚法,以明胶做囊材制备微囊时可采用作凝聚剂的是()A、丙酮B、甲酸C、乙醚D、甲醛E、石油醚正确答案:A20.下列关于膜剂概述叙述错误的是A、载药量大,适合于大剂量的药物B、吸收起效快C、膜剂成膜材料用量小,含量准确D、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E、根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正确答案:A21.乳香、没药用何种方法粉碎?A、串油B、低温粉碎C、湿法粉碎D、水飞E、串料正确答案:B22.细辛可与()放同一斗橱内。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中药材B. 中药饮片C. 中成药D. 中药制剂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剂学的任务?()A. 研究中药的提取、分离和纯化B. 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C. 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D. 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答案:D3. 中药制剂的剂型不包括()A. 汤剂B. 丸剂C. 片剂D. 胶囊答案:D4.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A. 淀粉B. 蔗糖C. 明胶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通常不包括()A. 鉴别B. 检查C. 含量测定D. 临床疗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2. 中药制剂的剂型主要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________。

答案:气体剂型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评价。

答案:纯度、含量、稳定性、安全性4.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药材的________、________、粉碎、________和制剂成型。

答案:提取、分离、纯化5. 中药制剂的辅料除了起到赋形、稳定制剂的作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答案:改善口感、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增强疗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中药药剂学主要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2. 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包括淀粉、蔗糖和明胶。

淀粉常用作填充剂,蔗糖作为甜味剂,明胶则用于制备胶囊等。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1-16章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1-16章

《中药药剂学》学习参考文献1.《药剂学》(第3版),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药剂学》(第7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3.《药剂辅料大全》罗明生,高天惠.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1月4.《中国药用辅料》罗明生,高天惠,宋民宪.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5.《中药制剂注解》曹春林,施顺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2月6.药学学报7.中国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0.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1.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2.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3.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4.华西药学杂志15.中国中药杂志16.中成药17.中药材18.中草药19.广东药学院学报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2.将原料药加工成药物制剂有何意义?3.选择药物剂型时应考虑那些因素?4.何谓“证-剂对应”?“方-剂对应”?5.GMP、GLP、GCP的区别?6.药剂学的手段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方面有何优势?7.中药药剂学的研究为何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8.汉代、晋代、唐代、宋代、明代对中药药剂学有哪些突出贡献?第二章中药调剂1.处方的概念?法定处方?协议处方?何谓医师处方?医师处方的内容?处方有何重要意义?2.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中药的配伍禁忌?3.举例说明并开药?4.脚注的概念?内容?5.何谓“斗谱”?斗谱排列的原则?6.中药配方颗粒的概念与特点?7.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概念与特点?第三章制药卫生1.《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是如何要求的?2.我国GMP对洁净室划分了那几个级别?划分的依据?3.层流洁净技术的特点?4.选择灭菌方法时应考虑什么?5.各种灭菌方法的概念、灭菌原理、灭菌条件、适用范围、注意事项?6.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7.滤过除菌法的适用范围?使用该法的注意事项?8. 无菌生产环境是如何保证的?采用无菌生产的药剂有哪些?9.使用防腐剂时要考虑的问题?10.保证中药制剂卫生标准的思路与措施?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原辅料1.中药制剂的原料分哪几类?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是如何定义的?各有何特点?2.制剂辅料的概念?辅料在药剂学中的重要地位?3.赋形剂与附加剂有何区别?4.中药辅料的应用特点?5.我国药用辅料是如何管理的?执行的标准有哪些?第五章、第六章中药前处理1. 粉体的基本性质有哪些?2. 粉体的真密度与松密度有何不同?3. 表示粉体流动性大小的参数?增加粉体流动性对制剂的质量有何影响?4. 考察固体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CRH)有何意义?5.何谓串料、串油、蒸罐?各适用那些物料的粉碎?6.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各有何特点?7.万能磨粉机、球磨机、流能磨的特性与适用范围?8.粉碎的原则?9.提高过筛效率的措施有哪些?10.标准药筛与工业用筛的规格划分有何不同?11. 粉末的等级分哪几种?12. 何谓配研法?什么情况下采用该法混合?13. 均化操作在药剂学中的意义?常用的混合方法有哪几种?14.根据Ficks第一定律,说明影响浸提的因素及提高浸提效率的方法。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药剂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GMP B.GSP C.GAP D.GLP E.GCP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E.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A.成药B.中成药C.制剂D.药品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D.加拿大,1961年 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25~28]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29~32]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29.B.P.是30.J.P.是31.U.S.P.是32.Ph.Int是[33~36]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X型题】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地方标准》D.制剂规范 E.制剂手册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瞻性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43.GMP适用于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B.输液剂的生产C.片剂、丸剂胶、囊剂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E.中药材的生产44.药典是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A.板蓝根 B.板蓝根颗粒 C.丹参 D.丹参片E.人参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收载中药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A.配制理论 B.药理作用 C.生产技术 D.质量控制E.合理应用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本身的性质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A.中药材 B.农作物用药 C.血液制品 D.动物用药 E.中药饮片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D.适应药物的密度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使用单位 C.药品检验部门D.药品管理部门 E.药品使用对象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A.1965年版B.1975年版C.1985年版D.1995年版E.2005年版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A.中药化学 B.中药药理学 C.工业药剂学 D.中药学E.生物药剂学55.药品标准是指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 B.地方药品标准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出口药品标准 E.局颁药品标准二、名词解释1.药物2.药品3.剂型4.制剂5.方剂6.调剂7.中成药8.新药9.中药前处理10.中药制剂学11.GMP12.成药三、填空题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______。

药剂学思考题

药剂学思考题
3、蠕变性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第十五章
1、设计制剂的过程有哪些?
2、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有哪些?
3、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分几步?
第十六章
1、简述微型包囊、微囊化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2、简述微囊化的方法。
3、试述固体分散体技术中,采用水溶性载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初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原因。
4、试述β-环糊精包合技术的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1、什么是药剂学?药剂学中有哪些分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有何区别?
2、剂型与制剂、处方与非处方有何区别?
3、如何选用药物剂型?
4、药剂学工作的依据有哪些?
5、试述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
1、如果液体制剂在水中不稳定,可以选择哪些其他溶剂制成液体药剂。
2、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有哪些?各有何哪些?
2、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有什么?
3、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考察项目有哪些?
第十三章
1、粉体在制剂中的应用有什么?
2、粉体的性质有哪些?
3、粉体的密度有那些及相互间的区别?
第十四章
1、什么是流变学?流变学在药剂中有哪些应用?
2、流体的性质有哪些?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4、在配制碘溶液时为何要加入碘化钾?
5、在制备芳香水剂时,为何加入滑石粉?
6、为什么ξ电位可以作为估计溶液稳定性的指标?
7、制备乳剂时为何选择适宜的乳化剂?
8、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什么?那些药物不能制成混悬剂?
9、论述混悬剂中絮凝剂的作用?
10、亲水胶体溶液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11、疏水胶体溶液和混悬液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第十九章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概况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合剂;中药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
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

它是在汤剂应用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剂型。

2、热原;热原(pyrogen)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它包括细菌
性热原、源性高分子热原、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

3、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

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
子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

4、等渗溶液;等渗溶液,指的是渗透量相当于血浆渗透量的溶液。

如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5、浓缩丸;浓缩丸系指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或提取浓缩成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
细粉制成的丸剂。

体积小,便于服用,发挥药效好;同时利于保存,不易霉变。

根据所用
粘合剂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6、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以高温
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
生物的死亡,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
方法。

7、药物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8、

业规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15、膜剂:膜剂(film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16、置换价置换价是用以计算栓剂基质用量的参数,一定体积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
量之比值称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

17 黑膏药:黑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
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其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二、填空
1、栓剂基质的要,水溶性基质应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 分钟全部溶解,脂溶性基质应在30 分钟全部融化或软化或无硬心。

4、空胶囊有8种规格,最小规格为5号。

5猪皮。

6灭菌的方法。

7、眼膏剂常用的基质是8 份,液体石蜡和羊毛脂各1份。

8、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是水和乙醇。

9、表面活性剂可按解离情况分类,吐温类属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属
表面活性剂。

10、淀粉是片剂常用的辅料,淀粉浆用作粘合剂,干淀粉用作崩解剂。

11、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可用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简称HLB。

12、我国最早的药典是《唐本草》,现行药典是《中华人名国药
典》2015 年版。

13、浸出药剂常用煎煮法、浸渍法和渗漉法,浸出新鲜易膨胀药材宜选用浸渍法
法,要制备高浓度制剂宜选用渗漉法法。

14、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围应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三方面。

15、甘油是常用的药剂辅料,在膜剂起增塑剂作用,在混悬剂中起助悬剂
作用。

16
17
灭菌法等方法。

18、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_____、_阳离子表面活性剂_、_两性离
子表面活性剂_三种类型。

19、药物制剂研究要求“三小”即_毒性_、__副作用_____、____剂量___;“三
效”即______高效__、__速效__、__长效___。

20、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疾病要求选择剂型_、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
、_根据常规要求选择剂型。

22.湿热灭菌法可分为
法等方法。

23.制药企业厂区一般要求控制区的洁净度为 1 万级,洁净区30 万级。

24.中药常用的浸出方法有:, 和等方法。

25.片剂常用的辅料有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湿剂四种类型。

26.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围包括生物, 物理,化学三个方面。

27.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药典和SFDA 颁布的标准。

28、苯甲酸为常用的防腐剂,在pH小的溶液中作用强。

三、判断题
(×)1、糖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

(×)2、大输液中可加入等渗调节剂、pH 调节剂和抑菌剂
(×)3、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要能过一号筛,不能过五号筛
(√)4、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7 号筛
(×)5、各类表面活性剂HLB 值均在0~20 围。

(×)6、只要保证输液剂中无热原,临床使用中就不会出现热原反应(×)7、空胶囊有8 个规格中8 号空胶囊是最小的。

(×)8、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只能用蒸馏水。

(×)9、药材粉碎越细,浸渍时间越久,越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与分离(×)10、等渗溶液一定是等溶液。

(×)11、与中药合剂相比,汤剂最主要的优点是吸收快
(×)12、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要能过一号筛,不能过五号筛
(×)13、尼泊金乙酯在水中溶解度小,常用吐温增溶。

(×)14、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15、粉粒的休止角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16、软膏剂中不溶性药物应过六号筛
(√)17、输液剂要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
(√) 18.“起昙”现象多发生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

( √)19.各种不同剂型的稳定性考察项目不同。

(×)20.注射用水实质上是灭菌蒸馏水。

( ×) 21.煎膏剂制备过程中炒糖的目的是防止蔗糖沉淀。

( √) 22.喷雾干燥法适用于液态物料的干燥。

(×)23 丸剂都要做溶散时限检查。

(√)24.糖衣片仅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

二、问答题
1、中药颗粒剂有哪些特点?写出水溶型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颗粒剂优点:1、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服用量大、易霉变等缺点;
2、体积小、服用方便、服用量小,味道可口;
3、载药量大,符合中医特色;
4、运输、携带及贮藏均较方便,适于工业生产;
缺点:易吸湿,应注意包装和贮藏。

水溶型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中药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辅料添加——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2、用箭头标写出液体安瓿型注射剂的一般工艺流程。

中药提取物化学药品附加剂
↓___↓____↓

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灌封→熔封→灭菌→质检→打字包装→成品

安剖→切割→园口→干燥
3、简述栓剂作全身给药的应用特点(与口服比较)。

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②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用直
肠给药,可免受刺激;③药物直肠吸收,不象口服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
④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⑤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病人,尤其
是婴儿和儿童可用此法给药;⑥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为一有效途径。

4、简述中药糖浆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药糖浆剂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生沉淀。

糖浆剂产生沉淀的原因主要有:药材中
的细小微粒或杂质,精制处理不当;储存中药液所含高分子胶态粒子“化”,聚集沉淀;
提取液中某些成分加热时溶解而冷却后逐渐沉淀析出;药液pH 值变化,某些成分沉淀析出。

解决方法:强化精制措施、加入乙醇沉淀、热处理冷藏滤过、加表面活性剂增溶或高速离
心等。

5、根据Stokes 公式,简述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措施。

通过stokes沉降方程可知,粒子半径越大,介质粘度越低,沉降速度越快。

为保持稳定,应减小微粒半径,或增加介质粘度以及加入助悬剂减小微粒与分
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来提高混悬剂稳定性。

6、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1)水溶液和稀醇溶液能使胶囊软化和溶化,所以不能制成胶囊剂。

7、简述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工艺流程。

常水→电渗析装置→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多效蒸馏水器→注射用水
8、用箭头标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主药→《加辅料》→混合→《润湿剂或黏合剂》→制软材→制颗粒→干燥→《化验》→整
粒→《润滑剂(崩解剂)》压片→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9、用箭头标写出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工艺流程。

常水→电渗析装置→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多效蒸馏水器→注射用水
10、简述影响药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和处方因素。

主要包括处方因素和外界因素两方面。

①处方因素有:pH值,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
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以及半固体、处方中的赋形剂和附加剂;②外界因素有:温度、光
线、空气、湿度和水分、金属离子及包装材料等。

三、处方分析
1.分析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
用。

2.写出下
述处方的制备工艺。

处方1沉降硫磺 1.5g硫酸锌1.5g 樟脑醑 1.25ml *甘油 5.0ml *吐温-800.125ml 蒸馏水适量共制50.0ml

处方2
单硬脂酸甘油酯4g硬脂酸1g羊毛脂1g液状石
蜡2ml甘油1ml
月桂醇硫酸钠0.1g*三乙醇胺0.3g*尼泊金乙酯0.01g蒸馏水10.0ml
处方3
碘1g*碘化钾0.75g乙醇25.0ml加蒸馏水适量共制成5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