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三)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3: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3: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解析)

专题13植物的激素调节1.大麻是XY的雌雄异株植物,但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大麻的性别分化。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大麻,实验结果如表格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B.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则雌株比例增大C.两种激素影响性别分化的差异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和赤霉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大麻性別分化【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大麻的性别分化,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A正确;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赤霉素促进雄株的分化,故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则雄株比例减小,雌株比例增大,B正确;由两种激素影响性别分化的两组数据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可知,其差异并未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长素促进雌株的分化,赤霉素促进雄株的分化,故生长素和赤霉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大麻性別分化,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C。

2.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萌发B.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C.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IAA有协同作用,而与AB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答案】A【解析】种子发育后期,ABA含量升高,含水量下降,种子进入休眠期,故推测ABA促进种子休眠,A错误;种子发育期,IAA占优势,营养物质快速积累,故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B正确;GA与IAA促进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有协同作用,而ABA促进种子的休眠,故ABA与GA、IAA存在拮抗作用,C正确;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淀粉水解,水解产物葡萄糖参与氧化分解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故GA可以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含答案)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发生的一类无机物质,并自发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以下是植物的激素调理同步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1.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抑制种子萌生B.零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的衰老和零落C.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细胞伸长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分解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答案] D[解析] 选项A,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生;选项B,零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选项C,细胞分裂素只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伸长。

2.选取相反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停止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置方式及结果如下图,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分解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发生不定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管三个侧芽时发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分解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扦插中,侧芽发扬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反或相似[答案] D[解析] 甲组与乙组比拟可知,侧芽可以促进插条发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发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拟可知,保管三个侧芽比保管一个侧芽发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管三个侧芽时发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拟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分解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经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置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

3.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生,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局部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坚持在黑暗中12 h。

胚芽鞘能够向右弯曲,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调理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历来源于胚芽鞘尖端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停止是为了扫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生遭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答案] C[解析] 图A生长素含量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图C中没有表达出高浓度的抑制造用;依据极性运输的特点,调理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是由根尖部位发生运输到伸长区的;该实验需求在黑暗条件下停止;上述实验没有表达出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作用。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0讲植物激素调节练习(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0讲植物激素调节练习(含解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7·浙江11月选考)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

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答案:D2.下图所示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幼苗体内色氨酸可以转变为生长素B.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苗将会影响生长素从①运到③C.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一段时间后,④处的细胞平均长度要比③处短解析:选C。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从①运到③的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苗将会影响生长素从①运到③,B正确;幼苗的向光性生长过程中,向光侧和背光侧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并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在单侧光的作用下,③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④处,所以③处的细胞平均长度要比④处长,D正确。

3.下图为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检验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而进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生长情况为甲组向光弯曲生长,乙组直立生长B.甲组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体积和数目多于向光侧C.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由尖端传递到尖端以下”的假说D.若将光照改成黑暗,也可验证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解析:选D。

甲组中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影响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向光侧的生长素少于背光侧。

分布不均的生长素通过明胶块运送到尖端下面的生长部位进而导致向光侧细胞纵向伸长慢,背光侧细胞纵向伸长快,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乙组中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影响后,虽然生长素分布不均,但是无法通过云母片运送到尖端下面的生长部位,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波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明胶块传递给下面,没有证明该“刺激”是生长素;若将光照改成黑暗,甲组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乙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可以验证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即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4.(2019·绍兴模拟)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月季和玫瑰插枝条若干,按下表设计实验组别(“+”表示加入适量相应材料,“-”表示不加):关于2,( ) A.促进两种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相同B.高浓度抑制生根,低浓度促进生根C.同种浓度的2,4­D对不同插枝的作用不同D.不同浓度的2,4。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新考势检测:课时作业13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新考势检测:课时作业13植物的激素调节

课时作业13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9年贵州省凯里一中模拟)下列关于生产措施与对应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B.凤梨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C.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加速黄瓜成熟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解析:啤酒生产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生产α-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A错误;凤梨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促进果实的发育,B错误;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可以加速黄瓜成熟,C错误;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增加芦苇纤维长度,D正确。

故选D。

答案:D2.(2019年衡水中学模拟三)种子休眠和萌发由萌发促进物质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K)和萌发抑制物质脱落酸(ABA)三种因子共同决定,这就是“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

如图为该假说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赤霉素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B.脱落酸是种子休眠的必要激素C.种子萌发必须有激素的作用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方面有拮抗作用解析:由1、2、4、5、7、8组可以得出,赤霉素是种子萌发的的必要激素,A正确;从5组可以得出,种子萌发必须有激素的作用,同时也得出脱落酸不是种子休眠的必要激素,B错误,C正确;由4、6组可以得出,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方面有拮抗作用,D正确。

故选B。

答案:B3.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吸水量-失水量,它与衰老有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

下图表示分别加入细胞分裂素(CTK)、细胞分裂素和X物质、细胞分裂素和Y物质后瓶插鲜花水分平衡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细胞分裂素对鲜花的衰败有延缓作用B.X物质具有加快鲜花衰败的作用,可能是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和Y物质混合液比细胞分裂素更能延缓鲜花的衰败D.单独添加Y物质,也具有延缓鲜花衰败的作用解析:实验中缺少了空白对照组,无法判断细胞分裂素对鲜花衰败是延缓还是加快的作用,A错误;同理无法判断X物质和Y物质的作用,B、D错误;从曲线图可以看出加入细胞分裂素和Y物质一组水分平衡值降为0用了12天,而单独加入细胞分裂素一组水分平衡值降为0用了8天,说明细胞分裂素和Y物质混合液比细胞分裂素更能延缓鲜花的衰败,C正确。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板块三 专题十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板块三 专题十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一、选择题1.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

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单侧光能引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B[对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后,一开始右侧的生长素浓度都为100%,在右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向左横向移动了68.9%,在左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向左横向移动了15.8%,B正确。

]2.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扩散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C.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 mol/L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A项错误;乙图中,①正常生长所需的生长素浓度低,代表根,②正常生长所需的生长素浓度高,代表芽,故B项错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根部向地生长,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该浓度的生长对根是抑制作用,对芽是促进作用,则其浓度范围为c~d mol/L,故C项正确;图丙中①侧芽多,产生的生长素多,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①,故D项错误。

]3.(2017·衡水中学猜题卷)下列关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92624046】A.如果水稻没有受粉,采用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方法可以补救产量B.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都生根C.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胚芽鞘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生长素,因而不能生长C[水稻收获的是种子,生长素促进的是子房的子房壁生长,不能提高产量,A项错误;插条处理只能为形态学下端,上端处理不生根,B项错误;对生长素来说,双子叶杂草比小麦(单子叶植物)更敏感,C项正确;胚芽鞘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合成生长素,光影响的主要是横向运输,D项错误。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二 专项三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二 专项三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植物的激素调节■核心知识填充………………………………………………•·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①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受到________照射时,在尖端可以产生一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②鲍森·詹森的实验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_______。

③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________,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④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________,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既能促进生长,也能________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________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____。

2.其他植物激素(1)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 主要作用:促进(2)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 、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促进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脱落酸⎩⎨⎧合成部位:主要是等主要作用: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 主要作用:促进3.植物激素的应用(1)用________类似物作除草剂。

(2)用________催熟凤梨。

(3)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处理芦苇增加纤维长度等。

(4)无子果实的形成,如________引起无子番茄的形成。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只能是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其也只分布在生长旺盛部位。

(×)2.生长素的运输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4.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分裂。

(×)5.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6.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1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0届高考生物山东版二轮复习训练题:第11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1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安徽蚌埠二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具有作用于靶细胞和微量高效的特点B.生长素在发挥抑制作用时植物不能生长C.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由茎尖运向根尖D.用植物激素处理植物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更长效答案 A 本题通过基础判断的形式考查植物激素的稳态与平衡观。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A正确;与不使用外源生长素时相比,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此时植物不是不生长,只是比正常情况生长慢,B错误;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是从茎尖运向根尖,C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作用比植物激素更长效,D错误。

2.(2019甘肃兰州模拟)图1表示不同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A.图1和图2中曲线的变化情况都能够反映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1中Ⅰ、Ⅱ的最低点和图2中H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相应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C.若图1中的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D.若图1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g小于2 m答案 D 依图1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Ⅰ、Ⅱ两种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先变短后变长,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依图2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先逐渐加强再逐渐减弱,最后表现为抑制,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也说明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A正确;图1中Ⅰ、Ⅱ的最低点代表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最短的点,图2中H点对应的生长素促进作用最强,因此这三点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相应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B正确;若图1中的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a点,对应图2中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且b点在图1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则b点对应图2中生长素浓度应大于e,C正确;若图1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因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对应图2中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且d点在图1的作用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加强,未达到最适浓度,则对应图2中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小于g,D错误。

2020高考生物 二轮专题跟踪练习13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生物 二轮专题跟踪练习13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跟踪练习13植物的激素调节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根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洋葱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通过预实验减小误差C.玉米种子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蛋白质D.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染色3. “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

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C.光照、温度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的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5.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萌发的胚产生赤霉素诱导胚乳糊粉层细胞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B.赤霉素能调节胚乳糊粉层细胞的基因表达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水解为还原糖D.去掉胚的小麦种子,用赤霉素处理,胚乳不可能出现还原糖6.下列事例与生长素的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台风吹倒的树苗,茎背地生长B.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枝条生根成活C.盆栽花卉放置在阳台一段时间,茎会弯向光源生长D.刚摘下的青色香蕉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黄成熟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B.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C.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8.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拮抗作用B.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C.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D.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9.某研究所发现烯效唑在富营养条件下对浮萍生长和淀粉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并发现在喷洒烯效唑后浮萍相关内源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该研究所统计喷洒20 mg/kg烯效唑前后,浮萍中的淀粉积累量和相关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练(十三) 植物的激素调节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南怀化二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合成的部位是植物体成熟部位,功能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但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植物激素之间可以调节彼此的生理作用,但不能调节彼此的含量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合成的部位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功能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A项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但因失去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得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B项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调节彼此的含量,C项错误;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而是扩散,因为琼脂块没有膜结构,D项错误。

2.(2019山东滨州二模)生长素(IAA)以无活性结合态和有活性游离态存在于植物体内,两种形式IAA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游离态IAA可被IAA氧化酶降解失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去除顶芽后,侧芽中游离态IAA含量降低B.叶片衰老时,细胞中IAA氧化酶活性降低C.种子萌发时,结合态IAA会转变为游离态IAAD.果实发育时,未成熟的种子为其提供游离态IAA,解除了顶端优势,侧芽生长,侧芽中的游离态IAA含量降低,A项正确;衰老叶片中,游离态IAA含量减少,IAA氧化酶活性升高,B项错误;种子萌发时,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游离态IAA,结合态IAA会转变为游离态IAA,C项正确;生长素会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发育时,未成熟的种子为其提供游离态IAA,D项正确。

3.(2019河南六市一模)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B处理是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和适宜浓度的乙烯混合液处理),3 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

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增大细胞膜的透性B.乙烯和IAA都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C.IAA有可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增大细胞膜的透性D.IAA浓度较低时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大,可见乙烯能显著增大番茄幼苗细胞膜的通透性,A项正确;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能促进果实的成熟,B项错误;据试题分析:乙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甲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可以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C项正确;由甲组来看,IAA在低浓度时,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不显著,D项正确。

4.(2019山东烟台一模)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mg/L 6-BA与0.8 mg/L 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6-BA浓度为0.5mg/L、2,4-D浓度为0.8mg/L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但是不能证明此组合为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A项错误;与2,4-D浓度都为0的对照组相比,其他浓度的2,4-D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错误;由于缺乏两种溶液单独使用的对照组,因此无法比较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的关系,C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组合,原球茎的增殖数不同,说明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D项正确。

5.(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射线处理纯种小麦种子,使其体内一条染色体上的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由65个氨基酸构成)第18位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从而发育为矮化的突变体小麦。

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是碱基对的缺失造成的B.TD8基因与S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点是一致的C.矮化的突变体植株体内缺乏赤霉素和赤霉素受体D.株高恢复正常的植株,自交后代全为矮化小麦8基因突变成S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的第18位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只改变了一个氨基酸,说明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是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A项错误;TD8基因与S基因为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点是一致的,B项正确;赤霉素处理这种矮化的突变体小麦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说明矮化的突变体植株体内缺乏赤霉素,但不缺乏赤霉素受体,C项错误;射线处理纯种小麦种子,使其体内一条染色体上的TD8基因突变成S基因,从而发育为矮化的突变体小麦,则该矮化的突变体小麦为杂合子,赤霉素处理后,其株高恢复正常,但基因型不变,因此株高恢复正常的植株,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既有正常株高的小麦,也有矮化的小麦,D项错误。

6.(2019山东青岛一模)科研人员人工合成的一种微小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当其进入番茄细胞后,能作用于乙烯受体基因转录的mRNA,从而使该基因“沉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微小RNA 可能与乙烯的受体基因转录的mRNA 互补B.微小RNA 可能通过干扰翻译过程从而使该基因沉默C.微小RNA 与乙烯受体基因的模板链碱基序列相同D.该技术可尝试应用于番茄储藏与运输过程中的保鲜RNA 可能通过与乙烯受体基因转录产物进行互补配对而阻止其翻译过程,A 、B 两项正确;乙烯受体基因的本质是DNA(含T,不含U),与微小RNA(含U,不含T)的碱基组成不同,序列不同,C 项错误;该技术可以阻止乙烯发挥作用,故可以应用于番茄的储藏和保鲜,D 项正确。

7.(2019山东青岛二模)施用外源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效唑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小麦植株内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多效唑能改变内源激素水平,使叶绿素含量增加B.细胞分裂素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赤霉素反之C.多效唑在影响叶绿素含量上具有两重性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多效唑的组别中的赤霉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组,A项正确;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赤霉素反之,B 项正确;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着使用多效唑的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也增加,且都高于对照组,故只体现促进这方面,C项错误;通过表格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正确。

8.(2019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西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C.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的脱落,A项错误;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项错误;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双子叶杂草的生长,C 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D项正确。

9.(2019宁夏银川一中模拟)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如表。

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C组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B.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C.若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的处理组D.用激动素处理植物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从而提高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C组结果显示,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A项正确;A组去除侧芽,B组保留顶芽,顶芽会产生生长素,去除顶芽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故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B项正确;若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则自变量是是否用激动素处理,故还应该增加一个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的处理组,C项正确;根据题意,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用激动素处理植物可以促进细胞分裂,D项错误。

10.(2019江苏南通一模)有研究表明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

有同学每隔一天用0.5%醋酸溶液处理草莓的绿色果实,17天后测量草莓果实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B.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果实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C.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D.处理组脱落酸的积累为后期草莓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醋酸处理,因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含量,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A项正确;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植物果实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B项正确;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而醋酸使得果实细胞的pH不断下降,因此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C项正确;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只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是不能为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1.(2019北京西城一模)香蕉果实发育初期,果肉细胞积累大量的淀粉。

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果肉逐渐变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香蕉的果皮和叶肉细胞以为原料经作用制造糖类,再到果肉中转化形成淀粉。

(2)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增加,果肉逐渐变甜,试解释果肉变甜的原因。

(3)测定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水解酶D和乙烯响应蛋白H表达量,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D蛋白和H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均为,乙烯的作用是。

(4)为研究乙烯对D基因和H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构建4种表达载体,分别导入香蕉细胞获得转基因植株。

将各组香蕉果实分别贮存在有或无乙烯环境中,果肉横切显色结果如下表。

(组成型启动子在所有细胞中保持持续活性。

GUS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无色底物显现蓝色)设置1、2组作为,实验结果表明。

(5)为探究H基因与D基因的关系,科学家筛选获得重组酵母细胞,其操作步骤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