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4《蜜蜂》 (1)

小小建筑师, 合力做房子。 何时最忙碌, 待那花开时。
谜底:蜜蜂
14 蜜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 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词语
注拼音
不注拼音
lùn
shí yàn
cè
dài zhèng
kuò què
gài jiǎn
tú
zǔ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飞散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准确无误 沿途
试验的过程可以分哪几步呢?
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走进课文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 确保蜜蜂 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 被放出后 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 所看到的 证实飞回来 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 的蜜蜂是自 景物都是 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 己今天放出 陌生的 。 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 去的。 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 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味来辨别方向。
3.鸽子——是根据地球磁场变化,鸽子具有感
知地球磁场的器官,它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 常好,它也可以通过星星和太阳来辨别方向 4.狗—— 根据臭觉,可以辨别方向和主人。
课后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shìyàn ( ) tuī cè ( ) zhèng míng ( ) chāo cháng ( )
做事认真、严谨
走进课文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 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 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 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 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 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 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 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蜜蜂》教材理解

《蜜蜂》教材理解一、教材简说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二、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证是后鼻音。
在写字指导方面,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
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三年级蜜蜂课文原文

三年级蜜蜂课文原文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
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蜜蜂》资料袋

资料袋:蜜蜂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蜜蜂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
在一天中,蜜蜂舞蹈的方向是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的。
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
蜂房是三角形的顶点,而顶点角的大小是由两条线来决定的:一条是从蜂房到太阳,另一条是从蜂房到采蜜地点的直线,这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太阳角”,是蜜蜂的“方向盘”。
蜜蜂向左先飞半个小圈,又倒转过来向右再飞半个小圈,飞行路线就像个“8”字。
可是,蜜蜂有时从上往下飞,有时从下朝上飞,而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夹角,相等于太阳角。
蜜蜂正是从这种角度的大小来确定采蜜地点和方向的。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上直飞,太阳角是零度,意思是说:“朝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方向。
”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地直飞,太阳角是180°,意思是说:“背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左面夹角是15°角,意思是说:“向左太阳角60°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 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蜜蜂,“舞蹈语言”也不同。
奥地利的蜜蜂跳“8”字舞,而意大利的蜜蜂还会跳圆形舞和一种弯弯的“镰刀形舞”。
如果碰上坏天气,阴云密布,没有太阳,也看不见空中的极化光,蜜蜂就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14蜜蜂教学目标: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
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
(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5.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
【见资料袋】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着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着名。
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14蜜蜂教学目标: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
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
(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5.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
【见资料袋】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组 14《蜜蜂》学法指导 新人教版

《蜜蜂》学法指导
【默读】
中年级要初步学会默读。
学生先要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
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蜜蜂》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蜜蜂》说课稿一、说教材《蜜蜂》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这篇课文语言严谨,层次清楚且逻辑性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