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政考研小班课程安排 —专B
关于2018-2019学年下学期研究生课程安排和选课的通知【模板】

关于2018-2019学年下学期研究生课程安排和选课的通知博士、硕士研究生:根据我校研究生授课教学工作安排,现将2018-2019学年下学期研究生课程安排和选课事项通知如下:一、授课课程《多因素统计分析》、《实用生物信息学》、《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课程进度表详见附件1、2、3)二、网上选课时间2019年3月11-14日三、网上选课操作步骤(一)2018级研究生:进入我校“研究生管理系统”,在“培养计划”的“待选专业学位课”和“待选选修课”中进行选课。
(二)2017、2018级年级未修满专业学位课或选修课学分的研究生,进入“研究生管理系统”,在“课程管理”-“成绩查询”界面右上角选择重修的课程类型进入选课操作。
网上操作结束后,需打印“课程重修申请表”签字确认,于3月15日前交到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303-3办公室)。
四、注意事项(一)本周为第3周(3月11- 17日),请及时选课。
(二)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参与本次选课。
(三)未尽事宜请联系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303-3办公室),联系人及电话:谭飞翔,********。
附件:1.《多因素统计分析》课程进度2.《实用生物信息学》课程进度3.《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课程进度研究生院2019年3月11日附件1《多因素统计》分析课程进度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一教室上机实习课地点:综合楼702教室附件2《实用生物信息学》课程进度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二教室实验课地点:综合楼702教室附件3《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一教室实验课地点:肿瘤医院(具体地点由授课教师负责通知)。
(最新)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一学期公共课课表(英语政治公选课)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2011年7月12日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2年2月20日——2012年6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人本表自2012年2月20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12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综合英语)周学时:3学分: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4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英语听说、写作)周学时:2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9-1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一外日语周学时:5 学分:5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7月4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一外英语免修免考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课程名称:高级口语、高级翻译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9月1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理工类研究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1、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60学时)2学分2、Matlab语言与应用(45学时)2学分3、矩阵论(60学时)2学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8月26日修订。
最新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202020学年第一学期公共课课表英语政治公选课.doc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2011年7月12日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2年2月20日——2012年6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人本表自2012年2月20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12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综合英语)周学时:3学分: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4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英语听说、写作)周学时:2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9-1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一外日语周学时:5 学分:5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7月4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一外英语免修免考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课程名称:高级口语、高级翻译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9月1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理工类研究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60学时)2学分2、Matlab语言与应用(45学时)2学分3、矩阵论(60学时)2学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8月26日修订如您需正常编辑使用,请删除此行,文档可编辑,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删除,感谢。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法学
专业名称法学理论
专业代码030101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法学理论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是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
法学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以及法律本身等多角度和多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法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及其结构、功能与价值,以建立法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揭示法律实践的一般规律。
本学科尤其致力于西方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索和概括。
它所阐述的法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及社会,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学习具有理论奠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法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基础课为跨专业相关课程(法学专业)的1—2门,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法学以外)。
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专业选修课4—6门。
3.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政治课”和“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它要求按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不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制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了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程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各层次各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改革体制、提高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精神,就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原则(一)总结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着力发展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探索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凸显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二)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的原则,充分调动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自主性。
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究生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研究、社会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相应的安排;(三)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在研究中学习的要求,以利于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学科前沿性、交叉性,并通过有指导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四)跨学院招生的学科专业点,应共同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
由学科专业所在学院牵头,成立培养方案制(修)订专家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二、具体要求各学院应当根据学位点所在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的基本要求以及提高培养质量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博士生培养方案1. 研究方向设置要求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应属于本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或者能够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研究领域,其设置既要充分反映该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又要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
2.课程设置要求博士生课程学习应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安排完毕;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应在第三学期安排;第二、三学年为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及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答辩阶段。
2019年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导语】西南政法⼤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简称“西政”,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由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重庆市⼈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的政法类⾼等学府,改⾰开放后⾸批全国重点⼤学。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9年重庆市西南政法⼤学硕⼠研究⽣招⽣简章》供您查阅。
⼀、培养⽬标 我校招收全⽇制研究⽣和⾮全⽇制研究⽣(以下简称硕⼠⽣),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作能⼒的⾼层次学术型专门⼈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层次应⽤型专门⼈才。
全⽇制和⾮全⽇制研究⽣考试招⽣依据国家统⼀要求,执⾏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招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研究⽣招⽣考试的⼈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的学业⽔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含普通⾼校、成⼈⾼校、普通⾼校举办的成⼈⾼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及⾃学考试和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录取当年9⽉1⽇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在校⾮应届提前毕业⽣,须在现场报名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能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按本科毕业⽣同等学⼒⾝份报考; (4)已获硕⼠学位或博⼠学位的⼈员; (5)在校研究⽣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按本科毕业⽣同等学⼒⾝份报考我校学术型研究⽣的⼈员,须符合(⼀)中的各项要求,且于现场确认时提交CSSCI来源期刊正刊或中国中⽂核⼼期刊正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1篇(独著,刊物原件); (三)专业学位研究⽣全国统⼀招⽣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 1.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研究⽣招⽣考试的⼈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的各项要求。
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类别名称法律硕士类别代码0351领域名称领域代码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7年6月20日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法律职业操守和法律职业技能,系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律实务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既注重法学基础理论教育,又突出法律实务的教育,高度重视法律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注重案例教学和“法律诊所”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民主法治建设。
(二)培养要求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经规定时间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现代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方法和职业技能。
3、熟悉主要的法律业务,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它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胜任法务工作的任职要求。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1、非全日制学习。
2、学制三年。
三、培养方式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5、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和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2010年10月13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14年11月12日第17次校长办公会修订)西政校发〔2014〕37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有关文件的最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校院二级管理的原则,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实行由学校、学院、学科组、导师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分工负责的制度。
第三条各学科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制定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二章培养目标第四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业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备全面职业素养的应用型、职业化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分类管理。
第五条硕士研究生具体素质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二)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或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其他专业技术的素质和潜力;(三)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知识社会所需要的自主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学习品质和开放的视野;学风严谨,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举止得体,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四)能够规范、准确地使用现代汉语,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相关资料。
第三章学制与总体安排第六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法律硕士(非法学)与法律硕士(在职攻读)学制为三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9
2018.9
行政法
9.29
第九章行政复议制度、第十六章行政赔偿与行政 补偿制度
第二轮授课——强化提高学习(真题讲解、解题技巧及思路点拨、各级难度真 法学基础 2018.10. 10.6 10.13 宪法 10.20. 10.27 民法 11.3 刑法总 11.10. 论 11.17 11.21 行政法 11.28 法理 2016、2017年法理真题重点详细讲解 2016年以前真题讲解 宪法真题讲解 2016、2017年民法真题重点详细讲解 2016年以前真题讲解 2016、2017年民法真题重点详细讲解 2016年以前真题讲解 2016、2017年民法真题重点详细讲解 2016年以前真题讲解
就基础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对历 年真题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考点, 结合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解析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查+总结性资料
题技巧及思路点拨、各级难度真题逐级突破、考点预测)
真题按年份讲解、按题型解析考查方式 、答题思路引导和答题技巧讲授、避免 答题方式总结+重点考点预测 丢分和加分技巧
重点必背知识点拨、时事热点结合重点预测考点)
考前强调+时事考点总结+考点预测
专B
2018.11
第三轮授课——冲刺重点提高(考前重点必背知识点拨、时事热点结 法学基础 12.15 专B 12.16
考前重点考前强调+时事考点总结+考点预
教学课程安排——专业基础B
教学目的 课后作业 授课老师
讲解、重点难点考点解析、结合考查方式分题型讲解讲义)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就基本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思维 查 导图克服其理论性过强过于抽象这一难 题,结合考察题型讲解灵活应试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总结性 资料 就基本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厘清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知识框架深化记忆,并结合今年修宪这 查+总结性资料 一热点问题讲解预测考点 就基本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在对 历年真题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考 点,结合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解析,并 就民法总则相关具体变化结合考研趋势 解读分析 对民法总论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总结梳 理,通过思维导图引导记忆民法总论知 识框架,并结合西政考研趋势预测考点 、考察方式及解题思路 就基础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对历 年真题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考点, 结合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解析,通过民 法体系的思维导图引导记忆物权法框架 体系,结合西政考研趋势总结预测物权 部分考点,讲解考察方式、答题方法。 并就19年民法考研最热点问题物权法部 分编纂考点进行分析预测,讲解考察方 式及答题方式
第一轮授课——基础知识剖析(讲义基础知识讲解、重点难点考点解析、结合
法学基础
6.16 2018.6 民法 6.23
民法总论总结 物权法:第十章物权法总论—第十二章用益物权
6பைடு நூலகம்30.
物权法:第十三章占有和物权法重点难点考点总 结梳理
专B
7.7 7.14 7.21 2018.7— 刑法总论 7.28 8 8.4 8.11 8.18 8.25 9.1 行政法 9.8 9.15 9.22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查+总结性资料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查+总结性资料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就基础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对历 查 年真题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考点, 结合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解析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查+总结性资料 用图表搭建本学科整体的知识体系,学 习本学科的注意事项和重点要点,帮助 考生构建整体框架 布置非强制性背诵任务+课前抽 查 就基础知识讲解基础上理解记忆,对历 年真题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考点, 结合考察方式和解题思路解析
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五章犯罪构成 第六章犯罪客体-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十章排除犯罪性行为-第十二章共同犯罪 第十三章罪数形态-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六章量刑-第十九章刑罚的消灭 行政法课前导论 第一章行政法学概述 第二章行政法基本原则-第三章行政主体及公务 第四章行政相对人-第五章行政行为 第五章行政行为-第六章行政程序及其法典化 第七章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第八章监督行政法 律制度
2019西政考研小班教学课程安排——专
类别 时间 学科 具体授课时间 4.7 2018.4 法理 4.14 4.21 4.28 5.5 5.12 2018.5 宪法 5.19 5.26 6.2 6.9 教学内容 法理初阶:导学—上编法学基本知识—中编法律 基本知识 法理初阶:下编法治基本知识 法理进阶:第一编法律本体论 法理进阶:第二编法律价值论+第十一章法律解 法理进阶:第三编法律社会论 理论篇:第一章宪法释义—第三章中国的制宪+ 第八章中国的行宪 权利篇:第四章中国宪法中的人权—第五章中国 宪法中的公民权利 制度篇:第六章宪法中的国家权力—第七章宪法 中的地方自治权 民法总论: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五章法人 民法总论:第六章合伙—第九章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