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12生活中的数学(解析版)全国通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有事业的峰峦上,有汗水的溪流飞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血闪光。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英语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你!练习题:把35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我们写出7个连续自然数,或写出一个有7项的等差数列可以用中间数×项数=和的方法来求和。
(这个公式最适合的是项数是奇数时的等差数列求和,项数是5项,3项……都可以)例如1+2+3+4+5+6+7=4×7=281+3+5+7+9+11+13=7×7=49所以:中间数=和÷项数:350÷7=50第一个 50-5×3=35第六个50+5×2=60简算:(22+42+62+82+……1002)-(12+32+52+72+……992)原式=(22-12)+(42-32)+(62-52)+……+(1002-992)=(2+1)×(2-1)+(4+3)×(4-3)+(6+5)×(6-5)+…………(100+99)×(100-99)=(2+1)×1+(4+3)×1+(6+5)×1+…………(100+99)×1=1+2+3+4+5+6+……+99+100=(1+100)×100÷2=5050注:平方差公式:a2-b2=(a+b)×(a-b)例如:62-52=(6+5)×(6-5)一、填空。
(共20分,每小题2分)1.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
2.3998是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
这个两位数是( )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525×( )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专题:火车过桥问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相交点叫做垂足.a⊥,读作:a垂直于b.垂直可用符号“⊥”表示.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b从直线l外一点P引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线段PQ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如下图所示.下图中,直线a和直线m相交成________角,所以直线a和直线m互相垂直,记作________;互相垂直的直线还有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a⊥;b,m.解:垂直;m在下图长方形ABCD中,互相垂直的边有___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解:4 ; AB AD AD CD CD BC BC AB ⊥⊥⊥⊥、、、.下图中,有_______个直角.解:12 .钟表上,当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时间是___________.解:9:00 和 3:00 .“五·一”期间.小胖和家人去海南旅游.小胖很喜欢游泳,如下图所示,他正在A 处游泳,现在他想游回沙滩,选择路线_________能够最快上岸.解:AD .用三角尺在下图中各画一条直线a 的垂线.解:略.分别过点P 画直线MN 的垂线.解:略.分别过C B A 、、三点画直线的垂线.解:略.请你在纸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为2厘米.解:略.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我们所说的列车通过一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的这个过程.这时,列车行驶的总路程是桥长加上车长.另外,通过隧道的问题和过桥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通过下图可以清楚的发现,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路程 = 桥长 + 车长过桥时间 =(桥长 + 车长)÷车速车速 =(桥长+车长)÷过桥时间桥长 = 车速 × 过桥时间 - 车长车长 = 车速 × 过桥时间 - 桥长一列火车长118米,每秒行12米.这列火车经过一座长62米的桥,需要多少时间? 解:火车通过大桥,行走的总路程为火车的车长与桥长之和.根据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可以求出火车经过桥面所行驶的时间.151262118(=÷+)(秒).一列火车长400米,全车通过长800米的桥需要50秒钟,这列火车的速度多少? 解:2450)800400(=÷+(米/秒).一列动车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长26米,车厢与车厢之间相隔1米.这列动车以40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45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解:车长2151)18(268=⨯-+⨯(米),路程360145215=+(米),则时间940360=÷(秒).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行20米/秒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用28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解:已知火车过桥的时间和车速,由此可求出火车行驶的总路程,即“车长+桥长”,又已知车长,从而求出“桥长”.隧道长2603002820=-⨯(米).一列火车长240米,以15米/秒的速度连续通过一条隧道和一座桥,共用60秒钟.已知桥长200米,隧道长多少米?解:4602002401560=--⨯(米).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用了80秒,穿过一条1560米的隧道用了100秒,求火车的车长和车速.解:由题可知,过1200米的桥比过1560米的隧道少用2080100=-(秒),是因为少走了36012001560=-(米)的路程,利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可求出火车的速度,从而求出火车的车长.车速18)80100()12001560(=-÷-(米/秒), 车长24012008018=-⨯(米) 或 240156010018=-⨯(米).一列火车通过500米长的桥需要45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00米长的隧道需要35秒.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长各是多少?解:车速20)3545()300500(=-÷-(米/秒),车长4003002035=-⨯(米).一名铁路工人正在铁路边休息,看见一列长780米的火车从旁边的轨道上经过,用了2分钟.如果这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5分钟,这座大桥长多少米?解:从工人旁通过用了2分钟,即2分钟走的是火车的车长,由此可求出火车的速度.而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的是5分钟,多用了3分钟是因为此时走的路程是“车长+桥长”,即多走了一个桥长,从而可求出桥长.火车的速度3602780=÷(米/分),桥长1080)25(360=-⨯(米).备用题:1. 小明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的公路跑步.一列长324米的火车从对面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9秒钟.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这是一个相遇问题,相遇的路程即为火车的车身长,题目中告诉了我们相遇的路程及相遇的时间,由此我们可求出两者的速度和,继而求出列车的速度.人的速度460240=÷(米/秒),速度和369324=÷(米/秒),则列车速度32436=-(米/秒).2. 某人沿着铁路边的公路散步,速度为每秒1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超过他用了10秒.已知火车长200米,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这是一个追及问题,追及的路程即为火车的车身长,题目中告诉了我们追及的路程及追及的时间,由此我们可求出两者的速度差,继而求出火车的速度.速度差2010200=÷(米/秒),火车的速度21120=+(米/秒).3. 一座铁路桥全长12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需用75秒,而火车经过路旁电线杆,只要用15秒.那么火车的车长是多少米?解:通过大桥比经过电线杆多用了601575=-(秒),是因为多走了一段桥长,由此我们可求出火车的速度,从而求出火车的车长.火车车速20)1575(1200=-÷(米/秒),车长3001520=⨯(米).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一列长428米的火车,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行驶,这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解:9800)4286772(=÷+(分钟).一列火车长320米,通过一座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3430)700320(=÷+(米/秒).一列火车长380米,以每秒16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一共用了50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解:4203805016=-⨯(米).一列火车通过一条长1638米的桥梁共用了70秒,穿越长2013米的隧道用85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解:车速25)7085()16382013(=-÷-(米/秒),车长11216387025=-⨯(米) 或 11220138525=-⨯(米).过点N 分别画AB 和BC 的垂线.解:略.下图中为三角形ABC ,请你分别画出C B A 、、三点到各自对边的距离.解:略.。
小学数学四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思维训练题一】请计算下列算式的和:1. 24 + 35 = ______2. 56 + 68 = ______3. 123 + 456 = ______4. 789 + 234 = ______【思维训练题二】请计算下列算式的差:1. 75 - 32 = ______2. 98 - 54 = ______3. 345 - 123 = ______4. 567 - 234 = ______【思维训练题三】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积:1. 5 × 6 = ______2. 9 × 8 = ______3. 12 × 4 = ______4. 25 × 3 = ______【思维训练题四】请计算下列算式的商:1. 36 ÷ 6 = ______2. 72 ÷ 9 = ______3. 45 ÷ 5 = ______4. 63 ÷ 7 = ______【思维训练题五】请填写适当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1. 10 ____ 3 = 72. 18 ____ 6 = 33. 5 ____ 2 ____ 3 = 74. 32 ____ 4 ____ 2 = 2【思维训练题六】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将答案填入横线上:1. 74 + 29 - 43 = ______2. 68 - 27 + 15 = ______3. 92 - 48 + 35 = ______4. 105 + 27 - 56 = ______【思维训练题七】请根据图形,填写下一图形的数值:图形1 图形2 图形3⬛⬛⬛⬛⬛⬛⬛⬛⬛⬛⬛⬛⬛⬛⬛⬛⬛⬛⬛⬛⬛⬛⬛⬛⬛⬛⬛⬛⬛⬛3 6 ____【思维训练题八】请根据规律,推理填写下一个数的数值:1. 2, 4, 6, 8, ____2. 10, 13, 16, 19, ____3. 25, 20, 15, 10, ____4. 7, 14, 21, 28, ____【思维训练题九】请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正确请写“√”,错误请写“×”:1. 35 + 55 = 902. 48 - 30 = 203. 4 × 9 = 364. 72 ÷ 6 = 12【思维训练题十】请计算下列算式的值,并将答案填入横线上:1. 15 × 4 ÷ 3 = ______2. 20 - 8 × 2 = ______3. 48 ÷ 6 + 9 = ______4. 42 + 21 ÷ 3 = ______【答案】思维训练题一:1. 59 2. 124 3. 579 4. 1023思维训练题二:1. 43 2. 44 3. 222 4. 333思维训练题三:1. 30 2. 72 3. 48 4. 75思维训练题四:1. 6 2. 8 3. 9 4. 9思维训练题五:1. - 2. ÷ 3. +, × 4. ÷, +思维训练题六:1. 60 2. 56 3. 79 4. 76思维训练题七:9思维训练题八:1. 10 2. 22 3. 5 4. 35思维训练题九:1. × 2. √ 3. √ 4. √思维训练题十:1. 20 2. 4 3. 17 4. 49。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第一题:加减法练习
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1.56 + 32 =
2.78 - 23 =
3.45 + 26 - 12 =
答案:
1.56 + 32 = 88
2.78 - 23 = 55
3.45 + 26 - 12 = 59
第二题:乘法口诀练习
请填写下面的乘法口诀表格:
1 2 3
1 1
2 3
2 2 4 6
3 3 6 9
答案:
1 2 3
1 1
2 3
2 2 4 6
3 3 6 9
第三题:找规律练习
请根据规律,填写下一组数字:
1.2, 4, 6, 8, ________
2.10, 20, 30, 40, ________
3.3, 6, 9, 12, ________
答案:
1.2, 4, 6, 8, 10
2.10, 20, 30, 40, 50
3.3, 6, 9, 12, 15
第四题:推理解决问题
根据下图推理,填写问号处的数字:
图1
答案:
问号处的数字为19。
第五题:排列组合练习
有三个珠子,分别是红、黄、蓝。
请列出所有可能的颜色组合,每个颜色只能使用一次。
答案:
可能的颜色组合为:红黄蓝、红蓝黄、黄红蓝、黄蓝红、蓝红黄、蓝黄红。
第六题:应用题
小明有5元钱,他想买一本价值2元的故事书和一支价值3元的钢笔,他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
小明还剩下 5 - 2 - 3 = 0 元。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

01、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
02、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
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若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题,做错多少题,没做多少题?答案与解析:答案:做对20道题,做错 2题,没做的3题解析:78÷4=19余二,说明他至少做对了20道题,因为如果只做对19道题的话至多得76分。
那么他能做对21题吗?设他做对21题,其他全做错,得21×4-4=80分,大于78分。
所以他只能做对20道题,20×4=80,得了80分,实际上得了78分,所以还得做错两道,既然剩下5道题,错了2道,那么有3道题没做。
03、“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
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答案: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专题:追及问题(解析版)全国通用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
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行程问题的最基本关系式为:路程= 速度×时间。
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另一个分类,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行进的方向相同。
由于速度不同,就会发生快者追及慢者的问题。
追及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式:①追及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②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速度差③速度差= 追及路程÷追及时间洋洋和琪琪在同一条马路上,琪琪在洋洋前方400米处,两人同时出发往同一方向前进。
琪琪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步行,洋洋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追赶。
那么,多少分钟后洋洋可以追上琪琪?解:当洋洋追上琪琪时,洋洋比琪琪多行400米,又知洋洋每分钟比琪琪多行80米,则求出多行400需要多少分钟,即为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为5)120200(400=-÷(分钟)。
甲、乙两人从A 地去B 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乙先走了8千米后甲才出发。
那么,甲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追上乙? 解:追及时间为4)46(8=-÷(小时)。
甲粮库有大米150吨,乙粮库有大米102吨。
甲粮库每天运出12吨,乙粮库每天运出6吨,多少天后两个粮库剩下的大米一样多? 解:8)612()102150(=-÷-(天)。
早上7:30兰兰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
7:34姐姐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到学校时刚好追上兰兰。
那么,兰兰家距离学校多少米?解:兰兰早出发430:743:7=-(分钟),追及时间为16)80100(480=-÷⨯(分钟),兰兰家距离学校160016100=⨯(米)。
小宁从家去上学,每分钟走90米。
5分钟后妈妈发现小宁的课本忘带了,于是妈妈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去追小宁,恰好在小宁到校门口时追上他。
四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试题(12套)

四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试题1姓名1、11×197= 15×86= 125×334= 547×25=2、11+12+13+14+15+16+17+18+19=()3、(1) 1、2、4、8、16、()、()(2) 2、17、4、13、8、9、()、()4、A×B=12 C×A=24 B+C=6,那么A=()B=()C=()5、数一数图中有()个正方形。
6、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8。
7、用1、2、3、4、5五个数字组成的五位数共有120个,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起来,第117个数是()。
8、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共用30分钟,每锯一次需要()分钟。
9、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12厘米,宽5厘米,如果把它们按下图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四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试题2姓名1. 179+245+333+521-145+267=2. ○+□=12 □+□+□+○+○=34 ○= □=3.4. 右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5. 将5~14这十个数分别填入右图中的○里, 使每人圆圈上的六个数之和都等于55。
6. 幼儿园把一些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个,就剩下18个,如果每人再多分2个,就只剩4个。
一共有 个苹果。
7. 有一个除法算式,它的余数是9,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 )。
8. 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的重量等于 袋牛肉的重量。
9. 有107朵花,按1朵红花,2朵白花,3朵黄花,4朵绿花的顺序排列,最后一朵是 花。
这107朵花中,红花有 朵,绿花有 朵。
10. 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数字2共出现了 次,含有2的数共有 个。
11. 三堆苹果各有若干个。
先从第一堆中拿出与第二堆个数相同的苹果放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中A B C D + A B E DE D C A DA= B= C= D=拿出与第三堆个数相同的苹果放入第三堆,最后再从第三堆中拿出与这时第一堆个数相同的苹果放入第一堆,这时三堆苹果都正好是16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组合(含答案)全国通用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 )元素组成一组不计较组内各元素的次序,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m ≤n )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
记作m n C 。
如何求组合数?从3个不同元素a ,b ,c 的当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是多少?从3个不同元素a ,b ,c 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与排列的关系如下:a ,b a ,b ;b ,ab ,c b ,c ;c ,ba ,c a ,c ;c ,a从上面可以看出,每一个组合对应着2个排列。
因此,求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考虑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由组合数公式,有23C 种取法;第二步:对每一个组合中的2个不同元素作全排列,有22P 种排法。
根据乘法原理,222332P C P =⨯。
因此,组合数222332(32)23C P P =÷=⨯÷=。
在数学中可以把a ÷b (b ≠0)记作a b。
其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所以223322P C P = 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的m 个元素的排列数n m P 可分成以下两步:第一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一组,共有m n C 种方法;第二步:将每一个组合中的m 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m n P 种排法。
根据乘法原理,得到m m m n n m P C P =⋅组合因此,组合数(1)(2)(1)(1)(2)321m mn nm m P n n n n m C P m m m •-•--+=-•-•-••L L 这个公式就是组合数公式。
计算:①26C ,46C ;②27C ,57C在1~100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相加,其和是偶数的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在一个圆周上有10个点,以这些点为端点或顶点,可以画出多少不同的①直线段,②三角形,③四边形?一个盒子装有10个编号依次为1,2,3,……,10的球,从中摸出6个球,使它们的编号之和为奇数,则不同的摸法种数是多少?小红有10块糖,每天至少吃1块,7天吃完,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6人同时被邀请参加一项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说明:1、本讲生活中的数学题型较杂,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法,分为基础篇与提高篇两部分。
基础篇(40分钟左右)以简单应用题及数学趣题为主,共7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可由学生思考得到结果,其中第7题也可用列表的方法找到规律。
提高篇(75分钟)共6道题,难度有所提升,其中前两道为竞赛真题,3~5为天平称重问题,最后一道扑克牌题,教师可准备一副扑克牌由学生先思考,再实际操作找出结果及规律。
2、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知到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难点:分析题意,找出解题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一讲同学们一起来挑战一些数学趣题吧!将480箱苹果和720箱梨运到水果批发市场,每辆卡车每次运120箱。
梨比苹果多运几车?(用两种方法解决)解:(1)246120480120720=-=÷-÷(车)(2)()2120480720=÷-(车)答:梨比苹果多运2车。
旅行社推出“大峡谷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
(1) 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2) 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解:(1)方案一 11402409004601506=+=⨯+⨯(元)方案二 ()100046100=+⨯(元)10001140>所以,方案二合算。
(2)方案一 9603606006061504=+=⨯+⨯(元)方案二 ()100064100=+⨯(元)1000960<所以,方案一合算。
将30个苹果,放入大、中、小3个盘子里,大盘要比中盘多4个,中盘要比小盘多4个,该怎么放呢?解:小盘子 ()6344430=÷---(个)中盘子 1046=+(个)大盘子 14410=+(个)古尔邦节快到了,天山南北充满了节日气氛。
这天阿凡提也骑着毛驴赶集来了。
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阿凡提回头一看,原来是水果店老板艾山。
这时艾山正拿着秤杆坐在两大筐葡萄跟前发愣。
一筐是紫葡萄,标价为2元1斤;一筐是青葡萄,标价为1元2斤。
只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阿凡提大哥,如今做点生意真不容易呀。
您看,我在这捱了一上午,还没卖出几斤葡萄,现在紫葡萄和青葡萄都还剩下60斤,不知要卖到何时呢!”艾山说。
阿凡提说:“啊,艾山老弟,你可真笨!紫葡萄虽甜,但价格贵,青葡萄虽便宜,却味道酸。
何不把两种葡萄掺在一起,按3元3斤出卖,也就是每斤1元,这样不是既好卖又省事吗?”于是艾山按阿凡提的办法出售葡萄,果然买的人多了起来,不多时,120斤葡萄卖光了。
请问艾山按照阿凡提的方法,和原来相比赚了还是亏了?相差多少?解:原来可卖1501260260=⨯÷+⨯(元)现在只卖1201120=⨯(元)亏了 30120150=-(元)答:亏了30元。
一个农民,在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花了600元,转手以640元卖给别人,随后又以650元买回这头牛。
过了不久,这个农民又以640元把牛卖了,最后他又以600元买回了这头牛。
问这个农民买这头牛实际花了多少钱? 解析:三次买牛,农民共拿出了()610640650600=-+元,第三次买牛后,农民手里还剩下40600640=-(元),所以该农民买这头牛实际花了57040610=-(元)。
老师给全班60个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题,其中35个人做对了第一道题,有40人做对了第二道题,有4个人两道题都做错了,你能算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吗?解:()()194604035=--+(人)答:19人两道题都做对了。
小王、小李、小张三人定期前往蕾蕾健身中心健身,小王每2天去一次,小李每3天去一次,小张每4天去一次,今天是8月15日,他们三人在健身中心碰面,那么下一次再在健身中心碰面的时间是几月几日?解:[]124,3,2=, 所以下一次碰面的时间是今天的日期12+日,即8月27日。
小明和小华一起清点盒子里的画片。
小明比小华的动作快,小明数6张的时间小华只能数4张。
小华数到48张时忘了数的数是多少,只好从头数起,当他数到112张时,盒子里只剩下1张画片。
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小机灵杯,第十一届初赛】 解:()35311126411248=++⨯÷+(张)。
少年宫手工组的小朋友们做工艺品“猪娃娃”。
每个人先各做一个纸“猪娃娃”;接着每2个人合做一个泥“猪娃娃”;然后每3个人合做一个布“猪娃娃”;最后每4个人合做一个电动“猪娃娃”。
这样下来,一共做了100个“猪娃娃”。
由此可知手工组共有 个小朋友。
【希望杯,第五届1试】解:由题意可知,总人数应为1、2、3、4的倍数,由于1、2、3、4的最小公倍数为12,以12人为一组可知,一组可做2534612=+++(个)“猪娃娃”,一共做了100个“猪娃娃”,即有425100=÷(组),所以手工组共有:48412=⨯(人)。
有8个球编号是①到⑧,其中6个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一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秤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
那么,那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几号?分析与解:为了表达方便设这8个球分别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由第一次秤的结果可知:球③和④中至少有一个是轻球,球①和②都是重球,否则“①+②比③+④重”这个结论就不成立。
有第二次称的结果可知:球⑤、⑥中至少有一个球是轻球,而球⑦、⑧都是重球。
由第三次“①+②+③与②+④+⑧一样重”可知:①、③、⑤中及②、④、⑧中各有一个轻球。
总上可知:球④和球⑤一定是轻球。
有80个零件,分装成8袋,每袋装10个,在其中的7袋里面装的零件每个都是50克,有1袋里面的每个零件都是49克。
这8袋混在了一起,你能用秤称一次,就把装49克重的零件的那一袋找出来吗?分析:同例1,给每个袋子标上标号,从每个袋子中取出各不相同数目的零件,用秤称一次,那么比都是50克重的零件少的重量刚好对应取出鸡蛋个数的那个袋子。
分析与解:(1)将8个袋子分别编上1、2、…、7、8八个号码。
(2)从每个袋子中取出与袋子编码相同数目的零件,总共取出3687654321=+++++++(个),用秤称一次。
(3)作比较,若36个零件都是50克重,那么总共是18005036=⨯(克),与(2)所称得的重量作比较。
(4)若称得的重量比1800少1克,就是1号袋子;少2克就是2号袋子;…;少7克就是7号袋子;少8克,就是8号袋子。
在天平上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物体称重量,最少应准备几个砝码,就能称量1克到60 克之间不论多少克的重量?这几个砝码分别是多少克?解:①1克、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的物体的质量;②1克、2克、4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4克、5克、6克、7克的物体的质量;不难发现:①中02和1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1022+克之间的重量;②中02、12和2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210222++克之间的重量;③中02、12、22和32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到32102222+++克之间的重量。
以此类推,第n 个砝码为12-n 克。
因为6332168421=+++++,所以最少要用6个砝码,这6个砝码分别为1克、2克、4克、8克、16克和32克。
哥哥和弟弟玩扑克牌,哥哥说:“弟弟,你只许拿第奇数张牌,这样拿到最后,剩一张牌,大王一定在我手里。
”弟弟果真这样做了。
第一次,拿了全部牌的第奇数张,共27张;第二次,拿了剩下27张中的第奇数张牌,共14张;第三次,又拿了剩下13张牌中的第奇数张牌,……最后,只剩下一张,翻开看,确实是大王。
你知道,哥哥把大王放在了第几张吗?答案:哥哥把大王放在第32张。
解析: 弟弟第一次拿的是第1 、 3 、 5 、 7 、 …53张牌,共27张;第二次拿的是第 2 、 6 、10 、 …54张牌,共 14 张;第三次拿的是第 4 、 12 、20 、 …52张牌,共 7 张;第四次拿的是第 8 、 24 、 40 张牌,共 3 张;第五次拿的是第 16 、 48 张牌,共 2 张。
这时一共拿走了 532371427=++++(张),只剩下了第 32 张牌。
【备用题】1、有人想买几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 自己带的钱可以买21把叉子和21把勺子,或者28把小刀。
如果他买的叉子,勺子,小刀数量不统一,就无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若将钱全部用完,这个人能买几套餐具?解:21与28的最大公约数为()728,21=,将这个人所带的钱分为7份,则每份可买3把叉子和3把勺子,或者4把小刀,由于他必须买同样多的叉子,勺子,小刀,所以,其中4份买叉子和勺子,余下3份买小刀即可,一共能买1234=⨯(套)。
2、屋里有一群人,如果3个人一桌,多2个人;如果5个人一桌,多4个人;如果7个人一桌,多6个人;如果9个人一桌,多8人,如果11个人一桌,正好。
请问这屋里有多少人?解析:如果屋里的人数再多1人,则屋里的人数就是3、5、7、9的倍数,而3、5、7、9的最小公倍数为315,则屋里的总人数比315的倍数少1,由于72811315ΛΛ=÷,设倍数为a ,则()1315-a 应为11的倍数,从而17-a 应为11的倍数,由此可知8=a ,所以这屋里有251918315=-⨯(人)。
3、一台天平要称出1克、2克、…、40克的东西,只要准备四个砝码就够了。
这四个砝码应该各为几克?(允许称东西时在天平两边同时放砝码)分析:①1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的物体重量;②1克、3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4克的物体重量;③1克、3克、9克的砝码可以称出1克、2克、3克、…、12克、13克的物体的重量。
观察上面3种情况不难发现:第一个砝码是30=1克;第二个砝码是31=3克;第3个砝码是32=9克;第四个砝码应该是33=27克。
以此类推,第n 个砝码是31-n 克。
解:因为4027931=+++(克),所以只要准备4个砝码就够了,这4个砝码分别是1克、3克、9克、27克。
4、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3盒茶叶的重量相等。
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解析:由条件“每盒取出200克,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3盒茶叶重量相等”可以推出,拿出的10005200=⨯(克)茶叶正好等于原来的245=- (盒)茶叶的重量,所以,原来每盒茶叶5002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