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题库19-2-10

合集下载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王实甫的《西厢记》)【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王实甫的《西厢记》)【圣才出品】

第3章王实甫的《西厢记》3.1 复习笔记一、《西厢记》的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1.作词章风韵美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

贾仲明在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约略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尨尨捶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所谓“风月营”“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

王实甫混迹其间,可见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

王实甫所作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作为剧本,它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2.体制的创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元人杂剧一般以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有五本二十折。

(2)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3)有些折段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

整折戏,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

这说明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了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题旨的改造(1)王实甫突破了《西厢记诸宫调》中莺莺与张生的结合为“才”与“貌”结合,而强调他们“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2)王实甫对“情”的关注,比关汉卿、白朴更进一步。

他明确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

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1.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西厢记》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套试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套试卷

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四)试题库(郭荣波老师录入)第一部分填空题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四个等级。

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

4、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散曲作品是杜仁杰的。

5、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

6、元杂剧包括和两种体裁,因为二者都是的,故统称为曲。

7、南戏最早是一带的地方戏,故又称之为或。

8、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与。

9、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和。

10、《窦娥冤》剧名全称是。

11、《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和。

1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是名副其实的。

13、《西厢记》剧本共有本折。

14、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15、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16、《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17、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一诗。

18、白朴杂剧《梧桐雨》之名源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

19、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

20、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根据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21、《汉宫秋》是本,主角是。

22、《汉宫秋》第三折[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奈她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 , 。

”23、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和。

24、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作家是,堪称元代水浒戏双璧的是和。

25、《琵琶记》的作者是;剧中女主人公是。

26、《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

27、散曲的体制主要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等几种。

2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出自的散曲作品,名为。

29、明代“四大奇书”是、、和。

30、《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31、《三国志演义》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篇一 :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原文地址:《西厢记》原文及注解作者:童菲第一节王实甫的《西厢记》王实甫生平及评价1(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2(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智谋。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3(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4(人之赋才,各有所近。

马东篱、王实甫,皆胜国名手。

马于《黄粱梦》、《岳阳楼》诸剧,种种妙绝,而一遇丽情,便伤雄劲;王于《西厢》、《丝竹芙蓉亭》之外,作他剧多草草你称。

尺有所短,信然。

5( 世称曲手,必曰关、郑、白、马,顾不及王,要非定论。

《西厢记》[1]选注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一折[2][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3]]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4]也,先人拜礼部尚书[5],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

后一年丧母。

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6],游於四方。

即今贞元十七年[7]二月上旬,唐德宗[8]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9],过蒲关上[10]有一故人,姓杜名确[11],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

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

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15]。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16]。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17]。

将棘围守暖[18],把铁砚[19]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20]。

才高难入俗人机[21],时乖[22]不遂男儿愿。

空雕虫篆刻[23],缀断简残编[24]。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

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25]。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b2》试题及答案3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b2》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B)(2) 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北宋作家--------一的名作《秋声赋》强化了赋体文的散文化倾向,变古赋为清新活泼的文赋。

2.北宋作家王安石咏昭君的名作《------------》在当时诗坛引起很大反响,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有和作。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词人---------描写杭州的名作《望海潮》中的句子。

4.宋代词人---------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

5.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____ 的代表作。

6.宋代诗人 ----------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7.元代马致远的杂剧《____》是现存最早搬演王昭君故事的戏曲剧本。

8.赵盼儿是关汉卿杂剧《》中的女主角。

9.元代作家-----------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散曲咏史题材的代表作。

10.“四大南戏”中的《____ 》写了书生蒋世隆和尚书之女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11.话本小说《一》中璩秀秀对崔宁的追求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

12.晚明作家 ---------的小品文《西湖七月半》描写了杭州七月半的赏月风俗。

13.明代作家徐渭的杂剧《____ 》描写了祢衡在阴间击鼓骂曹的故事。

14.明代李开先创作的传奇《一》取材于小说《水浒传》,搬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15.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名篇《____ 》描写了秀才铁中玉和名门之女水冰心的爱情故事。

16.清代作家____ 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表现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

17.清初李玉等苏州派作家创作的《一》反映了明末东林党人和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18.清代诗人一____作诗特别重视格律声调,创格调派。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

答案:正确
2.“张三影”是宋代词人张先,“贺梅子”是宋代词人欧阳修和梅尧臣。

答案:正确
3.慢词体制的开创者是李清照。

答案:错误
4.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欧阳修。

答案:正确
5.苏词最大的特色是“以诗为词”。

答案:正确
6.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答案:正确
7.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雄”一词出自《诗经》。

答案:错误
8.苏轼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里的“十年”是乌台诗案十年之后。

答案:错误
9.“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

答案:正确
10.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儿女柔情。

答案:正确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中的“周郎”是周瑜。

答案:正确
12.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正确
13.集中体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的是“以文为词”。

答案:正确
14.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乌台诗案”。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不属于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是()。

参考答案:《包公案》2.以下散文作品不属于欧阳修的是()。

参考答案:《游褒禅山记》3.《三国演义》中献连环计的是()。

参考答案:庞统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宋代散文的特色。

()参考答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5.以下不属于同一个故事序列的是()。

参考答案:晋·干宝《搜神记》“东海孝妇”故事6.鲜明地表达了“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的剧作是()。

参考答案:《西厢记》7.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以下作品不属于他的创作的是()。

参考答案:《倩女离魂》8.下列对元杂剧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元杂剧的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

9.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如周进、范进、严监生等,它是一部()小说。

参考答案:讽刺10.宋代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参考答案:苏轼11.北宋早期词人晏殊沿袭了花间词的风格,但将词进一步典雅化、文人化。

其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2.《满井游记》的作者是(),他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袁宏道1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

参考答案:逸豫可以亡身14.“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出自,生动概括了王朝的短命过程。

参考答案:《桃花扇》15.下列不是关汉卿杂剧作品的是。

参考答案:《赵氏孤儿》16.苏轼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诗为词”,极大拓展了词的表现空间。

苏轼开创了词派中的“派”,但他更多的词作还是婉约词,如其名作《水龙吟》“春色三分,,。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情思细腻,语调婉转。

参考答案:豪放;豪放派###二分尘土###一分流水17.“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的诗论观点。

中国古代文学-《西厢记》(精选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西厢记》(精选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西厢记》1、《西厢记》里()被形容为“笔杆横扫千军。

”2、《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下句是()3、《西厢记》的艺术特征,历来被称为“()”二字。

4、《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

5、《西厢记》剧本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出自()6、《西厢记》()朝的戏曲7、《西厢记》是()的颠峰之作。

8、《西厢记》是()体裁的作品9、《西厢记》中()领兵解了兵马之围10、《西厢记》里,“晓来谁染霜林醉”,下一句是()11、《西厢记》引录()支佚曲12、《西厢记》的作者是()代人。

13、从体裁上分,《西厢记》是一部()14、在《西厢记》大结局里,真相大白,()差愧难言,含恨自尽15、《西厢记》中“伯劳东去燕西飞”出自()16、《西厢记》中()经常安排张珙跟崔莺莺相会17、王实甫《西厢记》的体裁是()18、王实甫《西厢记》“总是离人泪”的上句是()。

19、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来衬托离愁别恨的名句是()20、《西厢记》故事情节的原型最早出现在我国()中21、《西厢记》里,莺莺送张生鞋袜的用意是()22、《西厢记》中()吟了诗句“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23、杂剧《西厢记》共有()24、崔莺莺和张生第一次见面在()25、崔莺莺的贴身丫鬟是()26、老夫人以()理由拒绝把崔莺莺许配给张珙27、叛将()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

28、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

莺莺提出的“五便三计”是()A.献身于贼B.献尸于贼C.投降于贼D.“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29、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珙与莺莺的结局?()A.双双自杀B.以表兄妹相称C.互不往来D.终成眷属30、《西厢记》中谁经常安排张珙跟崔莺莺相会?()A.孙飞虎B.杜确C.惠明和尚D.红娘31、老夫人以什么理由拒绝把崔莺莺许配给张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盗传必究一、填空题1.《诗经》原名只叫《诗》,因为它收录了305首诗,又叫它《诗三百》2.《左传》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3.《冯谖客盂尝君》选自《战国策》。

4.《陌上桑》是汉乐府(答汉代民歌亦可)一民歌。

5.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6.汉代的文人五言诗,最著名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7.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8.《登高》是杜甫的作品。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

10.《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11.被严羽称为“唐人七言律第一”的是崔颢的《黄鹤楼》。

12.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3.《诗经》分风、雅、颂三类编排。

1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5.《冯谖客盂尝君》选自《战国策》。

16.《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作品,其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

18.李白,字太白。

19.《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概不凡。

20.汉代的文人五言诗,最著名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21.《邵公谏弭谤》选自国别体史书《国语》。

22.《病梅馆记》是龚自珍的作品。

23.《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24.《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作品,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诵千古。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的作品。

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传诵千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题库19-2-
10
问题:
[单选]《王西厢》中红娘故意将张生的自我介绍说给莺莺,目的是()。

A.引起莺莺的关注
B.把张生介绍给莺莺
C.告诫莺莺张生是个“傻角儿”
D.为了试探莺莺
问题:
[单选]《董西厢》中红娘的出场是在()情节。

A.崔张佛殿偶遇
B.寺警
C.墙角联吟
D.赖婚
问题:
[单选]《西厢记》中对崔张的爱情和红娘的决定起了关键作用的情节是()。

A.《传简》
B.《酬简》
C.《寺警》
D.《赖婚》
(广东11选5 https://)
问题:
[单选]“据相貌,凭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说明红娘对张生()。

A.存有私情
B.有做夫妻之意
C.敬佩兄长之情
D.有好感而已
问题:
[单选]“琴心”这一事件的决策者是()。

A.张生
B.红娘
C.莺莺
D.杜确
问题:
[单选]《拷红》一折中红娘之所以能够有力、有理、有节地说出一番话,主要原因是()。

A.认为老夫人失信于人理亏
B.莺莺背后支持她
C.知道老夫人很重视门阀观念
D.红娘本身机智、勇敢
问题:
[单选]《传简》一折中,红娘将张生给的小简放在莺莺的()。

A.手里
B.枕边
C.妆盒里
D.妆盒上
问题:
[单选]莺莺通过红娘给张生回简,目的是()。

A.试探红娘
B.警告张生
C.约会张生
D.与红娘赌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