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

合集下载

肌酐偏低说明什么原因

肌酐偏低说明什么原因

肌酐偏低说明什么原因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一般来说,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肾脏功能正常,但如果肌酐偏低,也可能反映出一些身体的状况。

那么,肌酐偏低到底说明什么原因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肌酐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肌酐主要由肌肉中的肌酸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形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几乎全部随尿液排出体外。

饮食因素是导致肌酐偏低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过少,身体肌肉合成减少,肌酐的生成自然也会减少。

比如长期吃素,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刻意节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

特别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孕妇以及大病初愈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就可能出现肌酐偏低的情况。

身体消瘦、肌肉量少也是肌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天生体型消瘦,肌肉不发达,或者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导致肌肉萎缩,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就会相对较少。

比如长期卧床的病人、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等)的患者,他们的肌肉处于消耗状态,肌酐水平可能会低于正常。

年龄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婴幼儿和儿童时期,身体还在生长发育阶段,肌肉量相对较少,肌酐生成也会相应较少,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逐渐发育成熟,肌酐水平会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

还有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肌酐偏低。

例如,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身体消耗过多,包括肌肉组织的消耗,可能会出现肌酐偏低。

另外,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也会影响肌肉的营养供应,导致肌酐偏低。

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对肌酐水平产生影响。

比如长期使用某些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导致肌肉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肌酐偏低。

总之,肌酐偏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肌酐偏低,不必过于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要回顾自己的饮食情况,是否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意义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意义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意义尿蛋白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指标,但是对于体检过的人来说,这个指标往往可以反映出很多的疾病问题,很多患上糖尿病或是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在这个指标上就会出现异常,所以体检的时候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意义。

临床上常有人将尿浓缩和尿稀释混为一谈,有的将Mosenthal试验直接说成是尿浓缩试验,也有作者仅做了尿浓缩试验,但是其结论却包含了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

所以有必要区分肾脏的浓缩功能与稀释功能,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在区分这两者在临床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尿崩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Fanconi综合征主要是肾脏的浓缩功能障碍而出现多尿,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明显水钠潴留的患者主要是肾脏的稀释功能障碍而出现少尿。

本研究通过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检测,只需要测定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就可以了解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方便快捷,且检测项目少,受到的影响因素就相对减少,比较准确。

与上面的方法相比,尿肌酐与血肌酐比值检测具有省时、方便、准确、经济的优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便快捷的途径。

尿肌酐偏低,可以采用中医进行调节。

由于尿肌酐降低是因为患者肾脏内发生了纤维化,而纤维化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坏,破坏了肾脏固有细胞的组织结构,损伤了肾功能。

由于固有细胞受到损伤,固有细胞本来具有的排毒功能受到了破坏,体内大量的代谢毒素不能有效的排除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聚集,所以才会导致尿肌酐下降。

所以要调节尿肌酐偏低这种状况,首先要阻断肾脏纤维化,修复受损的残存固有细胞组织结构,恢复其排毒功能。

但是这个修复过程比较漫长,要想让反映肾脏排毒功能的血肌酐下降,就必须在修复好受损的残存固有细胞之后才能实现,所以使尿肌酐升至正常值是中医全息疗法治疗肾脏病的远期效果。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意义的介绍了,其实,造成比值出现或高或低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大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慌,有的时候指标不一定代表着患上某种疾病,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

肾功能检查项目肾功能检查项目衡量肾功能的变化和好坏,医学上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进行,因此常用的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是包括了以下11种项目测定,具体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1、血尿素氮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临床意义:正常成人空腹时血尿素氮为3.2-7.1mmol/L(9-20mg/d1)。

而患有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等情况的患者,尿素氮都是增高。

2、血肌酐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3、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 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L、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当血尿酸超过390μmol/L,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超过420μmol/L升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4、尿肌酐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当血肌酐高时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肾脏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尿肌酐偏低,肾脏也会发生病变。

5、尿蛋白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

6、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

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

儿童尿肌酐正常值

儿童尿肌酐正常值

儿童尿肌酐的正常值会根据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儿童的尿肌酐正常值范围通常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

以下是一些大致的参考值,但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具体的正常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如果对儿童的尿肌酐值有具体的担忧或疑问,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儿科专家,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解释。

新生儿:尿肌酐值通常较低,一般在1-3 毫克/分升(mg/dl)左右。

婴儿和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尿肌酐值会逐渐升高,通常在2-10 毫克/分升之间。

儿童和青少年: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尿肌酐值可能在5-20 毫克/分升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尿肌酐值不仅受到年龄的影响,还可能受到身体状况、饮食、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医生在评估儿童的肾功能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

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常见的是疾病因素【健康小知识】

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常见的是疾病因素【健康小知识】

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常见的是疾病因素
文章导读
肌酐偏低就证明身体的某一方面出了问题,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大多数都是由于疾病因素而造成的,所以大家必须要积极的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

1、肌酐是什么
肌酐是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每 20g 肌肉代谢可产生 1mg 肌酐。

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 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2、肌酐偏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 ( 即肾功能损伤期 ) 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

肌酐偏低的危害

肌酐偏低的危害

肌酐偏低的危害
一、肌酐偏低的危害二、肌酐偏低吃什么食物好三、肌酐偏低的饮食注意事项
肌酐偏低的危害1、肌酐偏低的危害
血肌酐的产生主要与肌肉代谢有关,所以肌酐偏低,可能与肌营养不良,贫血,肌萎缩,尿崩症有关,老年人,体型偏瘦的人也可能出现肌酐偏低,可以复查血肌酐,如果持续偏低,必要时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等,排除贫血,尿崩症等可能。

血肌酐低可初步说明肾脏排毒功能好,受饮食影响,对疾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血清肌酐偏低时没有临床意义的,不需要担心。

2、引起肌酐偏低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

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活偏低。

肾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肌酐的波动,表现为血肌酐高于正常值,而尿肌酐低于正常值。

血肌酐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即肾功能损伤期),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

儿童尿肌酐正常值范围

儿童尿肌酐正常值范围

儿童尿肌酐正常值范围
尿肌酐是代谢产物肌肉中的一种化合物。

正常情况下,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大量的肌肉,包括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等,以及肾脏、肝脏、脑等器官,其中又产生少量的肌肉。

而这些产生的肌肉都会释放出肌酐,经过肾脏的滤过及排泄,最终排出体外。

因此,尿肌
酐是反映人体肌肉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的一个指标。

正常情况下,儿童尿肌酐的正常值范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一般来讲,儿童尿肌
酐的正常值范围大约在0.22-0.81mmol/L之间。

具体如下:
1、新生儿期: 0.80-2.10mmol/L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值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实际的测量结果还需根据具体情
况和检验方法来确定。

同时,在检查尿肌酐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样方法:应在早上肚子空腹时,取清洁的中段尿进行采样,避免出现食物等对
尿肌酐的影响。

2、注意饮食:尿肌酐含量还受食物的影响,应在检查前控制好饮食,避免食用含大
量肌肉的食物。

3、病史询问:对于有其他疾病的儿童,应当在检查时告知医生,以便正确评估参数。

总之,准确监测儿童尿肌酐的变化对于评估儿童肾脏功能和肌肉代谢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尿肌酐的异常情况,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

肾功能不全之血肌酐及饮食忌讳

肾功能不全之血肌酐及饮食忌讳

肾功能不全之血肌酐及饮食禁忌一、血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

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血肌酐正常值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u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u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晚期(血肌酐值超过707nuol/L)为尿毒症】血肌酐(SCr)正常值:男 54~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女 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

小儿:24.9~69.7umol/L。

血肌酐值高的原因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

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

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肾小球滤过率降到50%以前血清肌酐可正常,也就是说功能性肾单位丧失一半以上时才升高,此时即为慢性肾衰竭代偿,一般规定此期血清肌酐为176.8μmol/L(2mg/dl)。

肾小球滤过率降到25%以下时血清肌酐会急剧升高,可达5mg/dl以上,此时一般为尿毒症期。

肾功能彻底丧失(例如急性肾衰竭)时血清肌酐每日增多88.4~265.2μmol/L,如小于此范围,说明尚有残余功能性肾单位,反之说明骨骼肌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
尿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
1、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

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或偏低。

2、在肾功能检查中,尿素氮与肌酐结果偏低于正常值时,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肌酐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

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

尿肌酐的作用
1、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2、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靠肾脏清除,人在大量运动后或食用了大量的肉类食品后也会增加。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肌酐稍稍高出正常时不用过于担心,在调整饮食后指标可恢复正常。

当然,如果继续升高就应该去医院好好看看了。

3、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尿肌酐是临床检查中常见的一个指标,尿肌酐的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