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古代名字之历史名人举例

合集下载

这八位名人取自诗经楚辞中的名字好听又特别,还非常有内涵和深意

这八位名人取自诗经楚辞中的名字好听又特别,还非常有内涵和深意

这八位名人取自诗经楚辞中的名字好听又特别,还非常有内涵和深意比撞衫更可怕的是,撞名。

有网友开玩笑说,人群中喊一声“张伟”,可能会有好几个人回头。

想想咱们的中文博大精深,为啥一到取名就词穷了呢?现代人尤其00后的孩子,名字叫“子轩、子涵、浩辰、诗涵、雨宣、欣怡”的可不要太多了。

这些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千篇一律,看似诗意,其实既不出彩也无特色。

想取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怎么就那么难呢?其实也并非那么难。

听过一种说法叫:“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据说这是汉人取名的一种讲究。

从《诗经》《楚辞》中取的名字往往好听又特别,还非常有内涵和深意。

今天聊聊这八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名人名字,他们的名字均是取自《诗经》《楚辞》,看看他们的名字有没有惊艳到你?林徽因林徽因出自诗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诗经·大雅·思齐》这句诗的大意是:太姒继承太任、太姜的美德,必能多生儿子兴家门。

集诗人、作家、教师、建筑师于一身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原名本叫林徽音,正是出自“大姒嗣徽音”这句诗,因当时还有一个男作家也叫“林徽音”,名字经常被误会,故更名为“林徽因”。

徽音有三种意义:一是是指美誉;二是指佳音、嘉讯;三是指优美的乐声,特指琴声。

徽因取的是第二个涵义,寓意佳音传来,正如林徽因的诗所写:“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待每个春天的到来,迎接人生的佳音。

屠呦呦屠呦呦出自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经·小雅·鹿鸣》这句诗的大意是: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好特别,令人过目难忘。

虽然这个名字看着与主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身份有点“反差萌”,却更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呦呦”在原文中指的是鹿的鸣叫声。

当初父母给屠呦呦取这个名字时,万没想到会有这么神奇的巧合,屠呦呦正是因为研制发现了一种叫“青蒿素”的药物,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万条因疟疾而危在旦夕的生命。

中国史上名字取得最好听的7个人,一个比一个好听,至今无法超越

中国史上名字取得最好听的7个人,一个比一个好听,至今无法超越

中国史上名字取得最好听的7个人,一个比一个好听,至今无
法超越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取名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名字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很多好听的名字,也影响了一代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都有哪些好听的名字。

秦始皇的长子,温文尔雅眼见不凡的秦国公子扶苏。

这个名字也是有由来的,要知道,扶苏是一种花名,因为扶苏的母亲喜欢这种花,为了表达对他母亲的怀念,才给他取名扶苏。

西汉皇后赵飞燕。

环肥燕瘦的赵飞燕,算是除了苏妲己以外最具
有代表性的魅惑皇上的人。

卓王孙之女卓文君。

家世显赫,精通琴棋书画,文采很好,是有名的才女,她所写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为后世传唱!
明末诗人柳如是。

一代才女柳如是,如是是她的字,因为喜欢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

仓央嘉措。

最伟大的诗人,藏族人都唱仓央嘉措的情歌,不负如来不负卿。

高渐离。

擅长乐器,自己的好朋友刺杀秦王失败他怀恨在心,被刺瞎双眼最后抑郁而终,白白送命。

纳兰性德。

也就是纳兰容若,作为一个诗人,名字带有成就的意思,也是自己对于文学的追求。

中国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15个人,念一下太美了!

中国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15个人,念一下太美了!

中国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15个人,念一下太美了!
1、谢安,字安石。

东晋宰相,汉族。

2、绿珠,传说姓梁。

西晋石崇宠妾,中国古代著名美女。

3、武则天。

字曌(zhào,含义是日月当空,曌是武则天为自己发明的字)。

4、扶苏,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

5、仓央嘉措。

门巴族人。

六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6、高长恭,姓高,名肃,字长恭。

7、赵飞燕,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8、慕容涉归,慕容部鲜卑初代酋长莫护跋(慕容焉)之孙,慕容木延之子。

9、秦舞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10、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11、卓文君(生卒年不详)。

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12、魏无忌,号信陵君。

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13、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14、戴望舒,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15、林徽因。

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这些曾在尘封的历史舞台上华丽起舞的人儿,
或风华绝代,或暗伤穿心,转身尘世间,陨落如星光绚烂,划过星空,落尽繁华。

历史叹息间,凄美如昙花。

那么问题来了,你身边听过哪些好听的名字?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自古诗文优雅大气的男孩名字 男孩名字大全

出自古诗文优雅大气的男孩名字 男孩名字大全

古诗文中有很多优雅大气的男孩名字,这些名字不仅富有历史文化底蕴,而且给人一种成熟、优雅的感觉。

在我国古代,取名是非常讲究的,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取一些富有意义的名字,希望能够给孩子带来好运和美好的未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文中优雅大气的男孩名字。

1. 王羲之(wáng xī zhī)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取名为“羲之”的男孩,寓意着希望他能像王羲之一样,有着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品味。

2. 李白(lǐ bái)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豪放的气息,被誉为“诗仙”。

取名为“白”的男孩,象征着纯洁无暇,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豪迈的气概。

3. 岳飞(yuè fēi)岳飞是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有着忠诚勇敢的品质,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

取名为“飞”的男孩,寄托着家长对孩子未来能够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

4. 陆游(lù yóu)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被誉为“词佛”。

取名为“游”的男孩,暗含着对孩子能够心如游丝,拥有无拘无束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情怀的期望。

5. 苏轼(sū shì)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巅峰。

取名为“轼”的男孩,代表着家长对孩子有着优雅的品味和卓越的才华的期许。

古诗文中的优雅男孩名字不仅带着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且蕴含着家长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盼。

希望每一个取这些名字的男孩,都能够成为有品味、有思想、有抱负的人。

古诗文中的男孩名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父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福。

这些名字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希望,同时也承载着我国文化的精髓和传统。

王羲之,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绝世之作,影响了后人无数。

取名为“羲之”的男孩,不仅寓意着希望孩子能够有出众的才华和艺术品味,更是对孩子勤奋上进、积极进取的期待。

盘点历史上名字取得好的二十人

盘点历史上名字取得好的二十人

【第二十名】——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谢安(320-385),字安石。

东晋宰相,汉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说自己十分有幸,因与谢安的字相重。

“谢”是“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名门望族,“安”是他的心安。

抛却谢家的声望,“谢安”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名字,可他却用生命为后人诠释着这个名字的真正内涵。

而这个名字,也是一个诠释他真正生命的谶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谢安隐居东山几十年,世人长叹“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笑而不答。

时机不到。

风神秀彻的谢安,运筹帷幄的谢安,是安于等待的,等天下有难,他自会力挽东晋于狂澜。

从东山再起到淝水之战,谢安完成了从安于身到安于国的华丽转身。

相比于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鸟尽弓藏的文种和信奉黄老的张良,他无疑是将为人为臣之道领悟最深之人,也是历代文人最为推崇之人,风流无人出其右。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这是楚庄王。

不鸣万人待其鸣,一飞万人为其震。

这是谢安。

这不是装逼,这叫牛逼。

他叫谢安,谢安的谢,谢安的安。

【第十九名】——但闻佳期邀相送,扶苏心比天下重。

扶苏(?—前210)。

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荷花依然开,大山依然在。

扶苏树湮没在群芳中,扶苏公子埋没在乱世里。

据说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三百,思无邪。

始皇为长子取名扶苏,愿其能像大鹏、扶苏树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事实上,扶苏也确实如此。

我从未有幸看到过和公子重名的扶苏大树,可“扶苏”二字,却随着这悲怆久远的故事扎根在我心里。

看似普通,实则大气,扶苏复苏,扶大秦帝业,苏天下苍生。

他一直在努力。

父赐子死,子不得不死。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抵匈奴、直言谏、触龙鳞、引剑刎……他,公子扶苏,为这个已快穷途末路的秦帝国尽了最后一份力,沧海横流,他只是冥冥众生中一滴水,滴落时,秦的气数也尽了。

历史上最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

历史上最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

历史上最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名字是对人的一种称呼,基本上每一个好听的名字背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有些古代诗人的名字也很是好听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欢迎阅读!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篇1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好听的古代诗人名字篇2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1] 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古代男生名

古代男生名

古代男生名在古代,人们给男生取名字通常具有深意和寓意,既希望给孩子取一个名字美好、富有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能够祈求孩子健康、聪明、勇敢等优秀的品质。

下面是一些古代男生名字,每个名字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背景故事。

1.刘备: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名字,寓意势力众多,魏蜀吴三分天下。

2.孔明: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字,寓意聪明才智,智谋出众。

3.文王:商朝的开国君主,文王是他的谥号,意为有才德的贤君。

4.明皇:指唐朝的明皇帝,寓意治理国家明亮,天下太平。

5.汉武:指西汉的汉武帝,帝号为刘彻,寓意勇武果断,开创盛世。

6.高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高洋皇帝,寓意高大威猛,统一天下。

7.义渠:指三国时期刘备的忠诚老臣张杰,义渠为他的字,意为有义勇的人。

8.曹操:三国时期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的名字,寓意睿智决断。

9.赵云: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赵云,寓意忠诚勇猛,忠贞不二。

10.岳飞:北宋时期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寓意威猛有力,贞石不崩。

11.杨广:指唐朝的杨广皇帝,杨广是他的谥号,寓意宽宏大量,国泰民安。

12.玄奘:唐朝的高僧玄奘,寓意智慧博学,为人道德高尚。

13.康熙:指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是他的谥号,寓意身心健康,国家兴旺。

14.秋瑾:民国时期的女革命家,秋瑾是她的字,寓意秋日之美,聪慧善良。

15.孟子:古代思想家孟子,寓意他为人仁爱、宽厚。

这些名字除了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外,还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儿子的期望和希望。

起名时,往往结合孩子的出生时间、命卦、五行等因素进行取名,以求能够给孩子带来吉祥和福气。

每个名字都寄托了家长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激励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形成现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古代男生名字也逐渐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璀璨。

这些名字不仅具有美好寓意,还能够帮助人们铭记历史,传承文明。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给孩子取名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它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祝福,更是一种家族和文化的传承。

古代名字大全

古代名字大全

古代名字大全在古代社会,名字的选择和命名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们相信,一个好名字能够给孩子带来好运和祝福。

因此,古代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独特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名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古代名字,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古代人的命名思想与文化。

一、男子名字1. 刘备(liú bèi):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蜀汉的创立者,他的名字意为“温柔仁慈”。

刘备历经艰难困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代英雄。

2. 孔子(kǒng zǐ):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意为“高尚、卓越的人”。

孔子的学说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3. 李白(lǐ bái):李白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名字意为“白色的李树”。

他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豪情和浪漫主义风格。

4. 文王(wén wáng):文王是中国历史上周朝的创立者,他的名字意为“有学问的君王”。

文王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圣人。

5. 刘邦(liú bāng):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汉朝的创立者,他的名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

刘邦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二、女子名字1. 贞观(zhēn guàn):贞观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仁慈而智慧的皇帝,她的名字意为“忠诚正直”。

贞观皇帝在位期间,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2. 玉婷(yù tíng):玉婷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而聪明的女性,她的名字意为“美丽的玉石”。

玉婷以她的智慧和魅力征服了许多人,成为了一个传奇的人物。

3. 淑娴(shū xián):淑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优雅而高贵的女性,她的名字意为“优雅而娴熟”。

淑娴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被人们称为“贤良淑德”。

4. 英华(yīng huá):英华是中国古代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名字意为“杰出的才华和气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听的古代名字之历史名人举例杨卯君[清]女。

字云和,沈君善妾。

工绣佛,名流多为题咏。

君善辑针史行世。

《南州草堂词话》李维寅[清](公元一七四七年至一七九七年)字春旭,顺天大兴人。

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卒于仁宗嘉庆二年,年五十一岁。

少笃学,威仪倜傥。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一七七四年)举人。

累官至广西龙州厅同知、尝平苗变,居官清廉,又好奖拔后进,士民称之。

旋染瘴卒。

维寅工诗,多雄浑激壮之气,其《铜鼓歌》及《西隆从军》诸篇,尤激昂慷慨,波澜横溢。

著有《廉余诗集》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李孔修[明]字子长,自号抱真子,顺德(今广东顺德)人,侨居广州。

张诩识之,荐于其师陈白沙(献章)亟称之,名由此著。

深得白沙之学。

初赴省试,以搜检严掷砚而去。

敝庐败甑,疏食不赡,未尝戚戚。

观眺山水归而图之,见者争爱而酬之金,曰:“子长画也。

”尤善画猫,毛骨如生,鼠见惊走。

其山水翎毛亦精绝。

年九十卒。

尚书霍韬葬之西樵山下云路村,题墓碑曰:“明抱真先生李子长之墓。

”《顺德县志》、《南海县志》、《广州乡贤传》、《广东文献三集》、《广东新语》、《画史汇传》李筠嘉[清]字修林,号筍香,上海人。

例贡生,官至光禄寺典簿。

工书法。

别业曰吾园,有藏书楼,曰慈云楼。

刻投赠篇什曰香雪集。

《海上墨林》李霭之[五代•后梁]号金波处士,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善画山水泉石,尤善画猫,雅为罗绍威所厚。

建一亭为霭之援豪之所,名曰金波,因以为号。

《宣和画谱、图绘宝鉴》丘灵鞠[公元?年至约四八四年以后不久]字不详,吴兴乌程人。

生年不祥,约卒于齐武帝永明二年以后不久。

少好学,善属文。

好饮酒,臧否人物。

宋世文名甚盛。

举秀才,为州主簿。

累迁员外郎。

宋孝武帝殷贵妃亡,灵鞠献挽歌诗,帝甚为嗟赏。

入齐,文名颇减。

蓬发弛纵,无形仪,不治家业。

累迁长沙王车骑长史。

灵鞠着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起太兴迄元熙)并传于世。

丘仲孚[约公元四六O年至五一O年间在世]字公信,吴兴乌程人。

生卒年不详,约宋孝武帝大明中至梁武帝天监中之间在世,年四十八岁。

少好学,从祖灵鞠常称为“千里驹。

”齐永明初,选为国子生。

举高第,未调,还乡。

家贫无以自资,乃结群盗韧掠三吴。

仲孚聪明有智略,群盗畏丽服之,所行皆果,故亦不发。

后召补主簿,历山阴令,甚有声称。

齐末政乱,坐喊贿,窃逃。

梁武帝践阼,复为山阴令,治为天下第一。

累迁豫章内史,在郡更励清节。

末几,卒。

仲孚撰皇典二十卷,南宫故事百卷,又撰尚书具事杂仪,行于世。

田如檜[清]字子植,山东城武人。

诸生。

精鉴别,善绘画。

山水、人物、花卉俱工,设色尤妙。

《曹州府志》田克岐[清]号秀崖,山西阳城诸生。

工诗、画,尝为曹容圃学使画棗南书屋图。

著秀崖小草。

《清画家诗史》、《山右诗抄》卢重玄[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魏州长史儆子藏(用)弟,官司熏郎中。

工八分书,开元五年(七一七)卢若虚所撰唐杯渡师墓石柱颂,为其所书。

《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清](一八一四至一八五八)字翰臣,一字辑五,广西临桂人。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状元。

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

花鸟亦佳。

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

卒年四十五。

《寒松阁谈艺琐录、粤西先哲书画集序》冯云骕[约公元一六九一年前后在世]字懿生,代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三十年前后在世。

康熙十五年(公元一六七六年)进士。

官翰林院编修。

云骕著有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惟冠以赋一篇,殿以词一阕,《四库总目》为其门人鹿佑所编。

冯惟敏[明](约公元一五五一年前后在世)字汝行,号海浮,临朐人,冯惟讷之弟。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

父裕兄惟讷、惟健均有诗名。

惟敏诗文亦雅丽,独工近体乐府,盛传东都。

嘉靖十六年,(公元一五三七年)中举人。

历官郲水知县,镇江教授。

隆庆元年(公元一五六七年)应滇闱之聘,旋复官镇江。

三年,任保定通判。

五年,擢鲁士师。

次年,致仕。

惟敏所作杂剧《梁状元不伏老》,钱谦益以为在王九思《杜甫春游》之上;散曲有《海浮山堂词稿》四卷,(并《曲录》)前三卷分《大令》、《归田》、《小令》及《击节余音》三种,后一卷为附录。

[公元九O三年至九六O年]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

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卒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年五十八岁。

余事南唐。

少有胆识,长以文学见称。

尝以白衣见南唐主李璟,璟以为秘书郎,命掌书记。

璟即位,用为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后迁户部侍郎,中书侍郎。

晋开运三年(公元九四六年)官至宰相。

继因弟延鲁等攻福建兵败,为御史所勘,改官太子少傅。

后又累迁至左仆射同平章事。

刘言叛,周师南侵,因朝臣反对他,极力求去。

李璟不许。

及江北地尽失,始罢相,但仍为太子少傅。

数月后,复为相;曾疾,改太子少傅。

卒,谥中心肃。

延己以工词名于当时。

有一天,李璟戏以他的词句部他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他答道:“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

”一时传为佳话。

原作多散佚,宋陈世修辑为阳春集,得词一百十九首。

然除去以他人所著误入者外,仅存九十余首。

尹熙古[宋]一作希古。

官翰林待诏。

工篆,得拨镫法,所书为一时之绝。

真宗(九九七―一0二二)东封碑、领天贶殿碑、天齐仁圣帝碑皆其所书。

书法类圣教序。

《泰安州志、书史会要》韦处厚[唐](公元七七三年至八二八年)本名淳,字德载,京兆万年人。

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卒于文宗太和二年,年五十六岁。

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

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裴垍引直史馆,改咸阳尉。

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灵昌郡公。

历事宪、穆、敬、文四帝,以献替为己任,百僚不敢干以私,一时推为贤相。

处厚性嗜学,藏书譬正至万卷。

著有文集七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六经法言二十卷,(新唐书志作二十篇。

此从旧唐书本传)并行于世。

方文湘[清]字楚三,青浦(今属上海市)人。

画学董源,得其秀润,虽发斑,犹仗笔墨为温给。

《明斋小识》方观承[清](公元一六九八年至一七六八年)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安徽桐城人,方式济之子。

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年七十一岁。

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由监生加中书衔,随平郡王福彭征准噶尔,为记室。

乾隆时,自直隶清河道累官直隶总督,皆掌治河。

洞澈地势,相时决机,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

卒,谥恪敏,观承工诗,又善书法。

著有《薇香集》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均《四库总目》)及《问亭集》、《述本堂诗》,《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程芝筠[清](一七五五至一八一八)字紫堂,号霞擅,嘉定(今属上海市)诸生,居南翔(属嘉定)。

远吴门(今江苏苏州)。

文如天马行空,不受羁勒,诗思敏捷,王鸣盛称为奇才。

性好博涉、画、医、卜,无不兼通。

尤善写生,工画。

指画有高其佩意。

卒年五十四。

有玉碧居诗钞。

《嘉定县志、练水画徵续录、清画家诗史》程履中[清]字鹤斋,号原武,四川云阳人。

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贡生。

善属文,亲故铭志多徵其文及书。

书学怀仁圣教序及赵孟頫兰亭跋,园劲开盖,擅名当时,学使张之洞称之。

《益州书画录》程衷素[明]字阿白,精於书,曲尽古法。

尤善大字,自负真与锺王把臂,颜柳而不屑也。

无生人产业,以书自给终其身。

《金声正希集》程蟾仙[清]女。

新安(今安徽歙县)人。

浙江海宁朱燮妾。

朱精绘事,蟾仙仿其体,惟妙惟肖。

有三宜楼遗诗。

《清画家诗史》程伯銮[清](一七八O至一八二六)初名中铮,字次坡,号陶村,四川垫江人。

幼力中学,邃经史。

习掌故,能悉四方利病。

官贵州黎平府。

书法锺王。

著陶村诗集。

《益州书画录续编》程承辩[五代•后蜀]眉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工画人物鬼神。

广政中与蒲师训、蒲延昌、赵才递相较敌,皆推妙手。

兼善雕刻,机巧人物,鬼神怪异,禽兽之类,奇绝当时。

《益州名画录、图绘宝鉴》程京萼[清](一六四五至一七一五)字韦华,号祓斋,上元(今南京)人。

得执笔法,学黄庭坚,空灵瘦硬,然结体倾斜,亦未成家。

《梁闻山论书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