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171)_甘肃中公教育
2014年国考行测常识解析

2014年国考常识解析(纯属个人解析)本人看了下今年的常识试题,在常识考点上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不过难度还是不大的,按照我当初在YY80179中说的做题技巧都可以选的出来的,匆忙整理了下,现将个人解析整理如下,如有疏漏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海涵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务必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 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 ①③④②鹤大管家解析:D,先前我就预测过考题,就是关于“两个务必”,这次就考了,第一条是45年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第二条是13年的工作作风,第三条是49年七届二中全会,第四条是86年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根据时间是1342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鹤大管家解析:B,这题就是秒的问题,质量是不变的,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B 的错误太明显了。
3.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鹤大管家解析:A,记得我国是70年代进入的联合国,55年万隆会议上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里说主权互不侵犯,那如果是联合国赋予的,那55年的时候中国是没有主权的,那怎么谈啊,所以啊,A就是不对的。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_甘肃中公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七大D. 中共十五大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
A. 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B. 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思想C. 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D.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B. 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C. 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D.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4、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
A. 作风建设B. 实事求是C. 群众路线D. 独立自主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 形式主义B. 主观主义C. 尾巴主义D. 命令主义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陕北杨家岭召开。
这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党和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故选C。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无论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
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014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③总体封闭、局部开放 ④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11、( )标志着行政职能的横向广度。
A.职能体系 B.职务范围 C.职责深度 D.职权方式
1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13、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
4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8、现阶段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在( )。
A.一定范围内存在 B.一定时期内存在
C.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一定时期内的一定阶层中存在
19、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8)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8)1、()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A. 改革创新B. 解放思想C. 实事求是D. 爱国主义2、邓小平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在()。
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 党的十三大D.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3、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是()。
A.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B.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C. 为人民服务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以人为本的“本”,是指()。
A.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 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C. 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D.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 政治路线B. 组织路线C. 思想路线D. 工作作风1.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因此,A是正确答案。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故选D。
3.2004年8月22日,胡锦涛发表的《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
”故应选D。
4.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处的“本”即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本题正确答案为A。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思想武器。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_甘肃中公教育

1、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
A.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B.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批评与自我批评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的显著特点有()。
A. 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B.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C.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D.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3、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
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
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
A. 真正调动人民的积极性B. 按客观规律办事C.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 创造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条件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下列行为与这一分配制度相符的有()。
A. 某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对职工实行浮动工资制B. 某村党支部书记把自己创立的企业和资产交给集体,带领村民一起致富C. 某地区为防止收入悬殊引发社会动荡,对全体劳动者实行等额工资制D. 高某因为原单位不能发挥其技术专长且工资过低,跳槽到某企业就职5、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其错误在于忽视了矛盾的()。
A. 特殊性B. 斗争性C. 普遍性D. 同一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所以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2.ABCD。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四点全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的显著特点。
3.B。
4.ABD。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选项A、B、D都是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参与分配,只有选项C不是。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答案+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②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⑤④②5.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6.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7.《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2014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一点通科目一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28、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29、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4、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2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5、否定方面是指( )。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0、“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及答案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及答案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一1、下列关于文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B、《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xx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C、《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适当降低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D、《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7年,超过7年将被删除2、我国新闻宣传战线近年来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这一活动的丰硕成果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B、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C、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不予公开,同时告辞申请人并说明理由D、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3、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除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还有( )。
A、助人为乐B、爱岗敬业C、敬业奉献D、尊老爱幼4、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5、《资本论》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
它通过探讨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明确了物质、利益、财富、阶级和所有制等问题,但贯穿这些方面的价值归旨不是( )。
A、现实的个人的处境及其未来B、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C、人与人的关系D、资本及资本的逻辑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答案1、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时政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
A. 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4】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例说明( )。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5】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ABCD
2、ACD
3、ABCD
4、ABD
5、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