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坦克手许森

合集下载

儿童坦克故事

儿童坦克故事

儿童坦克故事在一个神奇的小镇上,住着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组成了一个超酷的儿童坦克小队。

这个小队的队长是小勇,他呀,就像一颗充满活力的小炮弹。

小勇一直梦想着能像真正的坦克兵一样,驾驶着巨大的坦克冲锋陷阵。

而他的小伙伴们也都和他一样,对坦克有着深深的热爱。

队里有个小胖子叫球球,他虽然胖嘟嘟的,但是力气特别大。

每次坦克需要推动或者进行一些体力活的时候,球球就像个大力士一样,哼哧哼哧地就把事情搞定了。

还有个机灵鬼叫小聪,他的眼睛一转就能想出好多奇妙的主意。

他们的坦克可不像真正战场上那种冷冰冰的钢铁巨兽,而是充满了童趣。

那是他们自己动手改造的,用一些废旧的木板、旧轮胎还有彩色的油漆。

坦克的车身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有超级英雄,还有可爱的小动物。

有一天,小镇的公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怪兽”。

这个“大怪兽”其实是一个被风吹倒的巨大的充气人偶,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就像一个来破坏小镇的邪恶家伙。

儿童坦克小队知道后,立刻开着他们的坦克奔赴“战场”。

小勇坐在坦克的“驾驶座”上,那其实就是一个旧椅子绑在坦克里面。

他一边喊着:“伙伴们,我们要保卫小镇!”一边指挥着球球和小聪做好战斗准备。

球球负责给坦克的“炮弹”——其实是用海绵做的球,上膛。

小聪则拿着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静。

当他们靠近“大怪兽”的时候,小勇大喊一声:“开火!”球球用力一推,海绵球就朝着“大怪兽”飞了过去,一下就把“大怪兽”打倒了。

可是“大怪兽”又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小聪灵机一动说:“我们绕到它后面去,攻击它的支撑点!”于是小勇开着坦克小心翼翼地绕到“大怪兽”的后面,球球再次发射海绵球,这次正好击中了“大怪兽”的底部,“大怪兽”终于倒了下去,再也起不来了。

小镇的居民们都跑出来为儿童坦克小队欢呼,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儿童坦克小队就成了小镇上的小英雄,他们的故事也在小镇里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着。

从前有一辆儿童坦克,它可不是普通的玩具,它有着自己的小灵魂呢。

民众抗日英雄吴乌森

民众抗日英雄吴乌森
弹 ,便 缴 了1 名 官 兵 的枪 ,将 全 部鸦 片 搬 到 自己的5 萍 2 条
三 、大敌 当前 ,掉转枪头卫 乡土。虎 口夺轮 , 南疆海域打先锋。
1 3年 6 1 98 月2 日, 日军 占领 南 澳 岛 ,柘林 面 临前 线 ,
东南海域开始有 日 伪兵船 出没。乌森派兄弟化装成渔 民到
没 于惊涛骇 浪 中。
当年 秋后 ,龙湾 村王 公寿 诞 ,请 来人表 演涮 剧 , 在 热 闹时 ,他 们利用 柘林 自卫 队 以巡 逻为 名来鬼 混妇 女的机 会 ,设 下妙局 ,将 自卫 队的枪都缴 了 。
货物 全被 抢光 ,人被 五花 大缚 ,衣服浸 满血 水 ,泡在船 舱
乌 森 的 队伍 增 加 了5 和 l 支 真 枪 , 以燕 r山为 人 2
地 , 以捕 鱼 为 掩护 , 出没 于 大埕 湾 的 七 礁 。终 于劫 到

艘 要 运到 汕 头德 泰丰 号 公司 的粮 船 。船 L 名船 员被 蒙 8 了面 ,牵 回英港 。缴 获 了船 上一千 袋米 ,每 袋 ’ 斤 。 屿
的乌 部一 网打 尽 。却 中 了乌 森分 散兵 力 ,聚而歼 之 的麻雀
仗战 术 。
这 一役 庄升 彦 险些丧 命 ,大败 而 归 。为 了挽 回面 子 ,
他 率 残 部 到 龙 湾 村 , 以 “ 匪 ”为 名 ,抓 了2 多 名青 壮 通 0 年 ,又将吴 乌森之父 逮捕 ,押禁 在饶城 大监 。
隔 了一 个月 ,西澳 岛 内发现 了一个 奸细 。
乌森对 众兄 弟 说 : “ 之政 知我 活着 ,一场 大 仗就 在 洪
内摆 着3 口棺材 。乌 森 叫兄弟们 逐层 将棺材 翻开 。到第 三 O 层 , 发现 有 三 口棺 材 ,写 着 “ ”、 “ ”、 “ ”字 中 中 交 样 , 打 开~ 看 , “ ”字 的棺 材 藏着 中 国 ,留两 百袋藏 于钉 洞备用 ,其 余

生死和你在一起 九位开国将军归葬塔山记

生死和你在一起 九位开国将军归葬塔山记

生死和你在一起九位开国将军归葬塔山记作者:于力杨钰晨来源:《华声文萃》2021年第09期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在塔山用六昼夜鏖战阻止了国民党“东进兵团”对锦州增援,保障了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与辽西会战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东北战局。

这场战役,被称为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后被美国西点军校收录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1987年2月,曾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后任中顾委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的吴克华将军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永远忘不掉塔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忘不掉塔山用鲜血染红的每一寸土地,塔山阻击战是那样的辉煌、那样的残酷,我是幸存者,死后我一定要回塔山和牺牲的战友在一起。

”1988年8月1日,吴克华逝世一年后,夫人张铭和子女一同将他的骨灰送回塔山。

吴克华是第一个志愿将骨灰葬在塔山的将军。

葫芦岛市政府1998年3月的一份文件中记载道:“吴克华、胡奇才、江燮元、焦玉山四位将军逝世后,已先后将部分骨灰埋在塔山烈士陵园碑前的树下,骨灰盒在展馆内,李福泽將军的骨灰盒也预定送来塔山安葬。

为实现将军家属的愿望,决定在新建的陵墓园内将五位将军统一安葬,并分别竖碑纪念。

”今年80岁的孟凡贺在1992年到2002年担任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纪念馆馆长。

他回忆称,早先烈士陵园“有园无陵”,烈士后人、游客来了陵园却无处祭奠,英烈们大都被当地百姓分别安葬在塔山附近的高桥、老官卜、沙河营等乡镇。

1997年,葫芦岛市决定在纪念碑周边建一个陵园,把散落在各地的烈士合葬在一起。

1998年,当地民政部门开始着手把分散的烈士遗骨迁出合葬。

“起墓时,村民们拿着锹、镐、毛刷,亲手为烈士们搬家,取出的遗骨都小心地用红布包好。

”让孟凡贺最难忘的是很多烈士的遗骨都装在了当初老百姓家里的大木柜里,那个年代木柜是老百姓家里的重要资产。

“当初甚至还有老人把自己的棺材拿给烈士用。

”1998年3月24日,葫芦岛市举行烈士遗骨安放仪式。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专题01 基(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赳赳老秦①肖建国①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

②我大骇,唰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谁?③来人微微一笑,孟将军,无须惊慌,我是咸阳派来的救兵。

④我忙唤卫兵,燃亮壁灯。

⑤面前就一老者,身穿交领窄袖长衫,头包方巾,儒雅中透着刚毅。

我验过手信,不假。

确实是咸阳来的。

⑥兵呢,来了多少?我抬头向帐外张望,天已蒙蒙亮,除了站岗放哨的侍卫,看不到其他人员。

⑦兵呢?我又问。

⑧就在你眼前啊。

老者笑容不变,双眼直视着我。

⑨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和匈奴人打仗的。

⑩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

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折损。

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

⑪这老头儿,知道的事还不少。

可我没心情夸他,我要的是兵。

没有兵,上郡难守,咸阳也将遭到威胁。

⑫兵呢?我提高嗓门,明显充满火气。

⑬就在你面前。

老者不再笑,很严肃地回答。

⑭(A)就你一个人?⑮是。

⑯你来救我们?⑰是!⑱按手信上的命令,老者是我的上司,我归他管辖。

我这样咄咄逼人,他分分钟有斩杀我的权力。

想到这一点,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⑲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

⑳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

要知道,匈数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

人马一体,自由伸缩。

手中挥舞的弯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

㉑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

现在天也快亮了,你带着手下的将领和亲兵扮演匈奴,我是大秦士兵,咱们来一场较量如何。

㉒你一个人?㉓是的。

㉔(B)我手下有六员大将,八名亲兵,再加上我,可有十五人啊。

这老头儿,难道真的身怀绝技?我从上到下再三打量他一番,那神态、那筋骨,怎么看都不像武艺高强的人。

【士兵突击】——士兵突击十大战友情

【士兵突击】——士兵突击十大战友情

士兵突击十大战友情【排行第十位屠夫与南瓜】许三多说,老A的队长在七连甚至带不好一个班,那种不理解源于老A的强势,精英们在老A的恃强凌弱下变成了南瓜!虽然从屠夫把四十一、四十二塞进寝室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考验的一部分,但是要谈什么战友情恐怕还力不从心。

二十七走的时候,屠夫齐桓的表情是难过的,他还轻轻的碰了一下二十七的领章,然后无言的帮他领起了包(我心里一顿),二十七此时的惭愧无处遁形,所以他不让人送,可齐桓呢?这个让人恨的咬牙的屠夫分明是不舍,就是因为太强硬的人前“做秀”,这种剧烈的反差让我明白做一个恶的善良人对待二十七那冲天怒火时的无奈和一丝委屈。

还是屠夫,对这队长强调熄灯“四个”小时,没有别的,就这一句,就知道屠夫们也在乎;帮木木压价买瞄准器,木木虽然也做了的思想工作,可只有真正懂战友情的人不会赞同木木的。

入榜理由:战友情谊是什么?除了那温暖的关爱,必要的残忍也是一种保护!【排行第九位七连连长和指导员】连长和指导员的战友情是建立在工作之上。

老七是钢七连的一号,走路直蹦高,他的兵都像他。

指导员就像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协助老七工作的,可我觉得不单单是协助,钢七连是“钢”但过于坚硬的东西就会脆,可指导员就是为这“刚”中加些“韧”。

老七不要投降兵许三多,班长史今和连长起了争执,这么剑拔弩张的时候也只有指导员该知道怎么办!做好人收下木木,当然还不忘教育连长!指导员对三多教育,他是最明白连长用心的。

在七连,在702团,除了“王叔”团长我觉得真正了解老七的只有指导员。

老七的自我剖析一共有两回,一次是即将离开时对团长说的话,还有一次就是在七连门口想着即将到来的整编时的“自我忏悔”。

这次“自我忏悔”我看到老七都有点急了,只有对这最信任的战友才会这样说自己吧!没见过七哥为高兴而喝酒,每次举瓶子或饭盒看得我心都疼啊,他的兵都把他当大树当可以依靠的墙,只有他的指导员明白他。

一切情谊都在酒中,干!指导员走了,钢七连是连长和指导员撑起的一片天,这样的天地如今只剩老七一个人。

士兵突击史今退伍那一段摘抄

士兵突击史今退伍那一段摘抄

士兵突击史今退伍那一段摘抄
史今在修装甲车的时候,被许三多的铁锤砸到手臂,使得他的手出了大问题,射击成绩也被拉低了。

再加上许三多刚到钢七连时,把整个班的水平都给拉低了,导致作为班长的史今综合考评也跟着下滑。

而此时的史今恰逢一个三级士官的关键时刻,如果他不能提干或者升四级士官的话,那么,他离开也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演习的过程中,史今被A 大队的人击毙,也就意味着他彻底失去了留在部队的机会。

因此,史今退伍成了一个注定的事情。

军事小故事一百字

军事小故事一百字

军事小故事一百字【篇一:军事小故事一百字】1997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时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长的刘建军,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

根据刘建军说,当时的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对方说他是一个日本人,想到这儿来,希望刘建军去北京接他。

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刘建军来到了易县和来源县的交界处——门墩山。

不久,刘建军看到有一辆黑色的奔驰车向他驰来,停在了他的身边。

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老人,一米七多一点,个子不高,但是看上去很精神,一头白发,穿得也很整齐,下来以后就给刘建军鞠了一个很深的躬。

日本老人告诉刘建军,开车的是他的儿子,车是从北京租来的,寒暄之后,老人向刘建军提出了一个请求。

他希望刘建军坐上他的车,让司机回去。

出于对客人的礼貌,和对一位年逾古稀老人的尊重,刘建军尽管心里很疑惑,但还是答应了老人的请求,上了他的车。

上车后老人告诉刘建军,他这次来是来谢罪的,他对这个地方有罪。

这是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狼牙山就座落在今天的保定市易县境内。

由于易县在抗战时期是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在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惨烈的战斗。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常常有当年在这里打过仗的日本军人,来这里忏悔谢罪。

但当那位日本老人向刘建军表明自己的身份时,刘建军还是吃了一惊。

他说他就是追杀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个小头目。

这是当年电影再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壮烈一幕,但刘建军仍无法相信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会是那场惨剧的直接制造者。

按照日本老人的要求,车子直接向狼牙山的方向开去,当车子来到狼牙山脚下的一个拐弯处,老人突然要求停车。

下车后,他面对着狼牙山,笔直笔直地站着,随后用日语大喊了一声,随后笔直地跪下了,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狼牙山距离易县县城36公里,海拔1105米,因山峰挺拔,形势险峻,状似狼牙,故而得名。

八路军五壮士在这里跳崖之后,这里已成为后人瞻仰的一个圣地,每年都有众多敬仰英雄的人来到这里。

士兵突击老七的经典台词[合集]

士兵突击老七的经典台词[合集]

士兵突击老七的经典台词[合集]第一篇:士兵突击老七的经典台词士兵突击老七的经典台词1.那个兵...那..那个兵....你把手放下,干什么呢你? 你以为自己很幽默啊?2.把那破坦克给我开走了3.你是骡子是马给我拉出来溜溜4.我哭过了5.某军长的某儿子和某猴子6.许三多,我想看看你的表情7.缩回去吧8.哭, 笑, 撒泼, 打滚,骂人.或者你一拳把我K.O.了9.对着太阳活蹦乱跳,还以为我天天向上呢我10.把他拉出去给我毙了!11.明明是个强人,确天生了副熊样12.舌头也是人,也要喘气13.许三多,你是我的地狱!14.差点儿折我大脚指头了15.老七连兵活得不易16.炊事班都没了,吃锅盖啊!17.火化了!18.上个月还哭哭啼啼的,这个月一扭头就打我的人啊!19.这人怎么办?(扔河里吧!)20.不跟你说了,挺尸!21.把他拉出去给我毙了!(那气势…那动作…经典,解气!)22.我靠(真是荡气回肠啊!真干脆!演活了老七~)23.你暧昧你,你俗气你日子就是问题叠问题25.七连的都给我死出来!都让人给发现了!还藏什么藏!混蛋玩意你们!(哈哈,尤其看他车还没停稳,就跳出来直接把钢盔扔出去…表演的太逼真写实了)26.我今天不吃饭,明天不吃饭,我三天不吃饭27.火化了,食腐动物,蛆虫28.滑稽人办滑稽事啊!29.老七:你懂七连吗? 三多:不懂老七: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那个残缺的躯体,看着那支离破碎的连旗.那些个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呢?七连没有胜利,他们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然后跟自己说我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老七:你懂得做兵的这份尊严吗你? 三多:不懂老七:七连就是个人,就站在这.就站在这.它比那房子还高,比树还高.伤痕累累,它从来就不倒.所以它是钢,钢铁的意识钢铁汉!现在...他倒了...纲融了,铁也化了......就今天,五十七年连史的最后一天30.妈个孬兵,就会耍赖你!31.别动不动就人工呼吸,哎呀哎呀, 谁抓的我呀, 阴沟里翻船啦32.不抛弃.也不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坦克手——许森
许森,海南省临高县人,1977年参军,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荣立一等功。

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坦克手”,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摄制了电影《铁甲008》,成为70年代的英雄。

如今他仍在保卫国防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一支由四辆坦克组成的装甲分队,奉命从友谊关出发,向着越南同登之敌的核心防御阵地——探某进击,冲在最前面的710号坦克是连长李德贵的指挥车,驾驶员许森,炮长何国献,炮手周创标。

四辆坦克闯过同登镇,接着到达预定地点——玻保,与此同时,车队遇上敌人的指挥所,许森选好歼击位置,迅速停住车,同其它坦克一阵猛打,炮弹串串飞向敌人阵地,把敌人的指挥所炸得人仰马翻,房子倒塌。

许森又开着坦克一阵猛冲,突然出现在敌人炮阵地。

铁甲的怒吼吓懵了这里的敌人,到处乱钻,不知所措,许森怒目圆睁,开着坦克来回奔跑,见车就撞,见炮就轧,见人就辗。

炮弹射出,机枪喷扫,经过一夜激战,敌阵地上,横七竖八摆着被坦克轧坏的火炮二门,高射机枪2挺,卡车4辆,小汽车1辆,大获全胜,我装甲分队无一人伤亡,奉命撤回友谊关境内休整。

2月19日下午,上级命令我装甲分队再次出击探某,许森驾驶的坦克依然冲在最前面。

这时一个严重情况出现,后面的两辆坦克被敌猛烈的炮火阻拦,没有跟上来。

709号坦克被敌火箭筒击中,全体人员已经下车与敌人展开激战,只剩下710号坦克孤车奋战。

炮弹打完了,许森开足马力冲上去碾轧敌人,当坦克冲上一道山坡时,被1米的田埂挡住去路,连续3次都没能冲上去,陷进稻田内,情况十分危急。

炮手周创标猛地掀开炮塔盖,用机枪压制敌人,许森正给连长递手榴弹,忽然,周创标中弹跌下去了。

炮长何国献上去继续射击,又被子弹击中左肩,掉了下来。

许森忍着剧痛,艰难地再爬上,这时伤痛、疲惫和饥饿,一齐向他袭来,他实在没力气了,歪着脖子靠在驾驶座上,想休息一会儿,这时才发现连长、小周永远闭上了眼睛。

忽然,车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音。

“敌人”,许森精神一振,迅速摸出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会儿说话声停了,敌人走开了。

许森又昏迷过去。

2月21日早晨,我军进攻探某的隆隆炮声,把许森从昏睡中震醒,他高兴地叫起来,顿时觉得身上有劲,眼睛也亮了,想再次发动坦克,试了试不行,损坏太严重了,四处传来一阵阵“喀啦喀拉”的金属碰撞声。

许森觉察到有人在撬坦克上的工具箱,他急忙抓起航向枪,过一会儿,3个越军从驾驶窗旁走过,手内提着饼干、罐头,许森不由怒火中烧,
对着他们一阵猛扫,3个家伙跌倒在地上不再动弹。

他转头一望,后面公路上停着一辆坦克,是我们的709号战车!他爬出驾驶窗,向709号走去,钻进坦克,发现里面没人,弹架上还留着十几发破甲弹。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迅速排除故障,想把坦克开上敌人阵地,为连长报仇,但冷静一想不行,车上有我新研制破甲弹,绝不能落在敌人手中,还是要开回祖国。

他刚要启动坦克,忽然听到背后“当啷”声响,扭头一看,一只手从指挥塔的缝里抽了出去,一张狰狞的面孔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咣”的一声巨响,敌人塞进来的手榴弹爆炸了。

他觉得全身一阵阵麻木,整个身体不能动弹,自己再次受伤了。

“坚决保住军事机密”,许森一咬牙,两手用力一撑,在驾驶椅上坐了起来。

简单地把背上的伤口包扎后,开动坦克,向着我阵地奔驰。

两面高地上的敌人毫无精神准备,傻愣愣地望着奇迹般复活的709号坦克从眼皮底下开走了。

许森全神贯注驾驶着坦克,精力高度集中操纵着。

他每拉一次操纵杆,伤口就张合一次,痛得他浑身打颤,大汗淋漓,他用一只手交替操纵两根操纵杆,终于把709号坦克开回了我军占领的386高地附近。

这时许森发现水温表上的指针指到100度,估计水快漏完了,如果再往前开,发动机就要被烧毁,他停下车,带着4枚手榴弹走下了坦克,他要赶快回去报告首长派车把709号拖回去。

可是他走几步,身子一软倒在地上,再次昏迷过
去。

等他醒来,他振了振精神,心想:“我爬也要爬回去。

”他忍着伤痛,咬着牙关往回爬,一步、二步……身后留下了长长的一道血印。

当爬到一个拐弯地方,看到一颗颗鲜红的红星帽徽跳跃着向他飞来,他笑了,张开双手,跄跄踉踉地迎上去,呼唤着战友,许森喊了一声便倒在战友的怀里什么也不知道了……。

战友把他送进野战医院,修复了他的坦克,战争结束了。

在战斗总结会上,参战的官兵说:“像许森这样勇敢,机智,顽强的人,少见。

”战后总结,他的事迹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单骑闯敌阵》为专题报道发表。

各种荣誉向他涌来,各种报告演讲会不断请他参加,这是战斗英雄,有着传奇的故事。

他是海南人民的优秀儿子,也是海南人民的骄傲。

有着不一般的荣誉称号,他没有躺在功劳薄上活着,他仍然生活在部队,他回到海南这块热土,为祖国,为人民,为国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