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word: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word: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01知识管理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

兴起行业:棉纺织业。

主要发明:发明时间发明者影响飞梭1733年凯伊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改良蒸汽机1782年瓦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技术成就蒸汽机先后被应用于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

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知识点2交通运输的巨变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技师斯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1825年,他亲自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成功。

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铁路交通: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很快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

影响: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知识点3工厂制度的出现出现: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方选址建厂,雇用更多工人。

现代工厂制度出现了。

工厂区也逐渐发展成新的城市。

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

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国的对外扩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的有力冲击,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A.交通运输业B.冶金采矿业C.棉纺织业D.电话通讯业2.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0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限时达标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下列发明家中,设计蒸汽机车的是()。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富尔顿D.斯蒂芬森3.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最早为铁路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哈格里夫斯B.斯蒂芬森C.本茨D.莱特兄弟4.“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里“新的时期”是指()。

A.蒸汽时代B.铁器时代C.石器时代D.农耕时代5.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最本质的区别是()。

A.名称不同B.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较大C.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D.前者出现较早,后者出现较晚6.下面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

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D.自由贸易的拓展7.“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提升理解应用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9.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初中历史:30道工业革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中历史:30道工业革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中历史:30道工业革命练习题和答案1.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B)A. 交通运输业B. 棉纺织业C. 采矿业D. 冶金业2.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A)A. 蒸汽机B. 珍妮纺纱机C. 飞梭D. 水力织布机3.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A. 它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 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 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 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4.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C)A.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5.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证明(B)A. 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B.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C.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D. 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6.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的媒介是(A)A. 物美价廉的商品B. 具有威慑力的炮舰C. 先进的通讯手段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7. 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是(A)A. 亚洲国家大都成为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B.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C. 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8.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C)A.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9.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C)A. 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B. 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市场D. 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1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A. 生产力的提高B. 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C.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D.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加强11.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C.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D. 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12.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B.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C. 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逐渐恶化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13.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C. 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14.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B. 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被废除C.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逐渐建立D.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15.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对外扩张和侵略成为主流B. 和平外交成为主流C. 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的外交交往D. 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成为主流16.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B.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C. 自由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D.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封建主义思潮兴起17.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B. 社会科学得到迅速发展C. 技术科学得到迅速发展D. 人文科学得到迅速发展18.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主流B. 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C. 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D. 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B.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C.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D. 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2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欧洲中心论逐渐被打破B. 美国逐渐成为世界霸主C. 日本逐渐成为世界强国D.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21.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 英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C. 英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D.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22.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B.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C.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D. 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23.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B.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C. 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逐渐恶化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24.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C. 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25.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B. 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被废除C.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逐渐建立D.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26.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对外扩张和侵略成为主流B. 和平外交成为主流C. 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的外交交往D. 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成为主流27.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文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B.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C. 自由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D.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封建主义思潮兴起28.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科学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B. 社会科学得到迅速发展C. 技术科学得到迅速发展D. 人文科学得到迅速发展29.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主流B. 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C. 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D. 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30.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A)A.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B.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C.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D. 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

历史专题练习 工业革命专题 - 答案版

历史专题练习 工业革命专题 - 答案版

历史专题练习工业革命专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英国市场。

1850—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由145亿马克迅速增长到374亿金马克。

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答案】D4.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与科技)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答案】(3)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任答一项)时代: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刷题】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部编版)含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刷题】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部编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的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乘飞机周游世界D.搭乘火车外出考察2.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A.莱特兄弟B.本茨C.斯蒂芬森D.瓦特3.早期的工厂一般设在水流湍急的多村,后来的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因为当时出现了A.飞梭B.珍妮机C.瓦特蒸汽机D.内燃机4.同学们以“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为主题设计手抄报,下列发明成果可以入选的是()A.飞机B.汽车C.内燃机D.蒸汽机车5.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考真题专练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考真题专练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考真题专练一、选择题1.(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

”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工业革命2.(2019·天津中考真题)早期的工厂一般设在水流湍急的多村,后来的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因为当时出现了A.飞梭B.珍妮机C.瓦特蒸汽机D.内燃机3.(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

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A.欧洲大学的兴起B.工人运动的需要C.《人权宣言》的发表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4.(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5.(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

从图中可知英国(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D.城市化不断推进6.(2014·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业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

”这一巨变就是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珍妮机的发明B.飞梭的出现C.汽船的出现D.火车的发明7.(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第20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原因: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的国家: 。

(2) 开始标志: 1765年, 。

(3)主要成果:1785年,改进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蒸汽机的
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4)完成的标志: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替代,最
终确立。

3.交通工具:1825年由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
的开始。

4.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水平,人类进入“时代”。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马克思主义理论:
(1)创立者: 、。

(2)诞生的标志:1848年,的发表。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3.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
称“”。

4.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参考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手工工场
2.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瓦特大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
3. 斯蒂芬森
4. 社会生产力蒸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 第一国际
4. 巴黎公社。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运城市东康中学检测题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A.条件B.进程C.影响D.局限性2.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3.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B ・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4.“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蒸汽机车D.汽船5.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孙C爱迪生D・瓦特6.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

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匙)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高铁D.磁悬浮列车7. “‘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踉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

”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荏)A. 18世纪早期B. 18世纪晚期C. 19世纪早期D. 19世纪晚期8. 19世纪中期,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9.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

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10.孝义市期末测试题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名师导航知识梳理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的开始开始的时间:____________;开始的国家:____________;开始的行业: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机器的发明(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2)几年后,阿克莱特发明了____________,并建成第一个水力纺纱厂。

(3)技工克隆普顿发明了____________,纺出的纱既结实又精细。

(4)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织布工效。

3.动力的发明(1)机械师____________吸收前人的成果,改良了蒸汽机。

(2)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将人类带进了“____________”。

4.交通运输(1)1814年,英国人____________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2)1807年,美国人____________制成了第一艘汽船。

疑难突破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剖析: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从发展最早、最兴盛的毛纺织业开始,而从新兴的棉纺织业开始呢?这是因为毛纺织业作为一个老的工业部门,旧的传统、老的行会行规限制很多,给技术革新带来很大障碍。

而棉纺织业在英国是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2.如何认识和理解蒸汽机发明的原因及其重大作用剖析:18世纪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后,冶金业和采矿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但是这时的动力主要是利用水力。

英国的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而这里交通不便,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所以动力问题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蒸汽机应运而生。

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只要有煤做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造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标志着历史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蒸汽动力技术的推广应用,又进一步引起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蒸汽动力技术为核心的近代工业技术体系。

建立在这样一个技术基础之上的社会,必将把建立在古代技术基础之上的封建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为新社会提供先进的技术基础。

问题探究问题结合历史和现实谈一谈,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①大机器生产形成的巨大生产力使英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②工业革命一方面使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也使产品推陈出新,两者互动不仅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还带来了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城市结构、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③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确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形成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

④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导致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

⑤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工人的剥削、对东方的掠夺等。

典题精讲例1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到达欧洲( )A.坐飞机B.搭汽船C.开汽车D.乘马车思路解析本题为一道想象性的假设题。

解题时要注意时间限制是“19世纪中期”,由此,可以排除A、C两项,它们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出现的交通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并且不断改进,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符合题意要求的是B项。

答案:B绿色通道学习历史,要能将历史知识“活学活用”,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2假如我们生活在19世纪中期,你将代表中国出访英国。

(1)你会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到达英国,请你设计出最佳的出访路线。

(2)身为中国政府的代表,你会代表中国政府与英国元首互赠礼物,你会带些什么礼物来宣传中国?(3)出访英国,请你为朋友选择最能体现英国风情的礼物。

(4)出访英国,你见到了哪些新生事物?谈谈你的见闻。

思路解析本题综合性很强,必须对当时的世界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当时欧美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而中国刚刚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你要结合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来谈。

参考答案:(1)我可能骑马或者坐马车到达海边,然后乘帆船到达欧洲,在欧洲可以坐上火车、汽船直接到达目的地英国。

(2)中国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精美的中国书画、象牙、茶叶等。

(3)火车模型、机织棉布。

(4)当我一踏上英国的土地,我看到了很多人不是坐马车,而是乘火车远行;火车不仅能载人,而且载货量之大实在惊人;人们行走的路,不是羊肠小道,而是宽阔的马路,可并行几辆马车;工厂里烟囱冒烟,织布不是手织,而是用机器带动,同时一次可以纺出好几根纱;有的甚至能纺出几十根纱;当我到达农村,只见农村人口很少,人们纷纷到城市做工,靠在工厂里挣钱养家糊口。

绿色通道解答此类题,必须结合当时中国的现实来回答。

因为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了什么大的影响,交通工具、科学技术都还比较落后。

知识导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开始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使人类步入蒸汽时代,成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棉纺织业的一系列发明“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瓦特改进蒸汽机,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火车、汽船相继发明。

结合现实生活当中这些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进一步理解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

疑难导析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英国的棉布主要从印度进口,遭到毛纺织业的排斥,又受到进口货的竞争,原料还需要进口,处境艰难,迫切需要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

同时,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这就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机会。

大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蒸汽机应运而生,这就是蒸汽机发明的原因。

蒸汽机的重大作用体现在:①效率高,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

②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问题导思历史方面,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等方面来思考;现实方面,应从东西差距\,环境污染等方面来思考。

总之,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看到其进步的一面,也不能忽视其反面影响。

典题导考典题变式下列人物能坐汽船旅游的是____________。

①史蒂芬孙②华盛顿③马克思(1818—1883)④拿破仑⑤瓦特(1736—1819)答案:①③④⑤典题变式下列交通工具,在工业革命时期创制的有____________。

①火车②汽船③汽车④飞机答案:①②典题变式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重要发明是( )A.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的发明B.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C.在修建运河的热潮中,发明了汽船D.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答案:B典题变式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地址最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临近河流的地方(因为当时机器主要靠水力推动)典题变式工业革命的影响中,与中国有关的是(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C.使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D.造成了西强东弱的局面答案:D典题变式下列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A.汽船B.火车C.蒸汽机D.汽车答案:D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法国的丝织业B.英国的丝织业C.法国的棉织业D.英国的棉织业思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因此,正确答案应为D项。

答案:D2.(2006历史课改实验区中考模拟)在工业革命中,“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B.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C.第一艘汽船的发明D.“火箭”号机车的发明思路解析:“解放”手就是可以不用人力来操作,最早“解放”手的发明,就是机器代替人力的珍妮纺纱机。

答案:A3.200多年前发生在西欧的一场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应该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给予了新情境的材料选择题。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200多年前”和革命方式“和平方式”。

通过分析,A、B、D三项均是暴力革命,只有C项是和平方式。

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4.下图是一种交通工具的模型,发明者是(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思路解析:上图是第一艘汽船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富尔敦,他是美国人。

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5.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①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②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开始城市化进程④加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思路解析:题中所列举的都是工业革命影响的内容,①②③是正面的影响,④是负面的影响。

答案:A6.是非判断(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毛纺织业部门开始。

(2)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并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织布厂。

(3)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突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19世纪40年代,法、美、德、俄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5)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加强了西方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思路解析:(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展开。

(2)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而不是织布机,他建成的是水力纺纱厂。

(3)这是对火车和铁路出现意义的概括,是正确的。

(4)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然后在19世纪60—80年代,法、美、德、俄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5)这是对工业革命意义的概括,是正确的。

答案:(1)× (2)× (3)√ (4)× (5)√7.写出下图机器与交通工具的设计者或发明人。

图 1 图2图1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的发明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