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作品欣赏
郭沫若话剧作品《雷电颂》赏析

【《雷电颂》作品原文】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
如无举动时,那么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巩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郭沫若新华颂赏析

郭沫若新华颂赏析摘要:一、引言二、郭沫若及其作品简介三、新华颂赏析四、作品的艺术特点五、作品的时代意义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中,《新华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值得我们深入赏析。
二、郭沫若及其作品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等,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
《新华颂》是郭沫若于1956年创作的一首长诗,全文共分为七章,热情歌颂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就。
三、新华颂赏析《新华颂》以雄浑的笔力,赞美了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诗中通过描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诗歌形式上,郭沫若巧妙地运用了自由诗体,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
四、作品的艺术特点1.主题鲜明:《新华颂》以新中国成立为契机,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忠诚赞美。
2.情感真挚: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郭沫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感人至深。
3.形象生动:通过具体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景象。
4.语言优美:诗篇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性和绘画性。
五、作品的时代意义《新华颂》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表达了当时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共同心声。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的赞美,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六、结论总之,《新华颂》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佳作。
它充分展现了郭沫若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观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风貌的窗口。
郭沫若《女神》原文及赏析

郭沫若《女神》原文及赏析郭沫若《女神》原文我是一株小草,深深的扎根于黄土之中。
也许有一天,我将被人忘记,但我依然是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我为自己而自豪,我为祖国而骄傲!我从来不愿意说自己比别的花更香,更美,因为我深知,我只是一株小草,生长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虽然渺小,但我很坚强,我与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一样,默默的守卫着我们的祖国。
我生活在阳光下,沐浴着雨露和朝晖。
当我感到饥饿时,我就拼命的吸收泥土的营养;当我感到寒冷时,我就尽力伸展自己的枝叶,为自己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当我感到害怕时,我就会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吮吸她甘甜的乳汁。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我失去信心。
反而让我那挺拔的躯干变得更加健壮,而小小的绿色的叶片却更加翠绿了。
第一部份,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卑微、平凡出身的苦涩回忆,赞颂女神坚强不屈的精神,歌颂新中国。
第二部分,写自己在农村所经历的欢乐的劳动生活,并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最后两部分,作者从幻想和现实这两个角度对自己社会理想的追求做了大胆而又清醒的展望。
第一部分,首先以小草自居,抒发对自己卑微出身的苦涩回忆,以小草作为全诗的铺垫,引出“女神”,并以此点明诗旨。
诗的前六句,一二两句说“小草”,三四两句说“女神”,是两种植物,互相对比,各有侧重。
第七八句说:“小草”有“我”,“女神”也有“我”。
“我”虽“卑微”、“渺小”,但不自惭形秽,认为与“女神”相同。
这是第一层转折,写诗人把“女神”看作一种植物,以草木自比,自喻平凡的小人物。
第九句承上启下,用拟人手法把草木赋予人的特性,表达对伟大母亲的深厚感情。
“女神”的人格化和形象化,既表现了作者本人的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传统美德。
接着又以夸张的手法写“我”的坚韧不拔。
我的思想感情如同野火在地底里咆哮,我要冲破岩石。
我要歌唱,我要呼喊,这是我生命的力量,这是我生命的节奏。
全诗通过对小草坚韧不拔、热情饱满、昂扬向上的性格的描写,热情赞颂了中国女性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郭沫若凄婉动人爱情悲剧作品赏析

郭沫若凄婉动人爱情悲剧作品赏析《别离》郭沫若残月黄金梳,我欲掇之赠彼姝。
彼姝不可见,桥下流泉声如泫。
晓日月桂冠,掇之欲上青天难。
青天犹可上,生离全我情惆怅。
赏析:同《Venus》一样《别离》也属于直抒胸意一类的抒情诗。
这首诗的离情别绪却没有《Venus》感情那样浓烈、炽热、直白,诗人月将分手后爬上心头的那点迷茫、怅惘,委婉细腻地表达出来、构成一个含蓄的意境。
大概是受我国古典文学中以别离为题材的诗歌的影响,这首诗在情调上、抒情方式上更接近于古典美,而全然不同于《女神》中大多数诗篇的现代色彩。
诗一开始是描绘了一幅类似“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的自然画面:一个清新的早晨,一弯残月还高挂在天空,明丽的朝阳却已从东方冉冉升起,旭川桥下的潺潺流水发出涂涂的声响。
这时,“我”送别了“她”回来,站在旭川桥上,望着这一派晨景,却不由得感慨万端:那弯弯的残月如同一把黄金梳子,把它取了来,亲手插在“她”的头上;那一轮红日又好似一顶桂冠,把它摘下让“她”亲手戴在“我”的头上。
可这天那般高、那样远,如何能爬得上去?即使爬上去了,“她”已然别离,“我”的爱又能落在哪里?桥下的流水仿佛发出衰哀的低吟,带着“我”心灵上的这丝感喟去向远方。
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有情于景的情感表达方式。
诗人借残月与旭日幻化出的一组比喻物象,寄托了“我”对于“她”的一片殷殷挚情,抒发了渴望着从“她”那里得到温馨与回报的拳拳之心。
初看这首诗,诗人选择的三个意象:黄金梳儿一样的残月、月桂冠一般的红日、发出哀音的流水,好象随意而平淡无奇。
细细回味,却能发现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排列透出一番深意。
先是静与动的对比、转换。
高挂在天空的残月与晓日组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它勾起了“我”“她”的无限眷恋之情。
这恋情无论是对于别离前的追忆,还是对于分手后的遐想,“我”总期待它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
然而,天太高了,那幅恬静的画面可望而不可及。
况且,即使真能摘下残月、晓日,“她”不是已经离去了吗?这爱又怎么能够实现?于是这凝聚起来的情思随着画面转换为动态的潺潺流永,悄然而去。
郭沫若《天狗》赏析

郭沫若《天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郭沫若《天狗》赏析郭沫若《天狗》赏析赏析: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郭沫若《太阳礼赞》及赏析

郭沫若《太阳礼赞》及赏析在诗集《女神》中,郭沫若写了多首歌颂太阳的诗篇,《太阳礼赞》即是其中之一,约写于1920年的下半年。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郭沫若《太阳礼赞》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太阳礼赞》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赏析在诗集《女神》中,郭沫若写了多首歌颂太阳的诗篇,《太阳礼赞》即是其中之一,约写于1920年的下半年。
诗人为什么在“五四时期要反复赞颂太阳呢?这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的。
素怀救国之志的郭沫若,对国内社会的黑暗腐败早已强烈不满,到日本留学以后,不仅未能找到救世的良方,而且饱尝了民族歧视之苦,使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给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带来了民族解放和个人新生的希望,精神为之一变。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过去的生活,只在黑暗地域里做鬼;我今后的生活,要在光明世界中做人了。
”(《致宗白华》,《三叶集》44页)因此,驱除黑暗,追求光明,歌颂个人和民族的新生,便成了《女神》的主调。
太阳是光明的象征,太阳所照,黑暗尽除,因而就成为诗人当时经常吟咏歌颂的对象。
在诗人所有歌颂太阳的诗篇中,又数本篇写得最富诗意。
这首诗共7节,每节两行。
前三行写诗人等候、观看日出的情景:渴求光明的诗人伫立在海边,背靠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向东方,急切地等候着太阳的升起;霎时只见太阳的万丈霞光将天空的云彩染成一片红火,接着又将诗人的眼睛照射得金丝飞放。
郭沫若经典散文

郭沫若经典散文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经典散文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郭沫若经典散文的一些列举,希望能够满足要求。
一、《茅盾·陈独秀·鲁迅》这篇散文是郭沫若对三位伟大作家的赞颂。
他通过对茅盾、陈独秀和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进行分析,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同时,他还探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责任。
二、《牛衣对泣》这篇散文是郭沫若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自己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决心。
他用“牛衣对泣”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为革命事业付出一切的决心。
三、《湘江之歌》这是郭沫若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对湘江的描绘,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这篇散文以其激情澎湃的写作风格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四、《山坡羊·记忆的积木》这是郭沫若回忆自己童年时光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勾起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这篇散文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真实的感受,展现了郭沫若的散文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青春之歌》这是郭沫若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和思考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和感悟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篇散文以其朴素而深刻的语言,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共鸣。
六、《炮打中学堂》这是郭沫若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篇纪实性散文。
他通过对武昌起义和炮打中学堂事件的描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这篇散文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海的女儿》这是郭沫若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表达了对海洋文化的热爱和对海洋资源的保护的呼吁。
这篇散文以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八、《神话与现实》这是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篇思考性散文。
他通过对中国神话和现实社会的对比,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郭沫若《女神》赏析5篇

郭沫若《女神》赏析5篇第一篇:郭沫若《女神》赏析整理:沈玉成【作家及作品】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史上杰出的诗人。
历史剧作家。
他是一个主观性、抒情性很强的浪漫主义诗人。
“五四”时期创作的《女神》是其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
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女神》共分三辑。
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第二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
自《凤凰涅盘》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盘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
第三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
【文本速读】《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女神》的主要篇目:《凤凰涅磐》《炉中煤》《天狗》《女神之再生》《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匪徒颂》《湘累》。
《女神》充分吧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了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
把社会的改造和个人精神的自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自新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暮
郭沫若
一群白色的绵羊,
团团睡在天上,
四周苍老的荒山,
好像瘦狮一样。
昂头望着天,
我替羊儿危险,
牧羊的人哟,
你为什么不见?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