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根、茎、叶有变态情况,(肉根、块茎、 鳞茎、卷须茎、针刺叶等)。
(3)叶数:14-21片;早熟14-16、中熟 17-18、晚熟20-21片。
10
4、花和花序:花是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 花序: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叫花序。
(1)分类:性别分单性化和两性花; 按数量分单花和复花;按颜色分有色花和 无色花;
(2)结构:花柄、花托、花萼、雌蕊 (子房、花柱、柱头)雄蕊(雄蕊管、花 药、花粉粒)花冠;
11
5、果实:花的子房和胚珠经过受精后共同 发育而成的器官。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 均为果实又叫颖果。
(1)分类:按形成器官分真果(子房) 如西红柿、桃、李子、杏等;假果(花托以 上形成叫假果)如梨、苹果等;按形态分肉 果、干果、单果、聚合果、裂果、闭果、坚 果、裸果等;
16
三、种子植物:用种子繁育下代的植物叫种 子植物。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寿命:60%以上发芽率,3--5年, 生理水分12%以上;
(二)分类: 裸子植物:子房开裂种子外露的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子房包住胚珠的种子植物;
(三)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区别: 单:有胚乳、须根、叶脉平行、一片子叶; 双:无胚乳 直根系、网状脉、两片子叶;
(2)结构:果皮、果肉、果核、种子、 果液;
12
6、种子:玉米种子是由胚珠双受精后,发 育而成的并繁育后代的生育器官。玉米是单 子叶,有胚乳植物。
(1)分类:按子叶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 叶种子;按胚乳分有胚乳和无胚乳;
(2)结构:种皮、胚乳、胚(培根、 胚轴、胚芽)子叶;
(3)种子剖面图(明确胚乳、胚、子 叶位置)
13
7、 器官的变态: 根变态:肉根如萝卜、胡萝卜;块根如
土豆白薯。 茎变态:肉质茎如圆白菜、莴笋、仙人

(完整ppt)玉米

(完整ppt)玉米
强大的气生根一样。
• 人类最早把玉米作为栽培作物种植的时 候,可能是无意识地就开始对玉米果穗 进行人工选择了。
• 玉米有一个坚硬的、不易腐烂的木质穗 轴。不同时期的玉米穗轴化石,可以看 到一部完整的进化史。
•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 人工栽培后 穗轴增至5.5cm;
• 16世纪初 穗轴增至13cm。
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各地玉米间、套、复种等种植制度的特点;
玉米在粮食作物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及发展前景。
6个产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西南山地玉米区
南方丘陵玉米区
西北灌溉玉米区
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
(一) 起源
关于玉米的起源有着多种学说: 1. 蒙哥马利共同祖先学说:认为玉米、大刍草、摩擦禾来
玉米高产的原因
玉米是C4植物,光合效率高; 杂优利用最早、最好的作物;
株型合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制造和运输
3.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 料,其饲用价值远高于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
1公斤玉米=1.3公斤大麦=1.35公斤燕麦=1.5公斤稻谷。
在畜禽饲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发展畜 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共同的祖先,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种族; 2. 圣希莱尔有稃种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 3. 阿谢森大刍草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大刍草; 4. 曼格斯多夫三重学说:栽培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大刍草
不是玉米的祖先,而是玉米的后代,大多数现代玉米都具 有大刍草或摩擦禾的遗传种质。
大刍草植株细小,茎秆瘦弱, 丛生,植株顶端有一个很小 的穗状花序,籽粒在一个脆 弱的花轴上排成对生的单行, 易脱落,种子上却着生一层 极硬的、发亮的、象甲虫似 的外壳,保护种子免受鸟兽 的危害。大刍草还有一种十 分特殊的功能,就是它的根 部生长着极为强大的、密集 的侧枝,尤如今天栽培玉米

玉米(农学专业)精品PPT课件

玉米(农学专业)精品PPT课件

158.3
6200.0
4.5 1200.0 2.0
1935.5 129.0
4243.0
3.1
538.3
0.9
1268.7
84.6
3349.7
2.4
912.3
1.5
2723.6 181.6
3291.6
2.4
927.7
1.5
2818.5 187.9
2900.0
2.1
850.0
1.4
2931
195.4
2798.3
(FAO Production Yearbook 2002)
• 科威特:20000公斤/公顷(1333.3公斤/亩) • 以色列:15818.2公斤/公顷(1054.5公斤/亩) • 约旦:15384.6公斤/公顷(1025.6公斤/亩) • 卡塔尔:12500公斤/公顷(833.3公斤/亩) • 意大利:10943.4公斤/公顷(729.6公斤/亩) • 智利:10590.2公斤/公顷(706.0公斤/亩) • 新西兰:10436.6公斤/公顷(695.8公斤/亩) • 西班牙:10229.3公斤/公顷(682.0公斤/亩)
4334.3
亚洲 42672.9 30.7 16733.5 27.8 3921.3
北中美 39745.8 28.6 25901.7 43.0 6516.8
非洲 25973.8 18.7 4318.7 7.2 1662.7
南美 17144.1 12.3 5730.5 9.5 3342.5
欧洲 13248.4 9.5 7449.4 12.4 5622.8
0.9
815.6
1.4
6803.8 453.6
P ro d uc tio n Ye a rb o o k 2 0 0 2

玉米的基本分类ppt课件

玉米的基本分类ppt课件

糯玉米食用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 因而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通过养猪、养肉 牛、养羊和养鸡试验,饲喂糯玉米的羔羊日 增重比普通玉米高20%,饲料效率提高 14.3%;饲喂糯玉米的良种肥肉牛,饲料效 率比普通玉米增加10%以上。根据我国优越 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需要,发展糯玉米 淀粉不仅对提高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有重要 作用,对我国纺织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粘着 剂工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硬粒型玉米
马齿型玉米
(七)蜡质型 :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 较小,籽粒中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构成, 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 色反应。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八)有稃型 :籽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 名有稃型。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 不孕性,雄花序发达,籽粒于35度。

(二)半紧凑型(中间型):品种穗位以
上叶片茎叶夹角为20~35度,较直立上举,穗位
以下叶片茎叶夹角为35~50度,较平展。

(三)平展型:品种穗位以上叶片茎叶夹
角大于35度,穗位以下叶片茎叶夹角大于50度,
平展下披。
二、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食用油。
除此以外,与普通玉米相比,它还具有多方 面的优越性。除含油量较高以外,高油玉米 还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和类 胡萝卜素含量。据我国长春农科院的肉鸡试 验表明,以高油玉米配合饲料与普通玉米配 合饲料相比,每养一只鸡可节约1.5元人民 币。我国发展高油玉米潜力巨大,以20%的 玉米面积播种高油玉米并进行各种加工计算, 可额外增产玉米油100万t以上,相当于 3000万t油菜籽的产油量。
(九)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 但果穗与籽粒都小,籽粒圆形,顶端突出,淀 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 成蒸气而爆裂。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PPT课件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PPT课件

米从突尼斯传入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其后沿
着贩卖黑奴的路线,传入南非许多国家;
第三条路线:大约16世纪30年代,玉米一路通过陆路 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传入东亚,另一路通过东方航线
传播至印度和东南亚各国。
2021/3/24
授课:XXX
8
玉米的起源地、传播路线和分布区域
2021/3/24
授课:XXX
2021/3/24
授课:XXX
3
第一节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
• 人类最早把玉米作为栽培作物种植的时 候,可能是无意识地就开始对玉米果穗
进行人工选择了。
• 玉米有一个坚硬的、不易腐烂的木质穗 轴。不同时期的玉米穗轴化石,可以看
到一部完整的进化史。
•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 人工栽培后 穗轴增至5.5cm;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2021/3/24
授课:XXX
1
第一节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
一、 起源
关于玉米的起源有着多种学说: 1. 蒙哥马利共同祖先学说:认为玉米、大刍草、摩擦禾来
自共同的祖先,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种族; 2. 圣希莱尔有稃种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 3. 阿谢森大刍草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大刍草; 4. 曼格斯多夫三重学说:栽培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大刍草
2021/3/24
授课:XXX
5
玉米的起源和分布区域
2021/3/24
授课:XXX
6
2021/3/24
玉米的起源
在墨西哥、秘鲁以及智利、哥伦 比亚等地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以 及古代众多的建筑物上,都发现 有古代印第安人遗留下来的玉米 印迹,昂第安人崇敬地把玉米植 株和果穗的图象绘画在庙宇上, 塑造在神象上,绘织在衣物上, 镶嵌在陶器上。墨西哥传说中的 特拉洛克神(Tlaloce),就是印第 安人崇敬的玉米神,广义上说, 就是肥沃之神,雨水之神,丰收 之神。许多印第安部落以玉米命 名,称之为“玉米族”、“青玉 米族”。

玉米PPT讲稿

玉米PPT讲稿

呕吐毒素 (DON)
赭曲霉毒素A (OA)
T2-毒素
限量(ppb)
50
500
1000
100
1000
备注
GB130782001
GB13078.22006
猪配合料
GB13078.32006
GB13078.22006
猪配合料
GB216932008
小结
• 1、粉质玉米优于硬质玉米(教乳料中); • 2、注意玉米陈化:脂肪酸值; • 3、吉林烘干玉米质优稳定; • 4、国家标准中:生霉粒≤2.0,水分≤14.0;
3、玉米种类
按种皮颜色分为
黄玉米:95%以上黄色,或略带红色:目前主流 白玉米:95%以上白色,或略带淡黄或略带粉红 混合玉米:不符合以上两者
按性状特点分为
粉质玉米:直链淀粉,用于教乳料,容重低 胶质玉米
陈化玉米
粉质玉米与胶质玉米区别
品种 粉质玉米
胶质玉米
形状 淀粉 结构 产地
马齿状
直链淀 粉高
3、价值评定
品种
描述
水分,%
CP,%
DE,
ME,
NE,
kcal/kg kcal/kg kcal/kg
玉米 2级,中国2010版
14
7.8
3390
3200
2640
玉米
普通,NRC2012
11.69 8.24
3451
3395
2672
水分对玉米价值的估算
水分含量
猪消谢能 消谢能差异 相当油脂量 价值差异(元/


收缩 凹陷
不动 光滑 弱
收缩 凹陷 轻微掐痕 光滑 弱 无 凹陷 有微响 光滑 有

《农学玉米》课件

《农学玉米》课件

玉米的栽培管理
1
播种和育苗技术
学习玉米的播种和育苗技术,确保良好的生长起点。
2
施肥和田间管理
掌握玉米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促进健康生长。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了解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作物免受损害。
玉米的品种选育
遗传改良的方法与策略
介绍玉米遗传改良的方法和 技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 指导。
新品种选育的指导思想
了解玉米加工技术和创新产品 开发,拓展玉米产业价值链。
结语
通过学习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推动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玉米种植和产业发展。
探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指导 思想,追求更高的产量和优 良的品质。
品质评价与推广技术
学习如何评价玉米的品质和 推广优质品种,以满足业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把握市场机遇。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
探讨玉米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性。
《农学玉米》PPT课件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课件将介绍玉米的起源与分布、生长习性和 形态特征、分类和命名等基本知识。
玉米的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了解玉米的遗传特性,为 选育新品种提供基础。
保存和利用
有效保存和充分利用玉米 的种质资源,以满足农业 需求。
种子采集和保管技术
学习种子的采集和储存技 术,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玉米基础知识ppt

玉米基础知识ppt
第二章 玉 米
第一节 玉米的生产特点
一、玉米额生产地位和概况: 1、经济地位: (1)俗称“饲料之王”,重要的饲料作物。 (2)60%作饲料、30%作工业原料、10作口
粮和种子。 (3)药用价值
2、生产概况: (1)我国和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超过水稻。 (2)我国玉米主要生产于北方春玉米区和黄
淮海夏玉米区。 (3)世界上的主产地为亚洲和美洲。 (4)高光效、耐旱节水、抗逆性强,产量高,
(5)糯质型:
也称蜡质型,籽粒坚硬平滑,呈糯性。
(6)爆裂型:
果穗小,圆锥形,顶尖,质地坚硬。主 要用于爆米花、膨化食品。。
(7)粉质型: 也称软粒型,质地软,穗粒性状似
硬粒型。 (8)甜粉型:
籽粒上半部与甜质型相同,下半部 与粉质型相同。 (9)有稃型:
原始类型,籽粒被稃包被,自交不 孕,脱粒困难。
2、茎:
靠近地表的节间长短、粗细是衡量植 株根系发育好坏和抗倒能力的重要标志, 若节间粗短则发育良好且不易倒伏。
3、叶:
“棒三叶”:穗位叶及上、下两叶。
4、花:(雌雄同株 异花)
(1)雄穗: 圆锥花絮,着
生于茎的顶端,比雌 花早开3-4天。 (2)雌穗:
肉穗花序,由 茎 上 最 上 部 1-2 两 个 腋芽发育而来,开花 也称“吐丝”。
三、苗期苗情诊断:
1、出苗率低的原因: 低温烂种、种子质量差、种子处
理方法不当、未播在湿土层、种子覆 盖过深或过浅、土壤含水量过高、土 壤板结、种肥或基肥烧苗、地下害虫 危害、除草剂药害
(见课本P100表3-2)
2、缺素症:
缺氮: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枯黄,沿叶片中 脉发展,形成“V”形黄化。
缺磷:叶缘失绿变紫红色,植株矮化,根系 不发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消费
1、全球消费的65%集中于美中等四国
9
1.全球玉米饲用消费呈下降态势 2.玉米工业消费与食品快速增长
美国能源安全法案(乙醇)
10
全球玉米产不足需、供求矛盾突出
11
贸易
12
1、美国玉米出口量占全球的65%
2、玉米进口国数量较多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埃及 印尼 等 20% 10% 进入第二
26
27
28
大 连
玉米合约成交、持仓集中在1、5、9月份 1月:收购主要季节 5-9月:玉米消费旺季
29
30
31
32
四、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供求因素:产量 需求 物流 国家储备 进出口 非供求因素:政策性因素 经济周期
突发事件 替代物市场变化
33
(一)供应影响 1、天气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本年度玉
3、美国出口量将会持续下降
13
二、玉米现货市场(下:中国)
供 给
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14
种植集中在东北(38%)、华北(39%)和西南(14%)地区
15
需求
16
中国玉米消费饲用为主、工业增长迅速
17
1.饲料
玉米是我国饲料最主要的原料
18
2.工业
工业需求需看国家政策
19
20
工业需求方兴未艾
玉米基础知识简介
经易期货经纪需 贸易 中国玉米的供需 流通 三、玉米期货 全球-美国-CBOT-大连 四、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需求-政策-突发事件 -替代谷物-宏观
2
一、玉米简介
性质 淀粉:70-75% 蛋白质:10% 脂肪:4-5% 维生素:2%
米产量 (1)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 玉米
拔节期 (2)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 玉米
成熟期
34
(一)供应影响 2、玉米成本决定价格底部位置
化肥:尿素价格变化
35
(一)供应影响
3、老粮抛售及国储粮轮换对市场影响程度 取决于数量
36
(一)供应影响
4、中国进口对价格影响较小
37
(二)需求影响-饲料
47

----------------谢谢
48
21
3.鲜食 鲜食玉米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被列为“六五”、“七五”、“八 五”科技攻关项目
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广东占全国种 植面积的1/3
22
流通 目前:北粮南运 未来:南进北出
23
中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24
三、玉米期货
世界
25
美 国
1、美国玉米订单农业与期货市场:销售合作社 2、美国通过期货取得世界玉米的定价权 3、美国利用CBOT左右全球玉米贸易,影响全球玉米生产
38
39
40
重点关注:母猪和生猪存栏指数变化
41
(二)需求影响-工业
42
美国:2007能源安全法案 2022年美国生物燃料达1.06吨 2015年玉米乙醇使用量达到150亿加仑
43
(三)突发事件
44
(四)政策调控-粮食政策
45
(四)政策调控-贸易政策
46
(五)宏观经济 GDP CPI或GDP平减 原油 美元
热量:1527千焦/100g
籽粒玉米胚含油36-41% 3
用途
1、饲用消费稳中有升 2、食用消费保持稳定 3、工业加工前景广泛
4
玉米深加工系列产品树状图
5
酒精
发酵法
蛋白饲料 混配饲料
玉米油
食用保健植物油
玉米淀粉 食品 制糖 医药
淀粉糖 果葡糖浆 山梨醇 低聚糖
柠檬酸
食品添加剂
玉米纤维 合成纤维
木糖醇
食用
玉米蛋白质 高蛋白饲料
啤酒糖浆
赖氨酸
美国淀粉70-80%生产
6
二、玉米现货市场(上:全球)
供给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
2007年:7.89亿吨 主要生产玉米的国家:
美国 中国 巴西 欧盟 :占74%
7
美国:41.6% 中国:18.7% 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