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骨干网经典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引言概述:IP地址规划是网络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网络中每一个设备的惟一标识符。
一个合理的IP地址规划方案可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IP地址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详细的五部份内容来指导读者制定一个准确和有效的IP地址规划方案。
一、确定网络规模1.1 确定所需IP地址数量:根据网络中设备的数量和类型,计算所需的IP地址数量。
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备用地址,留出一定的余地。
1.2 划份子网:根据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和功能需求,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
每一个子网应包含足够的IP地址以满足该子网中设备的需求。
1.3 考虑网络隔离需求:根据网络安全和管理需求,确定是否需要将不同子网隔离开来。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防火墙来实现隔离。
二、选择IP地址分配方式2.1 静态IP地址分配:为关键设备和服务器分配静态IP地址,确保其稳定性和可访问性。
2.2 动态IP地址分配:对于大量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自动分配IP地址,简化管理过程。
2.3 保留特殊IP地址:根据需求,保留一些特殊的IP地址,如广播地址、网络地址和回环地址等。
三、IPv4与IPv6的过渡方案3.1 双协议栈:在过渡期内,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使得新旧设备可以共存,逐步过渡到IPv6。
3.2 隧道技术:通过隧道技术,将IPv6流量封装在IPv4网络中传输,实现IPv4与IPv6之间的互通。
3.3 NAT64: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IPv6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以实现IPv6访问IPv4资源。
四、考虑网络拓扑和路由规划4.1 确定网络层次结构: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如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4.2 设计路由器和交换机布局: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合理规划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lP城域网建设及规划

lP城域网建设及规划一、IP网络的概念及应用(一)IP网络的概念1、IP网络Internet是由世界范围内众多计算机网络(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通过路由器和通信线路连接汇合而成的一个网络集合体,它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互联网。
Internet是基于TCP/IP协议的网间网,也称为IP网络。
2、宽带IP城域网的概念(二)IP网络的应用由路由器和窄带通信线路互联起来的Internet是一个窄带IP网络,这样的网络只能传送一些文字和简单图形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送图像、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
所谓宽带IP网络是指Internet的交换设备、中继通信线路、用户接入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都是宽带的,通常中继线带宽为几至几十Gbit/s,接入带宽为1~100Mbit/s。
在这样一个宽带IP网络上能送各种音视频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同时支持当前的窄带业务,它集成与发展了当前的网络技术、IP 技术,并向下一代网络方向发展。
二、概况(一)IP业务预测及建设必要性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渐成型及新技术的涌现,网络结构也在不断演进。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用户对各类业务的需求逐渐分化:如对于小区等普通家庭用户而言,高速上网虽然仍是其基本的需求;但对物业经营者来说,他们更希望在实现用户接入的同时,提供一个集中管理平台;对于金融机构、企业、酒店、政府机关等客户群,他们不再满足于Internet接入这样一个基本业务,这些客户更需要一个安全、快速、易于维护的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数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
这样的平台可提高企业、政府管理的可控性,并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辅助手段。
网络,这些问题都必须有充分的考虑。
(二)IP网络结构现状IP网络结构现状详见图2-1。
三、IP城域网结构设计及设备配置在技术选择上综合考虑先进性、成熟性及良好的性价比,以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为基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秉承电信级网络的一贯要求,保证网络高效、可靠、安全,确保业务的快速开展和有效控制以及用户的计费、管理。
IP专用承载网网络规划和路由部署的方法

(1)核心层:由核心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全网省际业务的转接功能。
通常核心节点CR(Core Router,核心路由器)设置在业务量大且具备完善省际传输汇接条件的枢纽城市,比如广州、成都、武汉。
(2)汇聚层:由汇聚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各省业务向核心层网络的汇聚。
一般汇聚节点BR(Border Router,边界路由器)设置在各个省会城市,比如南宁、长沙。
(3)接入层:由接入节点和相关中继链路构成,实现各地市业务向汇聚层网络的汇聚,接入节点AR设置在具有业务接入需求的各个省内地市。
1.1 网络拓扑规划每个层级的网络节点设备成对互联,接入层和汇聚层的网络节点成对上联到上一层级设备,形成“口”字型的互联模式。
这样规划的目的是提高承载网络的安全性,如果单边设备出现故障,成对设备中的另一个设备可以承载故障侧的业务,使业务不受影响。
核心层的CR设备采用的是“双星”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核心节点之间的鲁棒性。
在汇聚层和接入层,考虑到降低链路成本和网络复杂性,以及遵循最少链路、高速链路设置原则,因此并不设置成对设备之间的互联。
1.2 链路轻载要求在“口”字型网络结构中,虽然单边设备可以作为冗余保护业务,但是也会带来另一个隐患问题。
如果单边设备所承载业务流量过大,就会导致流量拥塞,因此需要保证单边链路的流量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处于轻载状态,即单边链路峰值带宽利用率一般设置为<40%。
如果某一边设备出现故障,业务就会叠加到成对设备中的另一边上,总的链路峰值带宽利用率会低于2×40%=80%,从而保证业务不受影响。
2 路由规划部署IP承载网在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层面上使用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在level-2路由域上运行,而转发层面使用的是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中的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以VPN 的形式承载不同业务,可运行MPLS-VPN和MPLS-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这两个协议。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建设方案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建设方案一、宽带ip城域网IP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数据通信业务的迅速崛起,使得全球新老电信运营商在宽带IP网络的建设上基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纷纷斥巨资构造面向未来的宽带网络。
目前宽带骨干网上的ATM与IP之争已经随着大部分运营商国家宽带骨干网建设的完成而结束了,作为国家宽带骨干网竞争的延续,竞争的焦点集中到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方面了。
应该说,是用户对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和数据网络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了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运营的发展,而出口速率的拓宽和骨干网络的宽带化也为城域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宽带ip城域网的定位对于不同运营商可能侧重点也不同,但一般来说都认为是各运营商宽带IP骨干网络在各城市范围内的延伸,可以支持高速上网、带宽租用、虚拟专用网(VPN)、窄带拨号接入、视频、话音各种多媒体业务,是以电信网络的可管理性、可扩充性为基础,来满足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用户对各种带宽的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其典型技术特征是在城域范围内实现了传输的宽带化和节点的宽带化,使得城域网从接入到核心各个部分都实现了宽带化。
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通常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网络完成高速数据转发的功能。
汇聚层网络节点则主要实现扩展核心层设备的端口密度和端口种类,扩大核心层节点的业务覆盖范围,汇聚接入节点,解决接入节点到核心节点间光纤资源紧张问题,实现接入用户的可管理性等功能。
接入层网络节点主要是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骨干。
本文要讨论的是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的建设方案,它主要是针对核心层和汇聚层,可以采用ATM技术、GE(千兆以太网)技术、POS(Packet Over SDH)技术、DPT(动态包交换)技术等。
而接入层主要有LAN、xDSL、HFC、LMDS等接入技术,在此并不做过多讨论。
二、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技术选择作为网络连接和交换的平台,城域网骨干网络需要快速的交换和转发能力,还要有冗余链路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以及良好的流量控制和QoS等。
IP地址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IP地址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IP地址规划方案是根据网络规模、拓扑结构和需求,合理分配和管理IP地址,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某公司的网络进行IP地址规划方案的制定。
二、目标与需求1. 确定IP地址分配方案,满足公司网络的需求。
2. 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三、网络拓扑结构公司网络拓扑采用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连接,汇聚层负责各个分支机构的连接,接入层负责用户终端的接入。
四、IP地址规划方案1. IPv4地址分配方案a. 核心层:为核心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1.0/24。
b. 汇聚层:为每个汇聚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2.0/24。
c. 接入层:为每个接入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3.0/24。
d. 办公区域:为每个办公区域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4.0/24。
e. 服务器区域:为每个服务器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5.0/24。
f. DMZ区域:为DMZ区域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6.0/24。
g. VPN用户:为VPN用户分配一个子网,使用CIDR地址块,如192.168.7.0/24。
2. IPv6地址分配方案a. 核心层:为核心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IPv6地址块,如2001:db8:0:1::/64。
b. 汇聚层:为每个汇聚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IPv6地址块,如2001:db8:0:2::/64。
c. 接入层:为每个接入设备分配一个子网,使用IPv6地址块,如2001:db8:0:3::/64。
d. 办公区域:为每个办公区域分配一个子网,使用IPv6地址块,如2001:db8:0:4::/64。
网络设计_IP骨干网网络规划PPT课件-PPT课件

2
骨干网络概述
骨干网络的核心位置要求骨干网络设备在转发性能、可靠性。 业务支持多样化上有突出性能,同时需要有平滑升级的能力,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骨干网设备需要支持的接口: 10G 、2.5G 、 GE 、 POS 等高速接 口;同时需要实现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如主控板、交换板、 电源等;当前的骨干网络也有直接接入业务的可能性,如一些 重要的大客户业务等等,所以需要骨干网设备支持的业务能力 多样化,如对MPLS VPN 、QOS保证等等的支持
例如:浙江杭州,接入路由器:第0槽位下面快速以太网适配器模 块的位于下面的快速以太网端口 [ZJHZ-PC-RT001]FE-0/1/1-[对端网元设备]
16
IP地址规划重要性
IP地址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大型网络必须 对IP地址进行统一规划并得到实施。IP地址规划的好坏,影 响到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影响到 网络的扩展,影响到网络的管理,也必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应 用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要看一个网络的规划质量、如果要看一个网络设计师的 技术水准,直接看他的IP地址规划好了。
MPLS VPN规划 QOS规划
14
设备命名规范
骨干网络涉及的点、面比较多,相应网络的维护工作量也就比较大, 如何能够明确的标识每台设备及相互之间的链路 ,能够有效减 少维护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设备命名的基本原则是要能表示出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网络层
次、设备类型,同时能反映出设备的业务属性和网络功能 。如 CMNet骨干命名规范如下:
个网络在可管理的范围之内
5
课程内容
第一章 骨干网络规划概述
第二章 骨干网络结构讨论
第三章 骨干网络数据规划 第四章 骨干网络容灾设计
IP地址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应用的增加,IP地址规划成为网络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份详细的IP地址规划方案,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IP地址规划原则1. 合理性原则:IP地址规划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业务需求和未来的扩展计划,确保分配的IP地址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2. 简洁性原则:IP地址规划应尽量简化,避免冗余和浪费,提高地址利用率。
3. 安全性原则:IP地址规划应考虑网络安全需求,合理划分子网,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三、IP地址规划方案1. 网络拓扑结构基于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网络规模,我们建议采用三层分布式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提供高速互联和路由功能,汇聚层负责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接入层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2. IP地址规划方案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我们将IP地址规划划分为以下几个子网:- 核心层子网:用于核心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分配IP地址范围为192.168.0.0/24。
- 汇聚层子网:用于汇聚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分配IP地址范围为192.168.1.0/24。
- 接入层子网:用于接入层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分配IP地址范围为192.168.2.0/22。
- DMZ子网:用于托管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分配IP地址范围为192.168.6.0/24。
- VPN子网:用于远程访问和安全连接,分配IP地址范围为192.168.7.0/24。
3. 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根据上述IP地址规划方案,我们将具体的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如下:- 核心层子网:192.168.0.0/24- 核心交换机1:192.168.0.1- 核心交换机2:192.168.0.2- 汇聚层子网:192.168.1.0/24- 汇聚交换机1:192.168.1.1- 汇聚交换机2:192.168.1.2- 接入层子网:192.168.2.0/22- 接入交换机1:192.168.2.1- 接入交换机2:192.168.2.2- 用户设备:192.168.2.100-192.168.2.200- DMZ子网:192.168.6.0/24- Web服务器:192.168.6.1- 邮件服务器:192.168.6.2- VPN子网:192.168.7.0/24- VPN服务器:192.168.7.1- VPN客户端:192.168.7.100-192.168.7.200四、安全策略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安全策略:1. 防火墙策略:在核心层和汇聚层之间设置防火墙,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只允许必要的端口和协议通过。
IP骨干网经典规划方案

24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网络拓扑结构
层次的拓扑:核心、汇聚、接入 层次拓扑的好处
可伸缩性 易于实现 易于排错 功能的可预测性
易于协议的部署
易于管理
2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硬件结构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硬件;
要为未来的新需求做好准备;
设备命名规范
骨干网络涉及的点、面比较多,相应网络的维护工作量也就比较大, 如何能够明确的标识每台设备及相互之间的链路 ,能够有效减 少维护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设备命名的基本原则是要能表示出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网络层
次、设备类型,同时能反映出设备的业务属性和网络功能 。如 CMNet骨干命名规范如下:
IP骨干网网络规划
数通工程部 2006-03
引入
随着电信业务逐渐向IP网络的转移,IP网络承载的 业务类型的越来越丰富,构建一个稳定的、承载多 业务的、具有QOS保证的精品网络越发显得重要, 且随着我司设备地位越来越高,如何给出一个合理 的网络规划?
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6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骨干网络规划原则
高可靠性 骨干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是整网稳定运行的关键,在网络设 计的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定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 保证网络有故障自愈能力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根据未来网络业务发展的要求,能够进行平滑的扩容和升级, 最大程度的减少网络架构和设备调整带来的影响 扁平化 尽量减少网络层次,减少跳数,方便网络的管理
GZ I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内容
第一章 骨干网络规划概述 第二章 骨干网络结构讨论 第三章 骨干网络数据规划 第四章 骨干网络容灾设计
骨干网络概述
IP骨干网络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作为城域网的上一级网络,承担 着城域网访问外网的出口及城域网之间互通的枢纽作用。由于IP网 络承载的业务类型越来越丰富,网络的流量随之越来越高,网络的 重要性也日益提高,各运营商在提供传统Internet上网业务的同时, 都在积极开展增值业务,如NGN、3G、大客户互联等等,为了承载上 述增值业务,有些运营商采用构建第二张骨干网络的方式,如电信 的CN2、移动IP专网、铁通CRNET二期等等
IP骨干网
3
内网
2
流量
1
接入层
IP省网
BR – 核心/汇接路由器
VoIP、Video、BT、QQ、MPLS VPN等 本网IDC访问(新闻、游戏、下载等)
AR – 接入路由器
国内及国际Internet访问,国际VoIP 外网访问本网IDC
平面分层结构模型
AR
BR
link
BR
AR
link
link
4
外网 流量
“平面+空间分层结构”不同于以上组网的关键是把骨干网络划分成 多个平面(一般为2个),在平面内部仍然是分层次的结构,两个平 面各自跑自己的业务,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进行互相备份
AR
BR
IP骨干网流量模型分析
BR
AR
link
link
link
外网
4
流量
纵向 流量
横向 流量
IP省网
接入层
核心/汇接 层
骨干网络概述
骨干网络的核心位置要求骨干网络设备在转发性能、可靠性。业务 支持多样化上有突出性能,同时需要有平滑升级的能力,以适应不 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骨干网设备需要支持的接口:10G 、2.5G、GE、POS等高速接口;同 时需要实现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如主控板、交换板、电源等;当 前的骨干网络也有直接接入业务的可能性,如一些重要的大客户业 务等等,所以需要骨干网设备支持的业务能力多样化,如对MPLS VPN 、QOS保证等等的支持
骨干网络规划原则
• QOS合理规划 当前IP网络承载的义务已经不是单纯的Internet上网业务,还包括 VOIP、视频、大客户等等,这些业务对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 以对QOS的支持是IP网络向电信网转变的必要条件,而对QOS的合理 规划则是重中之重
• 可运营可管理 对网络实现集中监测、分权管理,统一分配带宽资源,使整个网络 在可管理的范围之内
AR – 接入路由器
国内及国际Internet访问,国际VoIP 外网访问本网IDC
平面+空间分层结构模型2(纵向/横向)
AR
link
纵向 流量
横向 流量
IP省网
接入层
BR
BR
AR
link
link
4
外网 流量
核心/汇接
层
IP骨干网
3
2
内网
流量
1
接入层
IP省网
BR – 核心/汇接路由器
VoIP、Video、BT、QQ、MPLS VPN等 本网IDC访问(新闻、游戏、下载等)
课程内容
第一章 骨干网络规划概述 第二章 骨干网络结构讨论 第三章 骨干网络数据规划 第四章 骨干网络容灾设计
网络结构讨论
骨干网络的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平面分层结构”和“平面 +空间分层结构”
“平面分层结构”是传统的骨干网的常用的网络结构,即构建一套网 络,采用分层分级的结构,如目前常用的核心层、汇聚层的两级结 构,这种网络结构能够满足用户快速稳定的上网。
骨干网络规划原则
• 高可靠性 骨干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是整网稳定运行的关键,在网络设计的过 程中,应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定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 有故障自愈能力
•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根据未来网络业务发展的要求,能够进行平滑的扩容和升级,最大
程度的减少网络架构和设备调整带来的影响
• 扁平化 尽量减少网络层次,减少跳数,方便网络的管理
铁通CRNET二期
平面+空间分层结构模型1(外网/内网)
AR
link
外网 流量
内网 流量
IP省网
接入层
BR
BR
AR
link
link
4
外网 流量
3
核心/汇接
层
IP骨干网
内网
2
流量
1
接入层
IP省网
BR – 核心/汇接路由器
VoIP、Video、BT、QQ、MPLS VPN等 本网IDC访问(新闻、游戏、下载等)
IP骨干网网络规划
数通工程部 -03
引入
随着电信业务逐渐向IP网络的转移,IP网络承载的业 务类型的越来越丰富,构建一个稳定的、承载多业务 的、具有QOS保证的精品网络越发显得重要,且随着我 司设备地位越来越高,如何给出一个合理的网络规划?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 了解目前主流运营商的骨干网络结构 • 掌握骨干网络流量模型 • 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要点
AR – 接入路由器
国内及国际Internet访问,国际VoIP 外网访问本网IDC
国家骨干IP网络 GZ出口
GZ IDC
BJ出口
GZ
平面+空间分层型网络
BJ IDC
BJ
SH
SH IDC
SH出口
XA
CD
GZ
WH
BJ
SY
SH
NJ
省级IP网络 地市级IP网络
网络结构讨论
平面+空间分层结构则是在分层的同时划分了平面,不同的平面承 载不同的业务,正常情况下两个平面之间的业务不会相互影响,在 某个平面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平面则起到一个备份的作用,在网络 设计时,一般会将每个平面设计为能够承载所有业务量。这种网络 模型在当前IP承载网需要承载多种业务的需求下,则显出其结构清 晰、备份能力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典型的如移动T局IP承载网
纵向 流量
横向 流量
IP省网
接入层
核心/汇接 层
IP骨干网
3
内网
2
流量
1
接入层
IP省网
BR – 核心/汇接路由器
VoIP、Video、BT、QQ、MPLS VPN等 本网IDC访问(新闻、游戏、下载等)
AR – 接入路由器
国内及国际Internet访问,国际VoIP 外网访问本网IDC
国家骨干IP网络
GZ出口 BJ出口
SH出口
平面分层型网络
GZ IDC
BJ IDC
SH IDC
XA
SY
BJ
CD
GZ
SH
NJ
WH
省级IP网络 地市级IP网络
网络结构讨论
这种平面分层型网络,在早期的骨干网中很常见。目前国内大多数 运营商多采用这种方式,多分为核心骨干、核心汇聚、核心接入三 个层次,在核心骨干层按照地域进行大区制划分,大区之间进行全 连接或者部分全连接,增加网络的健壮性,而在核心汇接层则采用 双归属的组网,双上行到本大区或者两个大区的不同核心骨干设备, 如铁通的CRNET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