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提升卷 (含答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提升卷 (含答案 )

四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提升卷(一)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

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多功能纳米战斗服塔西纳里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内蒂克军事基地的一名科学家。

他的研究目标是有一天为士兵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各种伤害的智能战斗服。

塔西纳里介绍说,科学家们通过运用纳米技术,改变原子和分子的排列,从而使纤维具有化学防护特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品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品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一、根据图片,完成练习。

1. 红色桶收集( )。

A. 有害垃圾B. 厨余垃圾C. 其他垃圾D. 可回收物2. 可以回收的东西应放入( )。

A. 红色桶B. 蓝色桶C. 灰色桶D. 绿色桶3. 西瓜皮应该放入( )。

A. 红色桶B. 蓝色桶C. 灰色桶D. 绿色桶4. 妈妈总是把所有的垃圾放在一个垃圾袋中,然后随意投放在垃圾桶中,你看到了会怎么劝说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你给垃圾分类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统计图,完成练习。

下面是一张某城市30天的空气质量统计图。

6. 这30天中,空气质量处于什么程度的天数最多?( )A. 优B. 良C. 重度污染D. 轻度污染7. 这30天中,空气质量为“良”的有( )天。

A. 3B. 6C. 9D. 128. 你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还获取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看到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吗?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100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100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100题及参考答案(1-30题)1. 五花山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 ______ 、 ______ 、_____ 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 ______ 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 、______ 、______ 等颜色。

(3分)3、有________ 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参考答案:1、春夏秋秋2、金黄、杏黄、火红色3、“下过一场秋霜... 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阅读感知,回答问题。

(10)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

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1、夏天美丽2 、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3. 三个和尚(sh <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I ng I )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 a o)里。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苹果》期末阅读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苹果》期末阅读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苹果》期末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个苹果》原文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

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

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

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

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呀?”“半路上捡到的。

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

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

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着的。

我看着这个干净的苹果,红红绿绿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此刻,不用说,我可以一口吃完,哪怕是十个二十个。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

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我把苹果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其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他拿起苹果,递给小蓝。

通讯员小兰在执行任务时被宝婵打断。

他静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

他的脸黑黄相间,嘴唇发紫。

小兰拿起苹果,张嘴就要吃。

突然,她环顾四周,立刻闭上了嘴。

他发现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呀!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及答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及答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月季花学校花园里的月季花开了,我们去观赏吧!花园里的月季花五颜六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蓝的……每种颜色的花朵都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无比欣喜。

它们的样子也很好看,有的呈现椭圆形,有的呈现圆形,还有的是一个个小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一阵微风吹过,我仿佛觉得自己也成了月季花中的一朵了。

在微风中起舞,在微风中欢笑。

不光是我一朵,一株株月季花都在舞蹈、都在欢笑。

风停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里。

过了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我不是月季花,我是在赏花呢!看着这一朵朵美丽的月季花,我想起了朱德同志在《记念白求恩同志》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啊,这一朵朵美丽的月季花,它们的生命意义非常重大,它们在生命中开放出美丽花朵,贡献给人们欣赏,让人们心旷神怡。

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我们人类的某些人,他们因为贪生怕死而放弃了自己可贵的生命,虽然他们的死并不比泰山重,但他们的死毫无意义。

我爱月季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和生命意义,还因为它的品质和价值。

月季花不仅外表美丽,内在也美丽。

它的花朵可以用来装饰房间、街道和公园,它的茎和叶子也可以入药治病。

我想,人也应该像月季花一样,要有内在的美和价值,要珍惜生命,活出精彩。

赏花归来,我收获颇丰。

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度过它。

我们要像月季花一样,不断地生长、开花、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学校花园里的月季花开了,它们在微风中舞蹈、欢笑。

看着这一朵朵美丽的月季花,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要像月季花一样,不断生长、开花、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一、阅读题(一)题目:小蚂蚁答案:小蚂蚁生活在土壤里,它们通常在地底下寻找食物。

小蚂蚁是勤劳的象征,它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觅食任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清平乐·村居》,完成练习。

(28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6分)2.本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4分)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词中“相媚好”是形容老翁和老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词的上阕中“,”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

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的样子。

最后一句中“”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8分)5.画“”的词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写一写。

(5分)二、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选段,完成练习。

(23分)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6分)(1)“一支”指的是,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变成鸟儿经过了,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毫不相干”是说。

(4分)3.选段主要想告诉我们。

(4分)4.从选段的写法上提问:我用(方法)来解决问题:(9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9分)匡衡勤学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①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②以书,遂成大学③。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测试与答案选择题1、巴学园整个学校只有( C )名学生。

A.三十B.四十C.五十2、午饭是盒饭,有( C )。

A.山的味道B.海的味道C.山的味道,海的味道3、巴学园后来又来了一辆当( B )的电车。

A.教室B.图书室C.运动房4、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 A )的衣服来学校。

A.最差B.最好C.一般5、小林校长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便当,并且要有山的味道及海的味道,希望在吃饭的时候也能学习,按照校长的说法,以下哪些是山的味道:( C )A.紫菜 B.煮鱼丸 C.牛肉6、校长让学生用粉笔在礼堂的地板上涂写,其用意是: ( A )A、自由地运动身体B、随着节奏尽情地快速书写C、尽情地涂写7、小豆豆天真无邪,活泼可爱,但在没有来到巴学园之前,你认为她内心是否是孤单的。

( A )A.是 B.否8、洛基作为豆豆的朋友,和她一起分享快乐与成长,带给了她很多难忘的时光,请问书中的洛基是( C )。

A.男孩 B.女孩 C. 狗 D.巴学园的老师9、一天在电车上豆豆看到地下有一枚5分的硬币,想来想去装做绑鞋带捡了起来,最后她把钱( C )。

A.交给车站派出所B.交给了小林校长C.藏到了树林的空地里D.交给了父母10、巴学园和别的学校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B )A.教室是真正的电车。

B.教室的座位不固定,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选择。

C.学校的学生很多,老师很少。

25、大钟亭小学四(1)班的元帅是( C )。

A张天 B杨晨C迟速 D 孙新悦26、李强的妈妈的工作单位是( B )A.游乐场B.游泳池C.学校D.医院27、徐老师是四(1)张天的( D. )老师A.数学B.体育C.美术D. 语文28、迟速喜欢( A )。

A. 军事B.农业C.文学D.语文29、张天转到大钟亭小学后,第一个认识的人是( B )。

A. 欧阳峰B. 迟速C.孙新悦D.钟海涛30、张天在西流湾小学上了( B )年学。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希腊神话》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希腊神话》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希腊神话》测试与答案一、填空题1.《希腊神话故事》的作者是。

2.《希腊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已有年历史。

3.《希腊神话故事》共有章。

4.普罗米修斯送给人类的礼物是。

5.《古希腊神话故事》充满________ 和的色彩。

6. 普罗米修斯教给人类的技能主要就是__________的使用方法,他在巧妙的取得了这样东西。

7.宙斯先发出几个神奇的暗示,表明自己是____________,众人即刻对他顶礼膜拜。

8. 宙斯为希腊神话最高的主神,主宰一切天象,尤其是。

9. 由宙斯下令,众神合造的少女“潘多拉”,这个名字的意义为,潘多拉的盒子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但盒子底还深藏唯一一件美好的东西是。

10. 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但为了不违抗父亲宙斯的规定,不得不把作为替身。

二、判断题1、《希腊神话故事》的作者是英国人。

( )2、第一章的主人公是普罗米修斯。

( )3、第11章有赫拉克刺斯的12功绩。

( )4、特洛亚人虽然杀死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但最终却未能挽回整个战争的败局。

( )5、《希腊神话故事》第1章的题目叫丢卡利翁和皮拉. ( )6、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再次参加战斗的目的是为了给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报仇。

( )7、特洛亚城被攻破之后,墨涅拉俄斯没有原谅被帕里斯拐走的妻子海伦,一怒之下杀死了她。

( )8、英雄赫拉克勒斯最终死于太阳神阿波罗之箭。

( )三、选择题1、最终把普罗米修斯从悬崖绝壁上救下的英雄是()A、喀戎B、宙斯C、赫拉克勒斯2、宙斯送给人类的宝盒里面是什么?()A、金子B、武器C、潘多拉3、恶鹰啄食着谁的肝脏?()A、赫拉克刺斯B、宙斯C、普罗米修斯4、潘多拉是谁用泥土造成的?()A、厄瑞克透斯B、宙斯C、赫淮斯托斯5、太阳车是谁的坐骑?()A、厄洛斯B、潘多拉C、赫利俄斯6、宙斯的姐姐和妻子是谁?()A、阿波罗B、赫拉C、哈得斯7、特洛伊城是否毁灭?()A、是B、否C、没有这座城8、伊阿宋驾驭的是什么?()A、神马B、金羊C、神牛9、第一任神王是谁?()A、宙斯B、该亚C、乌拉诺斯10、阿瑞斯是什么神?()A、海神B、星神C、战神附答案:一、填空题1、古斯塔夫•施瓦布2、3000多年3、27章4、火5、智慧和神奇6.火、太阳车7、神8.闪电9.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希望10.半人马喀戎二、判断题1、×2、√3、×4、√5、×6、×7、×8、×三、选择题1、c2、c3、c4、c5、c6、b7、a8、c9、c 10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阅读试卷及答案 1.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2.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4、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 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6、用“-------------”和“ ”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温柔(近义词) 顿时(近义词) 马虎(反义词) 严厉(反义词)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 的手,一双 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 ,又用那温柔的手 。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 ,又想到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4.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 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 ,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 ,他的心情 。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你的理解是 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8、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5.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 )。”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 ),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 ),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 )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 ),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A、知难而进 B、知难而退 C、适可而止 D、勇往直前 E、无所畏惧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 3、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对象 态度 做法行为 第一个登山人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4、你是怎样理解短文的最后一段? 6.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