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2006级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指导老师:班级名称:教研室:机制教研室系(部):机械制造工程系二O O八年十月十日一、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是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检验,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

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对一个典型零件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加工路线或者对一种典型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和扩充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课程所学内容,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学会对机电设备维护控制。

3、训练学生熟练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如《加工材料手册》、《机械加工设计手册》等。

4、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技能如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

二、选题:1.自主选题1.自主选题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学生可自主选题,自主选题必须通过指导教师审查认可。

2.根椐教研室下发的课题进行选题(1)钻套的加工工艺设计(2)胎杆的加工工艺设计(3)单孔支架的加工工艺设计(4)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设计(5)方座的加工工艺设计(6)设计“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6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7)电火花加工机床进给系统设计(8)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9)C616普通车床进给系统的数控改造(10)连体水槽垃圾箱结构设计3.选题要求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选题原则:(1)课题要具有真实性;(2)围绕机械制造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典型零件的设计和加工。

(3)培养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可以选择一种机电设备的检修。

(4)对已经联系好工作单位的学生,设计的题目可结合毕业要从事的工作考虑。

机械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2机械1班)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 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密切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 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 以及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 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2、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完成;3、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4、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5、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三、课程设计时间、分组及指导管理时间: 16-18教学周( .12.15- .1.4)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三周, 一般分八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时间分配, 如下表, 仅供参考。

各班分组: 每班按10人分成一个小组, 每组的第一名同学为组长, 请各组长及时报送名单。

课程设计班级: 12机械1班四、设计题目V带传动及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组题目:每位学生的题目必须与指定的传动类型、题号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相同,不允许擅自更换传动类型、题目和原始数据。

12机械①第一组题号班级学号姓名1 12机械①江涛2 12机械①王浩3 12机械①马良丰4 12机械①许瀚5 12机械①刘大伟6 12机械①朱江波7 12机械①程磊8 12机械①江平9 12机械①张东10 12机械①张先发第一组题目要求: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减速器, 工作有轻微振动, 两班制工作, 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5%,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 使用寿命8年, 动力来源: 三相交流电( 220V/380V) 。

第二组题目:每位学生的题目必须与指定的传动类型、题号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相同,不允许擅自更换传动类型、题目和原始数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器)模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器)模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传动方案的分析及说明 (2)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确定传动方案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5)五、计算传动方案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六、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8)七、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八、轴的设计计算 (21)九、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32)十、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4)十一、联轴器的选择 (36)十二、附件的选择 (36)十三、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尺寸 (38)十四、润滑与密封 (38)十五、参考资料目录 (4)十六、设计小结 (40)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技术参数:注:运输带与卷筒以及卷筒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已在F中考虑。

3、工作条件:单向连续转动,有轻微冲击载荷,室内工作,有粉尘。

一班制(每天8小时工作),使用三相交流电为动力,期限10年(每年按365天计算),三年可以进行一次大修。

小批量生产,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3%。

4、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和蜗杆,进行小批量生产(或单件)。

二、传动方案的分析及说明根据要求及已知条件,对于传动方案的设计选择V带传动和二级闭式圆柱齿轮传动。

V带传动布置于高速级,能发挥它传动平稳、缓冲吸振和过载保护的优点。

二级闭式圆柱齿轮传动能适应在繁重及恶劣的条件下长期工作,且维护方便。

V带传动和二级闭式圆柱齿轮传动相结合,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且传动平稳,能实现一定的传动比,满足设计要求。

传动方案运动简图:取0A =112,于是得:53.3033.32355.611233110=⨯=≥n P A d mm 因为轴上应开2个键槽,所以轴径应增大10%-15%,取15%,故11.35%)151(53.30=+⨯≥d mm ,又此段轴与大带轮装配,综合考虑两者要求取min d =38mm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划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基于《机械设计》这一门课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并结合以前学过的《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等相关课程和《机械设计课程课程》、《机械设计手册》等设计资料来进行本次的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设计题目: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2 课程设计分组一共六个班,共315人,8个班。

每10人做一道设计题目,每一道设计题中的设计参数不同。

独立思考,团队合作。

3课程设计参考书:○1《机械设计》○2《机械制图》○3《材料力学》○4《工程材料》⑤《机械设计手册》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⑦《机械原理》4课程设计的目的:○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进行方式,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③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5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①进行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包括传动参数的设计计算及传动零件、轴、键和轴承等的设计计算等。

②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如齿轮、轴和箱体等)的设计③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装配工作图1张,零件工作图1 ~3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6 课程设计的时间进度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日期:2011 年6月13 日~2011 年7 月 3 日,历时3周,共21天。

以下是具体时间安排:○1讲解和分配课程设计任务,准备绘图工具,分组:共1天○2明确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步骤;查阅有关设计资料,观看实物和模型,了解设计对象的性能、结构和工艺性:共2天③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和传动件等的设计:共4天1)拟定和确定传动方案:1天2)选择电动机和分配传动比:0.5天3)计算各轴上的转速、功率和转矩:1天4)设计传动件;初算轴颈;初选联轴器和滚动轴承:1.5天④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共8天1)绘制减速器装配草图:4天2)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系部件设计:2天3)校核轴和键连接的强度以及滚动轴承的寿命:1天4)设计箱体和附件的结构:1天⑤完成减速器装配工作图:共2天1)加深减速器装配图:1天2)标注主要尺寸与配合、零件序号:0.5天3)编写标题栏、零件明细表、减速器特性表及技术要求等:0.5天⑥绘制零件工作图:共2天1)绘制零件的必要视图:1天2)标注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编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等:1天⑦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共2天7地点:1-6班实验楼绘图室;7、8班科技学院绘图室课程设计负责人:王胜曼日期:2011年6月12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一、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二、初始条件:1.带式运输机可运送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模板】
(5)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0号装配图一张:纸质;
(2)3号零件图一张(传动零件或轴):纸质;
(3)设计说明书一份(可手写,可打印,约6000—8000字):纸质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0年7月4日-7月5日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传动件计算:任务布置,减速器装拆实验,拟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3)计算 对所选定的机构方案进行受力分析,并计算出所需零部件的大小,要求在满足机械的用途、功能和工艺要求时,还要成本低。
(4)绘制图纸 选定机械运动方案,计算出零部件的大小后,绘制机械总装图以及零件图.
(5)整理说明书 将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和设计体会以文字形式编写成说明书.
3)答辩要求:经过集中时间的课程设计后,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其目的是进一步检查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所用有关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以及对课程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一步掌握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度和能力.答辩过程也可以融入课程设计过程中。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4.主要参考文献:
(1)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陆玉,冯立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1)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3机械)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3机械) 2

附件1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三、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10年;动力来源:三相交流电(220V/380V);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四、传动装置示意图F五、设计数据六、设计要求1、二人一组数据,要求各组内部分工协作,认真完成。

2、设计传动装置中的各传动零件;3、完成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机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4、计算机绘图,绘出零件工作图两张(A3,大齿轮、输入轴);5、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说明书中应有内容:(1)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标题及页次)(4)选择电动机(5)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6)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7)带传动的设计(8)齿轮传动的设计(9)轴的设计(10)键的校核(11)滚动轴承的校核(12)联轴器的选择(13)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14)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15)参考资料(资料编号,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单位,出版年)七、课程设计进程安排八、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参考)1、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3、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等。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 年11 月 10日计划完成日期: 2012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与规范一、设计任务——题目见附件 1,要求把该附件复印一张,装订进说明书中,放在目录之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背景和任务要求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背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任务要求是设计一款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机械装置,满足特定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和范围设计目标是设计一款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满足以下要求:1. 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2. 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易用性,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3. 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节能性,能够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4.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够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设计范围包括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等。

三、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制定: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制定等。

2. 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包括机械装置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材料选择等。

3. 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包括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材料选择等。

4.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工艺流程的制定、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实施等。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3. 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质量。

4.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时间和提交要求设计时间为一个学期,具体时间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

提交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书面报告和演示PPT。

2. 机械装置的3D模型和详细制图。

3. 零部件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4. 机械装置的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

五、注意事项1. 设计过程中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

2.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

3.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细节把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和环保,避免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机械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2机械1班)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 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密切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 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 以及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 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2、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立完成;3、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4、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5、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三、课程设计时间、分组及指导管理时间: 16-18教学周( .12.15- .1.4)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三周, 一般分八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时间分配, 如下表, 仅供参考。

各班分组: 每班按10人分成一个小组, 每组的第一名同学为组长, 请各组长及时报送名单。

课程设计班级: 12机械1班四、设计题目V带传动及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组题目:每位学生的题目必须与指定的传动类型、题号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相同,不允许擅自更换传动类型、题目和原始数据。

12机械①第一组题号班级学号姓名1 12机械①江涛2 12机械①王浩3 12机械①马良丰4 12机械①许瀚5 12机械①刘大伟6 12机械①朱江波7 12机械①程磊8 12机械①江平9 12机械①张东10 12机械①张先发第一组题目要求: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减速器, 工作有轻微振动, 两班制工作, 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5%,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 使用寿命8年, 动力来源: 三相交流电( 220V/380V) 。

第二组题目:每位学生的题目必须与指定的传动类型、题号和对应的原始数据相同,不允许擅自更换传动类型、题目和原始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日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号:课程名称: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办学单位: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
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字
办学单位意见
教学班负责人签字、分校盖章____________
年月日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
系统设计与调试
姓名翟雪倩学号1161101252962
指导教师杨孔珠
办学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日期2012 年 6 月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1)课题名称及要求
(2)设计方案论证(包括设计框图或时序图)
(3)PLC的选择
(4)I/O地址分配
(5)程序设计(梯形图、语句表。

包括注释)
(6)PLC的I/O接线图
(7)系统调试及分析
(8)课程设计的心得
(9)参考资料
(10)附录:带功能注释的源程序。

(1)控制对象有8个:
东西方向红灯(R-EW)两个, 南北方向红灯(R-SN)两个,
东西方向黄灯(Y-EW)两个, 南北方向黄灯(Y-SN)两个,
东西方向绿灯(G-EW)两个, 南北方向绿灯(G-SN) 两个,
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L-EW)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L-SN)两个。

自动控制规律:
A. 高峰时段、正常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时序分配按时序图一运行(见附图)
B. 高峰时段按时序图二(见附图)运行,正常时段按时序图三(见附图)
运行,晚上时段按提示警告方式运行,规律为:东、南、西、北四个
黄灯全部闪亮,其余灯全部熄灭,黄灯闪亮按亮0.4 秒,暗0.6 秒的
规律反复循环。

通过用PLC控制对三个时间段(高峰时间段7:00—8:15,16:30—19:00、正常时间段6:30—7:00,8:15—16:30,19:00—21:00、晚间时间段21:00—6:30)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更合理实训。

该系统用PLC控制,由东西、南北两组,共16盏灯组成,每组由一对红灯、一对绿灯、一对黄灯、一对左转弯绿灯共8盏灯组成。

主程序流程图
启动开关,根据控制需要用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然后根据选择是进入手动控制子程序,还是自动控制子程序。

图二:手动控制流程图
图三:自动控制流程图
当转换开关转换到自动控制状态时,程序按照要求时序图进行运行。

I/O地址的分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