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4章 语法学【圣才出品】

第4章语法学一、语法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请举例说明。
答:语法的性质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
语法有以下几种基本性质。
(1)语法的规约性语法的规约性,首先是指语法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
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就会妨碍交际或受到指责。
语法的规约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规则的社会约定性。
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不是天然的,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惯例。
语法书上写的语法规则,只是对这种社会惯例的一种描述。
因此看某种说法是不是合语法,就是看这种说法是否符合社会惯例,而不应只看语法书上描述的语法规则,因为语法书上描述的语法规则带有作者的主观性,不一定与客观的社会惯例(即客观的语法)完全一致。
(2)语法的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
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法知识,或者语法学者对语法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动词+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许许多多同类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多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其间的差异。
如“吃苹果”等四个语言片断,具体的形式和意义都各不相同,但其结构方式却有共同之处: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加上表示事物的词构成的,而且其中事物都是动作涉及的对象,即都是动宾式。
动宾式就概括了“吃苹果”等语言片断结构上的共同特征,舍弃了各自形式和意义上的具体差异。
(3)语法的生成性语法规则不仅是对已经存在的话语的概括,而且还指导人们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新话语,这就是语法的生成性。
如:“张大爷卖了一头猪。
”这句话可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但显然是合语法的,因为它是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造出来的。
根据语法规则,我们还可以把这句话改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
语法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类推性和递归性。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用学)【圣才出品】

第6章语用学
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语用和语用学
1.语言运用(语用)
语言运用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场合,为着一定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
表6-1 语言运用(语用)
2.语用学
(1)语用学的兴起
表6-2 语用学的兴起
(2)语用学的任务
表6-3 语用学的任务
(3)语用学与相关学科
表6-4 语用学与相关学科
考点二:语言环境
1.含义
语言环境(context)简称语境。
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表6-5 语言环境的含义
2.语境的构成
语境是由影响言语交际的各种相关因素构成的,主要包括语言内部的上下文语境和语言外部的情景语境、背景语境。
表6-6 语境的构成
3.语境的功能
语境的功能指语境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语境并不是独立地发挥功能,而是参与、协助话语的表达和理解。
可以分别从话语的表达和话语的理解两个角度考察语境的功能。
表6-7 语境的功能
考点三:语用原则
1.合作原则
表6-8 合作原则。
邢福义《语言学概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语言和语言学)【圣才出品】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1.1 复习笔记一、语言的性质和范围1.语言的性质(1)语言的定义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由词语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符号性和系统性。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人们需要而且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际,用语言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
(2)语言的符号性①能指与所指a.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b.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c.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a.任意性任意性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第一,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第二,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第三,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和英语的horse都可以指马。
b.稳固性稳固性是指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就稳固下来,不可随意改变。
因为语言是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语音和语义关系的随意改变会导致社会交际无法正常进行。
(口令、暗号的意义不属于一般语言意义。
)c.渐变性渐变性是指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渐变。
第一,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符号会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音和义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二,语言符号一般只能采取渐变方式,因为突变会破坏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影响正常交际。
其他的一些符号有的可以发生突变,如密电码一旦泄密,就可以随时更换。
d.线条性线条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第一,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第二,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
(3)语言的系统性①语言系统性的内涵系统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而系统性则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2章语音学【圣才出品】

邢福义《语⾔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2章语⾳学【圣才出品】第2章语⾳学⼀、什么是语⾳?语⾳具有哪些性质?答:(1)语⾳是在⼈类⼤脑神经⽀配下由发⾳器官发出的负载⼀定意义并能为⼈们所理解的声⾳。
(2)作为⼀种物质形式,语⾳跟⾃然界的其他声⾳⼀样,具有各种物理性质。
语⾳是由⼈类的发⾳器官发出来的,因此具有⽣理属性。
同时,说话⼈发⾳和听话⼈听⾳⼜是⼀种⼼理活动,因此语⾳⼜具有⼼理属性。
语⾳代表⼀定的意义,是由同⼀语⾔社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语⾳⼜是⼀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
①语⾳的声学性质a..⾳⾼⾳髙指声波每秒钟振动频率的⾼低。
声波振动频率⾼,听觉上就感到声⾳⾼,振动频率低,听起来声⾳就低。
声波的频率与发⾳体⾃⾝的性状有关,男⼦的声带长⽽厚,说话声⾳低;⼥⼦的声带薄⽽短,说话声⾳髙。
同⼀个⼈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发出⾼低不同的语⾳。
⾳⾼在语⾳中的作⽤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b.⾳强⾳强指声⾳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
振幅⼤,声⾳就强,振幅⼩,声⾳就弱。
语⾳的强弱跟发⾳时⽤⼒的程度有关。
发⾳时⽤⼒越⼤,呼出的⽓流越多,声⾳就越强。
⾳强在语⾳中的作⽤是构成重⾳和轻⾳。
c. ⾳长⾳长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就短。
语⾳的长短跟发⾳的速度快慢有关,汉语普通话的正常语速是每秒钟3?5个⾳节,英语的语速要快⼀些。
⾳长在许多语⾔和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如英语和汉语⼴东话就有长短元⾳的区别。
d. ⾳质⾳质指声⾳的性质、特⾊,它是语⾳最重要的属性。
语⾳由发⾳器官(主要是声带和声腔)的协调活动⽽产⽣,⾳质的变化决定于三⽅⾯的条件:⼀是发⾳体的不同,⼆是发⾳⽅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质。
⾳长、⾳⾼和⾳强的特征合称为⾳质形式,⼜叫⾳律形式。
⾮⾳质特征是依附于⾳质特征来表现的。
②语⾳的⽣理性质语⾳的⽣理基础就是⼈类发⾳器官的构造及其运动。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历史语言学)【圣才出品】

第7章历史语言学一、填空题1.“个”的本义是“竹子”,后来变为______,这种现象属于语义的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量词;转移【解析】词义的变化有三种:扩大、缩小和转移。
“个”由一个意义比较实在的名词变为一个意义相对较虚,语法意义较强的量词,说明其词义发生了转移。
2.在汉语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______词,“话筒”是______词,“维他命”是______词。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音译(借词);意译;音译兼意译【解析】词汇借用包括“借词”和“意译词”两种情况,前者是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或方言的词,而后者是指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形成的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
在汉语里,借音现象少,意译词多。
“麦克风”是“microphone”的音译,属于借词;“话筒”是用汉语构词规则为“microphone”重新构造的词,属于意译词;“维他命”既包含音译,也包含“维持生命”的意思,所以是一种音译兼意译词。
二、名词解释1.词语的替换[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词语的替换是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词语演变现象,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俸禄”,包括“俸米”和“俸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
2.词义的扩大[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词义的扩大是指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的词义演变现象。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2章 语音学【圣才出品】

第2章语音学一、填空题1.[i u y]这三个元音可以用、两个特征区别开来。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唇形的圆展、舌位的前后【解析】[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通过唇形的圆展可以区别[i]和[u][y],通过舌位的前后可以区别[u]和[y]。
2普通话[dəŋ²¹a](等啊)在口语中读作[dəŋ²¹ŋA],这体现了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答案】语音同化【解析】本题考查语流音变相关的内容,语流音变包括同化、异化和弱化三种现象。
普通话中[dəŋ²¹a]第二个音节[a],由于受到前面音节韵尾的影响,增加了辅音[ŋ],属于典型的语音同化现象。
3./p b ph/这三个音位可以用、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考研]【答案】送气不送气;清浊【解析】本题考查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辅音发音受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发音方法又包括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p b Ph/三个音位都是双唇音,因此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应该集中在发音方法上。
/p/是不送气清塞音,/b/是不送气浊塞音,/Ph/是送气清塞音。
因此这三个音位可以由送气不送气、清浊两个区别特征区分开。
4.从语音四要素的角度看,“衣”、“易”的区别在于,Live与leave的区别在于。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考研]【答案】音高;音长【解析】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衣”、“易”的区别在于声调(调值)不同,所以它们的区别在于音高;Live与leave的区别在于音素[i]的发音长短,所以它们的区别主要是音长。
5.“索马里”的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这是语流音变中的,网络语言中的“酱紫”从语流音变的角度看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考研]【答案】异化;脱落【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流音变中产生的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现象的分析。
邢福义《语言学概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字学)【圣才出品】

第5章文字学5.1 复习笔记一、文字和文字学1.文字的性质(1)文字和字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以字符为元素构成。
①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
a.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叫字母,一个字母是一个字符,如英语的字母、日语的假名;b.汉语的字符一般叫字,一个汉字是一个字符;c.计算机操作系统字库中,每个字符都是一个独立的编码单位。
②文字与字符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词的关系。
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字符和词分别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的符号。
③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④文字分为广义的文字和狭义的文字。
a.字符包括字母、字和特殊符号(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标点符号)等;b.广义的文字包括:字母、字和特殊符号;c.狭义的文字只包括字母和字,文字一般指狭义的文字。
(2)文字和语言①文字和语言a.能指和所指第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字符作为文字系统的符号,也有能指、所指两要素;第二,字符的能指是字形,字符的所指是各种语言单位;第三,字符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约定的。
b.语言与文字第一,文字是语言的代码,是副语言,文字离不开语言。
第二,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②文字的作用a.文字可保留和继承过去的、创造和发展将来的历史和文化。
文字是人类社会文明时代的界碑。
b.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第二,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第三,文字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
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ᅳ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促进民族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增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c.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错综复杂。
第一,一种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系统。
例如,汉字曾用来记录日语、朝鲜语。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文字学)【圣才出品】

第5章文字学一、名词解释1.文字[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
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
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继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2.音位文字[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
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
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
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3.意音文字[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
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二、简答题1.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语言和文字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历史长短不同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文字的历史则相对短一些,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2)普遍性不同所有的人都会说话。
但是,在苏美尔人创造文字之前,人们没有文字。
即便是现代,仍然存在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如几内亚;而且在有法定文字的社会,也有不少人不识字。
(3)习得的区别所有的人都在一生中头两年里开始学说话,其中很多相关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学习来的。
一般,学习书写以学会说话的能力为基础。
(4)独立性不同绝大多数能识字的人可以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不过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更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为以下词语序列加注国际音标(每字1分,共16分)
我们特别需要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鼻化音
2.哈里迪
3.语言的社会变体
4.亲属语言
5.意音文字
三、分析题(24分)
1.识别下列语句中的歧义现象,并简述导致歧义的原因。
(12分)
(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2)张老师也教数学。
2.语句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句法.语义内容的成分叫“空语类”(emptycategory)。
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感识别出如下例句中的空语类,进而给出每个空语类的具体所指,并判定其句法地位。
(12分)
(1)a.我打算再写一篇。
b.我允许再写一篇。
c.我同意再写一篇。
(2)a.我劝他不要来。
b.我也找点东西吃。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
2.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不同?
3.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4.简述语言的递归性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点。
2.试论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为以下词语序列加注国际音标(每字1分,共16分)
我们特别需要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答:[wo²¹mən] [t‘ə⁵¹ piɛ³⁵] [ɕy⁵⁵iɑu⁵¹] [i ⁵¹p‘i⁵⁵] [nəŋ³⁵kəu⁵¹] [iɑŋ²¹uɑŋ⁵¹]
[ɕiŋ⁵⁵k‘uəŋ⁵⁵] [tə] [ʐən³⁵]
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鼻化音
答:鼻化音是指按发音方法分出的一种音。
即发音时,鼻腔和口腔之间有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下垂,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称为鼻化音(也称为半鼻音或口鼻音)。
2.哈里迪
答:哈里迪又称韩礼德,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
他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
他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20世纪极具影响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对同语言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学科,如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统计学以及机器翻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因此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4.亲属语言
答: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
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
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5.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
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三、分析题(24分)
1.识别下列语句中的歧义现象,并简述导致歧义的原因。
(12分)
(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2)张老师也教数学。
答:(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火车上”语义指向不明,既可以指向“孩子”,句子意思是“孩子在火车车厢里写字”;又可以指向“字”,句子意思是“孩子把字写在了火车上”。
(2)张老师也教数学。
“也”语义指向不明,既可以指向“张老师”,句子意思是“除了别的老师还有张老师教数学”;又可以指向“数学”,句子意思是“张老师除了教其他科目还教数学”。
2.语句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句法、语义内容的成分叫“空语类”(emptycategory)。
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感识别出如下例句中的空语类,进而给出每个空语
类的具体所指,并判定其句法地位。
(12分)
(1)a.我打算再写一篇。
b.我允许再写一篇。
c.我同意再写一篇。
(2)a.我劝他不要来。
b.我也找点东西吃。
答:(1)中各句的空语类与其句法地位分别是:
a.我打算(自己)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与“再写”的主语“我”同指。
b.我允许(他)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是“再写”的施事主语。
c.我同意(自己/他)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既可以与“再写”的主语“我”同指,也可以是“再写”的施事主语。
(2)中各句的空语类与其句法地位分别是:
a.我劝他(他)不要来。
句中空语类和“他”同指,是“不要来”的施事主语。
b.我也找点东西吃(东西)。
句中空语类和“东西”同指,是“吃”的受事宾语。
四、简答题(每题l0分,共40分)
1.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
答:语言和文字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历史长短不同
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文字的历史则相对短一些,语言是第一性,
文字是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2)普遍性不同
所有的人都会说话。
但是,在苏美尔人创造文字之前,人们没有文字。
即便是现代,仍然存在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如几内亚;而且在有法定文字的社会,也有不少人不识字。
(3)习得的区别
所有的人都在一生中头两年里开始学说话,其中很多相关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学习来的。
一般,学习书写以学会说话的能力为基础。
(4)独立性不同
绝大多数能识字的人可以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不过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明确。
(5)可重复性不同
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自身的局限,而书面语的产生则改变了语言的这一局限,在磁带录音发明以前,除了依赖不甚准确的记忆和文字手段之外,人们无法记录或者保存语言。
而文字则可以保存数千年。
文字的永久性使得图书馆、历史、时间表、词典、菜单以及我们通常所称的“文明”成为可能。
(6)使用范围不同
书面语用于操纵政治经济权力、记录重要文献、传播教育,所有这些都给予书面语附加上一种优越性。
在有文字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渐渐把书面语当做重要的手段;而口语则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际语,二者在不同的使用范围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7)发展变化程度不同
语言无时无地不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可是,操这种口头语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对于书面语来说,由于其永久性和标准性,使得书面语变化缓慢,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文言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