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改革开放社会实践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xx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一、扶风县概况(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关于家乡改革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改革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艰辛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社会实践做一下总结。
你知道写实践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乡改革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改革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摘要】19xx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xx年,xx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xx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xx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xx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
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xx年变化进行调研。
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xx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xx年变化城乡区域调研【正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中国主动的与世界接轨。
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xx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中国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xx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xx年的变化进行调研。
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xx个省市自治区。
2024年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模版(三篇)

2024年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模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
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
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
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
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
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直很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社会实践报告感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感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问题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走访农村地区,深入了解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与问题。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我发现农村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首先,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过去时常见的泥泞小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柏油马路和现代化的桥梁,大大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其次,农村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农民在科技的帮助下学会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不再盲目种植,而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准种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与此同时,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也逐渐实现一体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此外,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学校和医院的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在农村地区。
这使得农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农村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然而,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
由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有限,一些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
这导致了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使得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
其次,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
虽然在整体上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民在出行、电力供应等方面存在不便。
另外,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也是一大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地区到城市谋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三、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展望针对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农村人才回流,加强农村地区的人才支持。
改革开放主题的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的精神实质,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调研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选择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进行实地调研。
在深圳,我们参观了深圳博物馆、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民中心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讲解,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座谈交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与深圳的改革开放先驱进行了座谈交流。
他们分享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心路历程、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辛和伟大。
3.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把握改革开放的精神实质,我们还选取了若干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的崛起,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创新创业活力。
三、实践成果1. 对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我们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还锻炼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践体会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24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2024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及目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深入了解农村的社会现状、发展状况和民生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实践地点与时间实践地点:广东省某农村实践时间:2024年7月1日至7月31三、实践活动内容(一)参与农田劳动我们在农民的带领下,参与了农田的耕种、施肥、灌溉等劳动工作。
通过亲身参与农田劳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农田工作的繁重。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农田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二)调研农村发展状况我们深入农村,开展了对农村发展状况的调研。
从农户、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等多个角度,了解了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存在着种植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我们后续的帮扶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我们还深入农村社区和农户家庭,调研了农村的民生问题。
我们了解到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农村的民生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我们将通过后续的帮扶工作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我们还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居民参加文艺演出、农技培训等形式,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通过文化建设,我们希望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推动农村的文化发展。
四、实践成果及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农村社会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现状和发展问题通过实地参观和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意识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和机遇。
(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农村社区的工作,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多多阅读!调查时间:20xx年7-8月调查地点:重庆市酉阳县浪坪乡调查人:xxx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多年了。
30年对一个国家来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发展和大调整;30年对一个人来说,从嗷嗷待哺的幼儿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如今,人们已经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惠及到千家万户。
今年暑假,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我集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我的家乡——重庆市酉阳县浪坪乡。
综合运用访谈法、调查法对家乡的3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调研。
重点深入到烤烟种植基地和国家二级公路施工现场,深切感受到了重庆“万元增收工程”为民创收致富带来的好处,在推动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通过浏览政府和相关地方企业网站,收集到了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惠民政策及重要举措。
在认真分析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以期对家乡发展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走访地简介浪坪乡位于酉阳、彭水、黔江两县一区交界处,距县城107公里,是酉阳的西北门户。
该乡东与黔江鹅池镇接壤,南临苍岭镇,西与庙溪乡相邻,北接彭水县鞍子乡、梅子垭乡,处于酉阳、彭水、黔江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全乡辖3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2462户、人口11000多人。
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84亩,天然林万亩。
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750米,以烤烟、畜牧和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花生、油菜、核桃,出产云石矿。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迤逦,土家风情浓郁,建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农村改革开放实践报告

农村改革开放实践报告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系于XX年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之一为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
我选择了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这一主题,对自己的家乡 **市陵县**乔家村进行了调查。
通过为期40多天的调查访问,我深切感受到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从2xxx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
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
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我家乡所在地为山东省**市**镇乔家村,原政府驻地为碱店乡,后因乡镇合并,现政府驻地为郑家寨镇。
村中拥有土地一千二百八十亩,是一个地多人少、以农业为发展主的村庄。
村中有100多户人家,人口为四百八十九口(XX年统计结果),后因人口死亡,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外输出等原因,至XX年,村中大约现生活人口为400口。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录音、摄像、调查访问等形式走访了村中67户人家,采访了282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3%。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拍摄照片67张,录音26份,录像13份。
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村中的实行情况,村中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
因此次只调查了本村63%的村民,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问题可能有所影响,但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村的一些实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社会实践报告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农村——中国的主体,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今年暑假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
我做了以下社会实践调查:地点:南阳镇
时间:xxx
调查程序:总体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整理总结
主要内容:关于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情况
经实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开放前,南阳地处山沟,没有绝对的地理优势,人们的生活十分贫穷,基本只能满足三餐而没有剩余的费用。
人们的衣着也十分单调,并且款式单一,基本谈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贫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水平较低,当时只求饱,根本顾不上营养。
有时甚至要吃树根。
居住条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对较紧张。
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数低,不美观。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县城看病,极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不断上攀。
现今人们告别了单调时代,穿上了丰富多彩的衣服,赶
上了时尚的潮流。
在食用方面,人们注重的是营养,各餐均衡搭配,基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更有双湖二级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动脉,迅速带动南阳经济的发展。
不少企业都选择在南阳投资建设,工厂多了,人们不再失业,做到有劳有得。
如今,在南阳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一片新气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
高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观又安全。
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每年春节都会举行一系列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还开了书店,在业余时间人们都会去看看书。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无论是在学习、娱乐、做生意都改不少,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
当地人基本都装上了电脑,跨上了信息时代。
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环境质量下降。
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未经处理排到河流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
为此,我希望政府做一些努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带头先行,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继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