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 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1)中班社会教案《微笑》含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微笑有很多含义,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积极参与活动,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来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过程:一、游戏变脸,导入主题。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变脸。
请你自己变化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一笑。
你是用怎么样的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的?你喜欢哪个表情。
2.小结:原来我都喜欢微笑,原来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
二、感受微笑的不同,生活中处处充满欢乐。
1.对比情景表演(嘲笑、帮助后的微笑)提问:看到这两种笑容你喜欢哪个?为什么?小结:第一种笑声是嘲笑是非常不礼貌的;第二种是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大家都非常的喜欢。
所以我们要多露出让人开心的微笑。
2.生活中的笑容(1)提问:那你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看到这样让人开心的微笑呢?(2)播放图片,交警、服务员等等。
你觉得这些人的微笑美不美呢?你们喜欢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呢?(3)小结:原来有的微笑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是开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的笑,有的是幸福的笑等等。
三、欣赏故事,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提问:你们的微笑都很美丽,我看到了非常的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为什么呢?2.教师讲述故事故事3.提问:故事里的小蜗牛是怎么样才把自己的微笑送自己的好朋友的呢?4.小结:原来它把美丽的笑容画下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让他们也看到甜甜的微笑。
!.快思.教案网!四、制作微笑卡,带给别人快乐1.出示微笑卡师:原来微笑力量那么大,给人带来快乐,让自己心情好,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你们想交更多的朋友嘛?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微笑卡吧,然后送给你的好朋友。
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特征和风景名胜,激发幼儿对北京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观察图片、讲述故事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课件:北京的地理特征、风景名胜图片。
2. 故事:《小猫咪游北京》。
3. 北京地图。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北京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北京的地理位置,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兴趣。
2. 课件展示:教师播放北京的地理特征、风景名胜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北京的特点。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小猫咪游北京》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北京的地标建筑和特色文化。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关于北京的画或手工作品。
5. 分享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幼儿去北京旅游,实地感受北京的魅力。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全体幼儿共同欣赏。
3. 区域活动:设置“北京特色小吃”区域,让幼儿品尝北京特色美食,感受北京的文化氛围。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在创作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六、活动目标:1. 通过观看北京景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北京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北京的美景。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完成任务。
七、活动准备:1. 北京景点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白板或大纸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讨论结果。
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第一章:认识北京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认识北京的建筑和景点。
3. 培养幼儿对北京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介绍。
2. 北京的建筑和景点介绍,如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建筑和景点,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北京。
教学活动:1. 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建筑和景点。
2. 教师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3. 幼儿分享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幼儿能简单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幼儿能说出北京的一些建筑和景点名称。
3. 幼儿对北京的认识和兴趣有提升。
第二章:品尝北京美食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美食文化。
2. 认识北京的特色美食。
3. 培养幼儿对北京美食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美食文化介绍。
2. 北京的特色美食介绍,如北京烤鸭、炸酱面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美食,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
教学活动:1. 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美食。
2. 教师讲解北京的美食文化和特色美食。
3. 幼儿分享自己对北京美食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北京的一些特色美食名称。
2. 幼儿对北京的美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3. 幼儿对北京美食的兴趣有提升。
第三章:感受北京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
2. 认识北京的文化特色。
3. 培养幼儿对北京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京的文化底蕴介绍。
2. 北京的文化特色介绍,如京剧、皮影戏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文化特色,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北京的文化。
教学活动:1. 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的文化特色。
2. 教师讲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
3. 幼儿分享自己对北京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北京的一些文化特色名称。
2. 幼儿对北京的文化底蕴有基本的了解。
3. 幼儿对北京文化的兴趣有提升。
第四章:探索北京历史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历史背景。
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知道北京的一些特点和特色。
2. 培养幼儿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北京的风景图片、建筑图片等。
2. 纸质北京地图一张。
3. 北京特色手工艺品(如京剧脸谱、糖葫芦等)。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如“这是哪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引导幼儿说出“北京”。
2. 介绍北京:简要介绍北京的特点和特色,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美食。
”3. 探索北京:引导幼儿观察纸质北京地图,让幼儿找出一些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
”4. 感受北京:展示北京特色手工艺品,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如“这是京剧脸谱,这是糖葫芦。
”引导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
5. 创作环节:提供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关于北京的画。
6. 分享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7.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收获,如“我们今天了解了北京的哪些特点和特色,你们喜欢北京吗?”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北京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探索北京的过程中,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创作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北京的认知仍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在活动组织上,可以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北京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观察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回答和表现,分析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七、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北京的信息,如美食、景点等,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北京,中国的首都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 课件:北京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北京地图、首都标志模型等。
3. 辅助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解:介绍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b) 观看视频:播放北京的人文景观、传统习俗等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北京的魅力。
c)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京的特点,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实践操作:a) 制作北京地图: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绘制北京地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b) 制作首都标志模型:让幼儿用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北京的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层面: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课件、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的提问,我应更加耐心地回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2. 幼儿层面:在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对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但在表达自己观点时,部分幼儿仍显得不够自信,今后我应多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幼儿在团队协作方面有待提高,我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3. 活动设计层面:本次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北京。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设计:北京,中国的首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设计:北京,中国的首都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了解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文化特色;3.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自我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2.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引导幼儿回忆在哪个城市生活,和家人一起吃哪些食物;2.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幼儿中建立互相信任和友谊。
2. 新知和技能讲授1.介绍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找出北京市在地图上的位置;2.介绍北京的地理特点,如气候、地形等;3.图片展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文化特色,如长城、故宫、簋街等。
3. 同步活动1.带领幼儿分组,制作北京地图,并用相应的颜色标记出标志性建筑物;2.观看以北京为底色的动画片,引导幼儿了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3.玩做小手工,如制作京剧脸谱、长城和故宫模型等。
4. 巩固和评价1.小组合作,进行表演比赛,表达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2.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分享课堂学到的新知;3.教师定期反馈,评估幼儿掌握程度和表现,以及针对不同水平的细致指导。
四、教学资源1.地图展示设备,如地球仪或地图卡片;2.图片展示工具,如电子白板或幻灯片;3.剪刀、胶水、彩纸等小手工材料。
五、教学艺术1.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和同桌之间互相合作;2.教师以游戏方式,将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3.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体验到表达自我和表达爱意的快乐。
六、备注此教案设计便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变更和调整。
中班社会小脚丫逛首都教案

标题:用小脚丫逛首都,开启中班社会教育的新篇章导语在中班阶段,孩子们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社会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首都的特点,并提供一份有意义的教育体验,我们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小脚丫逛首都。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将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首都的魅力,并从中获得对社会的初步认识。
一、活动背景和目标1.活动背景: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解首都的特点对于扩大孩子们的社会视野和培养社会意识至关重要。
2.活动目标:–通过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等,让孩子们感受首都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父母或老师的陪同下,了解首都的市井风情,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引导孩子们关注公共事务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二、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提前与家长沟通并征得同意。
–设计适合中班孩子的行程安排,平衡时间、距离和活动内容。
–准备相关教育材料,如地图、照片、小册子等,便于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
2.实施阶段:–了解名胜古迹、博物馆和文化街区等首都特色景点的开放时间和活动安排,确保行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活动主题设置相关任务,如:观察建筑风格、感受不同文化氛围、体验老北京的生活方式等。
–在行程中加强互动教育,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借助相关媒体和工具进行互动展示,如拍摄照片、制作小视频等,以便留下美好的回忆和学习成果。
3.结束阶段:–组织小组讨论和集体回顾,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体验,增强沟通和表达能力。
–制作精美的活动纪念品,作为孩子们的成果展示。
–联系相关媒体报道活动经过和成果,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中班社会教育中,通过小脚丫逛首都这样的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独特的学习机会。
首都作为国家的重要地标和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尽早让孩子们亲身体验。
通过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和市井风情,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首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审美能力。
幼儿园教案-首都北京(社会)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认识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以及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难点: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北京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京地图、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好奇心。
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哪里吗?”“你们对北京有什么了解?”2.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以及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
如:“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北京特色文化。
如:“你们知道北京有什么美食吗?”“你们知道北京有什么传统节日吗?”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关于北京的资料,了解北京的其他特色文化。
2. 请幼儿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北京,可以是天安门、长城等标志性建筑,也可以是北京的特色美食、节日等。
3. 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北京的历史文化,如故宫、天坛等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了解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如京剧、糖人、剪纸等。
七、教学过程:1.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讲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互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建筑中的生活场景,让幼儿体验北京的历史文化。
3. 动手:教幼儿学习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如京剧脸谱、糖人制作、剪纸等,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
八、教学内容:1. 学习北京的地理特点,如长城、颐和园等自然景观。
2. 了解北京的生活方式,如传统市场、胡同、四合院等。
九、教学过程:1.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地理特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城、颐和园等自然景观,讲解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中班社会活动游北京教案
【--国庆节祝福语】
侧重领域:社会
适合年级:中班
国庆前夕,我们班的幼儿在玩“公共汽车”这个游戏时,“司机”总喜欢把车开到北京,而“乘客”们也特别喜欢乘车去北京。
但是我发现他们对于北京的认识非常局限,他们只知道北京 __,还不知道北京离我们很远,但对于北京一些其他的标志性事物,对于北京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一知半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我们的首都,我设计了“游北京”这一活动,以旅游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 __、故宫、长城、颐和园,幼儿既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又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1、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了解乘飞机的注意事项。
1、在地面画飞机的轮廓,将小椅子模仿机舱摆放。
2、签证处、登机口标志牌各一块,小印章2枚,机票若干。
3、故宫的模型、用大积木搭建的长城、有关 __知识的录像、颐和园的图片若干、自制照相机若干,北京的土特产若干。
4、幼儿会唱《小飞机》的歌曲。
1、谈话:讲讲自己的旅游经过。
(去过什么地方,用的什么交通方式,印象最深的事物。
)
师:“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是怎么去的?在旅游时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事情?
幼A:“我去过太仓,是和妈妈乘汽车去的,妈妈还带我去吃了肯德基。
”
幼B:“我坐火车和妈妈一起去了安徽的奶奶家。
奶奶家有很多很多的山,我很喜欢。
”
幼C:“我去过上海旅游,也是乘汽车去的,上海有东方明珠塔,很高很高。
”
(评析:在讨论的时候,幼儿都显得很兴奋,都想把自己旅游的经过告诉大家,在这里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
2、老师今天带小朋友去旅行,老师做导游,小朋友做游客。
导游向游客讲明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发机票――签证――上飞机。
(1)发机票时,让幼儿看清机票上的标志航班和飞机模型的一样。
并提醒幼儿机票的颜色不一样,上机后要按颜色入座。
(2)签证时要到签证处去盖章,并在上飞机时让导游检查一下。
(3)上飞机后,按机票的颜色入座,导游作简单介绍旅行路线,飞机起飞前请小朋友模拟系好安全带.
(评析:飞机票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有几个幼儿还相互比较起来。
)
3、飞机起飞
小朋友和老师在“机舱”里唱起了《小飞机》的歌,空姐(幼儿扮演)为乘客(幼儿扮演)提供服务。
(评析:歌声延续了情绪高涨的过程,在歌声中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
4、飞机到达北京后,幼儿有秩序地下“飞机”,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1)参观故宫。
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来到“故宫”。
使幼儿了解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房屋,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评析:幼儿一看见故宫的模型,就发出了惊叹。
当听到介绍这只是故宫的一小部分时,幼儿就更惊讶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房子已经很多了,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故宫该有多大呀。
通过模型这一直观的教具,幼儿更能了解故宫的伟大。
)
(2)认识 __。
观看有关 __的录像。
知道 __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我们中国的象征。
(评析:幼儿对 __比较熟悉,因此一看到录像中 __的画面,就叫了起来:“这是 __,我知道的。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
)
(3)“爬长城”
幼儿爬用大积木搭建的“长城”,在游戏中了解到长城是我们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知道长城是建造在山上的,很不好爬,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
(评析:这一环节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有几个孩子还没等开始呢,就已经开始爬了。
)
(4)游颐和园
通过有关介绍颐和园情况的图片,了解并认识颐和园,知道它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座园林,里面的风景非常美丽。
(评析:看图片使幼儿的情绪安静了许多,与上一个爬长城的环节动静结合。
)
(5)留影纪念
幼儿用自制的照相机相互照相留念,可自由选择景点。
(也可要求老师为幼儿照相。
)
(评析:幼儿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有的还邀请我一起拍,他们已经融入了活动中。
)
(6)逛“土特产超市”
导游带领游客来到超市,介绍北京的土特产:北京烤鸭、茯苓夹饼、果脯……然后幼儿自由购买。
(评析: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幼儿充满了好奇,他们拿着钱到处买东西。
在这里,多了游戏的活跃,少了呆板的说教。
)
5、回家
(1)旅行结束后,幼儿先在北京机场签证后乘“飞机”回家,提醒幼儿乘“飞机”的注意事项。
(2)在“飞机”上请幼儿相互讨论旅行的感受,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
(评析:在交流旅游感受时,幼儿显的很活跃,他们急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悦,言语中流露出自豪。
在热烈的交流中,幼儿的言语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北京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延伸活动:
1、幼儿回家后查阅有关北京的资料,反馈给班里,大家相互交流。
2、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玩游戏。
语言区:幼儿介绍自己去北京旅行的感受,并介绍北京的名胜和土特产。
(通过照片讲述)
科学区:幼儿在中国地图上寻找北京。
表演区:在“飞机”上进行乘飞机的表演。
1、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以乘飞机去北京旅游这一形式贯穿始终。
在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旅游中愉快地获取知识,特别是乘飞机这一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
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参与到活动中去。
通过参观故宫、游颐和园、认识 __、爬长城、留影纪念、逛土特产超市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对北京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这过程中,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把爱国之情有机地渗透到每一环节中去,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北京的壮丽、中国人民的伟大,以及身为中 __自豪之情。
3、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之中,积极主动地活动,师生情感融洽。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