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图案研究报告
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论文范文大全

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论文摘要:夏禹铸九鼎,翻开了中国青铜器历史的第一页,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周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饕餮纹、龙纹等青铜器动物纹饰,并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生活方式,对现代的艺术设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一种启发。
关键词: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设计特征启示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
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铜的初始是在夏代,史料上也有关于禹之子炼铜的记载。
青铜器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在其之前还有一个红铜时代作为过渡期,或者称之为石、铜并用的时代。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把红铜、锡等金属混在一起冶炼出硬度更高、更容易造型青铜的技术,因其颜色灰青,故曰青铜,青铜器到了商、周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开辟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性能更优质的铁的出现,青铜作为主要造器物、兵器的原料而让位于铁,但是青铜作为装饰镜子等日常生活的制作材料还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一、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据现在所知,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
关于这些纹饰的起源,最主要还是来自于陶器的影响。
青铜器的纹饰,在商代中期以前,多是直接雕在模的壁上,后来的往往在模壁上外加泥片,再进行雕刻,这样能产生浅浮雕的效果,同时产生了装饰上的主文和地纹之分。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其中动物纹,又可以分为怪兽纹和一般自然界的动物纹两类。
怪兽纹,是一类变形奇特,而在现实世界根本找不到的动物纹样,例如:饕餮纹、龙纹、凤纹等。
这类纹饰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商代。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重要纹样,其主要特征是首面、大眼、有鼻、双角。
大多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最上面是角,角下是眉,眉下是目,两侧为耳,另外还有锋利的爪子。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一、引言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美的纹样不仅反映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权力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本次调查旨在探索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种类、特点及文化意义,以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二、调查范围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及陕西省西安市等地的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装饰纹样。
我们采用了现场观察、拍照记录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进行了详细整理和分析。
三、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种类和特点根据调查,青铜器装饰纹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动物纹样:包括龙、凤、虎、鱼等,其中龙凤纹最为常见。
这些动物纹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龙代表权力,凤代表吉祥,虎代表勇猛等。
2.植物花卉纹样:包括莲花、牡丹、梅花等。
这些植物花卉纹样寓意着吉祥、美好和生命。
3.人物纹样:包括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等。
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英雄崇拜和神灵信仰的情感。
4.几何纹样:包括云雷纹、回字纹、弦纹等。
这些几何纹样具有秩序美和韵律美,是古代人们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象征性:纹样设计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权力和生活的理解。
2.叙事性:一些人物故事类纹样反映了古代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3.精细性: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细节处理精细,体现了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
4.文化融合性:不同地域的青铜器装饰纹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四、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文化意义青铜器装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们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其次,它们是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形式美感和技艺的追求。
最后,它们是古代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见证,反映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它以独特的造型艺术、精美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青铜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造型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其艺术特色、工艺技术以及文化价值。
二、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艺术特色1. 造型丰富多样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动物形象,如马、牛、羊等,也有人物形象以及各种器物形象。
这些形象生动逼真,富有动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2. 线条流畅优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线条流畅优美,体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无论是器物的轮廓线还是细节的装饰线,都显得自然而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装饰精美细腻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装饰精美细腻,常采用浮雕、镂空、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
这些装饰不仅增加了器物的美观性,还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工艺技术1. 铸造技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是其主要工艺技术之一。
古代匠人采用失蜡法等铸造技术,将铜料熔化后浇注到模具中,从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青铜器。
2. 雕刻技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雕刻技术也是其独特之处。
匠人们采用雕刻、錾刻等手法,在器物表面进行精细的雕刻和装饰,使器物更加精美细腻。
3. 镶嵌技术镶嵌技术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常见的工艺技术之一。
匠人们将各种宝石、玉石等材料镶嵌在器物表面,使器物更加华丽高贵。
四、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文化价值1. 历史价值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 艺术价值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的精美细腻的工艺和优美流畅的线条,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青铜器纹饰研究

一、实验内容 1.收集早期青铜器图形 2.临摹青铜器上的图形,总结其造型元素特征,创作动物形 象6幅,要求形式符合青铜器图形特征。(要求文字介绍)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青铜器图形的收集以及临摹,总结其造型元素特征, 将创作的图形运用于平面设计作品当中,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 果。 三、实验过程 1.首先,从课堂上了解,这门课着重了解和研究的是传统图 形。传统图形又分了很多种,如下:岩画、纹身、彩陶上的、青 铜器上的图形、汉画像石(砖)以及民间装饰图形等。 2.其次,从书籍中了解几种图形的发展、特征以及价值,从 中更好地了解传统图形的特点。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 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 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 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纹身,则是一种原始的精神崇拜,借鉴原始图形纹在身体 上,起到一种辟邪庇佑的作用。 而彩陶上的图形,是图形设计的一个转折,原来机械的模仿 方式发生一定的蜕变,人们将自然形象进行重组,把原始的思想 观念、对人生的体悟与乐趣都融入到彩陶的色彩、纹饰以及质感 当中,并且理性地开始创造一些图形,更加具有想象力,其形式 美也趋于成熟,也为图形设计的形式美奠定了基础。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 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开始有了青铜容器和 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经很丰富,并且出现了铭文和精细 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 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 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 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在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早期的青铜 器纹饰,其中以饕餮纹为重。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或称饕餮纹,盛行于商代至西周 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 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 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 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 也称兽面纹。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 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 欲的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 神秘的艺术特色。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
西南博物馆青铜器研究报告

西南博物馆青铜器研究报告
通过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报告:
一、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数量
西南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包括青铜器的雏形、器物等。
其中,东周青铜器的数量最多,占总体的50%以上。
其次是
西周青铜器,约占30%,商代青铜器约占15%,其他时期的
青铜器数量较少。
二、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种类
西南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涵盖了礼器、乐器、兵器等多个方面。
其中,礼器类青铜器最为常见,包括大型的鼎、爵、觚等,以及各种小型的饰品、器皿等。
乐器类青铜器次之,如钟、磬等。
兵器类青铜器较为稀少,主要有剑、戈等。
三、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时代分布
根据研究发现,西南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时代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商、西周和东周时期。
商代青铜器大多数为礼器,形制较为古朴简单;西周青铜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和纹饰;东周青铜器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更加精细,纹饰更加繁复。
四、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特点
研究发现,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制作工艺精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铸造工艺复杂且精细,雕刻纹饰精致。
2. 纹饰繁复:青铜器的纹饰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纹饰繁复且富有象征意义。
3. 造型优美:青铜器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制丰满,具有艺术价值。
4. 反映时代特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研究,我们对其数量、种类、时代分布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1. 引言1.1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是中国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商代青铜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其装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商代社会的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进一步揭示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面貌。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商代社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还可以为后世的艺术设计、文化传承提供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特点、象征意义、传承与演变以及技术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分挖掘商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为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和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2. 正文2.1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主要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图案和风格进行划分。
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器物表面纹饰和器物上部纹饰两大类。
器物表面纹饰是指装饰纹样分布在器物整个表面的一种装饰方式,而器物上部纹饰则是指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器物的上部,如口沿、耳部等位置。
根据图案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和人物纹样等。
几何纹样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主要包括直线、弧线、圆形、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变化。
动植物纹样则是以各种动物和植物形象为主题进行装饰,如龙纹、鸟纹、鱼纹、蝙蝠纹等。
人物纹样则是以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装饰,如人物头像、舞蹈姿势、战争场景等。
而根据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简约风格、夸张风格、写实风格等。
简约风格注重线条简洁明快,夸张风格强调形象变形夸张,写实风格则力求形象逼真细腻。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商代青铜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2.2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一、图案繁复多样:商代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呈现出繁复多样的特点,包括人物、动物、几何图案等各种元素,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二、线条流畅优美: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线条流畅优美,通过巧妙的线条设计表现出动态的美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兽面纹铜方鼎设计研究报告

兽面纹铜方鼎设计研究报告一、引言兽面纹铜方鼎是古代中国 bronzeware(青铜器)中的一种经典设计。
它是我国古代 bronzeware 的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兽面纹铜方鼎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从历史背景、设计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背景兽面纹铜方鼎最早出现在中国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但它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时期达到了顶峰。
西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巅峰时期,铸造工艺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兽面纹铜方鼎的设计成为青铜器设计的经典样式之一、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是贵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因此铸造工艺非常精细,并且通常用于祭祀和仪式场合。
三、设计特点1.方形鼎身:兽面纹铜方鼎的鼎身设计为方形,这与其他青铜器通常采用的圆柱形或俯卧虎形的设计形式截然不同。
方形鼎身给人一种庄重、稳定的感觉,与古代雅士的品格相得益彰。
2.动物头像纹饰:兽面纹铜方鼎的四个角上雕刻有动物的头像纹饰,通常为兽首(如龙首、虎首等)。
这些动物头像纹饰栩栩如生,雕刻精细,展现了古代青铜器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神秘的纹饰:兽面纹铜方鼎的鼎身上还有大量的纹饰,如几何图案、神兽图案等,这些纹饰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庄严。
这些纹饰往往与古代中国的宗教或神话故事有关,富有文化内涵。
四、文化内涵1.社会地位象征:兽面纹铜方鼎一直是古代中国贵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只有富有的贵族才有资格拥有和使用这样的青铜器。
它们常用于祭祀、宴会和仪式等重要场合,以显示贵族的地位和权威。
2.宗教和神话意味:兽面纹铜方鼎上的纹饰往往与古代中国的宗教和神话故事有关。
这些纹饰通过传统的象征意义,向人们传达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
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历史传承的珍宝:兽面纹铜方鼎代表了古代中国 bronzeware 技术的成就和传统的延续。
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1. 引言1.1 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意义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意义旨在揭示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探讨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饕餮纹饰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
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载体,而饕餮纹饰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
对于饕餮纹饰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古代青铜器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象征,还可以为今人认识古代社会提供珍贵的视角和线索。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还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声誉。
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现状目前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界,学者们针对饕餮纹饰的起源、发展、样式特征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饕餮纹饰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揭示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国外学者也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结合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饕餮纹饰在不同文化和艺术背景下的演变和影响。
尽管已经有许多学者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对于饕餮纹饰的象征意义和工艺特点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地区和时期的青铜器饕餮纹饰仍有待系统整理和研究。
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进行深入探讨的关键部分。
在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大量的实物青铜器,分析其饕餮纹饰的形态特点、图案构成和装饰风格,以及与其他纹饰的异同之处。
我们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艺术传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饕餮纹饰的不同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蟠虫离纹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斜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
6.鸟纹
鸟纹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 广义上可包含由鸟纹与其他 内容组合而成的纹饰,如花 鸟纹;狭义上则仅指纯粹鸟 纹或以鸟纹为主体的纹饰。 神话性质的凤纹或其他瑞禽 纹也可归在鸟纹类属。常见 于青铜器、玉器和陶瓷器的 表面。
二十五,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 形、浅腹,有圈足或三 足,有的还有流。
二十八 缶(fou ,否 ) (大)罐的意思,小的直径有20厘米, 大的直径有一米多。
二十九,禁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
三十,鉴缶 以冰酒、温酒的器具
三十一,铜铃 体形较小,一般在5厘米直径,器壁较薄,铃体上窄下宽,横 断面为合瓦形铃体,一侧有扉棱,舞面为平面,内有铃舌,摇 动使铃舌顶部打击铃壁内侧发出声音,上设有桥形钮。
【1】蟠虺纹
蟠虺(hui三声)纹,传统寓 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以蟠屈的小 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 图形。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 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 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 秋战国时期。有三角形或圆 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 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 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 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 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 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五,簠(fu, 甫) 盛食物用。古书里写
作“胡”或“瑚”。长方 形,口外侈,四短足,有 盖。 1,斗形
七,盂(yu 与)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 口、深腹、圈足,有附 耳,很像有附耳的簋, 但比簋大。
九,豆(dou 斗)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 上有盘,下有长握,有 圈足,多有盖。
十,尊(zuen 遵)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 较粗,口径较大,有圆 的,也有方形的。
四,甗(yan,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
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 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 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 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六,盨(xu, 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 口,二耳,圈足,有盖。 与簠区别 主要在于腹部比较深,盖显得矮。
八,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 三短足、圆腹、二环耳、 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4、青铜纹饰利于研究古代装饰艺术
3
让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文化生活丶 重大事件丶生活习俗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
值。
青铜器图案分类
1.龙纹
【1】双体龙纹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夔 纹”或“夔龙纹”。青铜器上的装 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 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 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 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 成一长体躯与一爪。根据龙纹的结 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 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几 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 器上,凡出现为一爪的纹饰,就被 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2.饕餮纹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 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 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 称呼。 饕餮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 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 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 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 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 者称为兽面纹。
青铜器分类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itle
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具、兵器、乐器等。到商 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了鼎盛时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可谓五花八门。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的物品,平民百姓无 法享受。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不再为少数人所专用,而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复杂,若按用途大致 可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农具、杂器等。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二十,斝(jia,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 三足,两柱,一鋬。
二十一,爵(jiu, 决)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 倾酒用的流,两柱,后有尾,旁有鋬 (把手—)
二十二,角(jiao ) 与爵相比,无两柱。
二十三,觯(zhi,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 圈足、形似小瓶,大多 数有盖。 类似现在的小 罐或者大杯。
【2】交龙纹
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 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 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 在一起,成多叠式的。《仪礼·觐 礼》:“载龙旗弧韣乃朝。”郑 玄注:“交龙为旗,诸侯之所 建。”《周礼·春官·司常》: “王建大常,诸侯建旗。”郑玄 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 一象其下复也。”是交龙为龙交 缠的图象。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 国早期。
7.凤纹
凤象征吉祥的神,凤纹亦称 凤鸟纹,包括凤纹及各种鸟 纹。古老的汉族传统装饰纹 样之一。凤纹在青铜器中是 最为美丽的纹饰。它是由原 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 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 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 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
8.波纹
波纹(环带纹)是一种宽大而流畅的曲线纹饰,形象活泼而流畅。西周颂壶腹部装饰的蛟龙纹与波纹配合 使用。以浮雕手法制作的蛟龙纹饰蜿蜒成大波浪形,依壶体正侧、宽窄的不同而有起伏升降的变化。
十六,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 经》上说:“清酒百 壶”,《孟子》上说: “簟食壶浆”。壶有圆 形、方形、扁形和瓠形 等多种形状。 壶与垒的 区别主要是壶径长。
十七,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
圆筒形,旁有柄。
十八,匜(yi,仪) 深沿盘,开口成流。匜为盥洗器,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 是浇水
十九,觚(gu,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直径比尊细。
我国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别具艺术特色,历来是中外收藏家注意搜藏的珍品。由于青铜礼 器的造型最为多样,也最能体现青铜器的艺术特色,所以千百年来收藏家都重视鼎、彝、钟、簋、尊、 爵、卣、豆等礼器方面的传统收藏,尤其是带铭文的礼器,更是追逐搜寻的重点。本来青铜礼器的传 世量就不多,而需求者有增无减,所以青铜器历来价格昂贵,尤其是珍稀精品,只有王宫贵族和巨富 商贾才玩得起。
一,鼎(顶) 煮食器。相当于现在
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 也有四足的方鼎。
二,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 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 二耳。是我国商周时期一种盛食物的器 具,主要用于祭祀、日用和随葬
三,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在新 石器时代,三鼓足陶鬲很普遍,青铜 器鬲明显是由陶鬲演化,陶鬲一般单 耳,而青铜鬲有耳为多。
三十三,钟(编钟
艺术特点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以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 丽,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 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 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 佳妙至极。
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
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文化内涵的变迁.因此,
研究青铜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2
2 1、可以给墓葬断代
2、研究古代青铜铸造技术
3、青铜铭文可以补史正史证史
【3】爬行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 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 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 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 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 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 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 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4】卷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 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 常饰于盘的中心。《仪 礼·玉藻》:“龙卷以祭。” 郑玄注:“画龙于衣。” 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 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 于衣,以祭宗庙。”古以 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 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 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 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 像结构有所不同。
三十二,铙(钲) 作为中国最早的青铜乐器,夏二里头铜铃为商、周 青铜乐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青铜文 化大发展的商代,青铜乐器大为增多,出现了铙、 钲、鼓等不同的种类。
铙与钟的区别:甬下为铙,甬上钲的区别:小为铙,大为钲;宫殿使用为铙, 战争使用为钲;甬无突起环或者孔铙,为有钲。
3.夔龙纹
夔龙纹通常指那种长身弓起,头上有 角的侧面龙形图像,有的腹下有鳍形 足,有的没有。其变化很多,使用灵 活。有时作饕餮纹两旁填充空白的辅 助花纹。也可单独构成连续排列的装 饰带,夔龙纹与圆涡纹相间排列的二 方连续图案,被称为火龙纹。 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 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 瓷器上。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 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也有记载 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
中国青铜器图案研究报告
Simple and beauty
目录
CONTENTS
青铜器的研究价值 青铜器图案分类 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青铜器的图案内涵 青铜器与当代人的发展关系
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 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 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 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中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