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 参考答案20200618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
(16分)1.清晨入古寺,。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青山横北郭,。
李白《送友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
(12分)【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3分)齐人固善盗乎?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12分)刘弇遇东坡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4. ,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5. 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
B.“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
C. 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
D. 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上文选自课文《》。
选文的体裁是。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10.下列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毕力平险”表现出愚公对移山的决心。
B.“其妻献疑”体现出妻子对移山的怀疑。
C.“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突出了子孙们对移山的支持。
上海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2020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
(15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 。
(《卖炭翁》)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4.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5.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
(4分)[甲]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
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
丙句: 。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眼前,或写将来。
C.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
(9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答:(1) (2) (3)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3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11分)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象山曰:“未也。
”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
20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文言文(40分)㈠默写(16分)1.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4.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田园居》)5.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高尚思想的名句是:。
(二)阅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这两篇诗文都表达了除敌报国的志向,苏轼词中的敌人是,诸葛亮文中的敌人是。
(根据诗文内容和相关历史概括)(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苏轼在这首词中抒发了的情感,诸葛亮在这段文字中表达了的志向。
(4分)9.下面对这两篇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两篇诗文中都有作者自称的词语,分别是“老夫”与“臣”。
B.两篇诗文所寄托的人生理想都与国家的前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苏轼的词充满想象,诸葛亮的《出师表》则注重对现实的思考。
D苏轼的词重在抒发情感,诸葛亮的《出师表》则重在记叙往事。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甘戊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①,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②;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③,不如斤斧④。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写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希望大家中考加油,旗开得胜!更希望同样中考的你能够取得成功哦!一、古诗文(34分)1. 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
【答案】①. 梦回吹角连营②. 小桥流水人家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④. 乱花渐欲迷人眼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营、醉翁、渐、欲、蹄”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4.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5.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答案】(15分。
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拔剑四顾心茫然2.羌管悠悠霜满地3.关河梦断何处4.雉从梁上飞5.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分析】考察诗歌的默写,涉及的很多是部编版的新诗歌,因此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老师要多关注,一些生字词也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烟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愁”两字,既点出了时令,又是此词情感的核心词。
B.青草、烟光、夕阳这些景物营造出春天清新的诗意氛围。
C.“强乐还无味”写借酒浇愁,更写出“春愁”的缠绵胶着。
D.本词既表达了忠贞的爱情主题,也暗寓执着的人生理想。
【答案】6.(2分)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7.(2分)B【分析】6.本题考察诗歌的课下注释,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背诵。
难度不大。
7.本题考察诗歌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理解诗歌的中心主旨,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要多关注,本题中主要是B选项中“清新”两个字有误,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是黯淡萧条的。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共4小题,满分39分)1.(15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2)登斯楼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4)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醉翁亭记》)(5)李白在《行路难》中以“,,”两句表现自己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6)突破时间局限,来日自有聚:打通空间阻隔,借月以传情。
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
(7)李商隐的《无题》中写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2.(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9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第1 页共23 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 参考答案20200618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2020届新版)参考答案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A)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
第1-4题各3分,第5题4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轻烟老树寒鸦2.终日不成章3.东风无力百花残4.山水之乐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二)(12分)6.(2分)孔孟论学(1分) 左丘明(1分) 7.(4分)《尚书》(2分,不写书名号扣1分)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指猪、牛、羊等)(2分) 8.(2分)C 9.(4分)甲文:读书要有怀疑精神(不迷信于书本)(2分) 乙文:取信于民(体恤民情)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条件(2分)(三)(12分) 10.(3分)D 11.(3分)不是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养活百姓?(关键词:然,何以) 12.(3分)岁(1分)民(1分)王(君)(1分) 13.(3分)赵威后和使者在思想上存在的差异:赵威后眼里,百姓是本,国君是末,所谓国以民为本;使者眼里,国君是本,百姓是末二、现代文(38分)(一)(18分) 14.(2分)由此而论(或“综上所述”“总之”“可见”等作用相类的词语均可)15.(4分)一种: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2分);另一种:从来不阅读,或未将阅读这一行为放在心上(2分)16.(8分)(1)(2分)A (2)(6分)①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或“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2分) ②阅读能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人生)方式(2分) ④阅读能使人养就“气质”,获得新生(2分) 17.(4分)示例一: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爱阅读的人更能知不足,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存在的短板太多示例二:阅读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养就气质,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由内而外地脱胎换骨,闪烁光辉。
黄庭坚在《山谷别集》中说:“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将“读书种子”深埋,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扣住“阅读益处”得2分,说出观点和简要的分析得2分,可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二)(20分) 18.(1分)艰19.(9分)(1)(6分)第一个故事:少年时(1分),“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2分) 第二个故事:前一个星期(1分),父母在海边翻捡石头并清洗干净后送给“我”(2分) (2)(3分)表现出“我”的怪癖(1分),突出了父母对“我”的包涵和理解(1分),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翻捡“我”喜欢的石头作铺垫(1分) 20.(3分)加点词“骂”是反语,与后面的“只怕”“哽住”组合在一起,细腻地写出了“我”因父母付出太多而愧疚、感动之情(写出“我”的情感内容2分,抓住加点词分析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2020届新版)参考答案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A)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
第1-4题各3分,第5题4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轻烟老树寒鸦2.终日不成章3.东风无力百花残4.山水之乐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二)(12分)6.(2分)孔孟论学(1分) 左丘明(1分) 7.(4分)《尚书》(2分,不写书名号扣1分)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指猪、牛、羊等)(2分) 8.(2分)C 9.(4分)甲文:读书要有怀疑精神(不迷信于书本)(2分) 乙文:取信于民(体恤民情)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条件(2分)(三)(12分) 10.(3分)D 11.(3分)不是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养活百姓?(关键词:然,何以) 12.(3分)岁(1分)民(1分)王(君)(1分) 13.(3分)赵威后和使者在思想上存在的差异:赵威后眼里,百姓是本,国君是末,所谓国以民为本;使者眼里,国君是本,百姓是末二、现代文(38分)(一)(18分) 14.(2分)由此而论(或“综上所述”“总之”“可见”等作用相类的词语均可)15.(4分)一种: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2分);另一种:从来不阅读,或未将阅读这一行为放在心上(2分)16.(8分)(1)(2分)A (2)(6分)①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或“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2分) ②阅读能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人生)方式(2分) ④阅读能使人养就“气质”,获得新生(2分) 17.(4分)示例一: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爱阅读的人更能知不足,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存在的短板太多示例二:阅读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养就气质,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由内而外地脱胎换骨,闪烁光辉。
黄庭坚在《山谷别集》中说:“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将“读书种子”深埋,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扣住“阅读益处”得2分,说出观点和简要的分析得2分,可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二)(20分) 18.(1分)艰19.(9分)(1)(6分)第一个故事:少年时(1分),“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2分) 第二个故事:前一个星期(1分),父母在海边翻捡石头并清洗干净后送给“我”(2分) (2)(3分)表现出“我”的怪癖(1分),突出了父母对“我”的包涵和理解(1分),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翻捡“我”喜欢的石头作铺垫(1分) 20.(3分)加点词“骂”是反语,与后面的“只怕”“哽住”组合在一起,细腻地写出了“我”因父母付出太多而愧疚、感动之情(写出“我”的情感内容2分,抓住加点词分析1分。
答出:“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痴心,得1分;答出:写出了“我”因父母付出太多而愧疚、感动之情,得1分) 21.(3分)B 22.(4分)示例一:不同意删去。
这几句话明显与后文构成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先说“我”与父母各有天地,各不了解。
后说父母对女儿“太痴心”,“一生一世的爱”,还进一步强调“父母和女儿之间,在性灵上,实现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
其实这是作者故意为之,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强调了“我”对父母之爱从“不了解”到醒悟、内疚、感动的情感认知和发展过程。
因此,这几句话重在抒情,为后文作铺垫示例二:同意删去。
文章叙写父母包涵“我”的种种怪癖,非但不嫌烦“我”捡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而且还帮“我”去捡,最后“我”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痴心之爱”。
删去这句话,不影响故事的陈述和作者情感的抒发(能联系后文内容2分,阐述自己的理解2分)三、综合运用(12分)23.(4分)(1)(2分)A (2)(2分)示例:时间和地点呢? 24.(5分)(1)示例:10月21日下午两点在本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会。
会上,将围绕“交友”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接下去几天,请大家认真准备,务必搞好这次主题活动(3分,写清主题班会举行的时间得1分地点得1分、主要内容得1分) (2)六(3)班班委会(1分) (3)209年10月9日(1分) 25.(3分)名言示例:①《论语》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②孟子:德不孤,必从邻。
③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科林斯:“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交友相关意义略(先列举名言,得2分再说这句名言与“交友”相关意义的话,得1分)四、写作(60分)26.(6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见第23页评分标准,后同)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B)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
第1-4题各3分,第5题4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竹喧归浣女 2.却疑春色在邻家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11分)6.(3分)唐(1分) 柳宗元(1分) 永州八记(1分) 7.(4分)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关键词:以,过,居,去各1分) 8.(4分)B(三)(13分) 9.(4分)(1)遗留(2分) (2)大声哭(2分) 10.(4分)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钱离开,就把钱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11.(2分)钱财失而复得12.(3分)B(选D得2分)二、现代文(38分)(一)(16分)1.(2分)B 14.(2分)有些药物对口腔的刺激并非当时显现(1分),当你的口腔开始不舒服时,也许已是几个小时以后了(1分) 15.(4分)(2)胶囊壳能够保护药物本身(2分) (3)胶囊壳可以避免服药时的麻烦(2分) 16.(4分)C 17.(4分)示例一:不能互换。
因为文章是按照由主及次的说明顺序排列的。
胶囊壳的作用最主要是为了更能够发挥药物的疗效,服药时的种种不便是次要考虑的问题。
若互换则不符合事物的逻辑顺序示例二:可以互换。
本文第③段从保护患者角度说明,胶囊壳可以把药物“关起来”,让药物无法接触口腔,也就不会产生刺激了。
第④段从保证药效角度说明,如果把它们的“保护伞”丢掉活它们在胃肠道就会损失修重,甚至消失殆尽。
第⑤段又是从保护患者角度说明,保证足量用药——保证药效;保证不被药粉呛到(避免儿童吞咽如此细小的粉末时遇到危险)一保护患者。
互换后,将保护患者的两段紧紧连在一起,更符合逻辑顺序(二)(22分) 18.(2分)缘19.(4分)“我”猜出很可能是“土”气十足的奶奶来了,特别怕被同学发现,从而受到歧视20.(6分)说着便把伞和藏在怀里的衣服递给我(3分)天寒奶奶送衣,又怕衣服被雨淋湿而贴身藏纳,表现了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3分) 21.(6分)硬着头皮(迎上去)(2分) 嗔怪(2分) 深深的愧疚(2分) 22.(4分)B三、综合运用(12分)23.(4分)示例一:小红:你们在哪里啊?我现在在海员馆边上的厕所旁,我怎么找到你们?(要点:说出自己的方位,问清同学的方位)(2分) 芳芳:小红,你不要着急,我们在参观航海历史馆,你过来有点远。
你在中庭出口处等我们吧(要点:明确让小红同学等候的地点)(2分) 示例二:小红:你现在在哪?(明确同学的具体位置)我过来(找你)和你碰头(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行动)(2分)芳芳:我们在航海历史馆,(明确自己的具体位置)你过来和我们汇合吧(提出建议)(2分) 24.(4分)A 25:(4分)小兵会建议小队同学选择航海历史馆(1分)。
因为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代,这个场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航海历史,能在这个场馆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2分),而船舶馆、海员馆虽然也有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介绍,但重点不在梳理历史而在介绍技术(1分)四、写作(60分)26.(6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C)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
第1-4题各3分,第5题4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白水绕东城2.了却君王天下事 3.此身虽在堪惊 4.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12分)6.(3分)醉翁亭记(1分) 欧阳修(1分) 卖油翁(1分) 7.(3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8.(3分)琅琊酿泉(写对一个得2分) 9.(3分)C(选A得1分)(三)(12分) 10.(4分)(1)担任(2分) (2)好的,表“同意”(2分) 11.(4分)B12(4分)要点:推荐人才,要公正无私(或“推荐人才,要任人唯贤”)(或“不记个人恩怨,按原则办事”)等二、现代文(38分)(一)(18分)13.(2分)兄弟(1分) 上下(1分) 14.(3分)A 15.(10分)当你了解了与美德的距离时,你与美德之间便没有了距离(3分)(如答“如果把握好了距离,美德便与你没有了距离”得2分) 诚实(1分) 宽容(1分) 坚持(1分) 文章结尾说:“与美德的距离亦远亦近”,从全文内容看,“诚实的距离是一米”和“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两者似乎都很短。
作者把二者放在②③段连着说。
而“坚持的距离是一生的长短”,与前两点有区别, 故放在后面说,这样逻辑层次较清晰,也与结尾总结句保持了一致(4分) 16.(3分)示例一:在数学测试时,遇到难题不会解,宁可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成绩,也要做到诚实。
这样,或许离要达到的分数远了几分,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示例二:你在某商店购物,营业员少收了你几元钱。
回家途中,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折返回去,补交了应付的钱。
这样,你回家的路程长了,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二)(20分)7.(2分)承诺18.(3分)B 19.(8分) (1)父亲10天里每天都要像那张照片一样抱抱我和母亲(2分) (2)父母闹离婚,我则在母亲的行李箱里看到了那张最甜蜜幸福的照片(2分) (3)父亲由开始5天的抱抱我和母亲,到后来几天的单独抱抱母亲(2分) (4)在最后一天的拥抱时,父母彼此道歉,不再离婚(2分) 20.(4分)(1)遇事冷静,不吵不闹,想出“拥抱”的主意(2分)(2)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一步一步地引导父母复合(2分) 21.(3分)示例一:用“挽救”更合适。
从全文看,10天的拥抱是将父母濒临破裂的婚姻从危险中救回来了,“挽救”有挽回的意思,而“拯救”是援助使脱危难的意思,“10天拥抱”本身不含“援助”之意。
所以用“挽救”更符合故事情节和语境义示例二:用“拯救”更合适。
尽管“拯救”和“挽救”都有救的意思,都符合文章将父母濒临破裂的婚姻救出来的故事情节,但从故事发展来看,“我”为父母放弃离婚起到了“援助”作用,“拯救”比“挽救”更符合实际情况三、综合运用(12分)22.(3分)A 23.(6分)略(书名1分,作者1分,内容概要2分,推荐理由2分) 24.(3分)D四、写作(60分)25.(6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D)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