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DW
性激素

3.1 生理作用
3.1.1 P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以便受精卵着 促使子宫内膜增厚, 床,降低机体免疫性排斥反应 3.1.2 促使乳腺腺泡及导管发育,在受孕 促使乳腺腺泡及导管发育, 后为泌乳准备条件。 后为泌乳准备条件。 3 . 1 . 3 P 致 发 热作 用 , 排 卵 后体 温 升高 0.5~1℃
1.1 生理作用
1.1.1刺激内生殖器的生长,在FSH的协同 刺激内生殖器的生长, FSH的协同 下促进精子形成和成熟。 下促进精子形成和成熟。 1.1.2 刺激并维持正常男性副性征 1.1.3 促进蛋白质合成,使氨基酸分解减 促进蛋白质合成, 弱,呈正氮平衡。 呈正氮平衡。 1.1.4 促进骨骼合成增加,使骨骼生长。 促进骨骼合成增加,使骨骼生长。 1.1.5 增加肾脏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增加肾脏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制造,刺激红细胞生成。 制造,刺激红细胞生成。
1.3 临床意义
1.3.1 T↑:睾丸良性间 T↑: 质细胞瘤, 质细胞瘤 , 先天性肾 上腺皮质增生症, 上腺皮质增生症 , 真 性性早熟, 性性早熟 , 男性假两 性畸形, XYY, 性畸形 , XYY,XXY, 女性男性化肿瘤, 女性男性化肿瘤 , 多 囊卵巢综合症, 囊卵巢综合症 , 女性 肥胖及晚期孕妇等 ( 双胎 , 多胎, 男胎) 双胎, 多胎 , 男胎 ) 更高。 更高。 1.3.2 T↓:男子性功能 T↓: 低 下 ( ED, 早 泄 ED, 等 ) , 原发性睾丸发 育不良,隐睾, 育不良,隐睾,高催乳 素血症, 素血症 , 垂体功能减 退 , SLE, 甲减, 骨 SLE, 甲减 , 质疏松, 质疏松 , 男子乳房发 育等
4.3.3 垂体FSH瘤和(或)LH 垂体FSH瘤和 瘤和( 瘤及FSH/LH瘤 瘤及FSH/LH瘤
性激素六项标准值

性激素六项标准值性激素六项是指促性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和泌乳素(PRL)这六项激素的检测指标。
这些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性功能、生殖能力以及内分泌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性激素六项的标准值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性激素六项各项指标的标准值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FSH标准值范围为1.5-12.4mIU/mL,LH为1.7-8.6mIU/mL,E2为10-40pg/mL,T为2.8-8.0ng/mL,P为0.27-4.2ng/mL,PRL为2.1-17.7ng/mL。
而成年女性的FSH标准值范围为3.5-12.5mIU/mL,LH为18-59.6mIU/mL,E2为20-400pg/mL,T为0.2-0.8ng/mL,P为0.1-28ng/mL,PRL为2.8-29.2ng/mL。
这些数值范围是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研究得出的,是衡量人体内性激素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性激素六项的检测通常用于评估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卵巢功能、性腺功能、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例如,女性在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性激素六项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男性来说,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性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生育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除此之外,性激素六项的检测也在临床上用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另外,对于一些性早熟、性发育迟缓等疾病,性激素六项的检测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性激素六项的标准值对于维持人体内的内分泌平衡、性功能正常发育和生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及时检测和了解性激素六项的水平,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定期进行相关的体检,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幸福。
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DWPPT

响对结果的解读。
诊断标准不统一
目前性激素检测的诊断标准尚未 统一,不同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 能采用不同的参考范围,导致结 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性激素检测的未来展望
新型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辅助解读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出现更加准确、便捷的性激素检测方 法,如通过尿液、唾液等非侵入性样 本进行检测。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通过检测促性腺激素(FSH)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等性激素 水平,可以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生育能力和评估绝经年 龄。
性激素检测在男性生殖健康中的应用
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
检测睾酮等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勃起障碍和早泄,并指 导治疗。
评估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如睾酮和促性腺激素,可以评估男性的精子质量和生育 能力,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诊断依据。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性激素检测将更加准确 、快速和便捷,为临床医学提 供更好的服务。
02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和流程
性激素检测的方法
血液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各种性激素的 含量,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
尿液检测
通过收集尿液样本,检测尿液中各种性激素的代谢 产物,以评估性激素的分泌情况。
未来研究应关注性激素与其他生殖健康指标的关系,以及性激素检测在预防和早期 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还需要加强性激素检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
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孕酮(P):
孕酮系21碳类固醇,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首先来自卵 巢由正常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分泌发育卵泡中的泡膜细胞a产生一定量的孕酮。 主要生理作用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以防止流产。
临床意义:孕酮检测广泛用做确证排卵,以及对妊娠前三个月的妊娠意外, 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处理参考,血清孕酮增高常见于双胎或多胎妊娠,并 与胎盘分泌功能和胎盘体积有关。故双胎妊娠孕酮含量高于单胎,三胎又高 于双胎。另外,子宫内膜癌、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胎 儿宫内生长迟缓,血清孕酮也可增高。血清孕酮降低常见于无排卵性子宫功 能性出血,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症,早产,黄体功能不全,异位妊娠等。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睾酮(T):
是男性体内主要的和唯一具有临床意义的雄性激素,同时也是女性体内活性最强的雄 性激素,男性血浆中睾酮95%来自睾丸,肾上腺分泌很少。女性则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 泌,卵巢分泌很少。血浆中睾酮98%成结合型,游离睾酮仅占2%但只有游离态具有生 物活性。胎儿时期睾酮促进附睾、输精管和精囊的发育,青春期促使外生殖和第二性 征的生长发育影响精子的生成。睾酮测定可以做男性性功能减退或睾酮分泌不足诊断, 作为评价男性不育症项目。临床意义:血液睾酮含量增高常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真 性男性性早熟患者睾酮、FSH、LH均升高。女性多毛症、皮质醇增多症、完全性雄性 激素不应综合症等均可见不同程度升高,血液睾酮含量降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包 括先天性无睾症、睾丸萎缩等,双侧隐睾者睾酮明显减低,PRL升高;单侧隐睾者65% 睾酮减低。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不同程度 的睾酮减少。
适应症: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生殖道异常出血、妇科相关 肿瘤等等,需要常规检查性激素。 在男性,出现精液异常、阳痿、 激素相关肿瘤等,需要检查性激素。
性激素的的临床应用

⑵卵泡晚期(D12~ 16) : 卵泡接近成熟时测定E2 、LH 、P , 预测排卵及注射HCG的时机和用量; 测定P 值估计子宫内膜容受力。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 , 无周期性变化 , 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的一个内 分泌特征 , 这包括了E2和E1水平的升高 ,T及LH分泌增多 ,FSH分泌减少 ,LH/FSH>2~3。
·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 , 于妊娠10周后主要有胎儿-胎盘单位合成 。至妊娠末期 ,E2为非孕妇女 的100倍 。E2可作为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观察指标。
·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 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 、或排卵后第6 、8 、 10天3次测P总和< 95.4nmol/L(30ng/ml) 为LPD; 反之 , 黄体功能正常。
·黄体萎缩不全 月经4~5天P仍高于生理水平 , 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预后 ·肌注HCG日P≥3. 18nmol/L(1.0ng/ml) 应视为升高 , 可导致内膜容受下降 , 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 降 。P>4.77nmol/L(1.5ng/ml) 有可能过早黄素化。
性激素项目简介
性激素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促黄体生成素(LH) • 促卵泡生成素(FSH) • 垂体泌乳素(PRL)
• 睾酮 (T) • 孕酮 (P)
• 雌二醇 (E2) • 雌三醇(E3)
激素六项 孕检两项
D-D、NLR和P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 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预计到2020年doi :10.3969/j.inn. 1009 -6663.2021.06.021作者单位:213000江苏常州,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呼吸内D-D %NLR 和PLR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徐永谦濮荔钟亚花缪小辉庄志方【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 —phiMlymphocyte —Uc ,NLR )和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PMulet/lymphocyte ratio ,PLR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 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44例,慢阻肺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计算各组D-二聚体、NLR 和PLR 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组患者D-二聚体、NLR 和PLR 水平高于慢阻肺组及健康对照组,且慢阻肺组高于健康对照组;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中3项指标高危组和中危组高于低危组,且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ROC 曲线显示,D-二聚体、NLR &PLR 以及三者联合诊断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0. 875 &0. 950&0. 810和0.971°结论D-二聚体、NLR 和PLR 在肺栓塞患者中升高,通过测定D-二聚体、NLR 和PLR 水平有助于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关键词】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c of D-Dimer , NLR and PLR in patieets with chronic obstre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pulmonary embolismXU Yoog-qian , PU Lt, ZH0NG Ya-hua , MIAO Xfo-jut, ZHUANG Zhi-fangDepartment O Respiratory Medicic , Wujia Hospital ef ft ffeg m Jiangsu UnOeppa , Wujia Clinical College , Xuzhoo Medical UnOeppa Changzhoo , Jiangsp 21300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Diner , neut —phil/lymphocyteratio ( NLR) and plateleUlymphocyU ratio ( PLR) in patients with ch —niv obstructive pulmona — disease ( COPD)complicated with pulmona — embolism. Methods It selected 44 COPD patients with pulmona — embolism and 30COPD patients. At the same Une , another 30 health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 —up. D-Diner, NLR andPLR levels in each g —up were detected and calculated for sUtistical analysis. Resuts The levels of D-Diner, NLRand PLR in COPD patients with pulmona — embolis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PD g —up and the healthy con trol g —up , and those in the COPD g —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 —up. In COPD patients withpulmona — embolism , the high risk g —up and the middle risk g —up were higher than the Mw risk g —up , and the mid dle risk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Mw risk group , with sUtistica/y significant dWferences ( P < 0. 05 ). The ROCcu —e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 —e ( AUC ) of D-Dimer , NLR , PLR and D-diner + NLR + PLR in diagnosing COPD with pulmonay embolism was 0. 875,0. 950, 0. 810 and 0. 971. Conclusion D-Dimer , NLR , and PLR re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 — embolism ,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D-Diner, NLR, and PLR levels may contrib ute to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pulmona —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OPD.+ Key words ] D-Diner ; Neut —phils/lymphocytes ratio ; plateleUlymphocyU ratio ; ch —nio obstructive pulmc-na — disease ; pulmona — embolism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1]°目前认为慢阻肺是肺栓塞(Pulmona — embolism , PE )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慢阻肺患者的PE 发病率比非 慢阻肺患者高4倍[3]。
性激素检测临床应用

性激素检测项目—促卵泡生成素(FSH)
• 促卵泡生成素(FSH) • 是腺垂体,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 在男性,其功能是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成熟和精子的生成; • 在女性,参与正常月经的形成,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及协同促黄体生成素
(LH),刺激卵泡分泌雌激素和排卵,FSH与LH同步变化,呈脉冲式释放。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达1100pmol/L (300pg/ml)时,停用 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10000IU。 ②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③E2﹥9175pmol/L(2500pg/ml),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时停用或减少HMG用量,并 禁用HCG支持黄体功能,可避免或减少OHSS的发生。 ④E2﹥14800pmol/L(4000pg/ml)时,近100%发生OHSS,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
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应用促性腺激素、肥胖以及晚期孕妇,血中睾酮浓 度皆可增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
2、睾酮浓度降低:高催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低、骨 质疏松等均可见睾酮水平降低。
疾病
常用诊断标准/性SH正常值为 5-10 IU/L 基础E2正常值为 25-50 pg/ml
• 参考范围
促性腺激素(FSH & LH)的临床意义
1、FSH、LH增高常见于性腺原发性病变,如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育不全、原发性闭 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曲细精管发育障碍、完全性(真性)性早熟。 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 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D-D、CRP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群体 , H V感染者检测 两者 比值 有较大 价值外 , 除 I 在其 他状 况下其 比值不能反 映实际 免疫状 况 , 除非检 测各 自的亚类 ,
因此本文不作讨论 。
析, 最小显著差法 ( S 进 行组 问两 两 比较 , P<0 0 L D) 以 .5为
显著性水准 , 双侧检验 。
综上所述 , 随着对早期肠营养 的重要性 认识 的提 高及 各
2 结 果
CM 、 D 、 D T细胞 和 N I C8 C3 K表达 水平 总体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别 F=4 3 1 分 . 8 ,F = .8 ,F =5 7 3 4 76 .5 ,F = 3 86 ,4 ,均 P<0 0 ) . 5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D 、 D 、 D T C4 C8 C3
< . 1 ; 出血组血 浆 CI 0 0 )脑 l P浓度 ( .0±3 2 ) L较 对 74 .3 m
1 1 2 正 常对照 组为 同期 健康 体检 人 群 3 .. O例 ( 1 , 男 8 女
1 ) 年龄 (0— 7 岁 , 2; 6 7 ) 平均 ( 8 2±5 5 岁。两组 间年 龄、 6. .) 性别 比较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 5 。病 例均 除外 既往
需要去研究 。
细胞和 N K细胞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1 d和术 后第 7 d降低 , K N
细胞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1d仍 较低 , 4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均 P< .5 ; N 0 0 ) 除 K细胞外 , 在第 1 d 另三个 指标 的表达 水平 4,
上升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5 , 均 00 ) 见表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分泌又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下丘脑GnRH的分泌呈脉冲式释放,并导致腺垂体FSH和LH分泌
也呈脉冲式分泌释放,进而导致卵巢性激素分泌和排卵的周期性。
Page 7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下丘脑-垂体-卵巢 (HPO轴)
主性器官:
卵巢:分泌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分泌少量雄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等)。
分泌少量雌激素。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Page 3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DHEAS
男孩 LH 和FSH
Androstenedione
Estrogen
Testosterone
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
5
6
7
8
9
10
11
12年龄
Page 17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发育的实验室诊断
常见性早熟的性激素变化:
类型
真性性早熟(CPP)
假性 性早熟
性腺性 肾上腺性
Page 12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卵巢、子宫内膜与性激素的周期变化
Page 13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月经周期中性激素的变化
Page 14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
性早熟 异常子宫出血 闭经 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 卵巢早衰 围绝经期综合征
性激素检测与临床应用
Restricted ©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2019 Page 1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主要内容
性激素概述
临床应用
检测注意事项
Page 2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激素概念
概念:由主性器官及肾上腺产生的激素和相关调控器官产生的促(抑)性激素通常统称 为性激素
Page 11
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与出血 规律月经: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周期:21 ~ 35日,平均28日,从出血之日起计算月经周期,整个经期一般为3~ 7日
月经期:3~7天 卵泡期:(滤泡期)月经期后,排卵期之前,时间不固定 排卵期: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黄体期:排卵期之后,月经期之前,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
GnRH
卵泡
黄体
Page 8
排卵
FSH, LH, PRL E2, P, T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
胆固醇
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雌酮 (E1)
雌二醇 (E2)
孕酮(P) 17~α羟化酶 C17~C20裂解酶
雄烯二酮
睾酮(T)
芳香化酶
Page 10
肾上腺 卵巢
Page 15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早熟
定义: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真性性早熟(GnRH依赖性) 假性性早熟(非GnRH依赖性)
Page 16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儿童性腺发育
肾上腺 女孩
男孩 性腺 女孩
垂体
肾脏 睾丸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
硫酸脱氢表雄酮:绝大部分来自于肾上腺分泌,是体内其他形式的雄激素的前体, 具有较弱的雄激素作用。其升高主要见于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增多,对女性男性化、 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具有鉴别诊断作用。
雄烯二酮:肾上腺和卵巢均可分泌,在女性体内总量远高于睾酮,但活性只有睾酮 的1/10。其升高主要见于女性多毛症,痤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 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Page 4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激素的生理功能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受雌孕激素反馈调节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成熟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LH :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 刺激成熟卵泡排卵、 维持黄体功能,产生雌孕激素
Page 6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 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分泌的GnRH能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
腺垂体分泌的FSH和LH能促进卵巢排卵和分泌性激素E2、P。
PRL: 促进乳汁合成
Page 5
Textmasterformat, Disclaimer
性激素的生理功能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
雌二醇E2:对维持女性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雌激素水平过低,可以导致第二性征的不发育,女性 的不孕。在月经周期中,雌二醇的高峰是刺激排卵的必要条件。在青春期发育中,雌二醇的升高也 是性腺发育的标志。但雌二醇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病几率增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 这些肿瘤中往往需要抑制雌二醇分泌。
孕酮P:黄体分泌的激素,对维持妊娠及其重要。在月经周期中,孕酮在排卵后急剧升高,是证实排 卵的重要标志,此时如无怀孕,则孕酮在月经前3天左右迅速下降,反之则持续升高,以维持妊娠功 能。
睾酮T:在男性由睾丸分泌,在女性则有卵巢分泌。女性体内过多的睾酮与男性化表现和不孕相关。 男性TT水平是维持男性功能的必要条件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含量极少(nmol/L、pmol/L)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体结合,效能放大1万—数万 倍。 改变大:体内激素较小变化,可致生理功能巨大改变。 波动大:时间、天间、周期间均有很大波动。脉冲式释放,LH 7-17次/24h,T 1次 /12h
FSH,LH
E2
↑
↑
↔
↑
↔
↑
T ↑ ↑/↔ ↑/↔
DHEA-S ↑ ↔ ↑
A GnRH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