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动物乐园4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

课题动物乐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借助“动物乐园”这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 、=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情境图、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动物乐园里要举行“好朋友”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赶来了。

都有谁啊?每种动物都来了几只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第种动物各多少只?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认识同样多认识等号=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他们是一只对一只,你发现了什么?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他们的只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都是4只。

可以用一个符号。

“=”把两个连起来,4=4读作四等于四,“=”叫作等号。

2、建立多、少、大、小的概念,认识〈〉(1)小兔有5只,小猴有3只,一只小兔对一只小猴,小猴都对应上了,小兔多出2只没有对应上,小兔比小猴多反过来小猴比小兔少。

(2)小兔5只,小猴3只,5比3多,5 和3之间用〉连起来,5 〉3读作五大于三。

(3)小猴与小兔比:3小于3〈5读作三小于五3、= 〈〉这三个符号我们叫做关系符号,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比一比,说一说:3吸只小猴与2只小鸟2、小熊4只,小兔5只,小猴3只,谁多谁少呢?引导学生用○代表小熊,△代表小兔,□代表小猴。

(1)小熊和小兔比,小熊和小猴比,你发现了什么?(2)这三种动物中谁最少,谁最多呢?(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鹿和小兔比,谁多谁少?3、学生独立在第13面填空,集体订正。

4、填一填:在圆圈里填上全程的符号。

在方框里填上全程的数,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一、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其他的符号。

教学反思: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2024-2025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课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动物乐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的一课。

本课以“动物乐园”为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等基本数学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

教材结构分析: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动物乐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探究:在情境中,学生需要比较不同动物的数量,从而引出“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用法。

3. 符号学习: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习读写“=”、“<”、“>”等符号,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4. 活动体验: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数数、比较、分类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对于“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更没有符号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动物乐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和计算技能。

3. 引导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活动,自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4. 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动物乐园的情境,让学生能正确数出10以内的物体数量,并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认识并使用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建立数量关系的概念。

202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

202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

202X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通过老师对教材分析、知道、归纳、整合,若是专业课的话,也可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把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教学。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全新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全新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算一日之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分。

教学重点区分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运算一日之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进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学前准备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形。

(1)了解学生外出旅行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视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觉了什么?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1)视察情形,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2)说明:火车9:00动身,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量长时间吗?教师:怎样来运算经过的时间呢?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运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运算吗?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运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知道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3)集体交换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乐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乐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乐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动物乐园》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动物乐园中的各种动物,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

教材以动物乐园为背景,引入了数数、计数、比较大小、分类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对于动物乐园这样的主题会非常感兴趣。

同时,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感性经验,如计数、比较大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观察动物、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究,掌握数数、计数、比较大小、分类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数、计数、比较大小、分类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这些数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动物乐园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动物乐园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与探究:让学生观察动物乐园中的各种动物,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如数数、计数等。

3.游戏活动: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4.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2022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生活中的数第7课时 动物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

2022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生活中的数第7课时 动物乐园教案 北师大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第7课时 动物乐园教材第16、17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在动物乐园有一些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他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小猴子在玩秋千,小兔子在拔胡萝卜,小鸟在天上飞。

二、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这些小动物使用的用具够吗?谁多谁少呢?你能想办法比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自己用学具中的图片比一比,说一说。

2.动手操作。

(1)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摆好后说给同桌同学听,同学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

(3)集体交流。

指名学生运用学具到黑板上摆一摆,边摆边说,如:我用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比一比,一只小兔对着一个篮子,发现小兔和篮子同样多。

其他同学判断和补充。

(4)那么,同学们比较出来的结果能不能用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呢? 指名学生试着说一说,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符号。

3.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比)师:咱们先看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小兔有4只,篮子也有4个,兔子和篮子个数一样多,我们就说:它们同样多(“同样多”“一样多”……),用一个符号“=”来表示。

②认识“=”,生跟老师一起书空书写“=”。

怎样用符号表示小兔子只数和篮子的个数同样多呢?小兔子有4只用4表示,篮子也有4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我们就用等号把4和4连起来。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③指名学生说一说4=4表示什么。

(3)认识“>”“<”。

①表示兔子只数和胡萝卜的个数的比较结果。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2.小组竞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
(2)教师说出比较的要求,如比较两个卡片上数字的大小,小组内成员合作,用 “>”“<”“=” 表示出来,最快最准确的小组获胜。(四)课堂小结
1.回顾知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正确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准确运用 “>”“<”“=” 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动物乐园的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2. 经历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拓展延伸
1. 生活中的比较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的比较,如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年龄比较、班级里男女生人数比较等。
(2)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想到的例子。
2. 数字游戏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1)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学生说出比这个数字大或小的数字,并用 “>”“<”“=” 表示出来。
(1)教师示范 “>”“<”“=” 的读法和写法,强调书写的规范性。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上的练习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关于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题。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1.9动物乐园(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1.9动物乐园(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1.9动物乐园(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乐园中的各种动物,如兔子、猴子、大象等。

2.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动物的数量关系,如“3只兔子”、“5只猴子”等。

3. 学习用数学符号表示动物的数量关系,如“3<5”、“4>2”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乐园挂图、动物卡片、磁性数字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动物卡片、磁性数字卡片、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动物乐园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动物名称。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每组用动物卡片和磁性数字卡片表示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4. 交流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9动物乐园2. 板书内容:- 动物名称:兔子、猴子、大象等- 数量关系:3只兔子、5只猴子等- 数学符号:3<5、4>2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动物卡片和磁性数字卡片表示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2.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关系。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动物乐园中的数量关系。

一年级数学《动物乐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一年级数学《动物乐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一年级数学《动物乐园》教学设计(通用17篇)一年级数学《动物乐园》篇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小动物们都要来帮忙,可热闹了同学们相不相去帮忙呀?我们就去看看,到底来了哪些动物?(出示:场景1)2、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来了哪些小动物来帮忙?请你数一数、找一找。

(反馈交流,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数的?)二、引导比较、学习方法1: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来帮忙的小动物的个数。

现在动物乐园的老师要点名了,他想看看到底哪些动物来得多,哪些动物来得少。

于是小动物们就争论起来了。

(课件出示争论的场面及声音)小熊和小鹿争论得最激烈,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呢?2:我们先来数一数小熊吧!出示课件(小熊从场景中跳出来)学生边看边数。

小熊有多少只?(生反馈,师板书)我们再来数小鹿有多少只?课件出示小鹿,学生齐数。

(板书)3:小熊现在要找小鹿当朋友,一只小熊只能找一只小鹿,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对比)(小熊4只,小鹿4只,它们是同样多的)同样多我们用什么表示呢?(我们用等号表示。

4和4中间就用等号连接起来。

)出示课件(等号)这就读作4等于4。

(指导学生读一读,再学习等号的写法。

)4: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白兔和小猴子吧。

(出示课件)请学生摆小圆片当作小白兔、小三角当作小猴子。

师:现在你为小白兔去找小猴子作朋友,1只小白兔只能找1只小猴子作朋友,你们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操作后交流。

)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所以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只比3只多。

就是5比3大,5更大写在前面,3更小写在后面。

那么5和3中间应该用一个符号表示,用什么呢?(出示课件)我们就用这个符号表示。

>这个叫大于号。

这就读作5大于3。

(请学生读一读。

)5: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大于3,那么谁更少呢?(小猴子比小白兔少,小猴子的3只比小白兔的5只少,也就是3只比5只少,就是3比5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基本数学思想,经历事物之间大小与多少比较的过程,会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符号“=”、“〉”、“〈”,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读法和写法,并能用含有这些符号的数学式子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学会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与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语言表述能力,借助数学方式表达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好!你喜欢大森林么?一定很喜欢,对吧?
老师也很喜欢。

大森林里不仅有山坡,有草地,有高高的树,美丽的花,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呢。

它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自由的玩耍。

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到大森林里的动物乐园里看一看吧!(课件)
看,这些小动物玩的多开心。

你们一定也想参加吧?那好,我们现在先来看看都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在玩耍?
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在这么多小动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能数出他们有几只吗?这个问题一定难不住大家,对吧,好,那赶快拿出数学书翻到第12页,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你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你数的结果告诉你的小伙伴们。

(设计思考:通过一段有趣的谈话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等于号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请同学们帮忙比一比,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红鼻子已经给我们找了两种小动物了,是小熊和小鹿,我们知道熊和鹿分别有4只,就要分别摆出4个头像,先来摆好熊,摆成一行;再来摆鹿,要注意的是分两行摆放,并且要一一对应,也就是一只鹿对应一只熊,一只鹿对应一只熊......直到都摆够他们的只数——4只,这种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你们明白了吗?(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看,熊有4只,鹿也有4只,经过这样摆放,我们是不是可以很快看出来熊和鹿谁多?谁少?
那我们发现熊和鹿的只数一样,也就是小熊和小鹿只数同样多,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它们的相等关系可以用怎样的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呢?(课件:4 = 4)
这是我们认识的数学符号等号,这个符号读作等于,刚才的式子我们就读作4等于4,明白了吗?你能试着举出生活中相等的例子吗?
2.认识大于号
小朋友们,兔子和猴子也想比一比了,看,兔子有5只,猴子有3只,分别摆两行,一只猴子对应一只兔子,一一对应的摆,猴子的头像摆完了,可兔子的头像还有两个,那说明什么呢?对!说明兔子的只数比猴子多。

那它们的大小关系可以用怎样的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呢?对,大于号。

大家看,这就是大于号。

(课件)你知道怎么读这个式子吗?对,读作5大于3。

小朋友们,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出几个能用大于号表示的例子吗?
3.认识小于号
小朋友们,下面我们帮小鸟和猴子比一比多少吧,用刚才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我们发现小鸟比猴子少。

那么他们的数量关系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对了,可以用小于号(课件出示),你会读这个式子吗?对了,是2小于3,真聪明。

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找一些能用小于号表示的例子吧。

4.区分大于、小于号
小朋友们,听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自我介绍,我怎么觉得,大于号和小于号怎么就像一对双胞胎,样子一样,脾气一样,放在一块分不清,叫不准名字怎么办?你能想个好办法记准它们么?
对了,我们可以这样想,写字是从左到右的吧,碰到大口子,就是大于号,碰到小尖尖,就是小于号。

(课件出示儿歌)
5.练习大于、小于、等于号的书写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写一写这三个符号新朋友,拿出你的铅笔一起在课本第12页13页。

照样子在田字格里书写练习等号、大于号与小于号。

注意写的时候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设计思考: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过程是知识探究与形成的过程,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填一填
2.圈一圈
3.哪杯水最甜?
(设计思考:“填一填”中有的方框满足条件的数不唯一,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哪杯水最甜”一题,所选取的素材直观生动,注意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通过游戏形式做练习,学生比较兴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实践活动;找一找,说一说
同学们请看,图中的笑笑和淘气给小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笑笑说:我找3个比我手大的人。

淘气说: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

同学们,你能做个小调查问问身边的人的年龄,比一比谁和你同岁?谁的手比你的手大?再开动脑筋想想还有那些这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你学到的比较方法来解决么?
(设计思考:通过小调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种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课堂总结
1.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