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生命体征测量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以便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相关工作。

1.准备工作。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电源充足,检查测量仪器的传感器是否干净,以及准备好记录测量结果的工具。

2.测量体温。

体温是人体生命体征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体温需要使用体温计。

在测量体温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体温计,然后将体温计放置在患者口腔、腋窝或肛门等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完毕后,要及时记录体温数据,并对体温计进行消毒处理。

3.测量脉搏。

脉搏是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测量脉搏可以通过手动触摸动脉或使用脉搏仪器进行。

在测量脉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如颈动脉、手腕动脉等,然后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4.测量呼吸。

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测量呼吸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在测量呼吸时,需要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情况,并记录呼吸的频率和规律性。

5.测量血压。

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测量血压需要使用血压计。

在测量血压之前,需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然后进行血压测量。

测量完毕后,要及时记录血压数据,并对血压计进行消毒处理。

6.记录和分析数据。

在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后,需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7.清理和消毒。

在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后,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清理和消毒。

清理和消毒工作要做到彻底,以确保下次使用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总结。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只有做到规范、准确,才能为医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体温测量技术操作规范

体温测量技术操作规范

体温测量技术操作规范
一、评估
了解病人病情、自理程度和心理状况。

二、用物
测量盘内盛腋表、纱布、记录本、笔和有秒针的表。

三、操作步骤
1. 洗手、戴口罩→如不干用纱布擦干体温计→清点体温计数目→检查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携物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测温方法→取舒适体位(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

2. 试腋温: 助病人解开衣扣→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10min后取出→查看体温计度数并记录→洗手。

3. 体温计用后的处理:取出体温计甩表至35℃以下→浸泡75%酒精中30min→取出擦干或凉干待用。

四、注意事项
对精神异常、昏迷以及病儿注意试温的安全、预防损伤,注意保暖。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方法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对于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准确地测量体温。

1. 腋下测温法。

腋下测温法是最为常见和简便的体温测量方法之一。

使用腋下测温法时,需要将体温计放置于腋下,并紧贴皮肤,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后取出,读取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腋下测温法时,应确保腋下干燥,并且测量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以确保准确性。

2. 口腔测温法。

口腔测温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

使用口腔测温法时,需要将体温计放置于口腔底部,闭上嘴唇,保持3分钟左右,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后取出,读取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口腔测温法时,应该避免饮食、饮水、吸烟等活动,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3. 耳温测温法。

耳温测温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方法。

使用耳温测温法时,只需将耳温计插入耳朵内,按下测量键,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后取出,读取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耳温测温法时,应确保耳朵内部干净,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4. 肛温测温法。

肛温测温法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体温测量方法。

使用肛温测温法时,需要在体温计上涂抹少量润滑剂,然后将体温计插入肛门约2.5厘米深,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后取出,读取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肛温测温法时,应确保体温计插入的深度和时间,以免造成不适。

5. 前额测温法。

前额测温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方法。

使用前额测温法时,只需将体温计对准额头,按下测量键,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后读取体温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额测温法时,应确保额头干净,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在测量体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

体温测量与记录法

体温测量与记录法

玻璃水银体温计使用方法
01
甩动体温计
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朝下,手腕 用力甩动,使水银柱降至35℃
以下。
02
测量体温
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腋下深 处,夹紧上臂,测量5-10分钟

03
读取体温
取出体温计,水平转动,使视 线与水银柱平行,读取水银柱
顶端的刻度。
电子体温计优势与操作指南
优势
测量时间短、读数方便、不易破损、安全性高。
避免措施
使用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掌握正 确的测量方法;保持测量环境温度适 宜且稳定。
仪器故障排查与维修保养
仪器故障排查
当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应先检查电池电量、探头是否损坏 等常见问题,若无法解决则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维修保养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清洁保养,避免灰尘、污垢等影响测量 结果;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池取出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体温测量与记录法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30
目录
• 体温测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常见体温测量工具及使用技巧 • 不同部位体温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目录
• 异常情况处理与误差分析 • 记录法原则和实践应用举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体温测量基本概念与重要 性
体温定义及正常范围
价格
玻璃水银体温计价格最低,电 子体温计和红外线额温枪价格 较高。
准确度
玻璃水银体温计准确度最高, 电子体温计次之,红外线额温 枪受环境影响较大。
使用便捷性
红外线额温枪最便捷,电子体 温计次之,玻璃水银体温计需 较长时间测量。
选择建议
根据使用场景、安全需求和预 算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 体温测量工具。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测量)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测量)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判断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3、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二、评估要点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年龄、合作程度。

(2)患者 30 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行冷热敷、沐浴、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基础血压值,使用兴奋剂(如浓茶、咖啡)、使用镇静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等。

(3)被测量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炎症、偏瘫、功能障碍。

2、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 1 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2、表(带有秒针);3、记录纸、笔;4、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5、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6、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

(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

测量时间 10 分钟。

(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用鼻呼吸,测量时间 3 分钟。

(3)测肛温: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厘米,测量时间 3 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7、测量脉搏:(1)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2)一般患者可以测量 30 秒,脉搏异常者,测量 1 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病人体温计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病人体温计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病人体温计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本文档旨在说明病人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以确保准确测量病人的体温。

1. 操作程序1.1 准备工作在使用病人体温计之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保体温计功能正常,电池电量充足。

- 清洁体温计表面,可以使用清洁湿布或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 配备一次性保护套,确保病人体温计的卫生。

1.2 测量流程遵循以下步骤进行体温测量:1. 请病人舒适地坐好或躺下。

2. 打开体温计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例如口腔、腋下或耳温)。

3. 根据测量模式,选择相应的探头,并确保探头处于完好状态。

4. 根据体温计型号,将探头插入病人口腔、腋下或耳道。

在插入前请告知病人并确保病人配合。

5. 等待体温计提示完成测量,通常会有声音、指示灯或数字显示。

6. 将体温计从病人体内取出,确保探头不受污染。

7. 记录测量结果。

1.3 事后处理完成体温测量后,请进行以下事后处理:- 清洁体温计探头,可使用清洁湿布或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 如使用了一次性保护套,请将其正确处理。

- 如测量结果异常或有疑问,及时向医疗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2. 评分标准为确保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5分:操作规范,准备工作充分,测量过程正确无误。

- 4分:操作基本规范,准备工作较充分,测量过程基本正确,但可能存在一定瑕疵。

- 3分:操作规范性有所欠缺,准备工作不充分,测量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

- 2分:操作规范性明显不足,准备工作不完整,测量过程中出现多次错误。

- 1分:操作严重违规,准备工作极不充分,测量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

- 0分:未完成操作或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注意: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以上是关于病人体温计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的说明。

在测量体温时,请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准确测量并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测温工岗位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测温工岗位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测温工岗位操作规程范文一、岗位背景和职责测温工是一个重要的岗位,职责是测量和记录工作场所中各种设备的温度,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测温工需要熟练掌握温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工作负责心。

二、测温工的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温工作之前,需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温度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同时,要熟悉仪器的各个部件和功能,以便进行正确的操作。

2. 测量前的准备:在进行温度测量之前,需要将温度测量仪器校准至室温,并确保仪器的电池电量充足。

另外,还需要检查测量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便做好相应的调整。

3. 温度测量的操作步骤:(1)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定测量点和测量时间。

(2)将温度测量仪器插入测量点,确保与测量物体充分接触。

(3)按下测量按钮,等待仪器显示稳定的温度数值。

(4)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测量点、测量时间和测量数值,并在对应的记录表格上填写。

(5)将测量仪器从测量点上取下,并将仪器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4. 测温工作的注意事项:(1)在测温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测量点的清洁,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2)在进行多个测量点或连续测量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避免疲劳和误操作。

(3)在遇到温度异常或测量困难时,要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参考相关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资料,以便进行正确的处理。

(4)在完成测温工作之后,要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并将相关资料和仪器妥善保存。

5. 测温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高温测量时,要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2)在进行低温测量时,要保持良好的体温,避免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

(3)在进行有害物质测量时,要佩戴好相关的防护设备,以避免受到伤害。

(4)在进行各种测量时,要随时观察测量点和仪器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岗位培训和考核为了保证测温工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公司将对测温工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

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

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判断患者的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况、合作程度。

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情况。

3、30 分钟内是否进行剧烈运动,有无进冷热饮、做冷热敷、洗澡及坐浴、灌肠等治疗。

三、物品准备
1、治疗盘内: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 1 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
2、表;
3、记录纸、笔;
4、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
5、测腋温时备清洁纱布 1 块;
6、快速手消毒剂;
7、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
35℃以下。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6、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

(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

测量时间10 分钟。

(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测量时间 3 分钟。

(3)测肛温:患者取侧位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 厘米,测量时间 3 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7、按规定时间取出体温计,并用含消毒液纱布擦拭后读取体温数。

8、告知患者体温的测量结果,并记录。

9、整理患者衣、被,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询问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

10、按要求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取口罩。

12、做好相应记录。

13、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 5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测量结果。

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测量口温前 15-30 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

5、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量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护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该推迟 30 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必要时可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禁忌测量口温。

6、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