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公式(非常重要)

合集下载

电机原理及重要公式,一次性搞清电机结构原理!

电机原理及重要公式,一次性搞清电机结构原理!

电机原理及重要公式,搞清电机结构原理电机,一般指电动机,也称马达,是现代化工业及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东西,也是将电能变为机械能的最主要设备。

汽车、高铁、飞机、风机、机器人、自动门、水泵、硬盘甚至我们最普遍拥有的手机,都安装了电机。

很多初接触电机的或者刚学习电机拖动知识的,可能会觉得电机知识不好理解,甚至看到相关的课程就头大,有着“学分杀手”的称呼。

下面通过零散式分享,可以让新手快速了解交流异步电机原理。

★电机的原理:电机的原理很简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电能在线圈上产生旋转磁场,并推动转子转动的装置。

学过电磁感应定律的都知道,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转动,电机的基本原理就是如此,这是初中物理的知识。

★电机结构:拆开过电机的人都知道,电机主要是两部分组成,固定不动的定子部分以及转动的转子部分,具体如下:1、定子(静止部分)定子铁心:电机磁路重要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就是线圈,电动机的电路部分,接电源,用于产生旋转磁场;机座:固定定子铁心及电机端盖,并起防护、散热等作用;2、转子(旋转部分)转子铁心:电机磁路的重要部分,在铁心槽内放置转子绕组;转子绕组: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从而使电动机旋转;★电机的几个计算公式:1、电磁相关的1)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4.44*f*N*Φ,E为线圈电动势、 f为频率、 S为环绕出的导体(比如铁芯)横截面积、N为匝数、Φ是磁通。

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这些事情我们就不去钻研了,我们主要是看看怎么利用它。

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的本质,有感应电动势的导体闭合后,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就会受到安培力,产生磁矩,从而推动线圈转动。

从上面公式知道,电动势大小与电源频率、线圈匝数及磁通量成正比。

磁通量计算公式Φ=B*S*COSθ,当面积为S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时候,角θ为0,COSθ就等于1,公式就变成Φ=B*S。

将上面两个公式结合一下,就可以得到电机磁通强度计算公式为:B=E/(4.44*f*N*S)。

2021年电机拖动知识点概要

2021年电机拖动知识点概要

电机拖动知识点概要1、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当原动机拖动电枢以恒定方向旋转式,线圈边将切割磁力线并感应出交变电动势,由于电刷和换向器的“整流”作用,使电刷极性保持不变,在电刷间产生直流电动势。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电刷两端加直流电压,经电刷和换向器作用使同一主磁极下线圈边中的电流方向不变,该主磁极下线圈边所受电磁力的方向亦不变,从而产生单一方向的电磁转矩,使电枢沿同一方向连续旋转。

3、直流电机的可逆原理同一台电机既能作电动机亦能作发电机运行的现象。

4、直流电机的结构主要由静止的定子和旋转的转子构成,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气隙。

①定子由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端盖、轴承、电刷装置等组成。

②转子转子的作用是感应电动势并产生电磁转矩;它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

5、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基本形式叠绕组和波绕组)分类单叠绕组、单波绕组、复叠绕组、复波绕组及混合绕组等。

单叠绕组特点同一个元件的出线端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换向片上,相邻元件依次串联,后一个元件的首端与前一个元件的尾端连在一起并接到同一个换向片上,最后一个元件首端与第一个元件尾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注支路对数a等于电机的极对数p,即a=p】单波绕组特点同一个元件的两个出线端所接的两个换向片相隔接近于一对极距,元件串联后形成波浪形,所以称为“波绕组”。

【注并联支路数总是2,即极对数a=1】★单叠与单波绕组区别单叠绕组可通过增加磁极对数来增加并联支路对数,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的电机。

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对数a=1,每条并联支路数串联的元件数较多,适用于小电流、较高电压的电机。

6、直流电机分类(按励磁方式分)他励、并励、串励、复励7、主磁通和漏磁通定义及其作用同时与电枢绕组(即转子绕组)和励磁绕组(即定子绕组)相交链的磁通称为主磁通;只与励磁绕组(即定子绕组)相交链的磁通称为漏磁通。

主磁通与通电的转子绕组相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机转动;漏磁通无用。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很有用的啊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很有用的啊

针对你的问题有公式可参照分析:电机功率:P=1.732×U×I×cosφ电机转矩:T=9549×P/n ;电机功率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P = T*n/9550公式推导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功率=力*速度P=F*V---公式1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F=T/R---公式2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 T * n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例如四级电机的p=2;注:当频率达50Hz时,电机达到额定功率,再增加频率,其功率时不会再增的,会保持额定功率。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转速的情况和频率是一样的,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其频率的变化直接反应的结果就是转速的同比变化,频率增,转速也增,它减另一个也减。

关于电压分析起来有点麻烦,你先看这几个公式。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R (I为电流, R为电子电阻, E为感应电势);而:E = k×f×X (k:常数, f: 频率, X:磁通);对异步电机来说:T=K×I×X (K:常数, I:电流, X:磁通);则很容易看出频率f的变化,也伴随着E的变化,则定子的电压也应该是变化的,事实上常用的变频器调速方法也就是这样的,频率变化时,变频器输出电压,也就是加在定子两端的电压也是随之变化的,是成正比的,这就是恒V/f比变频方式。

电机及拖动讲解

电机及拖动讲解

第八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基础内容提要研究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的目的是为介绍电力花动的机械特性与过渡过程等内容准备必要的理论基拙。

第一节及第二节分析运动方程式,对方程式中各参数(力、转拒、质量和飞轮惯量等)的折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三节介绍了电动机和工作机构!'}速比可变系统的有关问题;第四节中讨论考虑传动机构损耗的简化折算方法与较准确的折其方法;最后,在第五节中将介绍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第一节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拖动”就是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而用各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

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装置可分为电动机、工作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四个组成部分,如图8-1所示。

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用以拖动生产机械的某一工作机构。

工作机构是生产机械为执行某一任务的机械部分。

控制设备是由各种控制电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等组成的,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运动,从而对工作机构的运动实现自动控制。

为了向电动机及一些电气控制设备供电,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必须设有电源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电动机与工作机构并不同轴,而是在二者之间有传动机构,它把电动机的运动经过中间变速或变换运动方式后再传给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

下面研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带动负载的力学问题。

一、运动方程式电动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直线运动(如直线电动机)或旋转运动时,由力学定律可知,必须遵循下列两个基本的运动方程式:对于直线运动,方程式为式中F—拖动力(N);—阻力(N);惯性力如果质量m的单位为kg,速度v的单位为m/s,时间t的单位为S,则惯性力的单位F .相同,为N。

与直线运动时相似,旋转运动的方程式为式中 T 电动机产生的拖动转矩T 阻转矩(或称负载转矩)d 惯性转矩(或称加速转矩)。

转动惯量J 可用下式表示:kg·m 2 式中m 与G 旋转部分的质量(kg)与重量(N);ρ与D 惯性半径与惯性直径(m};g 重力加速度,g=9. 81 m/s这样,由式(8-3)可见,转动惯量J 的单位为kg·m 2运动方程式(8一2)的形式不够实用,在实际计算中常把它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U
Ec R1
两级起动时
I1 R2 R1 I 2 R1 Ra
推广到m级起动的一般情况
I1 Rm Rm1 R2 R1
I 2 Rm1 Rm2
R1 Ra
I1 / I2 称为起动电流比
30
R1 Ra
R2 R1 Ra 2
Rm1
Rm 2
Ra
m1
Rm Rm1 Ra m
17
B、风机与泵类负载的转矩特性
通风机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大小有关,基本上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特点: TL Kn2
通风机类负载的转矩特性
如实际生产机械中的水泵、油泵、离心式通风机等其介质 对叶片的阻力基本上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18
C、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特点:
TL
k
1 n
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在不同转速下,负载转矩基本上与转速成反比,其功率基本
恒转矩负载 大多数生产机械可归纳为: 风机与泵类负载
恒功率负载
14
各类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A、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
特点: 负载转矩不受转速变化的影响。在任何转速下,负载转矩
总是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 恒转矩负载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15
(1)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如下图所示。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
22000 Ω
0.174Ω
Ce N
UN
I N Ra nN
220 116 0.174 V/(r/min) 1500
0.133 V/(r/min)
理想空载点 Te 0
n
n0
UN
Ce N
220 r/min 1650r/min 0.133

电机拖动公式非常重要

电机拖动公式非常重要

1第二章折算后二次绕组电流、电压、电动势22'I I k=22'U kU =22'E kE =折算后二次绕组0X =222'X k X =2'L L Z k Z =低压空载试验励磁阻抗模100U Z I =励磁电阻0020P R I =励磁电抗0X =高压短路试验cu S P P=75S Z =21ss P R I=s X =铜线绕组75234.575234.5s s R R θθ+=+铝线绕组7522875228s s R R θθ+=+75S Z =电压调整率1221(cos sin )*100%N R s s N I V R X U ϕϕ=+效率2220N N Ss s P P βληβλβ=++ 产生最大效率的条件:20S p P β=即Fe Cu P P =产生最大效率时的负载系数max β=理想运行条件(1)两台变压器的功率比11:::I II LI LII SI SIIS S I I Z Z == (2)::I II NI NII S S S S =::LI LII NI NII I I I I =(3)总负载和总负载功率L LI LII I I I ==I II S S S =+ 第三章 同步转速:1060f n p=转差率:00n n s n -=电磁转矩的大小:22cos T m T C I ϕ=Φ槽距角:.360p zα=极距:2z p τ=每极每相槽数:2z q pm =额定功率因素:N λ=定子电路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11111()U E R jX I E Z I •••••=-++=-+ 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E1在数值上为11114.44w m E k N f =Φ 忽略R1和X1,11114.44m w U k N f Φ=22s N E s E =21N f s f =绕组折算:折算后的转子相电流'22i I I k =111222w i w m k N k m k N =折算后的转子电动势为'22e E k E =1122w i w k N k k N =折算后的阻抗为'22z Z k Z ='22z R k R ='22z X k X =21112222w z w m k N k m k N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1111cos P mU I ϕ=电磁功率''2''2''22121221221e R s P m I m R I m R I s s-==+ 输出功率2m me ad P P P P =--机械功率:()1m e P s P =-()1m e P s P =- 空载损耗:2m me ad P P P P =--电动机的效率21P P η=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000609.559.552e ee m P P P P T n n nπ====Ω 空载转矩000609.552P P T n n π==输出转矩222609.552P P T n nπ==20T T T =- T2等于负载转矩MM T s s T ⎡=-⎢⎣ 第四章电磁转矩的物理公式22cos T m T C I ϕ=Φ2224.442w T pm k N C π=参数公式22122122()T spR U T K f R sX =⎡⎤+⎣⎦222211()2w T w k N m K k N π= 实用公式2MM M T T s s s s=+最大电磁转矩时的转差率22M R s X =(临界转差率)最大转差率为21122M T MT N pU T K T f X α==由实用公式可得如下MM T s s T ⎡=⎢⎣当T=TN时可得MT M s s α=起动转矩倍数s ST N T T α=起动电流倍数21(1)N ST N TR R s T =- 无极起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21(1)NST N T R R s T =-其中2R =有极起动:启动转矩和切换转矩1(0.8~0.9)M T T =2(1.1~1.2)L T T =起动转矩比12TT β==起动级数m 1lglg N N T s T m β=各级电阻12()i i i ST R R ββ-=- (调速)调速范围:22'I I k =静差率:00*100%f n n n δ-= 第七章直流电动机中,N P 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的额定值:22260N N N N P T T n π=•Ω=(2N T 为额定输出转矩,Nn 为额定转速)直流发电机中,N P 是指输出的电功率的额定值:N N N P U I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T a T C I =Φ(单位:N m •)2T pNC π=直流电机的电动势:E E C n =Φ(单位:V )460E pNC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一、 他励电动机:1、励磁电流:f f f U I R =2、a a a U I R E =+电枢电流:aa a U E I R -= 根据电磁转矩公式,a I 还应满足:a T T I C =Φ 3、过载能力:maxa MC aN I I α=(一般取1.5~2.0) 4、转速:a a aE E U I R En C C -==ΦΦ 二、幷励电动机1、a f I I I =+ff f U I R =2、a f U U U ==a a a U I R E =+三、串励电动机1、f a U U U =+2、a fI I I ==3、转速2a f E E T R R En T C C C +==•ΦΦ直流电动机的功率(以幷励直流电动机为例)输入功率:1PUI =部分变成铜损耗,余下的部分由电动率转换成机械功率(电磁功率) 铜损耗:22Cua a f f P R I R I =+ 电磁功率:1e Cu P PP =-e a P E I T =•=Ω 电磁功率不能全部输出,需扣除空载损耗0P (包括铁损耗Fe P ,机械损耗me P ,附加损耗ad P )输出功率:20e P P P =-0Fe me ad P P P P =++直流电动机的总损耗al P 为:12al Cu Fe me ad P PP P P P P =-=+++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12100%P P 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20T T T =-(稳定时2L T T =) 第八章8.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0n 是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0a E U n C =Φϒ是机械特性的斜率2aE T R C C ϒ=Φn ∆是转速差0n n n ∆=-机械特性的硬度为1α=ϒ8.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的起动有级起动起动电阻的计算(1)选择起动电流1I 和切换电流2I 1(1.5~2.0)aN I I =2(1.1~1.2)aN I I = (2)求出起切电流(转矩)比β12I I β=(3)确定起动级数m lglg amaR R m β=1aN am U R I =(am R 为m 级起动时的电枢起动总电阻) (4)重新计算β,校验2I是否在规定范围内β==(5)求各级起动电阻1()i i STi a R R ββ-=- 8.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一,改变电枢电阻调速2a r E T R R n T C C +∆=Φ0n n n =-∆调速电阻2r E T a n R C C R T ∆=Φ- 二.改变电枢电压调速2aE T R n T C C ∆=Φ0n n n =-∆8.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一. 能耗制动1.能耗制动过程——迅速停机制动电阻maxb b a a E R R I ≥-2,能耗制动运行——下放重物制动电阻2b E T a L nR C C R T =Φ-2a b L E T R R n T C C +=Φ二.反接制动1.电压反向反接制动——迅速停机制动电阻maxa bb a a U E R R I +≥-2.电动势反向反接制动——下放重物制动电阻()T b a E a L C R U C n R T Φ=+Φ-2a b aN L 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二.回馈制动反向回馈制动——下放重物制动电阻()T b E a a L C R C n U R T Φ=Φ--2a b aN L 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电机与拖动基础复习提纲常用基础理论部分:1.铁磁物质的特性:高导磁、饱和特性、磁滞特性、铁心损耗。

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 X1、X 2 、p 及 m1 )以及转差率 s 之间的关系, 因此称为电
磁转矩的参数表达式。显然当U1、f1及电动机的各参数不变
时, 电磁转矩T仅与转差率 s 有关,根据式(5-2)可绘出异步 电动机的 T-s 曲线, 如图5-1所示。
T
' r 2 m1 pU12 s
n
n1 nN nm
HP 段是稳定运行段。 电动机随着负载的增加 而转速略有下降;
H B
P
0
TN
A Tst Tmax
T
AP 段是不稳定 运行段。
图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曲线
5. 2. 2 人为机械特性
由电磁转矩的参数表达式可知 , 人为地改变异步电动机
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参数(U1 , f1 , p , 定、转子电路的电阻或 电抗等), 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机械特性, 这些机械特性统称为 人为机械特性。下面介绍改变某些参数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程度远远不及转子电流增加的程度大,根据磁动势平衡方程式,
定子电流也将大为增加, 长期超过额定值就会发生“烧机”现 象。
T CT Φ1I 2 ' cos2
(5-1)
5. 1. 2 电磁转矩的参数表达式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近似等效电路可知
' r '2 2 Pem m1 I 2 s U1 ' I2 2 r2 2 r X X 1 1 2 s

T
' r 2 m1 pU12 s
r2' ' 2f1 r X X 1 2 1 s
2


2

电机拖动重点归纳

电机拖动重点归纳

第二章一、负载的转矩特性:负载的转矩特性是指生产机械工作机构的负载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即:n=f(TL)___恒转矩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是指负载转矩为常数,其大小与转速n无关,恒转矩负载分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特性:恒值负载转矩Tf 总是与转速nf的方向相反,即作用方向是阻碍运动的方向。

当正转时nf 为正,Tf与nf方向相反,应为正,即在第一象限,当反转时nf为负,Tf 与nf方向相反,应为负,即在第三象限;当转速nf=0时外加转矩不足以使系统运动。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特性特点:Tf 的方向与nf的方向无关。

Tf具有固定不变的方向。

例如:起重机的提升机构,不论是提升重物还是下放重物,重力的作用总是方向朝下的,即重力产生的负载转矩方向固定。

当nf >0时,Tf>0,是阻碍运动的制动性转矩;当nf <0时,Tf>0,是帮助运动的拖动性转矩。

故转矩特性在第一和第四象限。

恒功率负载转矩特性特点:当转速n变化时,负载功率基本不变。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动转矩为零,即n不变,T=TL第三章直流电机的用途:把机械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电机为直流发电机;把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电机是直流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用来作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直流电源。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线圈不由原动机拖动;电刷接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过静止的电刷与随电枢转动的换向器的滑动接触把直流电源转换成电枢中的交流电,保证电枢转矩的方向不变,电枢保持逆时针旋转。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用两个相对放置的导电片(换向片)代替交流发电机的两个滑环,电刷接触的换向片始终是相同一侧的线圈边,所以N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S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

直流电机的可逆性: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同而已。

如果用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旋转,就可以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而作为直流电源对负载供电;如果在电刷端外加直流电压,则电动机就可以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旋转,从而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二章折算后二次绕组电流、电压、电动势 22'I I k= 22'U kU = 22'E kE = 折算后二次绕组0X =222'X k X = 2'L L Z k Z =低压空载试验 励磁阻抗模100U Z I =励磁电阻 0020P R I =励磁电抗0X =高压短路试验 cu S P P =75S Z = 21ss P R I =s X =铜线绕组75234.575234.5s s R R θθ+=+ 铝线绕组7522875228s s R R θθ+=+75S Z =电压调整率1221(cos sin )*100%N R s s N I V R X U ϕϕ=+ 效率2220N N Ss s P P βληβλβ=++ 产生最大效率的条件:20S p P β=即Fe Cu P P =产生最大效率时的负载系数max β=理想运行条件 (1)两台变压器的功率比 11:::I II LI LII SI SIIS S I I Z Z == (2) ::I II NI NII S S S S = ::LI LII NI NII I I I I = (3)总负载和总负载功率 L LI LII I I I == I II S S S =+ 第三章 同步转速:1060f n p=转差率:00n n s n -= 电磁转矩的大小:22cos T m T C I ϕ=Φ槽距角:.360p zα=极距:2z p τ= 每极每相槽数:2z q pm =额定功率因素:N λ=定子电路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11111()U E R jX I E Z I •••••=-++=-+ 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E1在数值上为 11114.44w m E k N f =Φ 忽略R1和X1,11114.44m w U k N f Φ=22s N E s E = 21N f s f =绕组折算:折算后的转子相电流'22i I I k =111222w i w m k N k m k N = 折算后的转子电动势为 '22e E k E = 1122w i w k N k k N =折算后的阻抗为 '22z Z k Z = '22z R k R = '22z X k X = 21112222w z w m k N k m k N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1111cos P mU I ϕ=电磁功率 ''2''2''22121221221e R s P m I m R I m R I s s-==+ 输出功率 2m me ad P P P P =-- 机械功率:()1m e P s P =- ()1m e P s P =- 空载损耗: 2m me ad P P P P =-- 电动机的效率 21P P η=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000609.559.552e ee m P P P P T n n nπ====Ω 空载转矩 000609.552P P T n n π== 输出转矩 222609.552P P T n nπ== 20T T T =- T2等于负载转矩M M T s s T ⎡=⎢⎣ 第四章电磁转矩的物理公式 22cos T m T C I ϕ=Φ 2224.442w T pm k N C π=参数公式 22122122()T spR U T K f R sX =⎡⎤+⎣⎦222211()2w T w k N m K k N π= 实用公式2MM M T T s s s s=+ 最大电磁转矩时的转差率22M R s X =(临界转差率)最大转差率为21122M T MT N pU T K T f X α==由实用公式可得如下MM T s s T ⎡=⎢⎣ 当T=TN 时可得MT M s s α=-起动转矩倍数s ST N T T α=起动电流倍数 21(1)N ST N TR R s T =- 无极起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21(1)NST N T R R s T =- 其中2R =有极起动:启动转矩和切换转矩1(0.8~0.9)M T T = 2(1.1~1.2)L T T =起动转矩比12TT β== 起动级数m 1lglg NN T s T m β=各级电阻12()i ii ST R R ββ-=-(调速) 调速围:22'I I k = 静差率:00*100%f n n n δ-= 第七章直流电动机中,N P 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的额定值:22260N N N N P T T n π=•Ω=(2N T 为额定输出转矩,N n 为额定转速)直流发电机中,N P 是指输出的电功率的额定值:N N N P U I =•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T a T C I =Φ (单位:N m •) 2T pNC π=直流电机的电动势:E E C n =Φ (单位:V )460E pN C =260E T C C π=9.55T E C C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一、他励电动机:1、 励磁电流:ff f U I R =2、a a a U I R E =+ 电枢电流:a a a U EI R -=根据电磁转矩公式,a I 还应满足:a T T I C =Φ 3、过载能力:maxa MC aN I I α=(一般取1.5~2.0) 4、转速:a a aE E U I R En C C -==ΦΦ 二、幷励电动机1、a fI I I =+f f f U I R =2、a f U U U == a a a U I R E =+ 三、串励电动机1、f a U U U =+2、a fI I I ==3、转速2a f E E T R R En T C C C +==•ΦΦ直流电动机的功率(以幷励直流电动机为例)输入功率:1PUI =部分变成铜损耗,余下的部分由电动率转换成机械功率(电磁功率) 铜损耗:22Cu a a f f P R I R I =+电磁功率:1e Cu P PP =- e a P E I T =•=Ω 电磁功率不能全部输出,需扣除空载损耗0P (包括铁损耗Fe P ,机械损耗me P ,附加损耗ad P ) 输出功率:20e P P P =- 0Fe me ad P P P P =++直流电动机的总损耗al P 为:12al Cu Fe me ad P PP P P P P =-=+++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12100%P P 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20T T T =-(稳定时2L T T =)260e P T n π=22260P T n π= 00260P T n π= 220P P P =-第八章8.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0n 是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0a E U n C =Φ ϒ是机械特性的斜率2aE T R C C ϒ=Φ n ∆是转速差 0n n n ∆=- 机械特性的硬度为1α=ϒ8.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的起动有级起动起动电阻的计算(1)选择起动电流1I 和切换电流2I 1(1.5~2.0)aN I I = 2(1.1~1.2)aN I I = (2)求出起切电流(转矩)比β 12I I β=(3)确定起动级数m lglg am a R R m β= 1aN am UR I =(am R 为m 级起动时的电枢起动总电阻)(4)重新计算β,校验2I 是否在规定围β==(5)求各级起动电阻 1()i i STi a R R ββ-=-8.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一,改变电枢电阻调速 2a r E T R R n T C C +∆=Φ 0n n n =-∆ 调速电阻2r E T a nR C C R T ∆=Φ- 二.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2aE T R n T C C ∆=Φ0n n n =-∆ 8.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一.能耗制动1.能耗制动过程——迅速停机 制动电阻 maxb b a a E R R I ≥-2,能耗制动运行——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 2b E T a L nR C C R T =Φ- 2a b L E T R R n T C C +=Φ 二.反接制动 1.电压反向反接制动——迅速停机 制动电阻maxa bb a a U E R R I +≥-2.电动势反向反接制动——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T b a E a LC R U C n R T Φ=+Φ- 2a b aNL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二.回馈制动反向回馈制动——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T b E a a LC R C n U R T Φ=Φ-- 2a b aNL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电机与拖动基础复习提纲常用基础理论部分:1.铁磁物质的特性:高导磁、饱和特性、磁滞特性、铁心损耗。

直流电机部分: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何实现正反转、电枢电流如何换向的,发电与电动的原理)。

2.直流电机的结构:定子、转子,励磁方式、电枢的绕组方式。

定子部分:(1)主磁极主磁极的作用是产生气隙磁场。

主磁极由主磁极的铁心和励磁组部分组成(2)换向极两相邻主磁极之间的小磁极称为换向极,其作用是减小电机运动时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可能的火花。

换向极由换向极铁心和换向绕组组成,整个换向极也用螺钉固定于机座上。

(3)机座(4)电刷装置转子部分:(1)电枢铁心(2)电枢绕组(3)换向器(4)转轴励磁方式:1.他励直流电机2.并励直流电机3.串励直流电机4.复励直流电机电枢的绕组方式:单叠绕组:a=p单波绕组:a=13.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及其含义,电动机额定功率与发电机额定功率之间的区别,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1)额定功率,是电机在额定运行状态时所提供的输出功率。

对电动机而言,是指轴上的输出的机械功率;对发电机而言,是指线端输出的电功率,单位为千瓦。

(2)额定电压Un,是电机的电枢绕组能够安全工作的最大外加电压或输出电压,单位为伏。

(3)额定电流In,是电机在额定运行状态时电枢绕组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

(4)额定转速Nn,是电机在额定运行状态时的旋转速度,单位为转/分。

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关系为直流电动机P=UIη直流发电机 P=UI4.直流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电压平衡方程式、转矩平衡方程式、直流电机的功率流程图。

及相关的数量关系。

(以例题、作业题为复习重点)1、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Ea)是指正负电刷之间的感应电动势,即,每条支路中各串联线圈边感应电动势的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