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鸡毛信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一则红色故事,以及鸡毛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红色故事是一段灿烂的历史,它既是我们党的光辉过去,也是我们前行的坚实支撑。
红色故事载满了我们党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英勇斗争,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更是革命精神深深印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我们红色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而勇敢的共产党员,让我们称他为张勇。
早在革命年代,张勇就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使他在长征途中不离不弃。
在一次紧急撤退的过程中,张勇意外发现了一个鸡毛信,这封信保存完好,信封上仅有一个作家的名字和地址。
这封鸡毛信让张勇想起了他在红军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他意识到这封信承载着对共产主义信仰和事业的希望。
尽管他不知道发信人是谁,但他决定把这封信交给中央领导。
张勇辗转把这封鸡毛信送到了延安,信中的内容震撼了全党。
那是一位来历不明的文化人写给中共中央的一封感谢信,文中写道:“我是无党派人士,我见证了共产党的壮举与革命精神。
正是这些精神支撑,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感谢你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让我看到了希望。
虽然我不能加入你们,但我会为你们的事业默默支持。
”这封鸡毛信让党内外许多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它承载着人民的期待和正义的力量。
共产党的勇士们,他们是鸡毛信背后的源泉,他们的坚持和奉献,让中国的红色故事更加辉煌。
红色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红色的基石,我们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我们要继承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用红色力量铸就新时代的辉煌。
红色故事还教给我们一种坚定的信仰,一种对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挖掘红色故事背后的人民力量和群众智慧。
这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我们未来奋斗的动力。
当我们站在红色故事的肩膀上,我们深刻理解到革命的伟大和意义。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和真诚。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_演讲稿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_演讲稿《鸡毛信的故事》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叫海娃的孩子。
海娃是一个非常勇敢和聪明的孩子,他经常帮助村里的人们传递消息和情报。
有一天,海娃的父亲收到了一封重要的信件,需要他立刻送到八路军的指挥部。
但是,由于敌人的封锁和搜查,海娃的父亲无法亲自去送这封信。
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娃。
海娃接过信,仔细地看了看。
这封信非常重要,上面写着八路军的行动计划和战略部署。
海娃知道,如果这封信落入敌人的手中,将会给八路军带来巨大的损失。
海娃决定立刻出发,把这封信送到八路军的指挥部。
他穿上了一件破旧的衣服,把信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
然后,他拿起了一根木棍,当作武器,准备出发。
海娃沿着山路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他看到了一个八路军的哨所,于是他走了过去。
“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一个八路军战士问道。
“我是海娃,我是来送鸡毛信的。
”海娃说道。
“鸡毛信?什么鸡毛信?”八路军战士问道。
“这是我父亲让我送来的,他说这封信非常重要。
”海娃说道。
八路军战士接过信,仔细地看了看。
然后,他对海娃说道:“你做得很好,海娃。
这封信非常重要,我们会立刻把它送到指挥部。
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我们回来。
”海娃点了点头,然后坐在了一旁的石头上。
他看着八路军战士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过了一会儿,八路军战士们回来了。
他们对海娃说道:“海娃,你做得非常好。
我们已经把信送到了指挥部,指挥部的首长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
他说,你是一个勇敢和聪明的孩子,你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娃听了,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那以后,海娃成为了一个小英雄。
他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了很久很久,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经典故事。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200字鸡毛信

红色故事演讲稿200字鸡毛信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鸡毛信”。
这个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讲述了一位普通老百姓在困难时期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人深深地感受到红色传统的伟大价值和深厚内涵。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故事的内容。
1951年,河南省新区县召开了土改会议,老百姓们都惶恐不安。
会上,当地干部决定逐户抄家,征集卖主,让老百姓把家里的一些贵重物品拿来上交。
因为他们听到了毛主席讲话,说照顾贫困人的利益,确保土改成功,让民主政权更巩固。
就在此时,一名老农的儿子突然生了重病,必须尽快治疗。
老农一家已经没有钱了,只好到会场上借30元钱。
结果,她被误会成为“投靠敌人分子”,并被惩罚了。
老农回家后,心灰意冷,感到众人的不理解和孤立。
于是,他灵机一动,拿出一张涂满鸡毛的纸条,上面写道:“请领导们把我的所有财产兑换成治病药钱,救救我的儿子。
如果你们还觉得我是分子,就枪毙吧。
”他连笔画,希望能引起干部们的注意。
不久之后,附近的几个干部拿着几件东西过来,说是他家的财产,让他签字接收。
当年灾荒时,老农也自己改掉了种地的方法,让家里种出了食物,也帮助周围的人。
所以,他被尊重了。
他是一个人民中最好的、为党的事业奉献的人。
这张纸条和整个故事,都是让人感到铿锵有力的革命精神是多么伟大,多么可歌可泣。
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红色故事,更是一个深刻的现实反映。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群众流汗流血、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以人民为中心。
同时,也要对个人的责任、道德、良知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让我们一起学习鸡毛信这个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让这份忠诚、奉献、信仰,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更坚定我们为建设美好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300字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300字《鸡毛信》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十四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受爸爸的嘱托将一封非常重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送往王五庄。
他先被一队抢粮的鬼子发现,急中生智,将鸡毛信吊在羊尾巴上,躲过了搜查。
但残忍的鬼子不放过羊群,准备吃掉,并把海娃软禁起来。
但机智的海娃逃脱了。
但是路上,鸡毛信掉在了小山嘴上。
海娃掉头回去寻找,却不幸又被鬼子发现,并被硬逼带路。
最后,海娃将鸡毛信安全送到,但自己也受了伤。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非常深,特别是主人公海娃。
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
但是别忘了,他只是个孩子,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当读到海娃发现鸡毛信不见了时,他明知道返回去可能被鬼子发现,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生命。
但他对此全然不顾,仍然立刻倒回去寻找鸡毛信,这表现出了海娃的责任心是多么地强!作为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孩儿来说,也许大部分都为“贪生怕死”之人。
如果把他们送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许年龄更大的小孩儿也不会去寻找。
作作比较,就更能体现海娃的责任心强了。
在海娃负伤昏迷醒来后,第一句话既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喊痛;也不是哇哇大叫:“哇!我害怕!我要爸爸!我要妈妈!”;而是关心自己的任务、送鸡毛信。
“鸡毛信……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海娃在心里时刻惦记着鸡毛信。
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在自己已接近生命边缘的时候惦记它物的。
在这种情况下,都只会关心自己的伤势等,根本不会想到:喔!我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这也充分说明了海娃的责任心是多么地强。
总而言之,海娃不愧为英雄小八路;愿他的机智、勇敢和责任心成为世人们一代一代流传的佳话。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

红色故事演讲稿鸡毛信鸡毛信(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篇红色故事,这是一封用鸡毛写成的信,但它背后却凝聚着无尽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奋斗的故事。
这封鸡毛信是一位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名战士写给他心心念念的妻子的,他是冯“子材”中尉,我将为您们讲述他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解放战争时期,冯“子材”中尉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坚定地投身于保卫家园的伟大斗争中。
他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精准的射击技巧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为部队赢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然而,在一次重要的战斗中,冯“子材”中尉受到了重伤。
虽然伤势严重,但他从未放弃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他躺在病床上,日夜盼望着能早日恢复,投入到战斗中。
面对伤痛的折磨,他没有一丝怨言,只是默默地写下了这封鸡毛信。
信中,他诉说着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他写道:“亲爱的妻子,自从我受伤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战斗?为什么我们要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土地?我明白了,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我无法言尽我对你的思念,但我相信,在胜利的那一刻,我们会手牵手一起迎接黎明的光芒。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流露出冯“子材”中尉对家人和国家的无尽爱意。
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深爱家人的丈夫和父亲。
他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情感,让人们为之感动和敬佩。
冯“子材”中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忠诚、勇敢、无畏。
他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也感悟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和可贵。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红色精神不仅仅存在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中,更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红色精神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姿态和精神追求,它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正处在崛起的时代,我们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怀揣梦想,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红色故事鸡毛信心得体会

红色故事鸡毛信心得体会红色故事《鸡毛信心》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信心不足的小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失败之后,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寓意深远,也给了我很多感悟和启示。
小鸡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翎毛组成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鸡群中。
然而,虽然红色翎毛的小鸡外表鲜艳,但他却总是胆怯而缺乏信心。
他看到鸟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但他总是不敢尝试。
一天,小鸡目睹了黑色老鸟飞翔时的优雅和自信,他决定去请教老鸟,希望老鸟能够帮助他。
可是,老鸟的回答让小鸡感到失望和沮丧:“小鸡,你没有飞翔的天赋,所以你永远也无法像我一样飞翔。
”失望和沮丧的小鸡回到了鸡群中,和其他小鸡一起玩耍。
一只白色母鸡看到了小鸡心情不好,她走过来安慰他:“小鸡,别灰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就算你不能飞翔,也可以在地面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听到白色母鸡的话,小鸡有了新的思考。
他决定不再放弃,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
小鸡发现,他虽然不能飞翔,但他有一副乖巧的嘴巴,能够发出美妙的歌声。
于是,小鸡开始在农场中唱歌,他的歌声渐渐传遍了整个农场,每个动物都为他的歌声而动容。
小鸡的歌声逐渐被人类注意到,有一天,一个音乐家听到了小鸡的歌声,他被小鸡的天赋和热情所打动,决定将小鸡的歌声带上舞台。
小鸡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和鼓掌。
他在舞台上唱着歌,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带给了人们欢乐和感动。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信心的重要性。
正如小鸡最初缺乏信心,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而当他重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才华,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他才能获得成功和成就。
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支持,只有拥有信心,才能面对挑战和困难,敢于尝试和坚持。
此外,故事中的白色母鸡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她没有刻意去批评和否定小鸡的梦想,而是鼓励他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坚持努力去发挥和展示。
红色经典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鸡毛信的故事一、鸡毛信的由来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他长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可就是有点调皮捣蛋。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强在一起玩耍,突然发现了一只鸡。
这只鸡可不是普通的鸡,它背上长着一根特别长的羽毛。
小明和小强觉得这根羽毛一定有什么特别的用处,于是决定把它带回家研究一下。
二、鸡毛信的诞生回到家后,小明和小强把鸡毛拿了出来,仔细观察了一番。
他们发现这根羽毛可以用来写字,于是心生一计,决定用这根羽毛写一封信给远方的亲戚。
他们找来一张纸,小心翼翼地把鸡毛放在纸上,开始写信。
可是,鸡毛太软了,写出来的字迹模糊不清,根本看不清楚。
小明和小强想了想,决定用胶水把鸡毛粘在纸上,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到写在鸡毛上的字了。
三、鸡毛信的内容小明和小强用胶水把鸡毛粘在纸上,开始给远方的亲戚写信。
他们写了一大堆话,有问候亲戚的,有讲述自己近况的,还有请教亲戚问题的。
写完后,他们把信封好,交给了村里的邮递员。
邮递员收下信后,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往远方的亲戚家赶去。
四、鸡毛信的故事传开没过多久,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大家都觉得很神奇,纷纷表示要见识见识这传说中的鸡毛信。
于是,有人去找邮递员要回了信,有人在家里拆开信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纷纷议论起来。
五、鸡毛信的意义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甚至连远处的村子也知道了这个传说。
人们纷纷表示,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还要勇于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真诚的心意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一封简单的鸡毛信也能传递出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六、结尾这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我们村子的一段佳话。
每当有人提起这个故事,大家都会感慨万分,觉得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鸡毛信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友谊、亲情和创新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我们村子里的人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勇于创新,追求美好的生活。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

红色故事《鸡毛信》读后感
读完《鸡毛信》这个故事,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跟吃了蜜一样甜,但也跟嚼了辣椒似的火辣辣。
这故事讲的是咱们小英雄海娃,智斗鬼子,送信救乡亲的事儿,简直就是一出活生生的小英雄传奇!
一开头,海娃那机灵劲儿就把我吸引住了。
才十二三岁,就敢挑大梁,给八路军送信。
信上插着三根鸡毛,那可是十万火急的意思啊!海娃把这“鸡毛令箭”看得比命还重,路上遇着鬼子,他也不慌不忙,装成放羊娃,把信藏在了羊尾巴里,这一招,真是绝了!
接下来,海娃那智斗鬼子的桥段,看得我是又紧张又兴奋。
鬼子们盘问他,他机智应对,小嘴儿跟抹了蜜似的,把鬼子绕得团团转。
后来,鬼子逼他带路,海娃心里那个盘算啊,跟下棋似的,步步为营,最后把鬼子引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一路,海娃的心里头,估计跟坐过山车似的,七上八下的。
再来说说海娃的勇敢吧。
面对鬼子的威胁,他愣是一声没吭,硬是把信送到了。
那份儿镇定,那份儿勇敢,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是换了我,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
最后,八路军打胜了,海娃也安全回来了。
乡亲们都说他是小英雄,我觉得这话一点儿不假。
海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啥叫“有志不在年高”。
他虽然年纪小,但那颗爱国的心,比谁都热乎。
读完这个故事,我真是感慨万千。
海娃这种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咱们每一个人学习。
以后,我也要像海娃那样,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敌人不害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完了故事,你觉得海娃是一个 什么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 沉着冷静, 职责心强, 不怕牺牲。
摸,不觉浑身打起哆嗦来。鸡毛信呢?口袋里
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
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往回
跑,在来的路上。他一口气爬上大山梁,爬到
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
信好好地躺在那儿呢。
海娃丢信找信
海娃丢失了鸡毛信,寻找鸡毛信
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 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原来是歪嘴 黑狗子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 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子又 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 了大山,来到三王庄跟前。海娃看到山上 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 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鬼子可什么也不 知道,他们在沟里休息。 海娃再次被抓
海娃再次被敌人抓住,给敌人带路
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子先走,想从小 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 声,冒起一股股黑烟,黑狗子踩上地雷了。 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子不管了,他指着小 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 面。明白吗?”
海娃傍晚送信遇见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 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 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 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 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 底下。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 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海娃巧妙藏信
海娃巧妙把鸡毛信藏在羊的尾巴
“站住!”鬼子吆喝起来。一个穿黑 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 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 面前。
海娃这才记起鸡毛信的事来。他脸红 了,赶忙问:“缴了枪没有?”
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 油亮的三八式快枪!”
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八路军砸掉敌人的炮楼
八路军根据信中的情报,砸掉了鬼子 的炮楼。
1.接受任务 2.傍晚送信 3.巧妙藏信 4.骗过搜查 5.海娃被抓 6.深夜逃走 7.丢信找信 8.再次被抓 9.前面带路 10.带敌入围海娃把 Nhomakorabea交给张连长
海娃负了伤,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
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 暖炕上。
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还疼吗?” 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 哪里呀?”
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 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 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捎回来的情报。 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 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
海娃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阵排子枪声。海娃 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 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忽然 他张开又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 乱草堆里了。一个游击队员跑过来,抱起 了受伤的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 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鸡毛信…… 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 过去了。
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 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 了。”突然,他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 “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 哨兵不吭气了。
海娃被敌人挤在屋最里头,不能入睡。
海娃被敌人挤在屋最里头,不能入睡。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 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 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子 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 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 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 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 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 进牲口圈,赶紧把老绵羊尾巴底下的鸡毛 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 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 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 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着吃。海娃顾不上心 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 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哩!
海娃被敌人抓住,并宰吃了他的几只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 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子叫海娃把羊赶进牲 口圈,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 子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最里 头。
1937年到1945年,(75年 前)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 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 杀抢掠,肆无忌惮,妄想灭绝我 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但是,中华 民族是不屈的民族,男、女、老、 少在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永不屈服 的气节。
那时和我们相仿年 纪的儿童们没有课堂, 没有温饱,是敌人的炮 火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 年。然而,他们在战争 中没有退缩、屈服,而 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 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 的抗争。他们与侵略者 斗智斗勇,留下了许多 感人的故事。
海娃深夜逃走
海娃深夜成功逃跑到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
人吼叫。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
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
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
想到,还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
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
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
敌人踩上了地雷, 要海娃前面带路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 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羊道。 歪嘴黑狗子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 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放心走吧!”羊道 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 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 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 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 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 海娃同羊群一起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 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 赶快打呀!
作者:华山
鸡毛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 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特殊邮件。需要 火速传递的公文、信件,就插上鸡毛 作为标志,让送信人和收信人明确它 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傍晚,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 信,要他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 的张连长。
海娃接受送信任务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 鸡毛,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 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 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 这条小路不能走了,那就走大路吧。可 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 的鬼子。
海娃一点儿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 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 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子马上动起手 来,把海娃周身搜遍了,也没搜着什么。 小胡子一心想着早点儿进山去抢粮,就冲 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骗过搜查
海娃骗过敌人的搜查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 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 狗子又追上来了。“皇军还没吃饭呢!这 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他一边说, 一边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 里去。 海娃被敌人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