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

高中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Renaissance painting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高中美术教案: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课业类型:欣赏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

本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教学难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观察,讲述,提问,讨论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欧洲文艺复兴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2、文艺复兴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二、出示新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学生分组讲评名画,课代表记录分数1、显示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图片。

文艺复兴艺术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doc

文艺复兴艺术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doc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曰课题人性的崛起一文艺复兴美术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教材分析本课分为“古典的再生”“人性的光辉” “色彩的发现”“细节的胜利”四个小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概况,充分认识文艺复兴美术的人文主义特征,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以及文艺复兴美术在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欧洲文娱复兴时期绘画的伟大成就及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评述艺术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文艺复兴三杰作品比较三人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重难点: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人文主难义思想。

点教学利用多媒体和ppt文件,并且收集网上的相关图片来引导方学生进行学习欣赏。

法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问:500多年前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封建神权,发动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什么运动呢?文艺复兴:具有再生的意思,一方面主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另一方面认同并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问: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艺术带来了什么改变?改变了中世纪僵化呆板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问:文艺复兴“三杰” 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大卫》拉菲尔《西斯廷圣母》分析,欣赏作品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初步认识文艺复兴设计情景一、《最后的晚餐》1、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犹大出卖的故事。

2、作品中神秘的地方问:此作品达芬奇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处理手段?(1)从构图上解说(2)从背景空间解设(3)从光影运用解说二、《大卫》(1)圣经中记载,大卫是以色列国的少年牧童,由于他勇敢杀敌,为国建立奇功,最终成为以色列国的首领。

(2)大卫像与以前的雕刻家的大卫像的区别。

三、《西斯廷圣母》(1)圣母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不同表现。

(2)此作品的艺术处分析作品,思考回答问题观察作品,回答问题欣赏作品加强理解和认识细节决定成败了解达芬奇艺术成就,了解《最后的晚餐》创作的背景,了解达芬奇绘画的艺术特色理手法。

最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ppt

最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ppt

评估方式改革建议
多元化评估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作品评分、课堂表 现、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过程性评估
注重过程性评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反馈与改进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和建 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THANKS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以古希腊、古罗马 艺术为蓝本,强调对人体的真实描绘 和对自然的观察与表现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题材上多以宗教 、神话、历史故事为主,同时也涉及 到肖像画、风景画和静物画等多种类 型
02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与特点
古典主义风格
追求完美和和谐
强调光影效果
古典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追求完美和 和谐,注重对古典艺术和文化的传承 和发扬。
感谢观看
拉斐尔及其《雅典学堂》
拉斐尔简介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以优 美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而著名。
《雅典学堂》分析
《雅典学堂》是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描绘了古希腊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优 美、和谐,背景是古典的建筑和雕塑,展现了拉斐尔对古典 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线性透视法的发明为 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画面 更加立体、逼真。
解剖学与光影研究
画家们开始研究人体解剖学和光影原 理,这使得绘画作品更加生动、真实 。
商业繁荣与市场需求推动绘画发展
商业繁荣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商业繁荣,艺术 品市场逐渐形成,为绘画创作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
古典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强调光影效 果,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 立体感和质感。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欣赏、思考并作答。
各组讨论,任意两组表达观点。
倾听思考
根据课前预习的准备,描述该建筑作品的穹顶设计特点,并讨论做出回答。
探究表述
从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入手学习,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解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特征。
帮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对突破传统所做的努力,并能够初步从构图空间、情感等方面判断中世纪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绘画语言的不同,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及其在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准备与本课相关的经典美术作品。
2.设计推进教学的问题框架。
3.根据教学活动分组。
4.制作电子课件。
预习本课学习内容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利于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的变化。
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得信息。
利于学生从整体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提高学习兴趣。
利于学生带着基本问题展开学习。
探究发现
一、古典的再生
问题情境
展示乔托的代表性作品《哀悼基督》(湿壁画)。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情绪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归纳上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参照中世纪一幅描绘基督的美术作品与乔托的这件作品进行比较,《哀悼基督》是如何突破中世纪传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示范?
探究与发现
尝试从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等几个层面鉴赏《最后的晚餐》。
引导各组讨论
从画面的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情感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其特点,务必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虽为宗教题材,但在画面中注人了人性的力量。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
1、图像识读: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概况,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巨大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人文主义特征,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鉴赏能力。
2、审美判断:能够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能够自主赏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
体会艺术家各自的独立的艺术特色。培养集体学习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良好习惯,着重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方面的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培养健康度审美趣味。
帮助学生梳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家对生活细节的描绘。
探究活动三、色彩的发现(色彩小组)
展示乔尔乔内和提香的作品,以他们为例介绍文艺复兴美术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呈现面貌,因地理环境的因素艺术家们更注重色彩的表达。
提出问题:
1、他们的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色彩亮丽、色调饱满,多表现欢乐的情调。)
2、威尼斯地区的美术作品在人文主义特征方面是如何表达的?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一、课标分析
这一课属于新统编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的第三单元之鉴赏内容部分,文艺复兴是14世纪率先从意大利兴起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特征,随后波及整个欧洲且延续到17世纪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人性的崛起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个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中都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它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共同奠定了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
探究活动四、细节的胜利(细节小组)

高一美术《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案

高一美术《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案

课题:《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使用教材: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必修)学段学科:高中美术授课年级:高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的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材中展示了14世纪到16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经典文化为引导,以重视人文主义的思想启蒙为价值核心,在绘画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开创了西方艺术全新的时代。

本课“学习任务一”是研究西方绘画的理想美的来源;“学习任务二”是探讨文艺复兴绘画的样貌风格;“学习任务三”是研究16世纪到18世纪末西方各艺术流派呈现的艺术风格与风貌;“学习任务四”是研究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艺术形式与精神理想上的探索。

本案例是针对“学习任务一”与“学习任务二”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在初中美术课上已涉及文艺复兴的初步学习,但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串联西方古典绘画中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透过古典绘画认识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厘清不同历史条件下古典绘画在主题、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绘画技巧等多方位的演进。

2、过程与方法: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深入理解文艺复兴绘画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画家的绘画表现力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阿尔洛芬尼夫妇像》、《最后的晚餐》,熟练掌握“四步法”赏析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样貌、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西方古典绘画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展鉴赏活动。

教学过程:的特点,画面整体有什么特点。

驱动型问题:这些作品在地域和文化上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西方古代绘画都来自于地中海沿岸,都体现出严格和谐的比例、合理的结构、明朗的线条。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范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范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及特点;(2)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3)能够分析并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与历史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及特点(1)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2)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3)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突破。

2.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1)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晚餐》等;(2)米开朗基罗:《大卫》、《创世纪》等;(3)拉斐尔:《圣母子》、《雅典学院》等;(4)其他画家:如提香、布鲁内莱斯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及特点;(2)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

3. 教学难点:(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2)分析并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及特点;(2)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3)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分析:(1)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2)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提出课后拓展任务,如查找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与欣赏。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3. 收集其他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

断臂的维纳斯 美术教案

断臂的维纳斯 美术教案

断臂的维纳斯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断臂的维纳斯》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能正确识别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品《断臂的维纳斯》;2. 培养学生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创作中的表达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分析、识别《断臂的维纳斯》这一艺术作品;2.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 学生能够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美感。

教学准备:1. 展示图片或艺术品模型《断臂的维纳斯》;2. 素描纸、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3. 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的资料。

教学活动:活动一:导入 (15分钟)1. 展示《断臂的维纳斯》的图片或艺术品模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艺术作品?你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活动二:介绍《断臂的维纳斯》(20分钟)1. 讲解《断臂的维纳斯》的创作背景、作者和艺术特点。

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谈论作品的标题和创作灵感,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可能想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

活动三:欣赏与解读(3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比较不同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分组讨论《断臂的维纳斯》的表现内容、姿势和表情,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解读。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活动四:创作实践(4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断臂的维纳斯》的理解和感受,在素描纸上进行绘画创作。

2. 引导学生注意姿势、表情、比例和细节等方面的表达。

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色彩搭配。

活动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并描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理解。

2.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艺术研究,了解更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2. 组织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3.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创作媒介,如雕塑、素描、油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教材分析
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通过欣赏,使学生从作品的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的艺术品格中,体悟到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以及献身艺术的壮举。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的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勤奋、刻苦的献身精神。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