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环境年鉴统计数据

合集下载

10年环境统计统计年鉴word版

10年环境统计统计年鉴word版

如需下载请进入:此链接为全部的excel表格形式数据,显示不全,下载完后所有数据可见/view/2da38315a2161479171128a1.html注:生态用水仅包括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和城市环境用水。

Note: The water use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cludes only the use for the replenishment of some rivers and lakes and wetlands, and use for urban environment.如需下载请进入:/view/2da38315a2161479171128a1.html如需下载请进入:/view/2da38315a2161479171128a1.html2010年全海域海水水质评价结果单位:万平方公里2010年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2010年主要城市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10年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2010年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2010年各地区森林资源情况注:1.本表为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资料。

2.全国总计数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数据。

Note: The data in this table was obtained from the seventh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and the Status of Forest Resources (from 2004 to 2008).2.The gross national figure includes the data for Taiwan Provinc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2010年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单位:万公顷注:退耕还林工程中包括军事管理区46667公顷人工营造的防护林。

吉林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

吉林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

吉林省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发布吉林省2010年环境状况如下:2010年,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了全年环境保护目标。

松花江干流出省界断面始终保持Ⅲ类水质,辽河流域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相比略有好转,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省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范围之内,区域声环境状况同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我省环境状况虽然总体较好,但个别环境指标还需要继续努力。

一、水环境2010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保持稳定,局部区域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一)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全省17条江河64个监测断面参加了评价,其中Ⅱ类水质的监测断面7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10.9%,Ⅲ类水质的监测断面29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45.3%;Ⅳ类水质的监测断面为10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15.6%;Ⅴ类水质的监测断面为6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9.4%;劣Ⅴ类水质的监测断面12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18.8%。

2010年吉林省主要江河水质类别比例松花江干流水质状况良好,12个监测断面中,有11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

出我省入黑龙江境的松林断面始终保持Ⅲ类水质。

图们江干流崇善监测断面为Ⅲ类水质,南坪监测断面为Ⅳ类水质,图们和圈河监测断面为Ⅴ类水质,河东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

鸭绿江干流水质良好,云峰等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为Ⅱ类水质,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要求。

辽河干流辽河源监测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优,拦河闸监测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四双大桥监测断面为Ⅳ类水质;城子上、周家河口和西辽河大桥监测断面为Ⅴ类水质,气象站和河清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

在与黑龙江省交界的3个监测断面中,由黑龙江省入白城市的嫩江白沙滩断面、由松原市入黑龙江省的松花江干流松林断面、由敦化市入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大山断面均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在与辽宁省交界的4个监测断面中,由四平市入辽宁省的条子河林家断面、由梨树县入辽宁省的招苏台河六家子断面、由双辽市入辽宁省的东辽河干流四双大桥断面,均达到了国家考核目标要求;由通化市入辽宁省的浑江干流民主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201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1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1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发布部门】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03.12【实施日期】2011.03.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201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11年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土绿化部门及社会各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努力克服干旱、低温、洪涝等灾害影响,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绩。

一、全民义务植树蓬勃开展领导示范带动不断加强。

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北京市义务植树活动。

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把这项活动开展下去,动员全社会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作出不懈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树节前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共和国部长、百名将军相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宣传发动不断深入。

4月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召开第28次全体会议,部署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充分展示和宣传国土绿化取得的新成就,激发了人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务院三峡办、全国政协人资环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化长江、保护三峡。

各地相继召开动员会,明确目标,发出号召,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

江苏提出“绿色江苏”的建设目标,辽宁发出“大干四年,绿化辽宁”,黑龙江发出“用三五年的时间绿化龙江大地”的号召;福建开展了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海西”为主题的“四绿”工程建设;广西开展了“绿满八桂”春季植树大行动;山东开展“打造绿色黄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义务植树活动;浙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千校万人同栽千万棵树”活动;甘肃各级绿委组织植树节大型主题宣传咨询活动,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点,悬挂义务植树横幅,发放绿化科普读物。

顺平县环境保护局2010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

顺平县环境保护局2010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

徐水县环境保护局2010年环境统计分析报告按照环统要求,综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完成了全年的统计工作,经过认真细致的统计核算,我县应报重点企业21家,其中工业企业17家(7家企业关闭,10家填报表),非工业企业4家(3家医院,1家污水处理厂),结合环统要求我县新筛选了2家工业企业,1家污水处理厂,所以2010年重点工业企业填报了12家,非工业企业填报了4家。

(一)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具体分析:企业数量、环保专职人员减少原因为去年17家,今年12家企业造成;新鲜用水量的减少原因为关闭的去年7家企业新鲜用水量比较多;工业锅炉数、烟尘排放达标的蒸吨、二氧化硫排放达标蒸吨数的增加原因为去年关闭的7家企业锅炉数和蒸吨数没有今年筛选的2家蒸吨数大;废气治理设施数、废水治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污水排放口的减少因为关闭去年7家企业,每家都有一台锅炉与废气处理设施和都有一套废气治理设施造成的;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为增加100%原因为2010年我县污水处理厂运行,2009年没有运行,只有刘伶醉一家企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氨氮排放量的减少原因为2010年关闭的7家企业全部都是用水企业;但是2010年化学需氧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为今年2010年新筛选企业其中一家为徐水县长兴洗毛厂,它所排放量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比较高;二氧化硫达标台数和二氧化硫去除量的增加,原因为关闭的7家企业锅炉都没有脱硫设施。

(一)生活源各项指标分析:具体分析:城镇人口的增加原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有一部分搬到城镇来住,也造成了城镇污水排放量污水COD氨氮的产生量增长。

城镇污水处理量2009年为0,今年增加为100%,因为我县污水处理厂在2010年5月才运行,所以污水处理厂去除COD、氨氮增加为100%,污水COD、氨氮排放量也大幅减少。

三、单个企业情况与去年比较:2009年重点工业企业调查为17家,2009年因减排和市场原因有7家企业关闭,(①徐水县奥林纸厂②保定顺迈羽绒制品有限公司③徐水县大华羽绒加工厂④徐水县华天羽绒厂⑤徐水县大辛庄振兴羽绒加工厂⑥徐水县福鑫达羽绒加工厂⑦徐水县龙祥羽绒厂)根据环统要求2010年又筛选了2家企业入统(①徐水县长兴洗毛厂②徐水县春晖羽绒加工厂)所以2010年单个企业分析只有10家企业。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报告发布生态环境十年变化调查评估报告发布结果表明,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〇年,全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中国环境报讯《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

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全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1月启动的,目的是“摸清家底,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通过调查评估,基本掌握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了生态环境变化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十年间,全国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总体向好,城镇、农田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人工化趋势明显。

农业生产与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问题依然严重,城镇化、工业化与资源开发导致的流域生态破坏、城镇人居环境恶化、自然海岸线丧失、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减少等问题加剧。

全国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风险增加,生态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格局局部变化剧烈。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灌丛、草地、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减少,城镇生态系统面积扩张迅速。

二是生态系统质量低,森林与草地质量有所提高。

森林、灌丛与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为优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8%、11.7%和5.4%。

三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

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和洪水调蓄功能有所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无明显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下降。

四是生态环境脆弱,人工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依然严重。

生态系统人工化加剧,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减少。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年均浓度限值相比较,海口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占0.9%;青岛、昆明等82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占72.6%;太原、南京等30个城市超过二级标准,占26.5%。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拉萨、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硫(SO
2
福州、深圳、湛江、珠海、克拉玛依、吉林、汕头、湖州、泉州、北海、合肥13个城市,占11.5%;达到二级标准的有厦门、镇江等87个城市,占77.0%;超过二级标准的有淄博、乌鲁木齐等13个城市,占11.5%。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有北京、天津等67个城市,占59.3%。

)年均浓度值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达到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氮(NO
2
一级标准的城市有湛江、张家界等78个,占69.0%;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渭南、石家庄等35个城市,占31.0%。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上海、汕头等42个,占37.2%。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市,环保重点城市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湛江、拉萨等89个城市,占78.8%;超过二级标准的有兰州、乌鲁木齐等23个城市,占20.3%。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枣庄、乌鲁木齐等44个,占38.9%。

2005年以来,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呈稳步下降趋势,较2005年同期,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0%,二氧化氮基本持平。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

201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污染防治司 > 水污染控制 > 水环境质量201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2011-06-03状况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浙闽区河流和西南诸河水质良好,西北诸河水质为优,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其中,长江、珠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2010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长江水系 水质总体良好。

105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8.6%、6.6%、1.0%和3.8%。

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长江支流水质总体良好。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十大支流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和汉江水质为优;大渡河、沱江、湘江和赣江水质良好。

但岷江眉山段、湘江衡阳段和赣江南昌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氨氮。

省界河段水质为优。

20个断面中,Ⅰ~Ⅲ类和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95.0%和5.0%,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0年长江水系水质状况黄河水系 总体为中度污染。

44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2%、4.5%、6.8%和20.5%。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黄河干流水质总体为优。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黄河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伊河、洛河和沁河水质为优,伊洛河为轻度污染,湟水河、大黑河、北洛河为中度污染,其余支流为重度污染。

渭河西安段和渭南段,湟水河西宁下游段,汾河太原段、临汾段和运城段,涑水河运城段污染严重。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
2
生活污水排放量 379.8 亿吨,比上年增加 7.0%;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 总量的 61.5%,高于上年。
自 2001 年以来,废水排放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始 终呈增长趋势,而工业废水排放量近年来总体上稳中有降。
表 1 全国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际对比
项目 废水排放量(亿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氨氮排放量(万吨)
5
图 4 工业废水中五项重金属历年排放趋势 1.2.2 各地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各地区废水排放情况 2010 年,废水排放量大于 30 亿吨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河南、广西,6 个省份废水排放总量为 278.1 亿吨,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 45.1%。 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的是江苏,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的是广东,与上年相同。
2004 482.4 221.1 261.3 1339.2 509.7 829.5 133.0 42.2 90.8
2005 524.5 243.1 281.4 1414.2 554.7 859.4 149.8 52.5 97.3
2006 536.8 240.2 296.6 1428.2 542.3 885.9 141.3 42.5 98.8
366.2
2.7
62.1
105.6
378.3
2.6
49.4
96.4
339.1
1.2
39.3
69.0
319.7
1.36
39.5
75.3
240.9
1.39
32.3
55.4
182.2
1.05
30.1
54.8
140.8
-24.5
-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