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语录大全(带注释)
孔子名言名句摘抄与解释120句

孔子名言名句摘抄与解释120句孔子名言名句摘抄与解释1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2有教无类——释义: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摘孔子《论语》——释义: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
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
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
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8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
”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摘孔子《论语》——释义: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
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经典名人名言语录带翻译

孔子经典名人名语言录带翻译1、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 宽泛地学习,详细地研究,谨慎地思虑,清楚地鉴别,忠实地履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诈自己,象憎恶难闻气味那样憎恶邪- 恶,象喜欢漂亮的女子同样喜欢和善,这样才能说问心无愧,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然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产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修饰身心,气度宽广可以使身心酣畅,因此君子必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弊端,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旺盛。
)5、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他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旺盛的桃树开着娇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平共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 表现出来符合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地点,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肯,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肯意他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他人。
)9、勤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 喜勤学习靠近智慧,努力行善靠近仁德,知道羞耻就靠近英勇。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明显崇高的道德,在于令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境地。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关于孔子的名言注释

关于孔子的名言注释精选1、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
这才是君子啊!3、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及所哺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释义: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
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4、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
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6、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8、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释义:孔子说:处在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不悲伤。
这种表现,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9、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
其争也君子。
《八佾》释义: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抢的事情。
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比箭时,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后上场;比赛完毕下场后又互相敬酒。
孔子最经典的话含解释

孔子最经典的话含解释孔子最经典的话100句含解释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今天我整理了孔子最经典的话含解释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孔子最经典的话含解释1、有教无类。
摘孔子《论语》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孔子《论语》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摘孔子《论语》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5、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6、有杀身以成仁。
摘孔子《论语》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道不同,不相为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小不忍,则乱大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
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1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文章一:孔子的名言解析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名言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鼓舞和指南。
以下是100句孔子的名言及解析: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能够拥有远方的朋友,是一件很乐趣的事情。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做自己不愿被别人做的事。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享受。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逐渐提高,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吗?5. 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要让自己站起来,就要让别人站起来,要让自己成功,就要帮助别人成功。
7. 治人者必先自治。
——治理他人之前,必须先管好自己。
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怕缺少,怕的是不平等;不怕贫穷,怕的是不安全。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你不思考,你就不会学到东西;如果你学习而不思考,你会变得幼稚。
10. 有教无类。
——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无论他们的出生和背景如何。
11.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
——知道足够就会很快乐,追求富贵会带来忧虑。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当自己的父母还在时,不要轻易离开,如果离开了也要遵循正确的方法。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拥有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14. 示人以温,徐听以舍。
——在教育他人时,要表现出耐心和温和,同时应该听取他们的讲话。
15. 行成于思,毁于随。
——通过出色的思考可以获得成功,随意将会导致失败。
16. 哭泣着向前迈步,胜过低头舒服地不动。
——哭泣地向前迈步,即使比不动,也是一种进步。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后不断实践,与朋友相处带来快乐,保持冷静和镇定是君子的品质。
1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名言及解释

孔子名言及解释如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学到的知识再反复练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教给他一个东西,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东西,那就不要教他了。
5.吾日三省吾身。
解释:一个人每天要反省自己三次。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临时忧虑。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看见有才能的人要向他们学习,看见没有才能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加给别人。
9.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奋敏捷。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带翻译和注释)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带翻译和注释)孔子名言(带翻译和注释)【原文】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
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 2?13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的名言名句和解释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和解释大全孔子的名言一直是博大精深,要读懂孔子的名言,就要知道孔子吗名言的意思。
下面店铺分享了孔子的名言和解释,供你参考。
孔子的名言和解释【最新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名言语录大全(带注释)
孔子名言语录大全(带注释)一
1.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
其争也君子。
”——《八佾》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抢的事情。
如果有的话,
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比箭时,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后上场;比赛完毕
下场后又互相敬酒。
这才是君子之争。
”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
云尔已矣。
”——《述而》
【翻译】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
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
这些就是了。
”
3.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
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
【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
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翻译】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
敢的人无所畏惧。
”
6.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
解自己。
”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注重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翻译】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
8.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翻译】孔子说:“处在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不悲伤。
这种表现,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
【翻译】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与此相反。
10.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能够做老师了。
”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泰伯》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只要他骄傲而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提了。
”
1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
【翻译】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能够立身处世。
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14.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翻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
有一个乡下人向我提了个问题,我原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盘问,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
”
1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
【翻译】孔子说:“君子安详宽和而不傲气逼人,小人傲气逼人而不安详宽和。
”
孔子名言语录大全(带注释)二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能够容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够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
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形的)一
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能够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
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