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国际会议简介
日内瓦会议有哪些影响

日内瓦会议有哪些影响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那么你知道日内瓦会议有哪些影响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内瓦会议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日内瓦会议的影响著名的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的四月在瑞士举行,有英、法、美、苏、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大国共同参加。
会议日程几乎两个多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朝鲜和支那问题。
会议成功的谈论了国际问题,有效的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和平难题,那么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是什么?日内瓦会议之后,支那的战争停息了,越南的北部也终于解放了,这次会议在国际关系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这次会议,世界人民都看到了和美国安理会异常不同的中国形象,而且看到了令人赞不绝口的新中国的外交风格,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自从197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帝国主义残留的障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一直被台湾占替,因此中国在五彩缤纷的国际舞台一直是封闭的形象,一直到这一年的日内瓦会议才发生巨大的改变,瑞士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我国第一次成为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而就是因为这次会议,中国的周总理在世界人民眼前展现了他的外交能力与领导风范。
日内瓦会议协议的成功签订,不但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和身份,而且展现了中国良好的外交形象。
总之,日内瓦会议的影响不仅是对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结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缓和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而且也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新的风采。
日内瓦会议的意义在1954年包括英法等五个国家在日内瓦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这就是著名的日内瓦会议了。
这次会议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这次会议寻找到更加和平和合适的手段,在这次会议上签订了许多重要的停战协定,可以说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是非常深远和巨大的,那么具体来说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是什么呢?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对世界和中国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所以说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是非凡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简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简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
一、成立背景80年代末,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
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加强合作、互相协调已成为各方的共识。
在此形势下,APEC便应运而生。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提出了“汉城倡议”,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
经与有关国家磋商,首届部长会议于1989年11月6日—7日在澳首都堪培拉举行,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当时东盟六国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正式成立。
二、宗旨与目标1991年11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APEC 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三、成员与观察员APEC现有成员21个。
其中,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等12个成员于1989年11月APEC成立时加入;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后改称“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
APEC接纳新成员需全部成员的协商一致。
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APEC现有观察员3个,为东盟(ASEAN)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和南太论坛(SPF)。
观察员可参加APEC部长级及其以下各层次的会议或活动。
四、组织机构APEC的组织机构分为5个层次: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下半年举行。
世界史重要的国际会议

世界史重要的国际会议1.维也纳会议(1)时间:1814~1815年。
(2)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
(3)内容:①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
③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④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4)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柏林会议(1)时间:1884年。
(2)参加国:欧美15国。
(3)内容:调解欧洲殖民国家争夺非洲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4)影响: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
3.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
(2)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
(3)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
(4)影响:建立了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
4.华盛顿会议(1)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3)召开:1920年到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
(4)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在会外签订)、《九国公约》。
(5)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5.慕尼黑会议(1)时间:1938年。
(2)参加国:英、法、德、意。
(3)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6.开罗会议(1)时间、地点:1943年冬,埃及开罗。
(2)与会国:中、美、英三国。
(3)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洛桑会议

今年10月17-24日在南非的开普敦举行全世界教会瞩目的第三届洛桑会议。
预计将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的4,000 位代表参加会议,另外还有1,000 位特邀来宾、观察员和在开普敦的现场工作人员。
除了这5,000 位在开普敦现场直接参会者之外,还将会有成千上万人通过网络设立的各地区分会场参加这次盛会。
中国教会的200多位牧者及同工也被邀参加此次的会议,我们教会也有多位被邀参加此次会议。
那么,洛桑会议是什么呢?一、洛桑会议及其意义洛桑会议起源于一个城市——瑞士洛桑。
1974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普世宣教大会——第一届洛桑会议。
会议提出:要在所有未得之民中造就门徒,完成普世宣教的使命。
会后成立了世界福音洛桑委员会,在世界各地联合普世福音派领袖,推动基督徒参与普世宣教运动。
1、1974年第一届洛桑会议1)第一届洛桑会议简介1974年葛培理牧师召集来自150个国家的2700位基督徒领袖,在瑞士洛桑召开第一届洛桑宣教大会。
包括观察员、新闻记者和来宾在内,总共有四千多人出席。
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福音派普世宣教大会。
(当时只有几十位华人代表出席。
很遗憾,中国教会没有代表参加。
)2)第一届洛桑会议的重要成果起草并公布《洛桑信约》:该信约清楚地表达了基督徒的认信和宣教,并且帮助搭建了基督徒之间进行新的合作的平台。
直到如今,《洛桑信约》一直是大家呼吁全球宣教和合一的基础。
成千上万个基督教组织和机构采用《洛桑信约》。
提出并呼吁“未得之民”宣教:该会议提出了被称为“宣教学上的一个里程碑”的“未得之民”这一宣教术语,与那些停止向海外宣教的呼声相反,还有成千上万的族群尚未有一个基督徒见证人,跨文化的宣教应当作为教会的首要任务。
为此呼吁教会集中精力向不同的族群(people group)和未得之民(unreached peoples)传扬福音。
3)第一届洛桑会议的重要性·逆转了福音派教会对宣教的态度;·为福音派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教会开始更多关注福音未及之地;·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教会的作用。
历届国际数学大会简介

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国际数学家大会〔1111X1*11^01131 0011^1*685 0^ ^3^6 ―是数学家们为了数学交流,展示、研讨数学的发展,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国际性会议,是国际数学界最大的盛会。
一般四年举行一次(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停顿外首次大会举行于1897年,至今共举行了25次。
出席的数学家的人数,最少的一次是208人,最多的一次是4000多人。
每次大会一般都邀请一批杰出数学家分别在大会上作一小时的学术报告和在学科组的分组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凡是出席大会的数学家都可以申请在分组会上作10分钟的学术报告,或将自己的论文在会上散发。
现将第一届至第二十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如下:第一次时间:1897。
地址:瑞士苏黎世。
参加人数:208 人。
主席:匕匕盖泽尔((^况“瑞士数学家、苏黎世工学院教授\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只.庞伽莱[但他因病缺席,由].弗兰纽尔(^⑶狀丨)替他宣读论文],八.胡尔维茨⑴克莱因,(^.皮亚诺的如)。
这次大会以】庞伽莱报告的《关于纯分析和数学物理》及(^匕克莱因报告的《目前高等数学问题》著称于世。
第二次时间:1900年。
地址:法国巴黎。
参加人数:229 人。
主席:1.卜 1.庞伽莱。
已埃尔米特(只^^化,法国数学家)担任名誉主席。
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康托尔米塔^列夫勒,V沃尔泰拉(乂^化^3),1.只庞伽莱。
这次大会以匕希尔伯特在历史与教育两组联席会上的讲演《未来的数学问题》(在刊印的讲稿中,他共列出23个问题,但他在实际讲演中,因时间关系只讲了其中10个问题,即1,2,6,7,8,13,16,19,21,22〉,确立了这次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他认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可以期待科学的进步。
”第三次时间:1904年。
地址:德国海德堡。
参加人数:336 人。
‘主席:乩韦伯(界吐〜,德国数学家、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格林希尔班勒卫塞格雷(^味代),1沃廷格(界1比II狀10。
国际会议

组员:陈婷 张萍 黄晓晓 黄思颖 覃敏瑜
LOGO
一、国际会议的基本概念
LOGO
(一)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 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 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 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
LOGO
二、国际会议的策划
LOGO
(一)会议策划
会议策划是对会议进行管理和决策的一种程序, 它是一种对会议活动的进程及会议活动的总体 战略进行前瞻性规划的活动。 一般会议策划须遵循: 1、 目的性原则 2、利益主导原则 3、整体规划原则 4、客观现实原则
LOGO
2、会议名称
(1)所属国际机构的名称,如联合国大会、国际红十字大会 (2)与会国所属的集团,如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世界穆斯林大会 (3)与会国所在的地区,如非洲国家首脑会议 (4)举行会议的地点,如万隆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5)所属专业或职业,如国际敦煌学术会议。 (6)突出的国际问题,如世界人口会议。 (7)社会主张或政治运动,如世界反对各族隔离行动大会。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会议常用简称。
谢谢观看!
• 各地区各部门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支出标准,原 则上参照中央级二类会议经费综合定额标准执行。 要严格控制会议的住宿档次,并按照国际惯例不 配备生活用品,不发会议纪念品,不赠送礼品, 不组织公款游览、参观等。会议用餐以自助餐为 主,可安排一次冷餐宴请,不再另外安排迎送宴 请。外方参会人员除特邀代表外,其他人员往返 路费及食宿费一律自理。
LOGO
(二)国际会议的分类
按会议参加国家的数量可分为双边的(如美苏首脑会议) 或多边的(如亚非会议)。 按与会的代表性可分为政府间的或民间的。 从地理区域看,还可分世界性会议或区域性会议。 以经济发展程度而言,可分为发展中国家会议或发达国 家会议。 若按与会各国代表的级别,可分为最高级会议(即首脑会 议)、部长级会议、大使级会议和专家会议。 就国际会议本身所讨论、解决的问题而言,又可分为: 和平会议、外交会议、经济会议、政治会议。 „„
近现代重大国际会议

《巴黎和约》
1783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人权宣言》
1892
制宪会议
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拿破仑法典》
1804
拿破仑
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第一部民法典
《共产党宣言》
1848
马、恩
核心:阶级斗争
标志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辟国际工人运动新局面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国加快同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步伐
美、英、日三国操纵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签订《九国公约》
1、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计划,制造了日美矛盾。2、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3、构建了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秩序
慕尼黑会议
1938年
二战后
北约组织
1949
以美国为首
布鲁塞尔
军事政治集团
华约组织
1955
以苏联为首
莫斯科
同上
近现代重大文件(宣言、条约、和约、法律)
文件
时间
颁布机构或人
目的或内容
作用或意义
《权利法案》
1689
英国国会
限制国王权力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
《独立宣言》
1776、7、4
大陆会议
核心:自由、平等;宣布美国诞生
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法西斯步伐及建立联合国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世界近现代史上三组对立的国际集团
时期
集团名称
成立时间
主要成员
总部
性质
一战
三国同盟
1882
国际学术会议简介

Contents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nference Obtaining Conference Information Keeping up Pre-/Post- conference Correspondence Preparing Conference Paper Reading Manuscripts Preparing a Speech Beginning and Ending the Speech Delivering the Speech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Formality in Conference
Conference
Meeting
Symposium
Congress
会议
Seminar
Convention
Workshop
Colloquium
Forum
Symposium——研讨会,主要指专题性的学术会议,尤指参与 者既为听众,又做演讲的聚会或会议。通常范围比较窄,主题比 较突出。如: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ymer Hydrogel
Conference
Meeting
Symposium
Congress
会议
Seminar
Convention
Workshop
Colloquium
Forum
Seminar——讨论会,如教授定期与学生讨论他们的报告和发现、 研究生班的专题讨论会。Research Seminar (科研讨论会)、 Teaching Seminar(课堂讨论会)、 Problem Seminar (问题讨 论会)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stria, Belgium, Brunei, Bulgaria, Cambodia, China PR, Cyprus,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France, Germany, Greece, Hungary, India, Indonesia, Ireland, Italy, Japan, Republic of Korea, Laos, Latvia, Lithuania, Luxembourg, Malaysia, Malta, Mongolia, Myanmar, the Netherlands, New Zealand, Pakistan, the Philippines, Poland, Portugal, Romania, Russia, Singapore, Slovakia, Slovenia, Spain, Sweden, Thailand, the United Kingdom, Vietnam,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ASEAN Secretariat.
重大国际会议简介
G20
Brief Introduction
The Group of Twenty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was established in 1999 to bring together systemically important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to discuss key issu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abbreviated to BFA,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hosts high-level forums for leaders from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academia in Asia and other continents to share their vision on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in this dynam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t large. It has its fixed address in Bo'ao, Hainan, China, although the Secretariat is based in Beijing.
·political dialogue ·security and the economy ·education and culture
Membership
ASEM currently has 48 partners: 46 countries and 2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partners are Australia,
Membership:
The G-20 is made up of the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tr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rgentina, Australia, Brazil, Canada, China, European Union, France,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Italy, Japan, Mexico, Russia, Saudi Arabia, South Africa, Republic of Korea, Turkey,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in Achievements
1. The scope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has been largely broadened,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have been strengthened.
2. There was also great progress in policy coordination thanks to the creation of the framework for a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designed to enhance macro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the G20 members and therefore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Main Achievements:
1. The Trans-Eurasia Information Network (TEIN)
– a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 connecting researchers in both continents.
2. Promote political dialogue; advance economic cooperation; dr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rther soc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oao Forum
Brief Introduction
ASEM (The Asia–Europe Meeting )
Brief Introduction
The Asia–Europe Meeting (ASEM)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in 1996 at the first summit in Bangkok.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ASEM process, which has so far been loosely organized,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