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环境保护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34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较

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因氮、磷等营养物质

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

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

、铬等)进入水体,经动

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

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

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

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

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

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

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

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

花(水华)”,又称“

藻花”;海洋水体:

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

病症

海洋上漂浮着大量油膜和

油块

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

类死亡;湖泊演变为

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

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

健康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

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

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

,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2.大气污染及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

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污染物自然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①调整能源战略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解决大气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主要途径有:

②防治措施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①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②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a.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Ⅰ.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Ⅱ.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Ⅲ.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

Ⅳ.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

(2)工业污染的防治

工业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排放,因此,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是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①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②循环经济

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含义及具体解释如下所示:

①农业污染的类型及污染源

a.农作物及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b.水体污染: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c.白色污染:温室农业中的废旧塑料。

d.大气污染: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

②农业污染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

③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给农作物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防治农业病虫害应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b.发展有机农业: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长出“更洁净的食品”。

c.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其次是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运用—考向对练]

1.(2019·全国卷Ⅰ)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2.(2019·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本题结合电子商务热点考查固体废弃物的类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两方面。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

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3.(2019·石家庄二模)近年来,湖南省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业快速发展,三市规模以上(年出栏500头)养猪场均有1 500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随着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下图示意岳阳、益阳和常德三市位置。

简述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有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法律措施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宣传教育措施如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技术措施如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答案】危害: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防治措施: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禁止在河流和湖泊附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禽畜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2019·山东临沂一模)下图示意某段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风向频率。

概述该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图示重金属浓度由高速公路向两侧递减;东西两侧相比,东侧大于西侧。可推测重金属来自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只能是汽车尾气排放;另外从风

向频率图可看出,该地盛行偏西风,则东侧浓度较大可能是尾气中重金属被风吹到公路东侧较多的缘故。

【答案】特点:距离公路越远,含量越低;公路东侧含量高于西侧。

原因: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汽车尾气;距公路越近,接受的尾气越多;东侧位于盛行西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接受的汽车尾气较西侧多。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导学号:98510197】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要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分析。生活方面: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方面:污染土壤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治理难度方面,一般更新速度快的水体,治理见效快,而泉水属于地下水,更新速度慢,人类施加的治理措施见效慢,效果差。

【答案】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37页)

[理解—要点突破]

1.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不合理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1.(2019·全国卷Ⅰ)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解析】根据材料,柽柳种子多,繁殖快,侧向枝条多,生存能力强,争夺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容易打破生态平衡。

【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2.(2019·全国卷Ⅱ)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

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结构、植被丰富程度、地下根系和植被多样性等方面回答。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3.(2019·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湿度低主要与树种本身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树种单一的影响,以及植株的疏密度有关。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4.(2019·全国卷Ⅲ)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虑过度捕捞,其次考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河湖湿地的减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从原因入

手分析,即解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从人工繁殖促进鱼类资源的增长角度考虑。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均可)措施:禁止

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5.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对比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可以看出,三者变化存在如下因果关系:人口增加——开垦湿地——湿地减少、耕地增加。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包括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规建设和宣传教育等。

【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考点三| 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38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①原因

②解决对策

a.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b.节流。Ⅰ.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Ⅱ.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①原因

a.开发水源: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b.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c.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遵守《水法》,节约生活用水。

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均为土地退化现象。其中,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 /6。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我国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侵蚀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④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运用—考向对练]

1.(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

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解析】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地形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土壤容易流失。因此,在修建公路,开挖石料之前,要先收集宝贵的厚度较薄的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或者施加表面覆盖物以防止水土流失。在工程结束后,再将收集的土壤回放到石料场和弃料堆放场表面,并采取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恢复土壤的生产功能。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2.(2019·全国卷Ⅱ)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解析】喀斯特地貌区的治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可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等方面回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主要从经济补贴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

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3.(2019·平顶山模拟)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沿海风景优美,水产丰富,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且规模逐步扩大,与采石场相邻建有多个碎石场,已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图示意合浦县沿海岸线铺开的连绵矿坑。

分析采石矿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中资料可知,图中地区采石矿场和碎石场会破坏该地红树林植被;采石会有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也会占用大量耕地。根据其所造成的危害,决定采取的措施;比如加强管理、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危害:破坏沿海红树林植被,沿海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措施:加强管理,有序开采,做好矿石开采区的土地复垦,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

4.(2019·珠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下图为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和利用状况。

分析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为稀土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措施。

【解析】稀土开采的利用率仅为10%,说明其开采利用率较低,应提高资源利用率;每开采1吨稀土金属会排出大量有毒气体,说明污染严重,应对毒气回

收利用;稀土开采时山林面积被破坏,应恢复植被;开矿时产生的大量废渣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应加大治理。

【答案】问题:开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采空,使地面塌陷下沉;大量矿渣占用土地,污染水土。

措施: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持合理的开采规模;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答对3点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